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与摘要:这篇文章来自于我的艺术设计史结课论文。我是一名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经验不足,文中如有错误或疑问欢迎各位朋友指出。
哥特式艺术被人们视为中世纪的艺术瑰宝,其在艺术各界均有大小成就。通过学习哥特式艺术遗留下来的丰富经验,人类能够更好的发展文明。本文首先介绍了哥特式艺术的起源与主要特征,并从较广的范围上浅谈哥特式艺术的应用,最后理性地阐述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哥特式艺术是一种中世纪艺术。它诞生自罗马式艺术之后的十二世纪的法国北部,在十四世纪逐渐蔓延到整个欧洲,成为国际哥特式,并一直兴盛到十五世纪晚期。由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哥特式艺术在十五世纪逐渐衰落。
事实上,“哥特式”一词在最开始是一种贬义词。在文艺复兴运动盛行的十六世纪,由于审美观念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当时的艺术史学家称呼现在的哥特式艺术为“野蛮的德国人艺术(barbarous German style)”。他们专指“德国人”,是因为在更早的历史上,曾有一支名叫“哥特(Goth)”的、拥有日耳曼血统的部族,这个部族因其是史上首批侵略罗马帝国的蛮族势力之一而著名。而在意图复兴古罗马艺术风格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眼里,这种从十二世纪盛行到十五世纪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建筑风格,损害了罗马式多样的建筑特色,甚至一度取代了罗马式建筑在欧洲的地位,因此将蛮族“哥特”的名号用在这种艺术风格上,以表他们的不满。
哥特式艺术是众多艺术门类的总集,但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宗教与权贵专属的艺术。它真正将宗教与艺术联系在一起,展示了罗马教会日益上升的权力与地位。同时由于德语中的“哥特(Gotik)”一词的词源(Gott)意指“上帝”,哥特式也被认为是一种让人接近上帝的艺术。
在中世纪时期,哥特式艺术在众多艺术领域中都有应用,如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其中又以哥特式建筑的成就最为著名。
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建立在哥特式艺术的发源地,法国。此后,这类建筑风格大多用在主教座堂、大修道院与教堂,同时也可见于欧洲的诸多城堡、宫殿、大学、甚至私人住宅。哥特式建筑因其独特高超的施工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
遍布整个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尤其是哥特式教堂,有一些相似的特点。从外观上来看,哥特式建筑高耸入云,在中世纪往往是附近城区中最高的建筑物;从内部来看,墙体结构极少,窗的面积极大,室内空间宽敞明亮。
同时,哥特式建筑的以下五个结构及装饰的特征十分明显,成为这种建筑风格的象征符号。
拱券是一种建筑承重结构。利用上方呈弧线形紧密排列的石砖,拱券可以将上层重力引导至下方的结构上,从而可使内部空间扩大。在罗马式建筑盛行的时期,拱券一般呈圆头状。而到了哥特式建筑时期,拱券则被改良成尖头状。
尖拱券相较于圆拱券,其引导重力的方向更加集中于正下方,这样的设计可使建筑的层高大大提高。与此同时,拱券下方不必再用厚重的墙体承重,而可使用更加轻盈纤细的石柱,室内空间明显扩大。
然而,即便尖拱券能较好地将推力作用在承重柱上,它仍然具有向四周扩散的侧推力。因此,为了稳定结构,哥特式建筑外出现了另一种设施:飞扶壁。
飞扶壁是扶壁的一种,建于墙体外部,用来分担一部分墙体的压力。扶壁早在罗马式建筑中就有大量使用,但哥特式建筑中的扶壁,不同于罗马式将其隐藏在屋顶下的做法,而是直接暴露在外,与建筑成为一体。
作为哥特式建筑的一部分,飞扶壁上通常都装饰有大量的精致雕刻,甚至小尖塔。而针对不同的结构特性,飞扶壁在不同的教堂上又有各异的装法与造型。例如,法国亚眠大教堂的飞扶壁是两层式结构,分别用于支撑主墙上部与下部的压力。
尖肋拱顶是尖拱券在哥特式建筑屋顶上的应用,其原理与尖拱券相同。但为了支撑屋顶成片的向下的压力,尖肋拱顶必须要在多个角度及位置上平均分布。
首先,多个拱券按照一定距离平行排布在屋顶下,然后再在每一个分隔出的屋顶下交叉安装两个副拱券。最后的效果看上去就像“蹼”一样。
凭借哥特式建筑设计师高超的技艺,这种拱顶结构得以将建筑的压力精准地引导至指定部位,从而减轻负重,使建筑的其他部分能够被更加自由地设计。
玫瑰窗指的是哥特式教堂上的玫瑰纹样的圆形花窗。石制窗线由中心向四周呈辐射式扩散,并配以精致繁复的装饰。窗玻璃上则显示有彩色图形,大多描绘的是圣经故事。
起初,哥特式教堂的花窗采用类似拜占庭式建筑中经常使用的马赛克工艺,由小块不同颜色的玻璃镶嵌制成。到后来,随着玻璃工艺的进步,花窗上的玻璃块增大,绘画内容也因此变得简单。到了十五世纪,更大块的玻璃不再适合做镶嵌工艺,因此色彩被直接画在玻璃上,装饰性进一步减弱。
石像鬼指的是建筑上的雨漏,又称滴水嘴兽。雨漏在东西方建筑上都有使用,主要用途是排出屋顶积累的雨水,防止对建筑有侵蚀作用的雨水直接顺着建筑物流下。哥特式建筑上通常安装有多个滴水嘴兽来均匀排出雨水,同时外墙上的飞扶壁也有排水沟。
这些有着野兽或者神兽造型的雨漏对教会也有其他作用。传说石像鬼是一种守护神,将这些守护神镶进建筑可以驱散邪恶,保护聚集在教堂内的信众。同时它们对不识字的教徒来说也是一种绝佳的宣传手段。
哥特式绘画并无严格的定义,但通常指的是在哥特式建筑盛行的十二到十五世纪期间,出现在教堂中的绘画。
相较于之前的罗马式风格,这一时期的绘画更着重于画面所表现的自然性。人物生动立体,线条轻盈优雅,作者情感的表达更是丰满无余。但与哥特式绘画的写实性相反,其绘画内容大多是理想化的。当时人们生活中遭遇的苦难与不幸,并没有表现在画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刻意的追求,这可能与哥特式绘画服务于教会的目的相关。
哥特式雕塑通常作为哥特式建筑的装饰出现。与哥特式绘画风格相似,哥特式雕塑具有宗教故事性,着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意图将基督教的神圣贴近平常人的生活。
有趣的是,在某些哥特式教堂里,雕塑的风格并不整体一致。沙特尔主教座堂的西皇家门户(the Western Royal Portal)上的人像柱雕塑,造型虽然优雅,但比例夸张、身形修长;而在教堂的南门户(the south transept portal)上,雕塑则更加真实自然,并且更加凸出于墙面。
哥特式音乐常见于基督教仪式上。哥特式艺术前期,这种类型的音乐一般由教会的唱诗班演唱,不常使用乐器。到了后期,会使用管风琴等中世纪音乐中常用的乐器进行伴奏。在这时已可见得巴洛克风格的影子。
值得指出的是,当今社会上常说的哥特音乐,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哥特式教会音乐,而是如哥特摇滚乐、哥特重金属乐这样的现代音乐类别。
哥特式小说并不来自中世纪,而是起源于十八到十九世纪发生在英美等国的浪漫主义运动。这类小说借用中世纪哥特式艺术中的常见元素,如大教堂、城堡、墓园,来描写黑暗、恐怖的故事。在众多作家中,来自美国的爱伦·坡与英国的玛丽·雪莱最为著名,后者著作的恐怖小说《科学怪人》更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成为哥特式小说中的典范。
除了文学上的成就,哥特式小说的兴起同时也可被视为是现代哥特式艺术的开篇。
当代艺术门类众多,风格各异。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哥特式艺术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并在以下数个艺术类别中有显著体现。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艺术门类,已成为我们生活娱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既可以是艺术,又可以是一种产业,因此,不同种类的人群都可以在电影中获得积极的感受。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哥特风格的电影显得异常怪异。
受到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带有哥特色彩的电影通常会出现阴森的古堡、墓园,并着重描写人物抑郁的情感世界、孤独、乃至死亡。基调黑暗压抑。然而,又如同哥特式艺术本身的理念,在这样一片黑暗中,往往会透露出一丝人性的光辉。这可以是纯洁的爱情,也可以是善良的本质,这束微小的光芒将升华整部电影,在黑暗中温暖观众的心灵。
美国导演蒂姆·伯顿(Tim Burton)因其作品典型的哥特式黑暗风格而知名。在他导演的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一个小镇附近,有一座阴森的古堡,里面住着一个正在制造人造人的发明家。可惜发明家尚未完成他的作品便离世了,留下双手仍是剪刀的半成品爱德华(Edward)。爱德华下山来到小镇,遇到一户好心将他收留的人家。这户人家积极地带他接触文明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对家里年龄相仿的女孩金(Jim)心生好感。然而好景不长,爱德华怪异的剪刀手招致了小镇居民的厌恶,由于不可逆转的误会发生,他最终只能与爱人分别,逃回自己的城堡度过余生。
在这部奇幻爱情电影中,哥特式元素主要体现在这些部分:
首先,直观来看,主人公爱德华的样貌——紧致的皮衣、冰冷的金属饰物、及膝皮靴;以及他哥特式的惨白的面容、烟熏眼影、深色唇彩——无不体现出浓浓的哥特式小说人物的味道。而他出生的地方,正是一栋破旧不堪的古堡。他的身份,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人,而是小镇居民眼中的“怪物”。这些哥特式小说中的经典元素完美融合在一部影视作品中,这一点是非常成功的。
剧情上来看,这部电影有着跌宕起伏的情节,并着重描写“外来者”主人公被社会排斥、误解的种种心理矛盾与压抑情绪,在全片最高潮处情感爆发,出现了死亡,并以归隐城堡谢幕。这种对孤独的人内心世界的细致描绘也是极哥特式的。
《剪刀手爱德华》确立了蒂姆·伯顿在好莱坞的地位,同时这也是他导演的众多电影中最深爱的一部。
而在另外一部电影,《亚当斯一家》中,剧情则并没有这样深刻的痛苦,反而显得有些怪诞轻松。电影讲述的是在美国现代,有一家人仿佛活在维多利亚时期。不论他们的装束打扮、言行举止,都与社会相反。一般人认为悲伤的事,在他们看来是莫大的欢乐;而一般人所热衷的活动,他们却不以为然。在这样一个奇怪的家庭里,发生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亚当斯一家》不是一部典型的哥特风格剧情的电影,不过因其利用轻松的主旋律来表现哥特式元素的做法,大众观众得以更好地接受这部影片。
电子游戏是诞生在数十年前的年轻产业。因其有与电影相近的表现力,同时又具备丰富的交互手段,许多人都相信它就是艺术的第九大门类。在这样一个年轻的载体上,厚重的哥特式艺术以一种同样具有活力的方式得到展现。
《恶魔城》系列游戏是日本科乐美公司出品的,在众多游戏平台上都曾推出过作品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故事背景启发自一个东欧传说:吸血鬼伯爵德古拉的故事。
《恶魔城》在其仍是平面动作游戏的时期,就有数款作品对这个坐落于罗马尼亚的“魔龙之城”做了极其精致的艺术描绘:在黑白金为主色调的室内空间,穷尽了所有的像素点来描绘尽可能多的尖拱券、辐射拱顶、壁面雕塑;背景音乐则一部分采用了管弦乐器作为主乐器演奏,另一部分则加入了电吉他等现代哥特摇滚与哥特重金属特色的乐器进行伴奏。这样豪华的视听盛宴,对九十年代的游戏界来说,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能够引爆所有玩家的热情。同时,这也向外界表明了《恶魔城》系列在二维游戏界中表现哥特式艺术的卓越能力。
近几年,《恶魔城》系列的最新作品,将德古拉的城堡带进了立体世界。凭借不断进步的图形技术,哥特式建筑复杂的工艺细节得以完美呈现在人们眼前。而在第一部次时代《恶魔城》(Castlevania: Lords of Shadow)发售后,开发商的眼界提到了更高处。
在续作中,《恶魔城》(Castlevania: Lords of Shadow 2)展现了一个大胆的设计:将近未来风格的都市融合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形成一种“未来哥特式”风格。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不再是造型简洁的玻璃大厦,而是瘦骨嶙峋、如剑林般的石制建筑。可以说,立体化的《恶魔城》系列在对哥特式建筑的描绘上同样也是典范,甚至推陈出新,创造出了史无前例的建筑设计。
除了《恶魔城》系列,哥特式元素还在其他众多游戏中被运用。
诞生在浪漫主义运动时期的哥特式文学同样对现代音乐文化产生了影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后朋克摇滚乐中分流出一个新的分支:哥特摇滚。这个音乐风格启发自十八世纪的哥特浪漫主义运动,而乐队成员也仿佛是从哥特式恐怖小说中走出来一般,一袭黑色紧身衣、惨白的脸妆上两轮烟熏眼影,嘴中叨念着死亡、绝望。所以,虽然哥特摇滚从后朋克中继承了合成器伴奏和鼓机,其冰冷黑暗的哥特式的音乐风格仍与朋克摇滚的喧嚣嘈杂相去甚远。同时,与朋克乐对政治的叛逆主张相反,哥特摇滚的关注点丝毫不在反抗上,而是想要逃离。
在音乐界,有一支被称为哥特摇滚教父的乐队,名叫包豪斯。他们并非来自德国,但他们的曲风却与这个著名设计学院的理念一样,乐于探求各种可能性。在他们不长的历史里,他们将华丽摇滚、实验电子摇滚、放克、甚至是重金属融入自己的哥特摇滚中。这种创新的风尚直到今天依然被歌迷热衷。
虽然直观来说,当今世界并没有因哥特式艺术的影响而建立更多“骨感”的建筑,但其实哥特式的艺术理念早已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哥特式建筑对于尽可能减少墙面的追求,实际上影响了现代房屋的建设,促成了现代框架式楼房结构的建立;哥特式盛行时期的服装风格,也影响到当代女装的设计;甚至在产品设计方面,关注人体使用尺度的人体工程学,也可以说是源自追求人性化的哥特式艺术,因其实际上也孕育了后来主张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
由此可见,不论是直观的,还是间接的,哥特式艺术的精神对当今世界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难想象在不远的将来,世界上将有更多充满人性光辉的作品出现。
评论区
共 6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