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初中毕业),且文章夹杂大量个人观点,如文章有错误或您意见不同,还请指出。
羊群效应(Herd behavior),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这一心理显然对于现今的人们来说已经毫不陌生。 可是正因为这样的关注,我们也就更应该去探讨其更深层次的结构、类型、起因等。 但我在本文中指着重讲一点,即我个人所理解的从众效应所引起的另一方面:陈规俗套。
首先还是事先说明一下从众效应,也就是羊群效应。从众心理最经典的莫过于1956年阿西从众实验,当然混核理论中所述的1961年米尔格拉姆实验也不失为优秀案例,但因为有视频了这里也就不再赘述。
可是在阿希的试验中,并没有给不从众者任何处罚,也不会对从众者进行任何奖励。而日常生活的从众心理并不能全面展现,在引用了最为典型的例子后,这里还是简单引用一小部分事例来进行说明。
社会的惯例是最为普遍的从众行为,也是如果在这一群体之中最不容易被发现的。人作为群居动物,迫于社交压力,会必须向一些事情妥协,否则会被其他人排挤,严重者甚至导致无法生存。
例如这段时间闹得风生水起的王者荣耀,作为当下现象级的“国民游戏”,且不论我上学时上个厕所即都听见同学在讨论这个,使是学生时代后就不玩游戏的部分社畜也得必须会玩,不然在饭局或平时聊天当中,你会显得沉默而不融洽,其他人则会自然而然觉得你内向,久而久之你就会被排挤出“朋友圈”之外。
包括我本人也被我妈逼着用微信过(前两个星期的事),其实我根本不想用,但我又不想破坏家庭和谐,最后不得不注册了一个根本没有好友的微信账号。
包括前阵子新闻里“地铁上一人开始跑,全车人跟着跑”事件也是一个典型案例。就这样通过种种原因,人们由于从众心理而对一些自己尚未亲眼见过,道听途说亦或早已滚瓜烂熟的看似极端的事物产生了另一种情况:陈规俗套。
陈规俗套(Stereotype),该词本为印刷术语,指从凸版印刷原版中复制出来的铅版或刻板,后被赋予行业外的引申义,指“一成不变的永恒形象”,并与现代更具诸多社会心理学含义,成为一个与“偏见”和“歧视”相提并论且相辅相成的表达刻板认知的重要概念。
“Stereotypes在各种文化媒体中均很常见,其表现形式为俗套的人物塑造,如早期戏剧(尤其是喜剧中)多采用俗套人物来强化戏剧效果。因其可以瞬间辨识的特性,俗套人物和俗套场景在广告和情景喜剧中效果极佳。在西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各种俗套在二十世纪初便相继出现,如维多利亚女性、新女性、吉卜赛女郎、荡妇和交际花等。于是乎,各个艺术门类都发展了自己固有的俗套形象和俗套情境,尤其在好莱坞大片中,诸多不无“歧视”与“偏见”的种族俗套、民族俗套和文化俗套可谓比比皆是。如早期影片中的华人形象、拉美人形象和黑人形象大都刻板俗套,皆为底层贩夫走卒甚或无赖不法之徒,而鲜有专业精英、商界巨子或上流政要。
从文艺批评的角度而言,俗套故事即为陈词滥调,其人其事皆可预见。在人类的整个创作史上,讲故事的人最难抵御的诱惑便是从各种俗套故事中吸取创意、抓取人物甚至照搬场景,以图换汤不换药地取悦受众。”
(摘自《故事》,本段系断章取义)
让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尽管银幕上极力避免出现陈规俗套,可是想必大家脑海中都有一系列对世界的陈规俗套吧?正如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都会功夫”的老梗,我们对其他不熟悉的人或事物或多或少也有些偏见,如“英国人都是绅士”“中世纪战争中的骑士都是用长剑的”等等,但是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当真有一个人如同我们的印象那样陈规俗套,那么反而是一种新奇的事情。
举个例子,有个人叫小亮,成绩平平,体育平平,长相平平,是那种在人群中一眼发现不了的那种,没有什么特殊爱好。这种人似乎符合我们脑海中“平凡人”的瞬间印象,但是请问哪个人真的见过很多这样的平凡人?
梗原写作“哏gén”, 日语ギャグ,英语Gag。哏是相声中的的一种术语,指接话的切入点(如笑点、漏洞、典故等)。如今,梗更常见的意思指动画&电视剧里喜闻乐见的桥段成为的典故。
这种形式可能对玩转于各大论坛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从贴吧里的“火星救援”再到某摸鱼主播的“RUA”“狗屎”“FNNDP”,又或者是电磁炮里的“武藏野牛奶”,这些简短好记的词或句不断的在某一个特定圈子中进行传播。
其中典型的就是育碧和腾讯,育碧一出什么情况,立刻有不知道哪里来的人来一句“育碧垃圾”;一有什么steam要被墙的消息,腾讯绝对是第一个被怀疑的,两家公司莫名背锅的情况已然成为一种梗。同样有着不良影响的还有B站弹幕中的“三年起步,最高死刑”和“国欠哥”的变体“国欠爹”,这种打着戏谑旗号的梗着实影响了不少看不清真相的吃瓜群众。
这种不断输出“梗”的行为在我看来也可以算是陈规俗套中的一种变体,当一个特定的短语或因句子经过网络的不断传播,也构成了“一成不变的永恒形象”。现如今一个小社团如果没有这些梗,新人在进来的时候可能真的会少很多乐趣,但是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任由其发展,就会有人根本不查资料乱跟风。
但是让我们回头看看“梗”本身,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渐渐改变了字形与本义,这则与陈规俗套的定义不相符。但是如果仔细想想,我是不是可以提出一种假设:陈规俗套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大众的认知与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下,其本身是不会发生改变,但是未来是无法预测与推断的,我们无从得知陈规俗套会变成什么样,但是,它只是会变为另一种现今尚且未知的陈规俗套罢了。
对这一形式最简单的阐释便是“STAND ALONG COMPLEX”,即在TV攻壳机动队中特指原先互无关系、各自独立的人们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情况下,为了某个相同目的而统一行动的现象(笑脸男现象和个别的十一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可是如果人人都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就反而变成了从众的另一种形态。这种逆反心理常常见于青春期的中二少年少女(想必大家都有过这样一段时间),于是就有了QQ昵称里不知所云的“火星文”,或是突然做一些自己觉得很帅而别人觉得很傻的事情。
于是,原本毫不相关的人群因为一个特定的事件而做出了惊人的相似的举动,看似不可能而又处处发生,形成了又一种在无序中诞生的有序的“一成不变的永恒形象”。这种情况与其说是形象,更不如称它为行为。
而且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表面上有着个性,实际可能已经成为“复读机”的人也在不断增多,所以将其定义为陈规俗套的一种我认为也丝毫不为过。并且,这一现象早已从虚拟延伸至现实之中。
从众效应,陈规俗套其实早已有之,那么我们现今为什么又开始关注它们呢?如果稍微想想,我们会发现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海量的信息充斥着网络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对于相同的事物显然必须做出快速的判断,于是人们变得片面、盲目而愚蠢,渐渐看不见那显而易见的真相。
首先从众效应、陈规俗套并不一味是坏的,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从众效应带来的个性消失也会使人民变得更容易控制,即一个对社会有着绝对权威并尽一切可能谋求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的国家之政治制度。而最为可怕的,莫过于包含其中的群众的自我审查。
典型的就是纳粹或斯大林时期那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些东西已经被各种艺术作品玩烂了,不知道的人可以去看看反乌托邦三大名著:《1984》《美丽新世界》《我们》。可是当今社会显然不会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么?人类又不傻。
但在我看来,不仅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将更为巧妙,更为隐蔽,以致人人都会拍手称妙,身处绝境而不知。
还是举个例子,贴吧的活跃程度是显而易见的,而人群的聚集也更容易发生从众效应与从众效应带来的陈规俗套。在STEAM吧里有着一个人称“艹猫”的游戏,也就是NEKOPARA。
没有人知道这个游戏是怎么火起来的,因为Galgame其实一直都算小众类型游戏,关于这个事情也有人讨论过,是因为画师是中国的还是因为如何?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众游戏,在vol.3发售时史无前例地登上了国区销量榜的第一的宝座。
而之后不少人发帖抱怨不好玩的情形不禁令人怀疑:你自己不好好了解去怪游戏???吐槽有些人石乐志的同时也让人会想起一些其他可供论证的内容:《守望先锋》是怎么在国内大红大紫的?《阴阳师》又是怎样火得?
如果最初的“屁股”“死也抽不到SSR的非洲大酋长”是网易的策略的话,我只想说:你们营销部负责人真TND是个天才。试问这不是从众还是什么?《守望先锋》人气从开始不断下滑到趋于稳定只能说明确实有真爱粉,当然,也说明更多人在跟风。
那么如果真的有权势滔天的人掌握了这种技巧呢?我们可以预想在不知不觉中,绝大部分人们成为了“复读机”,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丧失思考能力与个性,即“行尸走肉”。现在难道没有这种苗头么?那么,我们如何应对?
这句话不知道有多少人用了多少种不同的方式诉说,看样子还是没什么效果,因为这只是说起来容易罢了,如果想做到不被浪潮吞噬,你只能让自己变得更为强壮。所以我认为这三样是必须的:
1.渊博的学识,涉及方方面面,并尽量深入,不止停留于浅层的皮毛
2.冷静判断的心境,拥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时刻以辩证思维看待事物
3.足够的沟通能力,勇于与不同的人交流,不走向个人思想的极端
正如同我想表达的。其实这篇文章也是我在现有条件下理性思考的结果,我认为一篇读后感并不应该拘泥于抒发自己空洞的感悟,而是应该能在不同情形下应用,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对书籍的理解。对于自己浅薄的学识只能写出这种漏洞百出,文笔平乏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极限,我想: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论区
共 21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