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记得我上次抄写 古希腊建筑史 的时候还盼着《战神》新作的到来,现在估计有很多朋友都已经白金封盘了……这几个月来也发生了不少事,与机核关系最近的就是过年前被白广大老师关照了一下,在这里深表感谢(当然,因为远在天边 错过了今年的核聚变 也是件挺大挺遗憾的事儿)。题外话说够了(爽到),于是这次的正题就是重构一下《刺客信条II》三部曲的背景脉络,借着抄书把当时当地的建筑历史再粗浅地整理一下,会是个超级大长篇,希望大家能慢慢看。 作为开篇的部分,我们要追溯的建筑历史所对应的却不是《刺客信条II》无印,而是三部曲中的“壮年篇”—— 《刺客信条:兄弟会》 。在这一作的故事中,刺客大师Ezio所在的罗马已经是文艺复兴中后期的罗马了,因此我们在游戏中所去到的一些教堂、剧场、浴场等等都属于古罗马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地图上也有标注“古代区域”),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来说,那些都已经是存在了十几个世纪的“老古董”,有的甚至已经年久失修,被人们遗弃而变成了废墟。当然,也正是在这些废墟里才比较容易将重要的东西隐藏在阴影之下,因此《兄弟会》中那些让玩家探索秘密的场景中也不乏这些“建筑遗老”。
关于E叔的故事我们暂且放下,将时间拨回公元纪年原点附近的区间,在那个古罗马帝国仍然强盛而繁荣的年代,那些后来的遗迹和废墟才刚开始被一步步构筑起来。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古希腊这个以城邦势力所构成的文明,在那个时期,罗马也还只是一个小城邦而已。而在距离公元纪年只剩下30年的时候,它却成为了一个不仅统一了全意大利还不停向四面八方扩张领土的军权帝国,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那个古罗马。
正是由于吞并了这些周边国家,在公元1至3世纪这短短的三百多年间,全盛时期的古罗马帝国吸纳了来自这些国家的建筑技艺和风俗,仰仗着自己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和完全成熟的奴隶制度,进行了浩大的建设工程,尤其是罗马本城的建设,其形制、类型、质量、数量、规模和建造艺术的进步都是空前的。除了大量继承古希腊建筑形制和造型之外,古罗马的建设施工还有大量来自 伊达拉里亚(Etruria) 的工匠和设计师参与,也因此获得了当时伊达拉里亚高超的建筑工程技术。
首先关于 “券拱” 这个概念,就我自己的理解,所谓 “券(xuàn)” 就是特指那个带弧度的构造,下文会经常提到 “发券” 这个词,其实就是比较生动的一种叫法罢了,意思是 把券给搭起来 ;而 “拱” 就是从基底到拱顶的一个 整体 ,其中包含着券。我个人觉得有些时候可以把两者看成是一个东西,这样也便于解释说明。
券拱技术在整个欧洲的建筑历史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出现直接推动了之后欧洲各地建筑在“摆脱承重墙,解放室内空间”的课题中的进一步探索,这方面的探索成果尤其体现在教堂、会堂等大型公共建筑当中。
罗马的北部邻国 伊达拉里亚 ,早在罗马的券拱技术诞生之前便已经在用一种叫做 “叠涩” 的做法将石头砌筑成 假券 了。
从伊达拉里亚人那里学来了这些宝贵的建筑经验之后,古罗马人便将其进一步发展,利用活性火山灰所调和而成的 混凝土 来砌筑成真正的券拱,既保证了材料能满足结构稳定性,又使得券拱的跨度得到了大幅延伸。
古罗马券拱技术的应用案例有很多,首先例举一种在游戏中能够明显看到的大型设施——输水道。其中,建于公元前144年的 马尔采输水道(Aqueduct Marcia) 属于最长的11条古罗马输水道之一,也属于4条输水量最大的输水道之一,这条输水道的构造中约10km长的一段便已经采用了连续的发券来架起水道,看上去颇似长长的拱桥。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游戏中我们还能见到一些输水道的是由 多层连续券 叠起来的,造型看上去高耸宏伟,准确来说,它们应该被称为 “高架输水桥” 。位于现今法国南部的 戛合输水桥(Pont du Gard) 建于公元2世纪,它由三层连续券层叠而起,其最上层保存完好的部分最大长度约为275m,发券数为35个,同时还是古罗马最高的高架输水桥,全高约为48.8米。
无独有偶,位于现今西班牙城市 塞戈维亚的输水桥(The Aqueduct of Segovia) 也是一座标志性的古罗马高架输水桥,建于公元1世纪,时至今日它依然能够正常进行给水运作,无论是在游戏里还是现实中我们都能到它脚下去逛逛。
另外,在所有的古罗马输水道遗迹中,上述的两座是保存得最完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个世纪便已经将它们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可见其历史价值的贵重。
稍微扯了一下输水道,然而实际上古罗马的券拱技术在 公共建筑 中的运用才是重点。有一个很直观的事实就算不学建筑的朋友也都明白,那就是:
在没有券拱的时代,建筑的屋顶支承都要完全依赖于 墙体 ,而屋顶的形式就会完全被这种承重体系所制约。即便是筒形拱和穹顶的出现,也仍然没有脱离墙体而存在,而且由于以厚重墙体为主的承重体系会大量占据室内空间,使得建筑最重要的(也是现在被认为是其本质的)空间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于是为了 解放内部空间,摆脱承重墙的束缚 ,在公元1世纪中叶的古罗马建筑实践中终于出现了一个在当时最为可行的解决方案,那便是 十字拱 。
顾名思义,十字拱的特征就是由两道发券在拱顶处相交而形成一个十字形的屋脊,四个券脚则分别落在四根柱子上,每一个十字拱顶都覆盖着一个方形的空间,同时由于它充足的稳定性而不需要墙体来辅助支承,这样在内部空间中唯一的“障碍”就只剩下那几根柱子了,可用空间自然就被大幅打开了。
当然,十字拱并不是全部,因为结构上的侧推力还是有造成材料疲劳的隐患(“疲劳”是材料力学的一个概念,这里打趣了说就是柱子撑太久了也会累垮),因此在一幢完整的公共建筑中必须要有连续的十字拱(纵向)辅以数个筒形拱(横向)来相互抵消侧推力,以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同时这个体系也初步形成了 具有轴线的内部空间序列 。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始建于公元307年(312年竣工),位于罗马市中心的 马克辛提乌斯巴西利卡(Basilica of Maxentius) ,它有三个连续的十字拱笼罩着建筑中轴两侧的进深空间,横跨度25.3m,高40m;而横向开间有三对筒形拱与十字拱一一对应并衔接,高24.5m,长17.5m,筒形拱的承重墙上还以大跨度发券开了“门洞”,几乎打通了内部的所有空间单元。另外, “巴西利卡” 是古罗马时期以来出现的一种建筑类型,主要用途是承担议会、法庭等严肃的公务场所之用。
话又说回来,虽然古罗马这里程碑式的建筑演进主要都是为了“摆脱承重墙”,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仍然无法摒弃它。因此,墙体作为建筑“外壳”的一部分几乎是绕不开的一个点,即便是今天也基本不会有建筑师主动去挑战抛弃墙体的设计……当然,已经驾鹤西去的 弗雷·奥托 爷爷 (Frei Otto,1925.5.31 – 2015.3.9,R.I.P) 早就在我说出这种话之前给了我一大嘴巴子了。(这里就不展开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扒一扒,他的故事很有意思)
关于柱式,我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经简略地叙述了一下概念,这次要关注的是古罗马如何继承并发展来自于古希腊的柱式。
起初,罗马人也有自己的柱式,其形式非常的简单粗暴,柱子粗壮而光滑,基本没有什么的别的装饰,我们管它叫做 塔司干柱式(Toscan Ordre) 。
由于罗马文化在公元前2世纪受到希腊化活动的极大影响,柱式作为一种建造艺术也被带进了罗马,然后迅速流行起来。上一篇文章里也有讲到,在希腊晚期爱奥尼和多立克的风格被中和一下,产出了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而这种柱式并没有在古希腊盛行,反而在古罗马流行了起来。
但是,舶来品必然有其水土不服的方面,于是工匠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开始着手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
首先,既然罗马的券拱是被大量应用的全新构造,那么在使用柱式的过程中势必不能完全照搬希腊人的那套“过时”的做法,否则就会产生构图上严重的不协调。为了解决券拱结构与梁柱结构之间的风格矛盾,长期实践得出的结果便是一种称为 券柱式 的构造,即 将柱式作为一种装饰 嵌入到券拱结构的承重墙当中,再适当地把柱式和券拱在高度上对应的部位衔接起来。但是这样一来柱式本身的重要性就被削弱了,也显得结构逻辑有些混乱。当然,罗马人也考虑过直接硬生生地在柱式上发券,但结果来看这只适用于自重较轻的结构,并不能满足古罗马那些厚重宏伟的建筑需求。
其次,由于古罗马存在着上面提到过的高架输水桥这类多层建筑物,它们的结构与柱式的结合起初也很成问题。好在古希腊晚期已经出现了 叠柱式 的做法,罗马人就直接拿过来改进了一下,将最底层的柱式换成塔司干或者多立克(又粗又稳),中间层用爱奥尼(构图纤细),第三层用科林斯(fancy),如果有第四层,那就还是科林斯,只是用柱式中更细小的壁柱来替代。古罗马叠柱式总体仍然基于券柱式,构图尺度也比较合理,为了结构更稳定还要求上层柱子的轴线(中心线)比下层的略向后退出一段距离。
再次,由于古罗马建筑体积大多较为庞大,说得夸张点,从希腊那边来的柱式搁进去根本就像牙签一样,而如果为了迎合建筑体量等比例放大柱式,尺度又会严重失真。因此,工匠们为了保证柱式能顺利融入建筑当中,将改进的重点放在了柱头和柱础的线脚(雕刻装饰)上,总之就是通过各种“重重叠加”,硬是把高度方向上构图的不足给弥补了过来,这也是为什么画风花哨的科林斯柱式在古罗马甚是流行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柱式在古罗马人手里已经逐渐走向了装饰的地位,到了后期甚至追求华丽直至柱子根本不能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来使用,在我看来,这种脱离了实用性的腐朽意识终将招致灭亡……(后来古罗马帝国也确实凉了)
可能了解过达·芬奇的朋友都看过他用来解析男性身体结构和比例关系而绘制的那幅经典的 《维特鲁威人》(The Vitruvian Man) ,实际上这幅画的意大利语标题翻译成中文就是“依据维特鲁威的描述而重现的人体比例图”(对,就是这么长),其中所提到的 维特鲁威 这个人物,正是古罗马硕果仅存的建筑著作 《建筑十书》 的作者,也是曾效力于凯撒和屋大维统治下直属军事工程单位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工程师。在《刺客信条:起源》中,主角巴耶克与他还有过一段有趣的邂逅(系列支线任务“好罗马人”和“玩火”,没做的话大家可以去来一发)。
《建筑十书》对建筑学的历史贡献巨大,也是欧洲建筑科学基本体系的奠基之作。全书一共分成十卷,十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并且相当全面地归纳了一套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书中的理论完全不沾任何神学、玄学的气息,以理性的态度阐明了几何学、物理学、声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哲学、历史学等对建筑创作的重要意义。同时,维特鲁威对于建筑美的探究过程并不是刻板地将规矩定死,而是综合考虑建筑的形制、场地、环境和实用性、经济性等因素,因此后来我们基于《建筑十书》能总结出建筑的三个要素,即 “坚固、实用、美观” 。
但是,这本巨著也有其历史局限性。除了科学发展本身的局限性以外,还有几个方面的局限:其一,由于维特鲁威所追求的形式美是基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崇尚自然美与数的和谐之观念的,也在 强调模仿人体比例来达到数的和谐 ,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因此很长一段历史中欧洲建筑的设计都没有跳脱这个范畴(这也让我想起重轻老师主讲的 音乐通识节目 中所回顾的历史);其二,为了迎合奥古斯都皇帝的复古政策,有意识地贬低共和末期以来的券拱技术和混凝土之成就;其三,文字语焉不详之处过多,很多地方都被后世曲解了。 从这个部分开始我就零散地列举一些实际的建筑案例,大多是为了给大家看个样子,结合之前总结的那些建筑形制和建造技术来对应一下。
古罗马的城市一般都有中心广场,在其本城中所建造的数个广场形成了一个壮丽的广场群,它们同建筑一样,也是随着历史推进而不断演进的。
罗马本城中有三座大山: 巴拉丁山(Palatine) 、 卡比托利山(Capitole) 和 基里纳尔山(Quirinal) 。在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前30年), 罗姆曼努广场(Forum Romanum) 就零星地坐落在三座大山之间的低地里。罗姆曼努广场大体呈梯形,长约115m,宽约57m,整体是完全开放的,主干道从中间穿过。广场周围的建筑有元老院和一系列重要的巴西利卡,以及政府和经济活动的房屋,它的布局和构成反映出鲜明的共和制特色。
而从凯撒掌权开始,古罗马便开始向帝制倾斜。他在罗姆曼努广场边上建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 凯撒广场(Forum of Caesar,公元前54~前46年) ,而且开创了全封闭的、轴线对称的、以一个庙宇为主体的新形制,将广场上的其他建筑统一起来。
凯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在击败了共和派以后便自立皇权,也随凯撒之道在凯撒广场一旁建造了自己的广场。 奥古斯都广场(Forum of Augustus,公元前42~2年) 比凯撒广场更不近人情,所有其他的功能性建筑基本都被剔除,已经纯粹沦为了奥古斯都为自己歌功颂德的纪念性广场。
到了罗马帝国最强的皇帝之一图拉真的时代,他甚至几乎要把甚嚣尘上的皇帝崇拜弄成一个宗教了。于是,在奥古斯都广场一旁,全罗马最为宏大的广场—— 图拉真广场(Forum of Trajan,109年~113年) 就此问世。这一次,罗马皇帝把自己从东方君主国所学来的那一套规划方法付诸了实践,广场不仅轴线对称,还在近300m深度里做了多层纵深布局(就可以想象一下咱们故宫那个样子)。在《兄弟会》中我们也会时不时绕到图拉真广场遗址周围,可惜的是当时由于技术限制建筑比例略微缩小了。
罗马城市里也有跟希腊城市那样的剧场,而且用途更明确,体量更小,从《建筑十书》上看,其中还有细致的声学处理,观众席座位下有用于与声音形成共振的铜制空瓮。比较有名的剧场案例就是建于公元前44年(前13年竣工)的 马采鲁斯剧场(Theatre of Marcellus) ,它的平面也是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形状,观众席最大直径为130m,观众容量约有10000~14000人,舞台面阔80~90m,两侧配有大厅。
相信玩过了游戏的朋友也一定对某个巨大的圆形建筑物记忆犹新,没错,那就是古罗马的标志性建筑—— 大角斗场(Colosseum,72~80年) ,其施工速度之快在当时可谓是奇迹。游戏中不仅Ezio爬过一次,现代剧情中的戴斯蒙也爬了一次,这也许是游戏里没有被明显微缩的建筑之一。大角斗场的平面实际上是个椭圆形,长轴188m,短轴156m,中央的“表演区”长轴为86m,短轴为54m。观众席约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为5个区域,最靠近中央的是荣誉席,中间是骑士等地位较高的公民坐的,最后两区则是下层群众席位。高度上,荣誉席比“表演区”高出了5m,下层群众席位也比骑士席位高出了6m多,因此给予大人物们安全措施很严密。为了架起这圈观众席,大角斗场的结构设计可以说是完全体现出了古罗马发达的建筑技术,整个庞大的观众席就架在一系列环形拱和放射拱上,空间关系相当复杂,又井井有条地为通道打上编号,分配了人流。底层平面的结构面积只占了1/6,可用空间很大,这在当时是很大的建筑成就。大角斗场的形制之完善,以至于其中的基本设计原则被一直沿用到现今的体育建筑设计中。
还有一类不得不提的世俗建筑就是 公共浴场 ,俗话来讲就是澡堂嘛。罗马早在共和时期就模仿晚期希腊建造公共浴场了,就是为了满足居民多种多样的而生活需求,后来甚至把运动场、图书馆、音乐厅、演讲厅、交谊室、商店等等组织在浴场里,形成一个类似今天CBD的多功能建筑群。由于公共浴场的功能性深受居民青睐,到公元4世纪初,罗马城有大小浴场1000座之多,可见其作为公共建筑的重要性,不断的设计施工也使得浴场建筑产生了足以代表当时建筑最高成就的作品。与游戏有直接关联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卡拉卡拉浴场 和 戴克利提乌姆浴场 ,两者的体积都相当庞大,结构出色,功能非常完善,内部空间组织灵活而简洁,室内装潢富丽堂皇……只可惜它们后来都被摧毁了,只剩下断壁残垣。
至于古罗马的民居,除了达官贵人的府邸以外,居然在当时出现了 公寓式的集合住宅(insula) ,这种采用标准单元大批建造的建筑还催生出了房地产投资商,现在来看,几千年过去了这个套路也还是没怎么变过,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中,大家多数还是选择购买或租赁公寓房,只不过今天美其名曰“小区”罢了。而且4世纪罗马城市人口激增引起了地价暴涨,甚至还有地产商因此偷工减料而导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这么一看,人类这几千年来在这方面还真是没多少改观(尤其是今天祖国的某些施工单位和开发商……)。
我想大家对于 凯旋门 一定不陌生,现在我们就能看到19世纪拿破仑在巴黎为自己建造的 雄狮凯旋门(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 ,其形制和设计原则大体上与古罗马时期的凯旋门没有出入。
凯旋门自然是用来 夸耀侵略战争胜利 的建筑物,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功能性。它的典型形制是这样的:方方的立面,高高的基座和女儿墙(女儿墙的作用相当于屋顶阳台上的栏杆),单开间或3开间的券柱式,中央的那一间采用正常比例,券洞又高又宽,两侧开间较小,券洞也比较矮,表面有浮雕。女儿墙上刻有铭文,墙头刻有象征胜利与荣光的青铜马车。典型案例可以看一下为了纪念战胜马克辛提乌斯而建造的 君士坦丁凯旋门(Arch of Constantine,312年) 的样子。
在庙宇方面,罗马人基本上继承了希腊的庙宇形制(宗教也直接继承),但罗马人并不选择风景优美的大自然土地来建造圣地,而是把庙宇落在城市中。按照希腊的传统,庙宇以矩形平面为主,但是由于庙宇处于城市中,立面必须被强调出来以显示其神圣性,因此希腊的围廊式平面就被改为了 前廊式 ,同时参照伊达拉里亚的传统,把前廊造得特别深,以强调纵深感。
当然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我们在游戏中爬过,在现实中也是必看景点的 罗马万神庙(Pantheon, 公元前27~25年) 。为了纪念早年的奥古斯都(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他的副手主持在罗马城内建起了这座庙,寓意为“献给所有的神”。万神庙原先是一座传统的长方形庙宇,但是于公元80被焚毁,后来喜欢做建筑设计的 哈德良皇帝 把它重建了(120~124年)。重建时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穹顶直径达到了43.3m,顶端高度也是43.3m,这个大穹顶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在穹顶中央开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洞,白天的光线穿过洞口照亮内部空间,将室内神圣静谧的氛围大肆渲染,也可能寓意神界与人界之间的联系。
古罗马皇帝的宫殿也各有特色,这里我想例举的还是 哈德良皇帝的离宫(Villa of Hadrian, Tivoli,144~138年) ,毕竟他是所有罗马皇帝里面涉足建筑学最深的一位。由于哈德良皇帝非常热爱建筑和设计建筑,在他到处狩猎的时候也不忘欣赏当地的建筑,见到喜欢的,就在自己的离宫中仿造,但又为了凸显自己的设计水平而加以改造。于是,这座距离罗马城约24km的离宫就变得比较凌乱,但每一座单体建筑都相当精致,哈德良皇帝还尤为喜好集中式构图和曲线,装饰雕刻极尽奢华之能事。
古罗马建筑历史大概就是这样,平心而论,罗马人在建筑技术和艺术上可以说是在以一种登峰造极的态度在探究的。以《建筑十书》为代表,古罗马的建筑学也终于展现出了一部分理性与客观,为建筑的进步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古罗马人对于建筑的热忱,以及他们创造的丰硕果实,在后来的数个世纪里对欧洲古典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即便是那个强盛的罗马帝国行将分裂、消亡,这些宝贵的财富也依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PS:我在这篇文章中洋洋洒洒写了将近8000字,却仍旧略去了许多富有意义的细节,也是为了抛砖引玉,希望对建筑感兴趣的朋友能有动力更深入地了解它们,也希望更喜欢在游戏中逡巡的朋友们,能够在看到那些建筑的时候想起来它们曾经是如此重要而伟大。 另外,审稿的机核STAFF们也辛苦了,核聚变刚结束没多久就给你们砸了一篇这么长的玩意儿,真是很抱歉!
下一篇,我们将去到分裂后的东罗马帝国,和年迈的Ezio一道再次巡游那片“东方土地”吧!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 陈志华著 建筑工业出版社
评论区
共 3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