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为这世界上目前最先进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军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军队学习的榜样和竞争对手。过去的一百年里几乎每个十年美军都参加了战争或进行公开的武装军事行动。而作为最基础也是和战斗最直接相关的军事装备,美军的军服和装具也随着战事的变化高速发展。本文将为大家概略介绍二战之后美军的作战服和和单兵装备的发展变化。但实际上每个小部分拿出来展开都够一篇大稿甚至成书,限于篇幅有限无法一一详细描述,只能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或标志性的装备介绍。
本文只讨论军服装备的技术特点和发展变化,不涉及任何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
本文将以以上这些大项为主,选取美军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和装备进行介绍。
———————————— 长篇预警,太长不看党回避 ————————————
二战结束后不久的五十年代初,由于轻武器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美军使用的装具大多仍沿用二战时期的。主要的不同是颜色改变了:1943年之前,美军的装具是OD3卡其色(颜色编号Olive Drab #3,明明是卡其色却叫橄榄绿)。1943年美军的作战重心改变,新生产的装具颜色改为OD7橄榄绿(Olive Drab #7)。由于战时生产量巨大,库存没有消耗完,50年代配发的装具的装具里两种颜色都有。到了50年代后期,美军的军用色系统改制,颜色编号由1位数字升为3位数字,增加了很多颜色。以橄榄绿(Olive Green)为例,原本的OD7被OG107取代,并且增加了OG106(尼龙常用橄榄绿色)、OG108(毛料衬衫的颜色)、OG207(涂胶雨衣的深灰绿色)等。
五十年代中期美军进行了新一代步枪选型,而选型的结果就是大家熟悉的M-14自动步枪。装具也随着新步枪一起更新。诞生了奠定了美军后续LCE类装具设计基础的M-1956承载装具系统。
人字纹HBT作战服(Herringbone Twill Utility Uniform)
沿用自二战后期的HBT作战服(其实也是工作服)。得名于使用的特殊的人字纹面料。50年代产的HBT把二战后期的草绿色(Sage Green,有点发灰的橄榄绿)改成了OD7橄榄绿,口袋也改小了。
50年代之后美军不再使用M-1923和M-1937这类集成附包式的装具腰带,随着M1加兰德步枪和M1918 BAR自动步枪退出一线,M-1923和M-1937也就成了这类装具的绝唱。不过这装具的库存后来随着军事援助的武器提供给不少国家。这俩条弹药腰带在50年代虽然还在使用,但M-1923已经不再生产,M-1937也没什么改动,这次就先不介绍,留着以后说二战的时候吧。这次主要说说说M-1956。
M-1956 LCE装具在美军装具历史里有几个创举:将之前的两条游离X型背带(M-1936/1941/1944/1945)改成了更稳固的H型;将附包挂载结构由腰带环和双钩(Double Hook)改成稳固的门闩式滑动铁卡(Slide Keeper),使得附包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在腰带上滑动,或者绕着挂载点外翻。
这两个改进影响了后来美军乃至世界各国军队的LCE类装具的基础设计。且不论H型承载背带结构和滑动铁卡美军自己一直用到现在,光是M-1956装具的直接仿制品就有好多国家在用。
M-1956 LCE装具系统提供了很多种类的附包和附件,后来还有很多兼容M-1956 LCE的其他装具被生产出来。
掐指一扒拉,发现五十年代美军主要用的背包也都是从二战时期或者二战末期用过来的,容我偷(wa)个懒(keng),给二战篇留点内容……
JQD-88F山地背囊和M-1952山地背囊(JQD-88F Mountain Rucksack / M-1952 Mountain Rucksack)
虽然山地背囊最初是在1941年诞生的,但生产和使用一直持续到60年代,并且在50年代还有最后一次改进。美军的山地背囊最初设计来源于北欧国家(一说是挪威)的大型户外登山背包。
山地背包,顾名思义就是供山地作战使用的背包。相对同时期的其他军用背包,这货个头特别巨大,为了支持士兵在雪线以上地区无补给持续作战,她的容量足有100L左右,山地背包是典型的外框架支撑结构背包,带一个“A”字型钢管焊接的背架(别觉得一看钢管就觉得重,实际称重发现和ALICE酱的铝背架一样重,都是750g,真的)。
JQD-88F和M-1952型的主要区别是扣带和盖子。M-1952型把皮质扣带改回帆布织带了。其实我个人挺喜欢皮的,初期的山地背包(JQD-88B型)用的也是全帆布织带,但后来发现在雪线以上雪水融化渗透织带会冻硬,所以到1943年改进型JQD-88F就改用皮了,也更方便戴手套使用。估计是二战结束之后没有这种使用需求,到M-1952就改回帆布织带了(有些版本的M-1952仍然是皮扣带)。M-1952另一个改进是把盖子翻了个个儿,盖子口袋的开口拉链改到外面了。其他基本一样。
陆战队M-1950/M-1952单兵护甲(Marine M-1950/M-1952 Body Armor)
陆战队马鹿(?)专用型单兵护甲,其实就是个马甲型的大口袋,里面塞满了瓦片(??)。
M-1950/1952护甲的主要防护材料是硬质的多伦纤维板(Doron Plate),这是一种以玻璃纤维为主要材料的复合板材。用这种防护材料的好处是防护性能更好,当然代价就是更重并且穿着舒适度很差(穿身上感觉真就是一身的瓦片)。M-1950/1952的多伦板主要用在腰部一圈,为了不妨碍手臂活动,腰部以上用的是和M-1952A一样的弹道尼龙,但在心脏位置仍然有多伦板加强。
这玩意在50年代中期有个改进型,叫M-1955。不过因为M-1955出现在朝鲜战争之后,主要在越战时期用,就先留到下一段再说。
陆军M-1952A单兵护甲(M-1952A Body Armor)
相对于陆战队马鹿那件玩意,陆军这个穿着就舒服多了。
因为年代型号都一样,所以陆军这件在型号后面加了个“A”(ARMY)进行区分。M-1952A的防护材料是多层弹道尼龙(Ballistic Nylon,也可以翻译成防弹尼龙,其实就是D数较高比较粗的尼龙纤维)织物,无论是重量还是舒适度都比陆战队那身瓦片强得多,当然防护能力就差一点了。M-1952A一直用到越战初期才逐渐被M-69替换。
这里多说一句,无论是M-1950/1952还是M-1952A,都是无法抵挡步枪直射的,只是防破片的护甲。但不要觉得护甲挡不了子弹就没用,自己查查二战和越战时期战斗减员的原因,看看是轻武器射击还是炮火和爆炸物造成的杀伤多。
虽然越战(本文中”越战“指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Second Indochina War)是在1965年随着美军参战正式爆发,但实际上美国对南亚地区的军事渗透和情报活动早在60年代初甚至50年代末法国人在的时候就开始了。并且几乎就在同时,美军的后勤和装备研究机构开始研发适合南亚热带丛林地区的作战服和装具。这期间诞生了不少骨骼清奇的脑洞,当然也诞生了很多经典军装和装具。
OG107工作服(OG107 Utility Uniform)
严格来说OG107工作服在50年代后期美军军用色系统更新之后就有了,但实际使用主要是在六七十年代。
讲真,说聊工作服我心里也没什么底,因为这货的细分版本太多了,而且也分陆战队版和陆军版。但总体来说版型没有太大的变化,上衣都是两兜大领衬衣,裤子都是四兜直筒裤,大体上可分为早期贡缎面料和后来的斜纹布面料两种。
热带作战服(Tropical Combat Uniform / TCU)
嗯,聊这个还是心里有底的,因为手头版本多(明明是晒!)。
熟悉二战的旁友可能一眼就看出来了,TCU的版型设计来自二战时期的M-1942伞兵夹克,一看这标志性的倾斜口袋就知道了。TCU的版型设计就是在M-1942伞兵夹克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改用更薄的纯棉府绸(Poplin)面料(后期改成防撕裂格子布/Rig-stop)制成的。
美军对适合热带湿润地区和热带干旱地区作战的军服和装备的研发始于1952年。到1955年的时候已经设计出了几种针对热带丛林地形和干旱沙漠地形的作战服原型。而我们熟悉的TCU热带作战服在1962年接受测试评估,并在次年六月正式定型,配发给南亚地区的特战单位。配发之后根据前线部队的反馈持续改进,产生了数个版本。在军品收藏领域,根据年代和版型细节变化,将TCU划分成4个版本:第一代、第二代、第二代过渡型(或者更通俗的叫法:“二代半”)和第三代。
1968年的时候驻越南陆军打报告说想要一种能防蚊虫叮咬的作战服,当时配发的府绸面料的TCU太薄了,越南丛林里的的蚊子凶猛,一叮就透。陆军专门负责单兵装备研发的纳提克实验室(NATICK Laboratory / NLABS,记住这个名字,一会儿还会看到很多次)接到这个需求之后,用棉/尼龙混纺牛津布代替原本的薄的纯棉府绸作为TCU的面料。因为牛津布织法比较松散,保留了透气性。但面料变厚,所以蚊虫叮不透了。据说新面料把蚊虫叮咬的穿透率从8%下降到2%。
试验型的防蚊版TCU总共生产了4500件,在1969年6月空运到越南进行测试评估。但刚落地就发现一个大问题:这批衣服的尺码都TM太大了,没几个人能穿的了。然后没多久更大的问题就来了:我估计大家也都知道,美军的衣服都是统一拿到后勤中心的洗衣房的大洗衣机里集中洗的。而这批防蚊版TCU的颜色版型都和普通的TCU一样,所以集中送洗的时候和普通的TCU全混一起分不出来了,也就没法进行评估测试了。防蚊版TCU最后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OG107单色TCU说完了再说说迷彩的,也就是常说的ERDL迷彩。实际上“ERDL”是这个迷彩的研发部门的缩写:美国陆军工程研发实验室(U.S. Army Engine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aboratory)。这个迷彩的研发也比越战早得多,在二战之后不久的1948年就完成了。
ERDL迷彩是四色丛林迷彩,由黄绿、深绿、棕和黑四种颜色构成,迷彩图案四方向循环拼接。ERDL迷彩的TCU在1968年才开始配发。1969年的时候ERDL迷彩的配色改变,深绿和黄绿色的部分变得更亮了。改变后的ERDL迷彩被称为“高地版”(High Land ERDL)或“棕色ERDL”;而之前的版本则被称为“低地版”(Low Land ERDL)或者绿色ERDL。早年在国内ERDL迷彩还有个民间称呼叫“小花迷彩”(早期低地版ERDL还被称为“青花迷彩”),相对地,后来色块更大的M81丛林迷彩被称为“大花迷彩”。现在基本没人这么叫了。日本那边把ERDL称为“リフカモ”(Leaf Camouflage)
这位看官问了,既然这迷彩1948年就有了,为啥越战一开始不用呢?问得好,这里面还真有些说道。
早在1962年的时候,ERDL(指的是实验室,不是迷彩)在美国本土对多种不同迷彩和单色作战服进行对比测试,包括新型的红外观测设备(主动式/被动式都有)、微波、探照灯和野战监控摄像机以及肉眼观测。测试的结论毫不意外:迷彩作战服在伪装性能方面全面优于单色作战服。
然而1965年十一月,越战初期的时候,有个跟着部队一起过去越南的专门评估TCU作战服使用效果的委员会,说白了就是专门负责管衣服的。这个委员会很官僚,他们坚持TCU一定得是单色的,原因有二:
迷彩作战服在丛林里移动的时候比单色作战服更容易被发现;
单色作战服有助于直升机从低空进行敌我识别。
老实说这俩理由都是扯淡。但没办法,人家专门就管你这个,他们说用单色就得用单色。
但是对比测试数据摆在眼前也不能无视,12月驻越美军拿到了之前申请的300套迷彩的TCU进行实际评估测试。而与此同时,基层单位还在鼓励自己手下的兵多用当地植被或喷漆DIY迷彩来伪装自己,提高生存率。
在这三百套迷彩服在越南接受测试的时候,纳提克实验室这边也没闲着。之前那发过去测试的三百套迷彩是用滚筒在单色作战服上临时印的,批量生产之前还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比如颜色是否需要调整以适合南亚地区地形;着色牢固是否达标,禁得起多次洗涤;暴晒之后会不会褪色成意料之外的颜色等等。
1966年测试完迷彩发现好用之后,1967年二月份驻越陆军紧急申请了一万八千多套迷彩TCU配发给战场前导(Pathfinders)、长程侦察巡逻(Long Range Reconnaissance Partrol / LRRP)单位和其他侦察单位。陆军本部在三月批准了这个申请,并用加急非标紧急需求装备(Expedited Non-Standard Urgent Required Equipment / ENSURE,老美搞啥都喜欢凑个有意义单词的缩写出来)的优先级向陆军军需司令部(U.S. Army Material Command)下达物资组织命令。但是军需司令部直到三个月之后的六月底才把ERDL迷彩的TCU确定为指定单位的标准配发物资。等第一批迷彩TCU生产出来运抵越南都是年底12月的事儿了。就这还不够分的,驻越的第九步兵师年初原本申请了500套ERDL迷彩TCU,眼巴巴等到年底却只收到了199件上衣和112条裤子。
陆战队M-1961装具(Marine M-1961 Load-Carrying Equipment)
50年代最初搞出来M-1956 LCE的时候,是没陆战队的份儿的,陆战队大概在60年代中期才 逐渐用上M-1956 LCE。在此之前,苦逼的USMC只好自己搞一套适配M-14步枪的装具,这就是M-1961。
M-1961装具很简单,全套只有一条带按扣公头的腰带和四个带按扣母头的M-14弹匣包,对应一个弹药基数四个20发弹匣。弹匣包背后的按扣母头和腰带上的按扣公头扣合固定。弹匣包背后有两个按扣,分别是正装和倒装用的。装具的背带继续沿用M-1941背包组的X型背带。按扣固定的方式沿用自M-1936装具腰带,并加以扩展。
试验型LINCLOE-LCE装具第一阶段(Experimental LINCLOE Load-Carrying Equipment Phase 1)
上文提到美军研究部门早在6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针对东南亚热带丛林地区的单兵装备。更具体一点,就是LINCLOE(Lightweight Individual Clothing & Equipment,轻量化单兵服装和装具)项目。这个项目包含了单兵装备的方方面面:服装、头盔、装具、背包等等。其中的装具子项目就是LINCLOE-LCE(Load-Carrying Equipment)。
好吧,“太长不看”版大概是这样的:这项目先是定了一个不靠谱的特别苛刻的技术指标,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研究中途又遭遇了一堆计划外的需求和指标变更→一阶段脑洞开的太大,主打方案直接被毙了,原本只是用来对照用的传统方案被拉来上位→好不容易搞出成品,却发现因为杂七杂八的需求太多了,完全无法满足最初设定的技术指标→一怒之下“去他妈的指标,稍微改改凑合得了,爱用不用”→成功验收通过,项目圆满结束,装备定型,皆大欢喜(好像哪里不对)。
好吧,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放出免费的精简版: 点此阅读 顺带一提,LINCLOE-LCE项目虽然中间实施过程一锅粥,但最后仓促修改并验收通过的项目成品却成了一代装具经典。想知道是啥么?别换台,待会儿就知道了。
M-1967轻量化装具(M-1967 Lightweight Load-Carrying Equipment / LLCE)
M-1967 LLCE是美军使用的第一套全尼龙的装具,专门为越南潮湿炎热的热带丛林环境而生。她并不是M-1956 LCE的代替品,而是战时应前线需求专门生产的,只配发给派往越南地区作战的单位。同时期其他单位仍然使用M-1956 LCE。
之所以是我最喜欢的LCE类装具,原因很简单:首先她是H型背带承载,而且是全尼龙的。H型承载结构有很多优点,比如承重均匀稳固,和屁股包配合良好等。但到了ALICE时候出于减少勾挂风险的考虑,背后改成带分叉的一条带子了。我个人至今仍然认为这个改变是个败笔。
M-1967 LLCE虽然我也写过稿子,不过这次就不安利大家去买书看了。想了解更多的话来GI网站上看看就好了, 点此访问 。 M-1967 LLCE因为出得晚,实际开始配发的时候其实美军已经在逐渐从越南撤离了。所以实际上了战场的M-1967装具数量并不多。这导致90年代之前在军品收藏市场里M-1967装具难得一见,而且大多品相很烂,因为唯一的流出渠道就是当年的为数不多的配发过这套装具的越战老兵从南亚带回。据说1990年之前,在军品收藏市场里M-1967的H型背带的成交价一度高达100美元(而且还是从战场回来的破烂品相),80年代的100美元是什么概念……
然而M-1967毕竟是战时陆军为了作战生产的量产装备,不是试验版或者小批量的订制品,注定了她的产量绝对少不了。果然,1990年的一天,从美军的某个后勤仓库里清理出来好几集装箱的M-1967装具,都是当年生产出来没来得及运到前线的全新品。据说H带的价格当场就跌到1美元一条了……
陆战队M-1967 USMC装具系统(M-1967 USMC)
陆军那边研究适合南亚地区的尼龙装具的同时,其实陆战队这边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毕竟M-1941背包从二战一直用过来也渐渐有些过时,而M-1961装具功能也太单一。所以几乎和陆军同时期开始,陆战队也从60年代初开始研究尼龙装具。
而最终的研究成果就是M-1967 USMC装具。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就是为了跟陆军表示区别,型号名称里特别写了“USMC”。这套装具的组件其实也不多,只有四种:小型战斗背包、屁股包、M-14弹匣包以及带快拆功能的H型背带。所有组件都是尼龙制。
M-1967 USMC设计上是为了代替M-1941和M-1961装具,因此包含背包和弹药装具。但并没有包括腰带,腰带沿用之前的装具。从仓储号的指派时间来看,似乎陆战队的这套M-1967比陆军那套定型还早一点。但实际配发要晚得多,就从手头实物和搜集到的资料来看,M-1967 USMC装备的合同号都是1970年,考虑到生产周期和运输时间,交付部队至少要半年之后。然而美军从1969年夏天就开始陆续从越南撤军了……
由于陆战队从越南撤军早,这套装具在越南战场上比陆军那套M-1967还要少见。结果这套装具在军品收藏市场里成了稀有度最高的量产公发装具。当然了,就我个人观点,很怀疑是不是在米国本土哪个犄角旮旯的仓库里,也藏着几集装箱的这玩意没被人发现呢……(嗨呀到现在没买到屁股包和快拆背带好气哟)
轻量化背囊(Lightweight Rucksack)
前面提到从六十年代初期陆军就开始研究装具轻量化,其实是包括背包的。对背包的轻量化研究的成果,就是轻量化背囊。
轻量化背囊最初是作为M-1952山地背包的代替品研发的,经历了T60测试型以及P62、P64、P65和P68等数个中间型号。最终定型的是1968年的P68版,生产一直持续到70年代。
轻量化背囊的设计看着有点奇怪:铝管弯曲成的矩形背架上,矮胖的尼龙背囊本体只占了其中下半部分,背架上半部分完全是空的。所以在国内轻量化背囊更常见的名字其实是“下挂包”。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将背架的上半部分留作扩展,可以利用这个空间携带背负式电台、弹药箱或者其他任务所需的物资。但也由于这样的设计完全占据了士兵从肩膀到后腰的整个后背面积,穿着装具时后腰就不能挂屁股包了。所以后来M-1967(陆军那套,不是M-1967 USMC)配发之前在越南进行评估测试的时候,驻越陆军在报告里就说因为有了轻量化背囊,就不需要M-1967装具里的屁股包了。
顺带一提,个人认为“轻量化背囊”是美军众多冠以“轻量化”头衔的装备里唯一名副其实的。它空重仅1.5kg,是迄今为止美军装备过的最轻的外框架支撑的制式背包。
轻量化背囊也是目前越战军品收藏领域的热门项目,品相好版本早又不缺件的轻量化背囊非常难找,也非常贵。
ARVN是 A rmy of R epublic V iet N am(越南政府军)的缩写,也就是一般说的南越军。六十年代初期美国对南亚地区的军事活动主要还都是派遣军事顾问培训和资助南越军队。于是就碰上这样一个问题:南亚人普遍身材矮小,美国援助的二战时期的M-1945背包用着不合适,其他装备多少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63年, 纳提克实验室的两位大佬:顶头上司、实验室主任Eldon C. Metzger(有没有觉得这个名字很眼熟?往前翻翻LINCLOE-LCE那段仔细看眼那份报告的封面图)和被装及有机材料研发部门主任S. J. Kennedy博士亲自来到南亚地区,为ARVN调研和设计适合他们使用的背包。
南亚地区离美国本土很远,为了降低生产制造和运输成本以及缩短供应周期,为ARVN生产的背包需要能够从当地直接取材生产。两位大佬在当地调研了几个月之后,选择了法国人当年留在越南的LAFUMA两兜背囊作为原型,将其尺寸改小,去掉不必要的设计,经过几次测试和改进之后,新包于1964年正式定型,就有了我们看到的ARVN背包了。
ARVN背包保留了原型法军背囊的大部分特征:本体是带两个大型副仓的桶包、类似二战德军用的“A”架的X型钢制外框架背架等。面料改用更轻的薄帆布。ARVN背包一经配发,立刻受到南越士兵的欢迎。不仅如此,因为背包的本体很短,高位背负的时候不会和后腰的屁股包打架,所以美军自己也都很喜欢用。这就使得ARVN背包很抢手,造成了当地产能不够、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后来没多久,ARVN背包的量产就转移回美国本土生产了。
嗯,其实我也很喜欢。虽然手头已经有两个了,但原品还是不舍得用,以后有机会自己做几个出来……
ARVN背包配发没多久,因为很好用,很快就被MACV(Military Assistance Command Vietnam,驻越军事援助司令部)注意到了。1965年,MACV向纳提克实验室申请提供三个改进设计的尼龙版本的ARVN背包进行评估测试。年底12月,MACV收到了四个样品背包(还真厚道啊,只说要了三个来着)。这些改进包括加大主仓容量,外侧增设一个副仓,主仓盖子由单层改成夹层,用于容纳地图等。
MACV对样品的测试结果很满意,1966年6月继续申请了500个背包用于更大范围的试用评估。这500个背囊在1967年2月生产完毕交付部队。除了改进了之前反馈的问题,这批背包还附带了一套四个(三个副仓一个主仓)涂胶的防水袋。驻越陆军在10月提交了评估报告和最后的改进建议,这种“尼龙版ARVN背包”最终在1968年3月定型,定名为“热带背囊”(Tropical Rucksack)
热带背囊基本就是ARVN背囊的放大版,基本结构都一样,外侧多了一个副仓,背架还是X型钢条外框架。热带背囊后来成了ALICE中号背囊的设计原型。
陆战队尼龙轻量化M-1941背包(Marine Nylon M-1941 Lightweight Haversack)
这个其实没太多好说的。尼龙版M-1941背包是这型号背包的最后一个版本,从60年代末生产到1972年。实际战场上用的也少。原本的M-1941背包是包括上背包(Haversack)、下背包(Knapsack)和X型背带(Suspenders)三件组成,但最后这个尼龙版只有上背包,其他部件沿用之前的帆布版本。
包本身没啥好说的,但刚刚遇上一个相关的……糟心事儿。
以军事类丛书闻名的鱼鹰出版社(Osprey Publishing)今年出了一本Elite系列的新书,写的是越战期间美军和盟友军队的单兵装备的。
关于M-1941背包的详细内容,留着等以后写二战篇的时候再说吧。
陆军M-69单兵护甲(M-69 Body Armor)
严格来说,M-69单兵护甲(或者叫防破片衣)这一装备在1966年就开始配发了。它是M-1952A的改进型,主要的改进之处在于增加了护领。
M-69单兵护甲是越战中使用数量最多的单兵护甲之一,主要防护材料仍然是弹道尼龙。它有三个版本:1966年合同的早期带肩绊/灰绿色版、1969年合同的中期无肩绊OG106色版(M-69这个名字在这个版本才确定)和末期1970年合同号OG106色魔术贴版。其中前两个版本都是拉链开合,最后的版本是魔术贴开合。M-69在越战结束后还有少量生产,外罩改为ERDL迷彩,并且去掉了口袋。
M-69不仅美军自己用,还大量出口到英国;越战后期还专为ARVN生产过以第三版设计的超小号版。
和M-1952A一样,M-69仍然不能称为“防弹衣”,只能抵挡爆炸破片。还记得《全金属外壳》里最后一段,穿着M-69被VC女狙击手用AK步枪击毙的班长么?其实这片子单兵装备基本都是错的,拍的是陆战队的事儿,但单兵装具都是陆军的。考虑到这片儿是在英国拍的,估计是找不到那么多M-1955护甲,在军队仓库翻出来当年从美国进口的M-69拿出来凑合用了。
陆战队M-1955单兵护甲(Marine M-1955 Body Armor)
M-1955是在M-1950/1952的基础上稍加改进而成的。和陆军的M-69一样,M-1955也能分成早中后三个版本……
早期版本基本和M-1950/1952一样,右侧肩部加了便于步枪抵肩防滑条和护领,中期版增设了两个大口袋,后期版的抵肩防滑条变成双侧都有,口袋盖子样式也有点细节变化。
穿着感觉也就那样,特别的重,特别的硬,陆战队真是苦逼啊……
顺带一提,虽然后来美军陆续列装了多种单兵护甲,但M-1955的生产一直持续到90年代,是美军使用的最长寿的几种单兵装备之一。即便到了80年代,陆战队换了PASGT之后,M-1955仍然在生产,主要发给海军的舰上安保单位使用。
空勤人员防弹护甲 / “鸡肉盘”(Aircrew Body Armor a.k.a. "Chicken Plate")
陆航直升机驾驶员和乘员专用护甲,分为只有前片防弹板和前后都带防弹板两种。分别是驾驶员/副驾驶用(因为有防弹座椅,不需要后片板子)和舱门机枪手(Doorman)用。不同于刚刚介绍的步兵的护甲,它可是货真价实的防弹衣,能抵挡.30全威力步枪弹的直射。当然了,获得这种防御力的代价就是重量。空勤人员防弹护甲采用复合陶瓷板作为防弹材料,有氧化铝陶瓷、碳化硅陶瓷和碳化硼陶瓷三种。手头这件是氧化铝陶瓷的,单块板子就重达4.5kg,9斤重。
之所以要给空勤人员配这么重的甲,是因为他们面临的火力不同于地面单位。越战时期美军的直升机挨的,要么是37mm高射炮弹,要么是14.5mm燃烧穿甲弹,只能抵挡爆炸破片的步兵护甲在这俩面前就是纸糊的。为了提高机组的生存率,专门研发了防护能力更强空勤人员护甲。重量对于机组人员来说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反正也不用自己跑路。
最后再说说这玩意的外号“Chicken Plate”。国内一般按字面意思翻译成“鸡肉盘”,但熟悉英美文化的同学大概都知道,“Chicken”(鸡)这个词在俚语里指胆小鬼,还记得MGS系列历代最低CODE NAME么?Plate(盘、板子)指的是背心里的防弹板。所以Chicken Plate本意指的是胆小鬼才穿的防弹衣。这外号是由当年那些不屑穿这件死老重的玩意的“硬汉”驾驶员起的。
可变防弹护甲(Variable Body Armor / VBA)
可变防弹护甲是1965年美军由空乘人员防弹护甲研发而来的地面部队使用的防弹护甲,其内插板可抵御.30口径步枪弹直射。相对于其他单兵护甲,VBA的一大特点在于其采用和作战服一样的双尺码(胸围/身高),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身材的穿着者,但也由此带来成本上升等问题。
VBA的主体设计和鸡肉盘参不多,棉制背心本体前后有容纳防弹板的口袋。但不同之处在于VBA的防弹板自带简易背带,可以单独拆出来用(所以才叫Variable)……老实说我想不出来这么用的意义。
VBA在当年的成本大概是800多美元一件,相对于现在没防弹板只有凯夫拉防护层都动辄五六百美元采购价的OTV来说,看着好像是没多贵。但不要忘了,60年代的时候美元是金本位货币,60年代中期的时候美元对金价差不多是35美元/盎司,相当于1美元兑1克黄金,800多美元可就是一斤半还多的金子啊……
VBA大约总共生产了两万八千五百件,但其中有至少一半军队并未接收,成为库存品(现在市面流出的全新品大多都是这批)。当时主要装备了在越南的大红一师、第一骑兵师等陆军精锐部队,但也没有批量装备,配发的时候一个步兵班才一件。
顺带一提,后来英国仿制过VBA,把原本棉布做的防弹板口袋也换成尼龙了。
实际上从1969年开始,美军就逐渐从南亚地区撤离,将作战交给南越政府军(ARVN)。这使得很多专门为了越战研发但在越战后期才出现的装备没得到太多登场的机会。有些甚至直到越战结束,都没从本土运到南亚。
其实这种作战服官方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如果看标签的话,它和后来的BDU其实没区别:Coat / Trousers, Hot Weather, Combat, Camouflage Pattern(迷彩夏季作战服)。但之所以会有一个这样的别称,必然有其特别之处。
所谓“RDF作战服”,专指越战之后出现的一种过渡版型的作战服,其版型介于TCU和后来的BDU之间:上衣四个口袋改成平放,但保留了中间的扩容褶皱、肩背部保留补强等。
再说说“RDF”这个名字的由来。RDF其实是“Rapid Deploy Forces”(快速部署部队)的缩写。对,说的是部队而不是衣服。美军的RDF是在越战后组建的一支具有快速海外部署能力的特遣队(Task Force),由众多精锐单位组成:第18空降军(包括美国陆军的很多明星单位:大红一师、第82空降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等)、第75游骑兵团和陆战队远征单位(MEU)等。本文一开始提到作战服和工作服的区分,在这里更加明显:这种作战服只发给这些快反单位,因此而得名。
RDF作战服也有很多——嗯,你们都猜到了——版本,大致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版。主要区别在于迷彩。早期版大概是从越战后到1979年左右生产的,面料使用的是库存的高地版ERDL迷彩面料;后期版用的是新印染的迷彩面料。两种迷彩的区别一眼就看得出:早期的高地ERDL迷彩颜色深,由于当年印染技术的原因色块边缘带点晕染;使用新印染面料的后期版迷彩边缘清晰,颜色明亮偏冷,有点像早期的低地版ERDL。
除了迷彩版,RDF作战服还有少见的OG107纯色版,版型一样,但数量十分稀少。
OG107工作服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74年。而在这之后,颜色改变成OG507,并且一直生产到90年代,是美军装备的最后一代工作服。当时主要由空军和陆军的二线部队使用。
虽然现在单绿色的工作服已经退出现役,但仍然能偶尔见到其作为剩余物资发给新兵用于训练使用。
试验型LINCLOE-LCE装具第二和第三阶段(Experimental LINCLOE Load-Carrying Equipment Phase 2 / 3)
书接上回,还记得上回说的因为主打方案被毙成功上位的对照方案么?那玩意其实就是尼龙版的M-1956 LCE,在当时叫M-1956 LLCE(和M-1967的LLCE的意思是一样的,轻量化承载装具)。它是60年代初对热带地区单兵装备研究的成果之一,只在1962年生产了500套发往南亚地区进行试用,没有量产。在LINCLOE LCE项目实施阶段,M-1956 LLCE作为传统型LCE类装具以对照组的身份参加测试(同时也是M-1967 LLCE的设计原型)。但因为主方案的脑洞实在太大,和士兵的使用习惯相差太远,直接就被毙掉了。所以LINCLOE LCE的后两个阶段的工作都是基于M-1956 LLCE的。
后一段的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主要问题集中在背包上。在上一段就提到因为指标制定的不合理,导致后续工作陷入困境,主要说的就是背包。更具体一点,指的是重量指标。按照最初指定的重量指标,新背包的容量要比轻量化背囊更大,重量还要更轻。而纳提克实验室给出的背包方案无论怎么改,重量还是达不到要求。
这下不光负责设计研发的纳提克实验室急了,这个项目的最终用户——陆军作战发展司令部(U.S. Army Combat Development Command)也急了:特么底下基层部队都等着用呢,你们赶紧给我捣鼓出来!不过作战发展司令部也明白一个事儿,就是这货的指标确实定得有问题,毕竟这倒霉指标是当初陆军部那些坐办公室的老爷们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但如果要修改当初定好的指标又要走一大堆繁文缛节的官僚流程,所以等不及的作战发展司令部干脆甩开那些官僚的上级单位,直接找到纳提克实验室,和设计单位一同制定新的更合理的指标。等两边把新指标敲定之后,再上报给陆军部签字批准。事做到这份上,陆军部也没啥可说的,只能批准通过了。
就这样,LINCLOE LCE项目才得以继续进行下去。LINCLOE LCE项目最后在1973年正式验收通过,项目最终的产出,就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爱丽丝酱。
M-1972多用途轻量化装具系统(M-1972 All-purpose Lightweight Individual Carrying Equipment)
ALICE是美军第一套包含作战装具和背囊的完整的装具系统,同时也是最后一套以“型号-年代”命名的装具和最后一套全军配发的LCE类装具。人人都知道“ALICE”这个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M-1972”这个型号。最初在1973年定型的时候,ALICE的型号名称是“M-1972”,这个名字到1974年就被改成ALICE了。
正如上文所说,ALICE是LINCLOE LCE项目的最终产物,根子还是M-1956 LLCE。在LINCLOE LCE项目第二阶段的测试中,参加测试的评估单位认为H型背带有潜在的增加意外勾挂的可能,所以就把后挂带由对称的两条改成带分叉的一条了。
ALICE装具包含中号和大号两个背囊,但用的背架是一样的。LINCLOE LCE项目实施过程中纳提克的设计人员也没少在背囊这块开脑洞,包括结构复杂的快拆锁定机构、可调长短尺寸的背架之类的。但最后能通过验收的还是简单实用的设计。另外估计好多人也好奇,为啥有中号和大号,没有小号呢?当然有,不然现在大家看到的背囊就该叫“小号和大号背包了”。小号背囊仅存在于LINCLOE LCE项目实施的第二阶段,因为容量太少被认为不实用, 就所以被毙掉了。GI网站上有更多关于ALICE背囊的资料, 点此访问 对军品稍微了解一点的朋友估计都知道,ALICE还可以分为“LC-1”和“LC-2”,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是说LC-1在前,LC-2在后,二者是改进关系?其实我收了这么多破烂,也看了不少资料,最后的结论其实是——这特么就随便起的名字啊!
可能最初设计上LC-2的确是LC-1的改进型,其中有部分装具也确实存在这个现象,比如中号背包。但到后来完全就用乱套了,根本没啥规律。具体资料还是来GI看吧: 点此访问 结束了LCE统治装具霸主地位的70年代,从80年代开始,美军的装具开始转向背心化、模块化。单兵防护装备也有很大发展。敬请期待下篇80年代到现役美军单兵装备概览。
最后用GI网站的首页照片(也是我的手机桌面)结束上篇吧,刚好包括了上篇文章提到的所有的代表性装具。
包括头图也是我们自己拍的。如果想拿去作为桌面壁纸,我们已经帮大家打包好了: 点此访问 Eldon C. Metzger (U.S. Army NATICK Laboratory)《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NCLOE Loadcarrying Equipment》(AD 014984, U.S. ARMY)
Martin.J.Brayley 《American Web Equipment 1910-1967》 (Europa Militaria No.33, The Crowood Press)
C.A.Monroe, Craig Pickrall 《American Web Equipment 1967-1990》(Europa Militaria No.37, The Crowood Press)
Shelby Stanton《U.S. Army Uniforms Of the Vietnam War》(Stackpole Books)
Leo Daughterty 《The Vietnam War Day by Day》 (Chartwell Books, INC.)
Gordon Rottman, Ron Volstad 《U.S. Army Combat Equipment》(Men-At-Arms Series No.205, Osprey Publishing Ltd.)
Gordon Rottman, Adam Hook 《Vietnam War US & Allied Combat Equipments》(Elite Series No.216, Osprey Publishing Ltd.)
赵宇,《美国陆军试验装具》(《单兵装备 001》台海出版社)
赵宇,《LCE类装具最后的荣光——美军ALICE装具系统》(《单兵装备 003》台海出版社)
赵宇,《风起雨林——M-1967轻量化装具系统》(《单兵装备 005》台海出版社)
赵宇,《M-1956承载装具系统》(《单兵装备 006》台海出版社)
Gear-Illustration.com(http://www.gear-illustration.com)
Vietnam Gear(http://www.vietnamgear.com)
Olive-Drab(http://olive-drab.com)
MountainTroops.us(http://www.mountaintroops.us)
Morre Militaria(http://www.mooremilitaria.com)
版权声明:本文仅发表于机核网,禁止第三方转载。作者保留文章中使用的像素画作品和摄影的作品版权。
感谢系列文章原作者 雪风钻 许可沿用系列标题“聊聊军服与历史”。
评论区
共 5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