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知还有人记得《游戏机实用技术》与否,在某一期他们曾经贴过经典街机《恐龙快打》的设定原画,其中还提到了一句:本作是由一部漫画改编而来。
感谢亚马逊、维基和那位提及此事的编辑。让我们来挖掘这坨诞生于80年代,由美国人拉、日本人埋的陈年恐龙粪便吧!
超级英雄、街头拳王、亚瑟骑士团和外星怪物,这就是你所有能拿得出手的时髦玩意儿了?
随你高兴,我这边有恐龙。
作为日本老牌游戏厂商,Capcom经历的岁月里也算是几经沉浮过,这位当年街机厅里最炙手可热的游戏供应者,曾经拥有超越业界同行好几年的技术与思维——对比一下同时代的竞争者就知道了,Capcom超牛逼的。
爽快、门槛相对不高且足够好玩,Capcom的清版格斗游戏能够带给你最棒的游戏体验:《吞食天地》、《惩罚者》等等经典名作曾经陪伴过许多玩家最初的游戏生涯。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亮点,但相互之间都同样拥有明快爽朗的基调,能够吸引所有不同年龄与水平的玩家。
从90年代初开始,Capcom就一直有着“西进”的野心,1989年的《快打旋风》不仅奠定了之后清版格斗的王者地位,其中浓厚的美式风情也顺利俘获了欧美玩家的心。
通过改编耳熟能详的西方民间故事、购买知名动漫版权等等手段,使得Capcom许多街机游戏题材都十分符合欧美市场的口味。《惩罚者》和《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除去较为原创的《名将》和精神续作《战斗巡回》外,这些作品里最让人纳闷的恐怕就属那个既有恐龙和科学怪人、能开跑车还有枪战场面的《凯迪拉克与恐龙》了。
细数90年代最流行的事物,“恐龙”绝对要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侏罗纪公园》可以说在当年是损坏率最高的录像带。既是现实存在的生物、又具备了虚构怪物的浪漫格调,两者元素结合下让恐龙拥有让人难以置信的魅力。
解读“恐龙为什么流行”的原由也许并没有那么困难:它们比老虎狮子更酷炫、比异形金刚更真实,这简单的道理恰恰便是吸引人的最核心所在。
在这股恐龙热的驱动下,许多电子游戏只要出现了恐龙便是时髦的代名词,不少街机游戏也的确都加入了这个流行元素,Capcom自然也不甘落后:《凯迪拉克与恐龙》不仅是当时街机厅最热门的游戏之一,也是恐龙题材电子游戏的经典代表。
不过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东西究竟是随意拼凑下的超凡创意、还是哪来的二手冷门,可能多数中日玩家过了这么多年,都未曾知道在这个好玩的游戏之下,居然是非主流美漫的典型代表之一吧。
对于多数不怎么了解欧美漫画的朋友来说,在漫威与DC这样的王牌美漫公司之下,如果你还能记得黑马和IDW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但是在这些超级英雄和电影授权之外,其实欧美漫画涉及的题材与风格相当丰富,而不少对于我们十分陌生的漫画公司在多年来也推出过许多风格迥异的作品。
成立于1970年的Kitchen Sink Press公司(厨房水槽?)显然不太关注人气旺盛的超级英雄漫画,他们将目光聚集在了“地下漫画”这一领域,并出版过许多十分优秀的经典作品。
起源自5、60年代反主流浪潮下的地下漫画有着十分强烈的个性,作品内容往往以宣泄情感、对主流思潮提出质疑为核心,也使得这种漫画在诞生之初便注定了其小众的弱势地位。
爱好者们为其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汇:“comix”,它是将漫画“comics”的“cs”用代表着“x-rated”的“x”代替,以表达其有着决定性的差异。
像这样以“反叛”为基调的漫画,自然不会出现太多关于和谐友爱政治正确的内容——充满了让人绝望的丑恶、比B级片还要更加重口味的屎尿屁情怀、加上直面社会现象的种种质疑与抨击,才是地下漫画作者们所力图展现的。
最知名、也可以说是地下漫画最受到大众认可的一部作品,应该要数阿特.斯皮格曼著作,映射二战时期波兰遭到德国入侵后,展现纳粹政权统治下众生百态的《鼠族》。
这部漫画不单单是描述二战的作品,它以客观冷酷的视角将战争之下侵略者与受害者各自的真实面貌,用漫画的手法重新诠释。
要说这漫画究竟有多牛逼,你只要知道,它可能是至今为止唯一获得普利策奖并被收录进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漫画作品就行了。这部漫画被认为是80年代末出现的、改变世人对漫画偏见的最重要的三本漫画之一,与《守望者》和《黑暗骑士归来》一起成为了漫画界的奇迹。
但是除了这类获得了卓越成就的作品之外,由于其内容常常出现主流漫画特意回避的敏感问题如战争、性与暴力元素、毒品嬉皮士精神等等,就和它的名称“地下漫画”一样,许多这种流派的漫画作者往往需要通过非正规渠道才能将自己的作品传播出去。
有这样的背景,所以我们大概也能推测“厨房水槽”平时混得应该也不是很轻松了。这家漫画公司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消失在了欧美漫画圈里,只留下了其古怪而充满魅力的作品供后人回味。
不过也正因为其特立独行的方向,在其依然运作的年代吸引了不少对地下漫画感兴趣的怪咖作者,而后来创作了那个恐龙与跑车并存的世界的马克.舒尔茨(Mark Schultz)便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生于50年代的马克与当时许多叛逆的年轻人一样,对于各种新生文化产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马克小时候,泰山、柯南(用剑杀人那个)和各种科幻冒险故事是他的最爱。
就和所有愿意为童年爱好买单的人一样,他在宾夕法尼亚库茨敦大学就读期间选修了美术,并在1977年毕业的时候带着绘画美术学士的学位开始了职业生涯。
最开始的时候马克找了份给广告绘制插画的工作,但是无论是收入还是工作内容都让他感到十分不满意,这期间他重新拾起了早年的兴趣:漫画,并注意到了漫画正在逐步地开始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
马克发现,相比较内容和出版形式较为固定的主流漫画,地下漫画无论是描绘的故事还是其定位更加让他感兴趣,而像“EC漫画”这种专门出版各种恐怖冒险题材的公司也让他着迷不已。
他甚至沉迷到将自己收藏的一大堆DC漫画都拿到附近的书店,从那里换来了大量诸如《魔界奇谭》(或称地穴漫画)这类非主流漫画。
一边维持着生计,马克一边通过吸收这些地下漫画磨练自己的漫画技巧,并逐渐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创意和风格。
80年代初,马克第一次在《柯南之剑》的132期执笔,这也是他首部正式出版的作品。但是当他感觉自己更希望创作独立的故事后,便很快地加入到了原创作品的工作当中。
在这个时期,厨房水槽正在出版一套名为《Death Rattle》的恐怖漫画,和当时许多同类刊物一样,都是以各种短篇故事合集的形式出版的。收录在这套漫画第二期里头,马克在其中负责了第八个短篇故事《Xenozoic!》的创作——它描述了一个人类与恐龙共存的未来世界里,一队探险者在热带雨林中遭遇的恐怖事件。
看到这个故事中出场的人物,对于熟悉《凯迪拉克与恐龙》的玩家来说,可能会感到一种微妙的亲切感。
但是随着故事逐渐深入,看到游戏中的大反派Dr.Fessenden(费森登博士)出场及其之后的遭遇,依然会让人感到震惊不已:在这个故事中他是一个意图研制出可以调整人类脑电波,用意识操纵恐龙的科学家,没有地下实验基地、没有双龙恐龙变身科技、也没有邪恶军团。有的只是又一个科学家为了其疯狂的想法,最终落得一个极为凄惨而猎奇的下场而已。
谁能想到,这个看了之后可能导致不适的故事,会发展成一个Cult味十足的漫画系列,甚至演变成一款经典的电子游戏。
就在《Xenozoic!》的故事结束差不多半年后,以这个短篇为基础,由马克主笔的全新独立漫画系列《Xenozoic Tales》于1987年2月正式出版。
故事以一个大洪水导致的全球性灾难为开端,人类已经退居到广阔的地下城市,躲避受到环境灾难蹂躏的世界。
几百年的岁月过去了,当人类从地下避难所开始回归到外面的世界后,他们发现自己的文明被来自更加遥远过去的统治者取代了——恐龙、以及随之而来的远古生物遍布整个地球,而人类在重新进入这个他们不再熟悉的世界后,需要重新考量如何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马克.舒尔茨为科幻与冒险题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创意与世界观设定、硬派的画风与带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即便剧情细节我都只能靠猜,但是看起来依然回味无穷。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里还有以恐龙为代表的各种怪物,让这部漫画有着极强的欣赏价值。
因为技术的遗失,在这个被称为“Xenozoic”(异生代)的世界里,拥有机械等等科学知识的人会受到拥戴和尊敬——而作为故事的男女主角,杰克(Jack.Tenrec)与汉娜(Hannah.Dundee)便是其中机械技师与科学家的代表身份。
漫画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以杰克遭遇的种种冒险故事展开,由于汉娜身兼外交官与科学家的身份,常常让她陷入到各种麻烦当中,而与她关系亲密的杰克又是个作风莽撞的典型美式硬汉,所以冲突与危险经常伴随在二人左右。
通常来说,每一期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多数是男女主角在城市或荒野中遭遇到的事件,随之渐渐将整个世界的面貌铺展开。过程和结局往往都是描述人类贪婪与自大、自相残杀的行为、荒谬世界下的怪诞现象等等。
而在每一期的还都会附带一个更短的小故事,所展现的视角各异,多数是以增添世界观描述为核心,比如关于这个世界里农夫如何与破坏庄稼的恐龙打交道。
平时杰克经营着一家以修复凯迪拉克为主的私人车库,鉴于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再具有炼油的工艺,所以杰克便将各种车辆改装为以恐龙粪便为燃料驱动。
除了是个修车的这门时髦职业之外,杰克另一个增加时髦度的设定是他还养了一只名为“Hermes”的特异龙(赫尔墨斯,希腊神话中的十二主神之一,宙斯之子,象征着行动敏捷迅猛)。从漫画第一期开始,它便经常在杰克和汉娜生死攸关之时出手相救(可惜游戏中没有出现)。
作为一个后启示录背景的故事,虽然因为人类都是从地下避难所重新回到地面上,所以拥有一定程度的秩序与规模不小的文明,但该互相捅刀子的时候绝不手软。
悍匪狂人、野心勃勃的军阀和各种神经病科学家都挤在了同一个城市里,要么就自己跑个偏僻地方建立起独载政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产生变异或是人工改造后的异人类种族,也在时刻折腾着这个本就混乱的世界。
但也不见得什么事都要用武力解决——城市的管理者虽然腐败,但是却依然会在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便和杰克不对付,他们也会在必要时与其合作。
虽然背景被设定在了未来,但是其中并没有多少科技元素,人们穿着打扮都有点类似早期的探险故事,拿着猎枪和左轮,开着老式汽车、而建筑风格却又有着很强烈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这种多元素混搭,但始终有着明确基调的世界观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奇妙的感觉——你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发生,但是依然没法反驳为什么不能这么写。
因为看着黑白两道为了利益暂时合作,去深入到未知神秘的领域最终发现惊人的神秘事物,并随着人性的冲突将一切都毁于一旦后,可能就会承认这样的世界存在又有什么不可能的了。
在非主流漫画领域,《Xenozoic Tales》获得了属于它自己的荣誉与认可,直到1996年,由马克创作的正统系列出版了共14期数十个故事。90年左右它在经过了通用汽车公司的许可后,重新出版了一套名为《Cadillacs and Dinosaurs》的彩色版,并随之成为了Capcom当年采用的电子游戏的名称。
1994年,因为马克暂停了创作,所以另一家漫画公司Topps在获得了版权许可后,自己发行过一套基于正统故事之外的《Cadillacs and Dinosaurs》漫画。
这个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便完结的外传讲述了不少原作剧情的衍生故事,其中前三期便将当年《Xenozoic!》的后续剧情搬了出来,算是某种情怀吧。
从它的世界观设定等等方面来看,《Xenozoic Tales》的确有着适合改编为电子游戏的特点,不过如何要将一个相对复杂的世界观和人物关系改编成爽快直接街机清版呢。
Capcom很明智地只是取了漫画的版权和创意,然后重新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另一个截然不同的“Xenozoic”。
原著漫画中主要的故事是围绕男女主角在这个世界上遭遇的种种或惊险或恐怖诡异的事件,有不少都具有很强的讽刺主义,其中还夹带着不少3、40年代古典派冒险小说的情怀,个人感觉整个漫画更适合做成角色扮演之类的作品。
到了游戏里,更多的是保留下了世界观设定和视觉元素,但是其中许多人物的设定和故事大纲则被重新进行了修改。
游戏的主线基于漫画中的世界——至今将近五百多年后人类与恐龙共存的世界,在“海上都市”(City in the Sea,大水淹没后的纽约)及其周边的丛林里出现了一群狩猎恐龙的组织。这些家伙的手段和捕猎频率都非常疯狂,其过度的捕猎行为导致恐龙开始变得狂暴,使得附近的村庄也遭到牵连。
为了调查事件的真相,杰克与汉娜,他们的朋友工程师穆斯塔法(Mustapha,黄帽,看名字应该是位阿拉伯人)以及神秘的麦斯(Mess O'Bradovich,壮汉,东欧人)一起前往“海上都市”,并在那里遭遇了盗猎团伙的埋伏。
“海上都市”的灵感基本上与漫画中多次出现的远景比较接近:破败不堪且被淹没在海水中,但在原著里人们居住的地方其实要更加“舒适”一些,并不像游戏里这种典型的“废水”风格,也许制作组觉得这样更能体现其后启示录的世界观吧。
像这样借用了漫画中出现的场景,但重新为其在游戏关卡中的定位做出了再加工的设计比比皆是。Capcom巧妙地将原本需要许多篇幅来梳理的故事情节,用类似“环保英雄打坏蛋”的基调省略掉了大量说明的功夫,将精力集中在游戏性的环节上。
都市、丛林和村庄、以及后面出现的地下研究所与基地等等,在漫画中都有出现过,但是在这里都变成了邪恶组织与主角们战斗的场景。
丛林关卡玩家即将见到双刀BOSS之前,应该会记得有一段展现了恐龙尸体排列的场景,其实这里最初是出现在《Xenozoic!》里面,费森登博士进行恐龙脑研究的一幕,但是游戏却修改成了BOSS屠杀恐龙的场景。
此外像是第四关杰克的修车厂也没有那么大,包括与镰刀BOSS对战的炼钢炉等等都是多个漫画场景结合的产物。
最有趣例子的要数第七关的地下基地,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其中电梯大战里背景一闪而过的军用港口、以及后面出现的巨大藏书库等等,其实都是在原著中主角一行发现的“古代”遗迹。
此外,如果你还记得最终BOSS决战场景的话,应该对那个供奉着原子弹的祭坛留着点印象。但是你可知道那个东西在原著中众人冒险寻找的这颗原子弹,其实可能只是一个空壳,但无论这东西是否能够引爆,最终也因为随之而来将其淹没的大水而无从得知了。
这些“再利用”让游戏变得更加丰富,倒是省下了不少思考创意的功夫,而游戏里的美术还原得也十分到位。除了设定与场景外,游戏里的人物和组织等等也有着不少差异。
男女主角除了在战斗力上有所调整,倒是和原著的设定基本保持一致,就是另外两个可选角色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着一对美腿的穆斯塔法在我们这边算是游戏的招牌,人称“青帽儿”,而游戏也就叫“青帽儿”.....
等等,我虽然没怎么去过街机厅,但是模拟器应该不会说谎,盗版机台也不可能改变颜色吧!?神tm的青帽,你怎么不说绿帽子!?
总之,这位青帽在漫画里虽然与主角杰克算是肝胆相照的好友,但是在故事里的表现却没什么亮点。
作为一名工程师,他在“History Lesson”这一集首次登场,与杰克汉娜等人一同进入地下遗迹寻找过去的武器库,最后在大水淹没地下基地时与众人一同逃脱。
之后青帽还出现在了第10期,当杰克与大鳄鱼搏斗之时,他突然出现与其一同将其击杀并帮助主角一行逃出城市。他在漫画里就和所有这种美式冒险故事中的“助拳人”或是帮手类似,虽然还算有一些出场和表现机会,但基本上都是作为主角陪衬的存在。
造型上游戏中显然年轻和秀气了不少,而战斗力也有相当程度的提升,算是比漫画原著的地位有了巨大的提升。毕竟漫画里那对著名的美腿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处。
如果说青帽还算是有一些可以加入到战斗人员的特征,那么那位神秘的战士:麦斯,在漫画里出场的表现就很难让人明白为何会成为游戏角色了。
麦斯在第一期有过几句台词,但是真正属于他的故事,是在漫画的附带小剧场:“the road not taken”里。在这个故事里主角所在的城市出现了两名穷凶极恶的歹徒。他们在城市里到处杀人并被众人追捕的过程中,挟持了麦斯让他驾驶汽车逃亡。
在他们从杰克的车库里偷了一辆汽车逃出城后,杰克追了上来,就在这时麦斯突然发飙,驾驶着汽车驶向了悬崖和两名恶徒同归于尽。
在最后的文字描述里,提到了麦斯有一位深爱他的妻子,但是很可能已经遭遇了不幸,这也是为什么他出场时完全不在乎歹徒的威胁在那边独自哀愁。而麦斯正准备自杀呢两个倒霉鬼就找上门来了,刚好上了他寻死的顺风车。
既不神秘也不战士好么!而且漫画里根本看不出哪里壮实了,为什么游戏中变成了力量型选手啊!?
只有出场不到四页的麦斯,大概是游戏开发草案里最诡异的发展了——在杰克车库里多的是可以找来用的角色吧,为什么会挑了这个超路人的角色来做可用人物,我至今搞不懂。
其实主要原因可能还是要找一些“没什么个性”的人物,因为游戏里四个角色的动作模板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选了造型太过夸张的角色,可能就要重新设计各种动作了。
基本上,你在游戏里殴打的敌人除了超级背锅侠费森登博士外,其他人挨打都是合情合理的,他们多数都是取材自漫画中的恶棍流氓、或是一些整天给主角找麻烦的家伙。
在游戏开场扬言要给玩家一点颜色瞧瞧的BOSS维斯(Vice,大副),可以说是游戏里最典型的反派人物。开场殴打恐龙的行为以及后面多次作为高级杂兵出现,甚至还在续关画面里执行玩家的死刑,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他与两个没留胡须的胖子杂兵扳手与锤子在漫画中是兄弟,也是多次与杰克产生冲突的恶棍之一,不过感觉在漫画里头锤子才是真正与主角们关系更加紧张的那一个。
就连游戏里这个“枪毙”的灵感,也很可能是取材自锤子抓住杰克后要将其杀死的一幕。另外我们都知道维斯在游戏里还会出现各种杂兵版本,这不奇怪的——锤子在漫画里好几次都“感觉被杀掉了”,但是下一期又tm生龙活虎出来闹事了!
在击败了维斯之后顺着他交代的线索来到了丛林里面后,玩家会遭遇到发怒狂奔的三角龙,仔细看游戏里血条旁边的名字,会发现这些恐龙被叫做“Mack”,而别的恐龙也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称呼。
这是因为在漫画原著里头,人们给这些复活的史前生物重新冠上了各种“俗称”,比如特异龙叫做“Cutter”,而三角龙则被称为“Mack”等等。
总觉得没什么道理,不过想象成增添故事风味的设计就没毛病了。
游戏里有一种特别灵活的敌人:Punk。这些家伙经常会成对出现在版边,投掷炸弹或手雷给玩家造成麻烦。如果背版下来及时击中他们的话就可以获得道具和高分。
也许正是有了这种灵活型杂兵,所以开发者取消了另外一种原本作为骚扰型的小型恐龙——国外的玩家在拆解游戏文件后,发现了一组从未在游戏里出现过的恐龙绘图,明显是被取消掉但是已经完成了的敌人。
另一个游戏中令人十分遗憾并没有出现的恐龙当属“Hermes”,这只杰克领养的特异龙还处在少年期,它在漫画里算是出镜率不低的角色。
在“Man Eater ”的故事里因为城市出现了神秘的杀人事件搞得人心惶惶,很多人都以为是已经逐渐找回野性的“Hermes”干的,但后来发现实际上是一只可隐形、皮肤坚硬到可以阻挡子弹的变异暴龙所为,而“Hermes”在最后击杀暴龙时也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战力。
有趣的是不仅游戏从漫画里取材,在这之后很可能漫画作者也通过游戏获得了一些灵感。正统原著里并没有类似第三关机车BOSS一样的人物,但是在后来Topps出版的外传里,出现了一群女性飞车党。她们可比游戏里的BOSS酷得多了——这群人能驾驶机车在独木桥上行驶!
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和之前那些不是体重超标就是长相猥琐的角色不同——她当然要时不时撩一下杰克了,而本篇的主题也是这个新乱入的角色对汉娜地位的挑战。
虽然撩了几下脱了裤子就继续开枪杀人了,最后还很和谐地挥手告别是什么鬼。
同样的这种游戏影响到漫画剧情的情况也出现在了系列最初的“怪异事件”:费森登博士身上。
也许是因为游戏将其作为最终BOSS的行为激发了漫画作者的灵感,在Topps版第一个故事里,杰克的修车厂迎来了一位女子:费利西亚。她告诉杰克,费森登博士当年并没有死,某种程度上它用另一种方式存在着。
原来当年博士研究的药剂使得他变异成了一种恐怖的寄生物,它会通过侵入生物的大脑来繁殖并通过寄生在尸骨上面来获得身体,如今这种怪物已经遍布在当年事件发生的丛林里。
费利西亚希望杰克能与其一同前往,彻底终结这场悲剧。虽然中间有不少波折和惊险,但事情最后还是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局,比较有趣的是故事里费森登虽然没有变成双头恐龙,但是它通过触手控制尸体和寄生人脑的设定,倒是与游戏里出现的敌人泰罗格(TYLOG)十分相似,也许正是玩过游戏后Topps的漫画家才想到了重新拾起这个故事吧。
游戏与漫画的区别不少,其中有一些的确让人感觉违和,但更多的改编就非常带感了。Capcom与马克原著两个天才创意的结合,诞生出的是一部非凡的作品,无论是重新设计还是保留原作风味的内容,都让人回味无穷。
有趣的世界观设计,使得《Xenozoic Tales》慢慢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批粉丝。虽然它内容上还是保持着地下漫画那种氛围,而受众面也不是很广,但是靠着游戏以及之后播放的动画片,仍然让更多人知晓了这个荒诞的世界。
就在街机游戏上市将近半年后,同年的九月份在CBS Kids频道上,播出了《凯迪拉克与恐龙》的动画剧集。这部14集的动画基本内容和原著一样:后启示录世界、恐龙回归、杰克与汉娜试图将事态往好的方向控制,然而各路盗猎者和神经病科学家则一直给他们找麻烦。
这个剧情应该受到了不少游戏的影响,否则我不相信有那么诡异的巧合,让费森登这样的人物又一次成为了邪恶反派。
动画中的人物为了彰显个性,所以每个角色的造型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漫画里一群白人男性站在一起压根就找不到杰克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
练就了一身肌肉的锤子终于夺回了大哥的地位,造型上看起来也和游戏版的维斯更加接近一些,动画里和杰克单挑时也不那么虚了。
动画片算是更加贴近了“环保”的主题,相比原著里各种精神污染级别的事态发展,显然这种“坏人偷盗、好人怒干、恐龙闻了闻主角体味后回归大自然”的基调更适合电视。
很可惜的是动画的形式肯定是一本道的,你并不能看到主角被坏人枪毙的场面。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世嘉CD上推出的另一款《凯迪拉克与恐龙》才显得那么难能可贵吧。
世嘉CD的特点之一,便是跟风了当时人们对“CD大容量不知道干嘛”的思潮——既然游戏内容跟不上容量,那么就塞点多余的东西进去吧。
这款轨道赛车射击版的《天天恐龙》,就是有着大量动画的,它在游戏过程中会频繁插入各种只有几秒钟的动画来增强演出(类似现在的脚本演出?)。其中有不少游戏失败的动画比如掉下悬崖、被恐龙吃掉等等。
虽然看起来很有意思但是这个感觉并不能坚持到半个小时后。
游戏和街机版相比实在是不怎么样,然而这是你唯一能在家用机上面玩到的《凯迪拉克与恐龙》:因为通用汽车公司在看到游戏出名后,要求Capcom支付凯迪拉克的版权费用才能继续出版相关作品。
抠门的Capcom当然只是点了个赞然后就拒绝了啊!所以导致了这款游戏成为了少数没有任何移植版本的卡氏清版格斗之一。
还好Capcom手上不仅仅一只恐龙,在家用机平台上的《恐龙危机》虽然基本的思路还是老生化那套残疾式打枪生存,但它在流程上的安排还是玩出了不少花样的。
道具制作、多样的结局(和死法)、谜题设计复杂到不看攻略我压根没法玩,在恐龙热迎来消退之时,这个游戏的确让PS末期有了不少难得的新鲜劲。
初代如果说还是依托在《生化危机》打下的基础的话,那么《恐龙危机2》所做出的改变则是将“旧生化操作模式玩起来不爽”的观念彻底打破——连击得分和大面积的自动瞄准,让你在节奏飞快的刷怪中专注于将这套蹩脚移动玩出花儿来。
有人觉得《恐龙危机2》是对生存恐怖游戏的背叛,但是要我说能原封不动地将以前那么僵硬不便的操作玩出街机般的爽快,让其成为PS末期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本就是一种让人敬佩的本事。
恐龙热潮随着《侏罗纪世界》的上映,似乎有重新燃起的苗头,甚至连Capcom都表示可能考虑《恐龙危机》的重启动。虽然不知道在连《鬼武者》都没什么可想念的情况下,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系列,真的能否再入玩家或是Capcom自己的法眼,但谁又说得准呢。
在最后一期的《Xenozoic Tales》里,被驱逐出境,在另一个城市里寻找着人生归宿的杰克与汉娜终于算是正式走到了一起,而杰克也在学习巫术的道路上有了新的突破(没错他还是个灵媒)。虽然故事看起来还有很多可以讲述的,但是多年来这个系列从未有过续写,即便它的版权在黑马等公司手上仍然保存着。
原作者马克.舒尔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担任著名长篇漫画《Prince Valiant》的作者,对于这个由他建立起的世界却再也不曾问津。近年来他比较为我们熟知的,可能是联动漫画《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大战蝙蝠侠与超人》,我记得这玩意儿在国内还有汉化的,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时隔那么多年没有任何延续,使得这个开着粪便驱动,既有古典冒险情怀,又带着恐怖异闻特色的荒谬世界早已不为人所知。
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有一些同样还能记得这个与众不同的后启示录世界、或是想起那个别出心裁的恐龙故事后,会再次将其拾起,带到世人的面前吧。
评论区
共 6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