今天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呆毛Saber的原型亚瑟王。当然,这里有两个亚瑟王。
一号亚瑟是位武士首领——凯尔特人通常都选择最好的战士当他们的首领。他或许曾(或许不曾)在公元5世纪罗马人离开不列颠后的那些年里,领导他的骑士们对抗那些入侵不列颠的撒克逊人、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他掌管着不列颠的北部或南部,据说还带着他的军队向欧洲大陆进行了远征。
亚瑟这个名字据说来自“Artorius”,这是一个在英国有史可查的罗马家庭的名字。历史上最早的亚瑟王原型是卢修斯(Lucius Artorius Castus),他是一位生活在公元2世纪晚期的罗马军人,曾经求助外力打败了皮克特人和古代苏格兰部落,保卫了英国北部的哈德良长城。这场胜利为卢修斯赢得了”dux“ (即公爵,本来的意思是‘首领’)的称号。这是亚瑟王最早获得的头衔。
在上述传奇故事中有一个关于亚瑟王征服罗马的故事,这可能取自于马格纳斯(Magnus Maximus)的事迹。他是一位罗马帝国的将军,在公元4世纪晚期于法国的布列塔尼发展起来,率领强大的军队入侵高卢,而他大部分士兵都来自不列颠。他于公元383年篡位后被推举为罗马帝国的皇帝。
另一位历史原型则是奥勒利安,他于5世纪中后期曾在英国南部担任罗马帝国军队的指挥官,负责勘察凯尔特人从不列颠岛布列塔尼重新定居的情况。他的对手是后来入侵不列颠的撒克逊人,这一点和对亚瑟王的叙述也是一致的。在亚瑟王的传奇故事中,他的身份是梅林的父亲,亚瑟王的叔叔。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被认为是亚瑟王的原型人物,其中最有可能的要数里奥萨姆斯,人称“至高无上的国王”。在公元457到474年间,也就是在里奥一世统治东罗马帝国的时候,里奥萨姆斯领导不列颠军队来到欧洲大陆,并历经多场战役。后来由于一个叫阿尔万德斯的人背叛了他,他受了重伤,人们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他撤兵前往在勃艮第的阿瓦隆时,他本想在那里等待救兵,但援军最终却没有及时赶到。
在早期亚瑟王的故事中,一名叫莫万德斯的人背叛了亚瑟王,而这人则被认为是阿尔万德斯的翻版。在更晚一些的亚瑟王传奇中他又变成了莫德雷德骑士,亚瑟王的侄子。而中世纪亚瑟王传奇中最经典的细节之一便是:
兰斯洛特没能及时带领援军去解救亚瑟王,后者最终伤重不治,被送去苹果之岛阿瓦隆仙境。
但亚瑟王不仅仅是凯尔特人的超级英雄,他的传奇故事首先在11世纪踏上欧洲大陆,并立刻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与轰动。关于战争与爱情,冒险与奸情,虔诚与背叛的传奇故事,早在12世纪30年代末的一位牛津学者——蒙莫斯的杰弗里所撰《不列颠诸王纪》中便开始依稀可见,在这里,他还不是真正的君王,而被描绘成一位英勇善战的骑士,在众多贵族出身的追随者拥戴下奋力征战,以保全分崩离析的罗马帝国遗址。
故事由此展开,并依照两条主线衍生下去:它们便是宫廷爱情韵事与圣杯冒险故事,并以骑士故事的形式被收录入英雄传奇故事集《马比诺吉昂》。
中世纪后期亚瑟王传奇中的许多人物都可以在杰弗里的书中找到,比如亚瑟和王后格温娜维尔啦,亚瑟的老爹尤瑟啦,魔法小能手梅林啦,亚瑟的私生子莫德雷德啦,三个小骑士高文、凯和伊万等等。杰弗里的这本书一经发行立刻成为年度畅销书,很快就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多姿多彩的各种翻版中逐渐被引入其他人物,如来自法国传说故事的帕西瓦尔、鲍斯和加拉哈德。
于是中世纪的时候,亚瑟王的故事几乎出现在所有的文学和绘画作品中。后世历史学家们在叙述语气上比较严肃沉重,努力想把他打造成一位真正存在的君王。游吟诗人们则没那么多顾忌,肆无忌惮地在他的传奇故事中融入各种幽默讽刺,恐怖场景以及浪漫元素。而且说书人为了迎合不同地方听众的不同口味进行了多姿多彩的改编。比如凯尔特人喜欢听魔法相关的故事,西班牙人和德国人喜欢圣杯相关的宗教故事,而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则对王室爱情故事与婚外情部分情有独钟。
于是,这就产生了二号亚瑟,一位传说中的国王,率领圆桌骑士对抗火龙、巨人、巫师、叛臣、姐姐……或者天知道什么东西。他周围的骑士充满传奇故事,他本人则就是个传奇,并且像许多过于专心事业的成功男士一样,他的婚姻不太成功……
像许多其他神话英雄一样,亚瑟的童年就显现出他的不凡。简单地说,他是名私生子。他真正的父亲是不列颠之王尤瑟,他爱上康沃尔公爵戈尔罗伊斯的妻子伊格瑞,于是恳请梅林将他变化成公爵的形象,趁他不在家的时候来到伊格瑞身边使之怀孕。亚瑟还有两名同母异父的姐妹:仙女摩根和奥尼克的摩贾维丝。
在这个故事里,亚瑟本名叫阿托利斯。作为家族唯一的男性继承人,却是个私生子,亚瑟难免会遭到非议甚至暗害,于是尤瑟听从梅林的建议,隐瞒了亚瑟的身世,把他寄养在贵族埃克特家中。亚瑟在那里和凯一起像亲兄弟一般长大。12岁那年,在梅林的指导下,亚瑟从巨石中拔出了神剑,认证了他的王者资格,从而登上了王位。
但是,这里有个很狡猾的秘密!因为凯尔特人通常不为国王准备漂亮的王冠,但战斗的胜利者需要某种标志来证明自己才是老大,这个标志就是一把好剑。在决斗开始之前,剑会被放在祭坛的石头上,而战斗结束后德鲁伊祭司会把剑献给胜利者。一些后世历史学家相信这就是这位二号亚瑟可以控制整个王国的原因!事实到底是亚瑟一举拔出石中剑,还是在决斗中获胜,然后从石头“上面”拿起那把剑呢……?
亚瑟现在是国王啦,他在骑士鲍斯爵士和兰斯洛特的父亲布兰国王的帮助下巩固了政权。作为回报,他出兵协助他们出征欧洲大陆。然后他建立了圆桌会议,召集了(他所知道的)世界上最优秀的骑士来为消灭邪恶而战。这张圆桌据说是由一位康沃尔的木匠为亚瑟王制造的,也有传说是由梅林为尤瑟王制作的,或说是亚瑟的岳父送给女儿的嫁妆;而圆桌会议的主意来源于一个古代凯尔特勇士的习俗:在宗教节日里,战士们会围坐在他们之中最优秀的成员四周。总之,这种方法在严厉的封建统治制度盛行的年月里推广了人人平等的概念,也避免了成员骑士为争夺领导座位而发生争执。
圆桌的形状有时被描绘成圆板形,有时则描绘成环形。而圆桌的席位依据不同的故事版本从十二人到一千六百多人不等。而亚瑟王有十二名圆桌骑士的说法则起源于耶稣和十二门徒的故事。
在最初安邦定国的战争结束后,亚瑟本人就很少亲自参战,而主要负责一些节日盛典和比武大会,并在必要时解决一些内部争端。所有的战事则都交给他两名广为人知的骑士高文和兰斯洛特掌管。这种分工一直进行的很顺利,直到高文和兰斯洛特反目,整个国家又陷入无情的战火之中。
亚瑟王据说有很多情人,比如他的姐妹摩贾维丝就是其一,不过他最终娶了格温娜维尔作为他的合法妻子。蒙莫斯的杰弗里笔下的罗马女子,但她的威尔士名字“Gwenhyvar”却源于爱尔兰传说中神圣女王——康诺特的梅芙女王的女儿芬娜维尔(Finnabair),她的这个身世背景把她同古凯尔特象征生育和王权的女神联系在一起,以至任何一个想要巩固自己王座的国王都不得不和她联姻。即便如此,格温娜维尔在英国传说中却是一个不能生育的女子。不过在一些后期比较糟糕的故事中她是可以生育的,14世纪的一首头韵诗《亚瑟王之死》中,亚瑟王的私生子莫德雷德在让她生下两个儿子后摧毁了圆桌会议。在威尔士和法国传说中,她至少生了一个儿子。
在圆桌骑士的早期故事中并没有格温娜维尔的身影出现,后来在特罗亚的《马车上的骑士》问世之后,格温娜维尔才成了法国中世纪描写典雅爱情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人物。特罗亚创造了格温娜维尔和兰斯洛特有婚外情这个情节。不过,格温娜维尔对婚姻不忠的说法其实起源于威尔士神话。在《兰瓦尔》的故事中,邪恶的格温娜维尔教唆亚瑟王将一名可怜的骑士处死,原因是他不为她的引诱所动。这个故事在法国和威尔士都为人们所熟知。格温娜维尔在其他一些故事中没有那么恶毒,在中世纪英国的《亚瑟王历险记》中,格温娜维尔母亲的灵魂曾在她和高文的梦境中出现,预示亚瑟王即将来临的死亡,预示格温娜维尔向亚瑟王示警,却无法帮助他逃过命中注定的劫难。一些法国故事中格温娜维尔在得知她的一个儿子死讯后自杀了,不过大多数故事还是安排她在亚瑟王之死后进入修道院,并让兰斯洛特在自己临死前从修道院带走,并在她死后进行安葬。
兰斯洛特实际上比较晚才出现在亚瑟王的传奇中,但这名角色一经出现立即大受欢迎,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只有珀西瓦尔和崔斯坦可媲美(现在由于科林叔的关系,可能最受欢迎的成了加拉哈德)。
兰斯洛特在父亲去世不久后就被薇薇安女巫从母亲身边偷走,并交给他的叔父鲍斯爵士长大成人。在很多传说中都有兰斯洛特通过杀死自己未婚妻的父亲或丈夫来达到结婚目的的情节,这些故事里兰斯洛特和格温娜维尔没有韵事,所以不太受关注。在另一些受欢迎的故事里,圣杯之王佩莱斯的女王伊莱恩爱上了兰斯洛特,并用魔法让兰斯洛特相信自己就是格温娜维尔,并生下加拉哈德。于是,伊莱恩逼兰斯洛特娶她为妻,而兰斯洛特发现自己背叛了格温娜维尔之后就疯了。
亚瑟王的仙女姐姐摩根常常被描述成圆桌骑士的敌人。摩根这个名字与爱尔兰的战争女神摩里甘有关,而且她在摩根前面表名她身份的Le Fay两字就更说明她不是凡人,因此这两个词本身就是仙女的意思。不过和其他凯尔特仙人不一样,仙女摩根从不绑架小孩,但她会定期劫持圆桌骑士,尤其是喜欢绑架兰斯洛特。在被仙女摩根囚禁的日子里,兰斯洛特在她城堡的墙上画上湿笔画,内容以他和格温娜维尔的爱情故事为主,这使得后来摩根有机会把亚瑟王领到壁画面前发现了兰斯洛特和他妻子的奸情(也有说法是莫德雷德设法当场抓住了两人的私会)。
格温娜维尔的不忠行为使本来平静的亚瑟王庭一下子掀起惊涛骇浪。根据当时的法律,格温娜维尔的丑事视同叛国,所以亚瑟王别无选择,只能判处她有罪,并处以火刑。就在熊熊烈火升起的那一刻,兰斯洛特及时赶到把她就走了。不过,兰斯洛特却在期间意外杀死了高文的兄弟加雷斯。怒不可遏的高文说服亚瑟王出征欧洲追捕私奔的格温娜维尔和兰斯洛特,并把国家交给莫德雷德管理。
高文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原谅兰斯洛特,最后因为急于报仇而被兰斯洛特杀死。不久之后,亚瑟王收到消息,说莫德雷德已经劫持了格温娜维尔,还散布谣言说亚瑟王已死,目的就是为了篡夺王位。等亚瑟王返回不列颠时,他发现自己的王国陷入了一片混乱。
亚瑟王把格温娜维尔救了出来,并把她送进修道院。随后,他集中精力和叛国者莫德雷德展开决战。双方的军队在卡兰姆对峙。在决战前一天,高文的灵魂出现在亚瑟王的梦境中,他警告亚瑟王一定要等到兰斯洛特的救兵到了之后再开展。于是亚瑟王为了争取时间,要求莫德雷德签署停战协议。就在两人坐下来商议停战协议时,亚瑟王的一名骑士碰巧被一条蝰蛇咬了一口,这位骑士便挥剑把蛇杀了。但他这个举动却像是给本来便一触即发的局势上浇了一勺热油,两军之战便在兰斯洛特率军赶来之前爆发了。在一场一对一的决斗中,亚瑟王杀死了莫德雷德,但同时头部也遭受了致命一击。
至于之后的事,不同版本的故事都有各自的结尾和答案,最常见的版本是亚瑟王和贝德维尔在卡姆兰之战后还活着,在亚瑟王的弥留之际,他命令贝德维尔把神剑还给薇薇安女巫,之后三位水仙女把亚瑟王的遗体运往神秘的阿瓦隆。这三位仙女可能源自凯尔特神话中的三位命运女神,分布是少女,妇人和老妇的形象。另一些版本中亚瑟王的遗体被送往格拉斯顿伯里,后来兰斯洛特把格温娜维尔埋葬在亚瑟王身边。在康沃尔的传说中,亚瑟王死后变成了一只渡鸦,这可能是一种封神仪式,因为在凯尔特神话中渡鸦是女战神的象征。
在所有亚瑟王的传说中,最经典的说法恐怕是这样:虽然亚瑟王在卡姆兰之战中“走了”,但他却被并没有死,只是和他的骑士长眠于一座高山下或一个隐秘的山洞里。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他会再回来,带来他的子民渡过难关。
评论区
共 5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