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去看那些显而易见的烂电影(这件事在中国非常容易),然后再化身段子手,写篇极尽讥讽之能事的Blog,约是我在大学期间很热衷的一项无聊娱乐,虽然完全没有读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间自己的烂片癖早已痊愈。想必这一是因为当你离开校园后就真的能体会时间之宝贵恨不能一天变成48个小时,二则是自己工作后也就渐渐明白很多东西并不是由主观意志决定的,每一件工作都做到完美,只能是一个作为参考、却永远都无法达到的绝对光滑平面。更何况,当我自己也变成经常做出烂节目写出烂文章的人之后,怎么可能还有脸畅快的吐槽别人呢。
但即使是不再主动的去“狩猎”所谓的烂片,对于一个每年至少要通过各种渠道看五十部以上电影的人来说,“邂逅”烂片的几率依然是很高的,《追捕》之于我就是这样一次最新的不期而遇。这部电影,以其毫无逻辑的剧情、突兀的人物塑造、尴尬无比的台词、荒诞的动作场面以及无处不在的八十年代抠像特效技术,让我这样一个将《英雄本色》排在个人最爱电影前十名的人,谨怀着对吴宇森导演的极大崇敬,和对两位深深喜爱的主演的极大尊重,将这篇文字大胆而真诚地的分类在了“太屎了”栏目之下。
以下内容将对本片进行完全剧透,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话,
其实我觉得也是完全可以阅读的,毕竟整部电影要一个半小时,而国际张告诉我们
首先,不得不说,张涵予真是个好演员。即使是在本片那段尴尬之气扑面而来的开场戏里,他依然还能完成出一个十分高级的装逼。
这让我一度以为张涵予饰演的是一位深入盗版光盘制造团伙的卧底警探。不过,这么帅的、这么有腔调的二道贩子,就算他卖的是新概念英语你也得买两张不是。况且这次看似没有成功的安利实则已经取得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成果,这个我们先按下不表。
紧接着主线剧情就开始了,张涵予更是展现出了绝对的影帝实力,在一场场逻辑结构七扭八歪的戏里努力地靠着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甚至每一个眼神,为观众补全着剧情的缺失。比如这个不夸张又极富层次的“震惊”:
但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里,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还是这电影非常放飞自我的镜头语言:
两位主角首次交锋,基本上是剑道六段的神探一边倒的的优势。这一幕展现了被逼无奈拿起武器的中国老百姓,面对训练有素的日本军人时的真实情况。眼看老连长形势危急,电影的第一个带有吴宇森符号性特质的高潮出现了
形势瞬间逆转之后,杜秋顺利逃脱。作为通缉犯,回想40年前,本地人高仓健都很快就走投无路了,人生地不熟的谷连长自然就更加举步维艰。顺带一提,这位给一家日本公司打了多年官司的中国律师,可是一句日语都不会说的,足可见其业务水平之高。
天无绝人之路,杜秋遇到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黑龙会总教头船越老先生(误),老人家立马决定帮助这位被日本警方通缉的中国人,原因是:
杜秋知道自己被诬陷的事一定和雇主神亚制药(误)有关,同时,神探这边亦发现了案子的疑点也在这家公司身上。双方再次回合之后,张涵予口中让他浑身是伤的一连串动作戏就开始了。实话实说,无论文戏武戏,这二位加起来超过100岁的主演都可以说尽心尽力,特别是张涵予。但他那些努力去诠释的人物细节,更加重了影片本身的荒谬感,让他自己像个在偶像剧里开了挂的话剧演员。当然,他在这个电影里开的不只是演技挂。作为一位业务过硬的国际律师,他
难怪老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个医生或者律师。
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影片里另外几个重要的女性角色。首先是穿着旗袍,日文全靠配音的未亡人真由美女士。
可能是因为剧情需要,又或者是吴宇森导演酷爱女杀手角色,他将原版中敢爱敢恨的真由美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角色。擅长中国婆媳电视剧风格表演的横店真由美负责敢恨,而敢爱的部分,则交给了影片一开始那个与谷连长上演光盘情缘的女杀手。就因为这一张没有送出的光盘,女杀手抛弃了职业自己的素养、背叛了自己干爹、甚至连累死了自己的好姐妹。
等等!也许我们找到了导演强行劈出来这个女杀手角色、还给了这么多戏份的原因。因为这位女杀手的好闺蜜,就是导演的女儿。你一定会反驳我说,那直接让导演千金演真由美就好了,何必这么费事。但无奈这个角色可能确实不太适合吴小姐。
别误会,我并没有任何不尊重的意思,相反我觉得,随时融化在人群中才是一个优秀杀手最应该具备的特质。只可惜,本片中吴小姐饰演的女杀手“红霞”,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一点。比如庄园大战这场戏,她明明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外型优势,假扮个快递员或者水管工,杀敌人于无形之中。但是她却为了逞一时之威风,选择了一个确实拉风但是效率极其低下的方式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你特么要是打不准,最好离近点再开枪。
但是作为一个喜欢刚正面的杀手,我们还是要善意地奉劝她
两位主角就在《辣手神探》风格的枪战中逐渐接近了幕后的真相,杜律师说他之前从没摸过枪,看来律师说的话果然是不能信的。另外我觉得吴宇森导演对于中国游戏界的种种不良现象也多少有些责任,比如那些给吃鸡做外挂的人想必有很多是看他电影长大的。
最后一幕——潜入黑心药厂。与原作里吃完会把人变成言听计从的傻子的AX不同,本片里邪恶药厂最后的成果是一种可以让人变成中国队长的鬼人药。另一点与原版不同的是,高仓健是潜伏进去,并且用计谋假装服药,而谷连长则耿直得多,他是真的被抓住了,而且真的被打了药。在药物的作用后两位主演的再次对决,形势就完全不同的了。
不过谷连长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最终他还是靠着自己的意志力,对,意志力,成功战胜了药物,在保留了药物对身体强化的同时,恢复了理智。嗯?感觉我好像在哪里说过这句话。
该片最后的结局可以说也是意料之中的圆满,社会主义特色的三次元里,就算是有乐园,也断然是不可能让你双飞的,所以观众和杜秋也都必须在真由美分成的两个角色中告别一个。
研究邪恶药剂的反派最后的末路也一定就是拿研究成果给自己来一发之后精尽人亡。
比起原作中杜秋的一句“我已经有了觉悟”和矢村警长的一句“那我就再追你一次”的意味深长。本片中两位主演大杀四方时所可能触犯的所有大小法律以及治安管理条例就都在他们相互配合着装的最后一个逼之下,黑不提白不提的烟消云散了。
留给了观众最后一个、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意味深长、且有些打破第四面墙的问题
开过了玩笑,吐过了槽,最后让我们来说说究竟是怎样的情怀,催生了这样一部电影。
由高仓健主演的那部在中国达到现象等级轰动效果的《追捕》,日文原名叫做《君よ、愤怒の河を渉れ》,直译过来是“你呀,渡过愤怒之河吧”。根据1974年西村寿行的同名小说改编(但二者日文的读法有所不同,片名上还特意给了注音),于1976年在日本上映。即使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长达150分钟的悬疑片在各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准。然而,在日本本土,《追捕》也就仅仅是一部经典电影而已了。可是该片之于中国观众,特别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那一代人,却有着无法替代的意义。
1979年在中国上映的《追捕》,是文革之后第一部引进国内的外国电影。在那个人们的精神世界百废待兴的年代,影片里因为秉公执法,而被邪恶政治家百般陷害的检察官杜秋,给刚刚经历了文革的中国观众带来了奇特、又难以言表的情感共鸣。而中野良子饰演的风情万种、又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真由美那一句“我是你的共犯”则代表了一代人对于“自由”和“爱情”的向往。张涵予在采访中描述的男女老少全都一遍遍的进入电影院去观看《追捕》、大街小巷全都在模仿电影中的台词和服装的情形,是一个如今无法想象、却在当时真实存在的时代图景。
1964年出生的张涵予,正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当事者。在各种采访和宣传中他都讲述过,自己就是因为《追捕》这部电影走上了演绎道路。他将这部电影反复看到可以按照不同角色惟妙惟肖“背诵”出来的程度,也正是因为他将自己模仿《追捕》配音的录音带寄给了中央电视台,才开启了他作为配音演员的生涯,所以可以想象他对这部电影的深厚情感。
而对于在1951年就随家人移居香港的吴宇森导演来说,这一切可能就只是一段道听途说来的往昔故事了。和《赤壁》一样,我们依然可以在电影中看到熟悉的慢镜头、熟悉的动作场面和熟悉的鸽子。然而无论是三国还是改革开放,这些与他所熟悉的文化已经有了明显距离的“大陆题材”,都显著地和他有了深深的隔阂。《赤壁》里那些引人啼笑皆非的台词,和对三国故事进行的香港黑帮式的幼稚解读,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到了《追捕》这部完全属于中国大陆的情怀电影中,该问题就体现的更加露骨和让人遗憾。全片除了将《辣手神探》的双侠动作戏硬套在原来的故事结构上,创造出一部极低配的《亡命天涯》之外,对于曾经那部《追捕》中让中国观众产生共鸣的部分没有任何的再现和表达。面对年过七旬、创造过无数经典的吴宇森,可能我们真的会不忍心从嘴角狠狠地挤出“烂片”两个字。其实同样的情况在周星驰的身上也发生过,否定他们,就仿佛在否定我们自己的青春和过往,那未免太过残酷。所以不如让我们换个说法:
评论区
共 9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