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月球》(To the moon)是一款由RPG Maker打造的游戏,虽然他的画面是非常朴素甚至简陋的像素风格,但凭借其优秀的音乐和剧情叙事,《去月球》一经问世就大获好评,赞誉无数,最终成为了玩家中相传的神作。
剧透警告:文章开头会含有轻微剧透,如有打算玩本作的玩家请谨慎阅读。
《去月球》讲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爱情故事,表面上他只是一个实现登月愿望的科幻剧本,实际上却描绘了细腻的记忆与情感的纠葛。女主人公River患有一种近似孤独症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患有这种病的人就会像River一样有社交障碍,虽然他们非常渴望与周围的人交流,但却苦于没有方法。另外也会像River一直折纸一样,机械地重复着某一件事。
渴望与人交流却无能为力,就像保守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无人诉说。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病症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七,也就是说一万个人里就有七个人先天就患有这种病,我们熟悉的爱因斯坦,还有最近《神探夏洛特》里的大侦探福尔摩斯都算受其困扰过。阿斯伯格的发病原因不明,也无法预防。不过好在阿斯伯格综合征经过后天的治疗是能得到很大改善的,当初《去月球》这款游戏的收入也都用作了帮助这些患者。
另一个主人公Johnny则是因为某些原因通过药物的方式抹去了部分的记忆,在丢失记忆和无法正常表达的情况下,两位主人公最后还是靠着爱走到了一起并达成了承诺。记忆,与爱,还有老年人,这个设定不免会让人想到“阿兹海默症”。记忆是组成人智慧的重要部分,失去了记忆的人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吗?他们还能知道爱是什么东西吗?这个谁都不好说,央视也拿这个话题拍摄过公益广告。
游戏里的主人公并不是阿兹海默症的患者,通过特定药物来抹去记忆的做法也科幻了一些,不过《去月球》这两位老人贯穿多年的故事和设定却让我回忆起了一个故事,一个你可以一听而过的故事。
我从小就和外公生活在一起,仔细想想最初记事的记忆就是坐在外公家的小床上乱涂乱画。小的时候都还没有形成各种各样的身份设定,只知道在一件叫做“下岗”的事情过后我就总是被寄放在外公家里,平时由外婆接送上下学,只有一些周末才能和爸妈度过。
印象里外公的作息就像是他手上的那块手表一样准确。早晨准点起床,打开压在枕头底下的小收音机听完《新闻和报纸摘要》。之后起床慢悠悠吃完早饭,正式开始一天的生活:坐在小桌前剪报,然后贴到自己装订的册子里,或是读书,偶尔写写画画一些东西。要不是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外公能戴着眼镜坐在桌前一动不动似的呆一上午,一直到外婆做好午饭喊他。
这个时候外公才会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挪到另一张小桌面前,边在黑白电视上看《新闻30分》边“细嚼慢咽”地吃中饭,一直吃半个多小时,到新闻结束了才赶紧把碗里剩下的饭吃完。饭后就是小憩过后的午睡,午睡到什么时候醒来完全随机,有时候会一觉睡到三点,但也有陪着我躺在床上看窗外暴雨电闪雷鸣完全不睡的时候。有时候我都觉得他的午睡可能只是一个仪式而已。
午睡之后外公又会重复上午的工作,到晚上的《新闻联播》时间。天气好的话外婆会在晚饭后散散步,外公会跑到外婆的房间打开彩电等待中央六台的电影节目开始。外婆回来后或是天气不好的时候,她就会坐在小板凳上和外公一起看。不过我印象里她总会在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打瞌睡,醒来之后让外公给他讲讲电影的剧情,实在困了也就先上床睡了。窝在沙发上把电影看完后外公就会回到自己的房间躺下睡觉,结束一天的生活。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跟着他老人家也看到了澳门回归,看到了911事件,看到了之后的伊拉克战争,还有一天一部的央视放送电影。平时我会学着外公的样子找报纸看看,看里面的漫画版面和趣味问答,后来我会缠着他教我写写画画,可惜书法实在没能学进去,只跟着他学了些画画的皮毛。
平时都是风平浪静,外公外婆的生活除了在有交叉的时段会有交谈,其他时候两人就像生活在一间屋子里的普通人。难得有的对话也都是最为简单的祈使句或者问句,我的记忆里他们几乎没有很长的来回交谈,也许是我没有听到过吧。不过只有一种情况下例外,那就是吵架。
小时候的我从没见过外公那么生气的样子,也没见过外婆对着我和弟弟以外的人大吼大叫过,所以他们吵架的时候我也只敢做一个旁观者默默听着。外婆骂来骂去最后一定会说到摆在黑白电视机上的一张光荣退休证书,“你要是不那么早就退休我们会过得这么辛苦!?”、“你不是挺直的吗?这个时候你要什么‘光荣’啊?”这话不假,虽然不至于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家里的生活水平肯定还是属于贫困线以下的。每每提到这里,外公也总会像哽住一样不回嘴。虽然都会彼此都会咒骂对方早点去死这么狠的话,可是争吵也就限于一时的争吵,晚饭过后的电视时光他们又会像没事人一样坐到一起。
眼睛一眨自己就已经到了中学的年纪,中学离自己家近,爸妈也总算一周能有周日一天的休息时间,所以我回到了自己家中生活。尽管在外公的家里呆了很久很久,可我依旧觉得他那里隐藏着无限的秘密:把抽屉取下来之后的夹层里还有哪些书?塞满书的壁柜里到底后面是什么?书桌那个上锁的抽屉里都锁了些什么?为什么外公那么珍惜那一张看起来毫无价值的退休证书?还有外公外婆的过去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对我说起过......
可惜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啊,没等我有时间一个一个探索这些谜题,我就被越来越重的学业缠身,外公也在一次滑倒之后从此身体一蹶不振。每况愈下的身体也从一开始的摔伤引出到了呼吸系统的老毛病,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外公就成了出不了医院只能住院的人。
一开始外公还说自己肯定会回去的,自己还有东西没有写完,日子一长,他也意识到了自己也许就出不了医院了。我见外公的机会也变成了每周末放学之后去医院探望,再给他带去最近发生的新闻。谁都知道这是一场特别持久的战役,也都必须去打,外婆也把家搬到了医院,二十四小时地照顾他,子女们,孩子们有空就会来。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同病房的病友换了一位又一位,我们也在这里见证了人生百态。医院一住就是好多年,我都上高中了。
外公越来越像一个孩子,他会一天睡上很久很久,有时候开心了还会拉着护士的手唱一些我们压根都没听过的“红歌”。在外婆面前更是如此,他像孩子一样被外婆照顾着,和以前在家中时一样,孩子受到母亲照顾般平常自然。如《本杰明·巴顿奇事》中的人生一样,老去的孩子终有闭上眼睛的一刻,外公也是。虽然长时间的治疗家人都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可这一刻的到来还是让我的世界崩塌,毕竟带着我一起长大的人是他。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失去外公这个世界上最伤心的人一定是我,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那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见过外婆悲伤成那样,原本不高的个子在这件事后仿佛更加坍缩一样。等到所有的丧事全部办完,外婆回绝了子女们把她接去和自己一起住的邀请,回到了从前生活的家。她把屋子重新整理了一下,改动了家具摆放的位置,睡到了外公的房间,睡在了外公以前睡的地方,继续自己的人生。
某一个空闲的下午,我照例来到外婆家陪她,外婆坐在沙发上和我聊天。外公离开之后外婆所有的聊天话题都变成了她的老伴儿,不出三句一定会带上他,“这个老头子说早点死还真就早点死掉了...”、“他真的狠啊,把我一个人丢在这边。”......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只是外婆的一个倾诉工具,她根本没有在意和我的交流,而是只顾自己一个人回忆,回忆到眼眶通红,回忆到声音颤抖哽咽难言。不过,也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第一次知道了他们过去的事情。
外公的出生并不平凡。他的父亲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在那个年代农民村子里有文化读过书的人太少了,所以太外公自然被大家选为了村长。在父亲的管教和熏陶下,外公也爱上了读书写字,之后还自己考了当时的美术学院。读书人以天下事为已任,亲身经历了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之后,外公也带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正义”的事业中去了。他为人太“直”,敢做敢言,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在上海当上了干部,工作中豪不避讳地指出不足的地方,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妈妈出生那一年,席卷中国的红色浪潮到来了,全国上下一片红色,因此妈妈也得名一个“红”字。而外公太“直”的毛病在十年的动荡间成了祸患......人人自危的时刻,即使你没有过错,别人也会推倒你来寻求自保,心直口快的他总是很容易就能被人“硬揪出把柄”。很快,外公被“贬”到了农村劳动,一夜之间,外公和整个家从原本至少不愁生存的生活跌落到了近乎虐待农活生活。那些关节和肺的老毛病就是在这个时候落下的。
回到家乡的外公还遭受了另一件打击,他的亲哥哥被抓住了。没想到为了脱罪,亲哥哥竟然谎称外公家里用收音机监听敌台。虽然事件最后平息了,大家最后在收音机上怎么搜到搜不到所谓的敌台,众人也敬重外公的为人,但是被自己亲兄弟背叛一事还是对整个家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说来也奇怪,这件事我还是从外婆的口中得知的,外公带着我参加他哥哥的葬礼时,我一点也没有从他身上感受到恨意。
动荡结束,拨乱反正。失去了原先一切的外公从乡下老家带着一家子来到县城里,随之带走的还有通过各种办法藏在老房子各个角落里,侥幸逃过文革收缴的一些书和资料。他在城里重新获得了一份相当稳定的“事业”工作。本以为文革结束了,至少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活,能够养好一家的孩子,可是没过多少年,外婆在家等来的却只是一张公司“光荣退休”的证书,和回到家中整天坐在书桌前的外公。
家中的顶梁柱没有理由地失去了工作,所有的收入就只剩外公退休后的一点退休金。外婆疯了似的和他争吵,却始终没能从外公嘴里问出他那么早退休的理由。再后来,故事开头的设定就从这里开始了,家里过得相当清苦,好在舅舅最后考上了北京大学,工作后给外公外婆买下了现在住的房子,也算是子女能有幸福生活了吧。
在外公生命的最后时刻,一天晚上,外婆睡不着觉,外公也醒着,在十三层的住院病房被月光照亮。外公突然抓着外婆的手说道:“老太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瞒着你一件事。我希望你原谅我,原谅我一直瞒着你......”外婆说:“你都现在这样了,我还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啊,原谅,肯定都原谅。”
外公缓缓说:“很多年前,我在蔬菜公司(上面说的事业单位)又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得罪了别人。当时有人想要陷害我们,如果我选择继续留在公司,就会被安排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工作,你们一家人都要跟着我受苦......我不能再因为自己,而劳累了整个家。所以我选择了提前那么多退休,提前回到家里陪家人。”
“我不明白说‘真话’有什么不好的,但是却一直对你说了一个几十年的慌......诶,你愿意原谅我吗?”
外公如今已经去世了好多年,但是他却给子女后代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我的祖辈都有着“荣华富贵”的机会,却选择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传给了后代。外婆在给外公送葬时用他的书给他当枕头,看到那个细节,我仿佛才明白了爱的本质。
两个人相爱时携手一生的承诺是能够跟随记忆流传下来的。哪怕都不是记忆,爱也能横跨时间流淌在我们后辈的血液里。
我很少向人说起这段回忆,它听起来太像个故事,太不真实了。所以,你们也一听而过吧。
虽然很早就在Steam上买下了《去月球》,但一直都没有大块的时间丢给它。中文版没出之前,英文版我也只是玩到了一半,存档跟着我上一台电脑的报废也就不复存在了。在春节回家动车上的漫长旅途中,我终于打穿了这款总是与它擦肩而过的神作,并且没能抑制住感动,在满是乘客的车厢里哗哗地流泪。
《去月球》只是虚幻的一个故事,而在我们身边也许也有许多这样故事,只是它们都被埋在了记忆和年轮之下了。如果你有心像《去月球》里两位主人公一样去发掘的话,说不定会得到很多惊喜与感动。
如果你想把这款艺术品推荐给身边平时不玩游戏的朋友的话,《去月球》也有了手机版,并且有中文。
相信一个下午的时间会成为你游戏记忆里美好的一段时光。
评论区
共 4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