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权力的游戏》电视剧第七季的到来,维斯特洛纷繁的权力棋局终于将要落下帷幕。在北方的寒冬、异鬼和死人的浪潮下,曾经的爱恨情仇和权力争夺都显得荒谬而无聊了。而我们就借着凛冬的寒风,在酷热的夏天里,感受一下“末世的清凉感”好了~
马丁老爷在《冰与火之歌》的创作中,吸收了非常多的宗教神话的概念。在宗教信仰上,安达尔人渡海而来,信奉着七神、涂着七芒星的战士们挥舞着铁质武器,横扫了维斯特洛的南方。而北境的旧神信仰却从未断绝,鱼梁木依旧在临冬城的庭院内种植着,而绝境长城之北,旧神更被野人们光明正大的信仰。而来自东方的梅丽珊卓和红袍僧们的光之王拉赫洛信仰,也在维斯特洛大路上逐渐深入人心。
不仅如此,远古异神(Great Other),似乎要通过布兰·史塔克,将黑暗、寒冷和死亡带到这个世界。这里并未提及千面之神和淹神,总而言之,《冰与火之歌》的世界,是一个宗教信仰繁盛、超自然力量真实存在的世界。但无论七神的教士们如何许诺长夏,拉赫洛的僧人们如何预言英雄,总有一件事是不变的:长夜将至,异鬼即将卷土重来。末日倒计时滴答作响,权力的棋盘不过是一场闹剧。
众所周知,在《冰与火之歌》的世界,季节不同于地球,这里的季节长度不一,更迭则变幻不定,一个季节可以延续多年。夏季一般比冬季要长,有时可以多达几年,一般而言,人们认为,每一个长夏后面跟着一个更长的寒冬,如果连续出现三年的寒冬,那就是“凛冬将至”,算得上非常严酷的冬天了。
然而,在故事发生的时段,已经有了10年的长夏。这一次的凛冬一定是势不可挡的,寒风、低温、饥饿会夺走所有人的生命。上一次的凛冬带来了一代人那么长的长夜,而异鬼们骑着死马和冰蜘蛛横扫被长夜和寒冬覆盖的世界。在第一次长夜里,根据北境的传说,最后的英雄联合了森林之子,最终击溃了异鬼军团,长城被筑城者布兰登·史塔克用寒冰、砾石和魔法建筑起来,守夜人部队成立。第二次长夜里,夜王统治了十三年(这位我想看电视剧的朋友一定非常熟悉),而最后北境之王和塞外之王联手推翻了他。
这一次的寒冬和长夜已经迫在眉睫了,而拉赫洛信徒预言,曾拯救世界的预言中的王子将会重生,从烈火中拔出神剑“光明使者”,驱散长夜的黑暗。
看到这里,我想读者们已经了解了《冰与火之歌》世界的末世了。末世在这个世界不仅会发生,而且和宗教信仰直接挂钩。毕竟在地球这个位面,自然灾难和宗教的联系都是人为的,那就是宗教中所谓的“末世论”。对于末世论,很多读者我想并不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但是我举几个例子:大洪水、末日审判还有诸神的黄昏。这些我想读者们都很熟悉。而本文就着力聊聊几个重要的末世论和末世思想,这也是《从冰与火之歌说开去》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首先,对于末世论,我们要明白第一个概念:末世论是宗教思想中,属于宇宙起源论的一部分,也就是开始和结束的相对。而末世论的经典结构是:“善”“恶”力量的殊死战争;火焰、洪水或是其它的末日元素毁灭世界;崭新纯洁的新世界的诞生。也就是说,末世往往是达成新世界的必备步骤,是宇宙更新的核心。在这个经典结构中,各种宗教根据自身的宗教思想和立论,增删和强调各种元素。
比如基督教的《启示录》中,除了“有始有终”之外,目的是彰显神的荣耀和最后胜利,罪恶只是人类的属性而非世界的,在终末之刻所以罪人和义人都会被审判,前者进入地狱承受永远煎熬,后者则和与神同在。所以这里不像马兹达教(这里使用马兹达教,主要是彰显对全善之神阿胡拉·马兹达的崇拜,以及强调苏鲁支)那样,有全恶、混沌、黑暗的阿赫里曼神作对,或者如摩尼教的大明尊那样,要挣脱肉身躯壳来脱离“世界的暗”。“恶”的力量对于基督教的上帝而言不值一提。
在《冰与火之歌》的世界里,末世的重要元素是凛冬,以及伴着凛冬而来的长夜和异鬼。异鬼们不同于它们复活的干瘪的身上挂着冰块的尸鬼,它们仿佛是爱尔兰神话里的Aos si,从仙丘中奔袭而出的夜之猎手一样,它们武装着冰制的武器和铠甲,骑着死尸动物和冰蜘蛛,拥有除了火焰和瓦雷利亚钢才能损伤的肉身和惊人的敏捷和力量,在长夜里横扫一切生者。
《冰与火之歌》的末世非常特别,事实上,现实中存在末世神话的宗教并不很多,主要集中在印度、伊朗和以色列以及日耳曼民族中,这也就是印欧神话所具备的独特特征。火焰、洪水和末日之战是毁灭的主题。
譬如马兹达教,在历史终末之刻,阿胡拉马兹达通过搏斗将会擒住阿赫里曼,六大天神(其中包括著名的密特拉)也会分别抓住一个魔王,这些魔王会被扔进无限黑暗中去,再也无法回返。而日耳曼人神话,诸神黄昏(Ragnarök)的到来,在著名的诗歌《女占卜者预言》里,道德败坏、人类争战、太阳熄灭、星球陨落、群魔脱缚、末日死斗、烈焰焚天,最终洪水灭世。比起前者来明显更为全面和“华丽”。
尤为特别的是两点,第一,在末世来临时刻,将会有三年的寒冬(fimbulvetr),我相信马丁在创作时一定是借鉴了这一处的内容。第二,则是对末日之战的细致描写,譬如霜巨人们搭乘用死人指甲建造的战船登陆,而火巨人则由苏尔特(surtr)带领,它挥舞着火焰魔剑(Lævateinn),这把剑最终会毁灭宇宙。最终,阿斯诸神将会和巨人们在平原战场是决一死战,最终同归于尽。
这里有趣的地方很多,首先,刚才提到过,印欧神话的毁灭三要素:火焰、洪水和战争。马丁没有采用火焰和洪水这两个“老掉牙”的元素,而是采用了印欧民族很少经历的“寒冬”作为末日武器。其次,如同日耳曼神话把末日之战放到重要的地位上一样,马丁的小说最核心的戏剧冲突之一,就是所谓的“冰”,也就是寒冬和异鬼大军。人类们如何抵御异鬼大军,就像日耳曼神话里诸神如何对抗巨人一样,成为了最核心的“看点”。相信马丁会为我们带来和日耳曼神话一样精彩的末日之战(老爷子别摸鱼了,您可快点出书吧!)。不过很有趣的是,在日耳曼神话里,火巨人之王苏尔特那把炎之魔剑,是毁灭世界之剑。而在小说里,光之王拉赫洛的信徒们,则预言了最后之王子将会在火焰里拔出“光明使者”,这把神剑将会驱除黑暗和邪恶。如此不同又如此相像的两把剑,这是不是马丁的恶趣味呢?
印欧神话是一个整体,从印度、伊朗到以色列甚至北欧,末日的花样会以不同的形态出现,譬如北欧神话(日耳曼神话),这里的末日情节就是印欧末日神话的斯堪的纳维亚版本。而日耳曼神话吸收了非常丰富的其他印欧神话的内容,所以显得格外精彩。而这种兼收并蓄并非只是日耳曼人的专利,印度教和罗马宗教的形成,以及古代中国在宗教吸收和转化上的丰度,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标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篇主要借冰与火之歌粗浅的谈一谈宗教中的末世论,而接下来,我会进一步谈一谈冰与火之歌中的“火”,以及冰火中的巫术和神秘。敬请期待接下来的文章!
评论区
共 2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