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周更新的《混核理论》视频节目以MGSV中的人气角色静寂为切入点,概要介绍了承载装具(LCE)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军用装具,以及静寂身穿的ALICE装具。一年前的旧文《聊聊军服与历史(三):美军篇(上)》对ALICE装具也有一些介绍内容。不过视频和旧文限于篇幅,很多深入内容没展开介绍。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ALICE装具的知识,请读本文。 ALICE装具的直系起源可追溯到美军60年代的一个单兵装备研发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旨在从装具装备方面减轻士兵的负重。项目的名称叫做“Lightweight Individual Clothing and Equipment”(LINCLOE,轻量化单兵服装和装备)。LINCLOE项目涵盖了单兵装备的各个方面,如头盔、服装、靴子等等(多说一句,LINCLOE还包括了一个钛合金头盔的研究项目,但没有得到量产),而和我们今天介绍内容相关的,则是其中的装具子项目,即LINCLOE-LCE(LINCLOE Load-Carrying Equipment)。
1960年代,美国武装介入东南亚地区。很快军方就发现,原本为温带和寒带地区作战设计的M1956装具在炎热潮湿的东南亚地区表现不佳:M1956装具主体为纯棉帆布制成,本身自重就很大,而在潮湿环境下会吸水变得更重,而且不易晾干,时间长了还会霉烂。因此当时的美军需要一种更轻而且不会吸水的面料制作装具。这项需求反馈到陆军装备司令部,立项成为LINCLOE,并在1966年4月委托Natick实验室启动研究——此时越战已经开打了半年多了。
Natick实验室是美国陆军装备司令部下属的研发单位,主要负责研发单兵装具装备。因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纳提克市而得名。
然而摆在Natick实验室的工程师面前的是一份近乎苛刻的指标:LINCLOE装具子系统,即LINCLOE-LCE,在重量方面的指标十分严格:军方要求成品装具系统的总重量要小于3.3磅(约1.5公斤),带外框架支撑系统的背囊重量小于3磅(约1.36公斤)。作为对比,当时的轻量化背囊全重大约1.5kg,合3.3磅,容量大约40L。这已经是当时乃至现在看来都已经是同等容量里最轻的外框架背囊了,而LINCLOE-LCE项目指标里要求成品背囊比轻量化背囊还要轻,容量还要大。
作为对比,就算是当今将轻量化和背负系统作为第一追求的户外产品,其重量也无法达到LINCLOE-LCE项目设立的指标。
然而指标就是指标,既然接受了委托,就要尽量去满足。但不得不说,从项目的后续发展来看,这份苛刻的指标数据使得研发工作在某些方面走了歪路。
1966年的时候,为了给装具轻量化研究定下一个大致方向以及设立一个对照,美军以M-1956承载装具的设计为原型,制作了五百多套尼龙版本的装具。这批尼龙版的M-1956被称为M-1956 LLCE(Lightweight Load-Carrying Equipment,轻量化承载装具)。
而美国陆军为了解决眼下急需的轻量化尼龙装具的需求,对M-1956 LLCE进行测试和少量改进之后将其量产,并在1968年配发驻越陆军单位,这就是M-1967 LLCE。不过新的尼龙装具配发并没有影响LINCLOE-LCE项目的进行,因为M-1967 LLCE实际上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其重量也无法满足LINCLOE-LCE项目设立的指标,和项目本身并无太大关系。
在LINCLOE-LCE项目的第一阶段,Natick实验室的工程师开了很多脑洞。可能是受到当时配发的M79榴弹背心的影响,他们以马甲背心型结构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背心类装具。其中还包括一件M-60机枪手背心。
不过具体到步兵用的步枪手装具,显然Natick的工程师颇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设计出来这么一套玩意:
这个像是两个射箭护胸对称拼起来构成的玩意就是Natick实验室拿出来的步兵装具主方案。其设计目的在于利用躯干面积增加弹药的携带量。但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步枪手背心并不是常规的马甲型背心,而是设计成这样了。
由于LINCLOE-LCE项目指标里还包括背囊,所以Natick实验室也拿出了自己的背包方案。他们设计了大小两种背囊。不过他们对背包的设计思路也颇有特点:背包分为包体和外框架背负系统两个独立的部分,背包本体通过一对结构复杂的金属结合件扣合到背架上,两种尺寸的背包共用同一套背架,背包本体没有自己的背带,必须配合背架一起使用。
除了以上这些大件,为了应付LINCLOE-LCE苛刻的重量指标,Natick还在一些细节上花了不少心思。其中之一就是将部分附包背面钢制的滑动铁卡换成塑料件,所有的铜制按扣也换成了塑料按扣,以此减轻装具的重量。
不过这些东西最后还需要能够通过测试才行。1969年7月,Natick实验室设计的新装具方案交给位于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的陆军后勤中心生产,并交付以下单位进行测试:
陆军步兵委员会(US Army Infantry Board ,USAIB,位于佐治亚州本宁堡)
陆军热带测试中心(US Army Tropic Test Center,USATTC,位于当时巴拿马运河区克莱顿堡,现在该地区属于巴拿马共和国)
陆军极地测试中心(US Army Arctic Test Center,USAATC,位于阿拉斯加州格利堡)
通用装备测试处(General Equipment Test Activity,GETA,位于弗吉尼亚州李堡)
由于Natick实验室的装具方案基本都是背心类装具,因此还安排了上文提到尼龙版M1956 LLCE装具作为传统LCE装具以对照组身份一同参加测试。这是LINCLOE-LCE项目的第一次测试,于1969年下半年晚些时候进行。
虽然Natick实验室的方案颇有新意,但现实是残酷的。各个测试单位在测试开始之初就发现Natick实验室的方案存在大量问题:
所有为了减轻重量而替换的塑料件的强度都无法通过测试,全部损坏了;
背囊也发现存在设计和工艺方面的硬伤,其中尤以那个复杂的锁定机构问题最大;
外观独特的步枪手背心更是直接被淘汰出局,测试单位普遍认为Natick实验室设计的这种背心装具不如对照组的传统LCE方案。
测试期间甚至发生参加测试的样品装具大量损坏,导致测试一度无法进行下去的窘况。1970年3月25日,测试正式中止,LINCLOE-LCE项目第一次测试就这样草草收场,只得出了“当前方案无法通过验收测试”这样令人遗憾的结论。
其实第一次测试出现这么多问题,也不全是Natick实验室的锅。Natick实验室第一套方案中很多设计和替换完全只是为了去满足LINCLOE-LCE项目设立的严苛的重量指标。为了满足这些轻量化要求,不得不将装具上的很多金属扣具换成塑料制品,但由此导致这些部件的强度下降,变得容易损坏,还导致了后续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次测试之后,Natick实验室在向陆军部高层的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另外在报告中还汇报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和装具的实际使用单位重新制定切合实际的数据指标,然后以此重新设计装具方案,计划在1970年5月生产完毕并在6月交付本宁堡进行评估和测试。
而陆军作战发展司令部有些等不及了,他们是LINCLOE项目的最终用户。由于实在无法忍受冗长的审批和申请手续,陆军作战发展司令部的领导决定直接和装备司令部以及Natick实验室直接沟通——在此之前,LINCLOE-LCE项目的实施和反馈程序是这样的:作战发展司令部提出需求→上报陆军部→陆军部将需求量化成具体指标并立项→项目指派给装备司令部→装备司令部将指标发给Natick实验室设计研发→研发出来的东西交给本宁堡测试。然而这个充满官僚作风的流程在一开始就出了问题,陆军部的那些坐办公室的领导们脑洞开得太大,又缺乏基层实际经验,把指标定得太苛刻,导致后续的一系列方案制定和产品研发走上了歪路。
于是作战发展司令部决定甩开陆军部,直接和研发单位Natick实验室进行沟通。根据先前的测试结果和实际情况,装备司令部和作战发展司令部重新为LICLOE-LCE项目拟定的了一个新的性能指标要求,主要修改了其中的重量指标。商定的新指标在9月上报陆军部,并在次月获得了批准,不过陆军部对此有要求。陆军部说,你们得用测试来证明你们捣鼓出来的新指标靠谱,毕竟最后是我掏钱。
由于步枪手背心方案被毙,Natick实验室后续的步枪手装具设计转向传统的LCE装具。根据新的性能指标和第一次测试的反馈建议,将M1956 LLCE里的背带的两条后挂带改为一条带分叉的挂带,使得整个背带呈“Y”字型(不得不说我个人其实不喜欢这个改动,H型承载结构比Y型稳)。其他改进包括修正背囊方案的设计问题、需要增设一个容量为大号背囊的三分之二的中号背囊、将易损的塑料按扣和塑料连接件改回金属件等。
1970年10月,陆军后勤中心根据这一版设计生产了300套装具供测试评估使用。这300套装具发给了以下单位测试:
陆军步兵委员会(US Army Infantry Board ,USAIB,位于佐治亚州本宁堡)
’陆军极地测试中心(US Army Arctic Test Center,USAATC,位于阿拉斯加州格利堡)
海军陆战队(US Marine Corps)驻匡提科部队
陆军第十特种作战群(US Army 10th Speical Force Group)驻德文斯堡部队
然而在测试之初又发现背包的一些耐用性问题。修复更换之后,测试于1970年11月正式开始。
这次的测试持续了一年多时间,从1970年底一直测到1972年初,这中间还发生了一段插曲。如果大家观察得比较仔细,会发现上面那张第二版LINCLOE-LCE方案中的弹匣包里三个弹匣位有各自独立的小盖子。这个设计的目的在于在弹匣包里的弹匣不足三个时,剩下的弹匣还能保持在原位不动,减少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但这个设计严重妨碍弹匣取出,因此在最终版本中被简化成了两道分隔织带,没有盖子了。但是陆战队等不及LINCLOE-LCE项目测试结束,在1972年批准了对这一测试型号的弹夹包的采购,以补充自己急需的M16步枪配用的30发弹夹包。
说回LINCLOE-LCE项目。对Natick实验室的第二版装具方案的测试于1972年3月结束,并在4月初召会议总结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幸运的是,这次测试总体来说还是成功的,所有的的问题和不足都集中在设计细节和工艺方面,很容易改进,主要有以下几点:
Natick实验室按照这些修改建议重新生产了五十套装具,交给本宁堡方面进行测试。这次测试于1972年8月初结束,测试结论肯定了大多数装备的设计,但原方案中的M60弹药背心在这此测试中被淘汰,小号背包也被砍掉,只保留中号和大号两种容量的背囊。还给出了其他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建议。但是背囊背架的问题仍然存在:背囊的总重量仍然超标,其中主要原因是背架上那套用于将背囊本体固定在背架上结构复杂的锁定装置。这劳什子不仅自重很大,还经常失效,士兵背着它行动时还会发出零件撞击的咔哒声。本宁堡方面的建议是最好能想个办法把这倒霉玩意去掉。
根据这次测试的修改建议,Natick实验室最后生产了五套装具,交给陆军步兵协会进行评审。这五套装具中的背囊按本宁堡的建议修改了结合方式,在背囊本体背侧顶部设置一个向下开口的全宽度的套子套在背架顶部,而套子的底部(背囊顶部)设有开口,背架顶部的横梁从开口处露出,用于连接背带——这就是后来ALICE背囊的设计。
就我个人来看,整个LINCLOE-LCE项目中Natick实验室在背囊方面的设计一直都很迷:毫无道理地坚持使用复杂的锁定机构结合背囊和背架。一般采用这种装置的设计目的在于方便快速拆卸和组装,但对背囊这类装具来说完全没有将背囊本体从背架上快拆的需求,从项目报告书上也找不到使用这种装置的理由;而Natick实验室最后又能在很短时间拿出简易可行的修改方案,不由得让人怀疑那个锁定机构是不是存在什么猫腻……
这五套装具交给陆军步兵委员会,并在1972年11月27日到12月18日期间接受最终测试。经测试,新的背囊解决了此前背囊方案中暴露所有问题。整套装具系统可以进行验收。1973年1月17日,参与项目的各方领导在Natick实验室对LINCLOE-LCE项目进行正式的技术验收。经过验收组的投票,Natick实验室设计的LINCLOE-LCE装具方案中以下组件在经过测试和改进之后,达到验收标准,批准量产:
承载腰带,中号/大号(Belt, Individual Equipment, Size Medium/Large)
野战背包,中号/大号(Field Pack, Size Medium/Large)
承载背带(Suspenders)
三折铲套(Carrier, Intrenching Tools)
野战背包背架(Frame, Field Pack)
背架托架(Shelf, Cargo Support)
捆扎带(Stripe, Webbing)
背包罩(Cover, Field Pack, Camouflage Pattern)
弹夹包(Case, Small Arms Ammunition)
这套装具定型的时候指派了一个“型号-年代”格式的制式名称:“M-1972”。这可能是美军在单兵装具方面指派的最后一个这种格式的制式名称。而且这个编号名称也没有被使用太长时间,到1974年就被改成了“All-purposeLightweightIndividualCarryingEquipment”——也就是我们熟知的“ALICE”了。不过尽管如此,在部分ALICE装具的标签上,M-1972这个名字还是被继续沿用了一段时间,甚至一些1980年代生产的ALICE装具的标签或油印上还在使用“M-1972”这个名字。此外,ALICE也是美军大量装备的最后一套LCE类装具,此后美军新的单兵装具全面转向背心结构,并逐渐和防护相结合。
如果说ALICE装具相对美军之前使用的LCE类装具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那就是ALICE装具对“战斗负载”(Combat Load)和“生存负载”(Existence Load)做了明确的区分:战斗负载是和战斗以及遂行任务直接相关的物资和器材:武器弹药、防护器材、急救用品、饮用水以及执行任务需要的技术器材等。这些物品需要用承载装具携带,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拿到;而生存负载指的是和士兵生存和生活所需的物资,比如口粮、帐篷、睡具和洗漱用品等,土木工具、备用饮用水和备用弹药也属此列。这些物资一般不会在交战时用到,但也需要由士兵自行携带,装在背包里或者挂在背包外侧,并在遭遇敌情时可快速抛掉以免妨碍战斗。这一概念的引入的目的意在提升装备使用的效率,增强士兵作战效能,提升生存率。
而将概念具体落实到实际的装具上,就是将中号和大号两种容量的背囊集成到装具系统里。乍听起来似乎很简单,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实际上这两个背包的很多细节设计都是为这一理念服务的,包括主仓和外侧副仓的容量比例,外挂点的设计以及背囊背带的快拆装置等。不仅如此,这一理念也渗透到了各个方面,入伍时配发的装备手册里都会教士兵如何区分和打包携带不同的物资。这个概念的推行实际上是个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引入两个背包。
不得不说,ALICE装具里的背包真的可以说得上是绝对的经典军用装备设计。它的结构和功能全部来源于纯粹的军用需求,没有丝毫冗余。
举个例子。不同于民用户外背包通过增高包体的高度来增加容量,ALICE大号背包通过增加包体的横向尺寸达到这一目的。这样的设计是有实际意义的:ALICE背包在设计上要考虑可伞降使用。执行伞降的时候,伞兵的背后需要背主伞包、胸前要挂副伞包,因此需要将背包用专用挂具从腰部高度倒吊在人员身前,并在跳伞接近地面的时候解脱驳接,先扔到地上。如果背包太高,倒挂之后就会垂到地面,影响人员在机舱里的行动。美军后续装备的一些户外背包血统的军用背包如FPLIF和ILBE主包等都存在这个问题,而ALICE背囊无论是大号还是中号都没有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同等容量下最适合军事伞降行动的军用背包。
中号背囊容量大约50L,大号再加大约40%。两个背囊均为桶包结构设计,外侧设有三个副仓,内部贴背一侧有一个电台仓,可携带一个背负式电台。两种背囊应配合背架使用,也可直接挂背带背负使用。中号背囊另有四色丛林迷彩版本,迷彩版里还有一个版本的主仓盖子根部左侧有个开口,用于伸出包里携带的电台的天线。
背架是背包的骨。ALICE背囊采用外框架式背负支撑系统,背架可很方便地拆卸。这种背架主体由厚铝管弯曲成方框形状构成,方框内有十字梁结构增加强度,背架上端向内弯曲,贴合背部。外框架(External Frame)相对内框架(Internal Frame)有很多优点,良好的背部通风就是其中之一。
背架不仅用于背囊,还可以单独作为背负携行具使用。配合捆扎带和托架可以携带很多东西,比如油桶、弹药箱、电台等。
多说一句背囊肩带的快拆扣。这玩意在最初的版本里只有左肩才有,而后才改为双侧都有。它的作用是可以瞬间断开背带卸下背囊。在美军的交战程序中,如果士兵背着背囊,交火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卧倒之后卸下背包。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快拆肩带了。快拆功能并非ALICE背囊独创,在ALICE之前的背包,如上文介绍的轻量化背囊以及热带背囊,肩带也是有快拆功能的。
腰带和背带是LCE类装具的基础结构,所有其他装备都需要依托它们才可使用。Y字形的背带后端分叉,形成四点悬挂。可将腰带承载的重量分散到肩部。
然后说说腰带。ALICE系统的腰带经历过两侧改进,总共三个版本。主要修改了长度调节方式和腰带扣。
每个弹匣包可装入3个30发M16弹匣,一套装具配两弹匣包,刚好是一个弹药基数。两侧的结构用来携带M67破片手雷,一般被叫做“grenade wings”。ALICE装具里没有专用的手雷包。
沿用自M-1967 LLCE装具,取消了原设计里正面的四道平行的纵向车线。内部有保温毡。外侧的小口袋设计上用来装净水药片小瓶的。
同样沿用自M-1967 LLCE装具,一个结构简单的小附包,一般挂在Y带肩垫外侧的横向织带上。
EVA注塑工艺生产的三折铲套。内装的这种三折铲自1968年开始使用,一直用到现在。
ALICE装具美军全军配发,装备时间很长,因此同时期有很多兼容ALICE的单兵装具,无论是公发装具还是商业版装具,以下仅仅是其中一少部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兼容装具不属于ALICE装具组件。
最后再说说命名。对ALICE稍微了解一点的朋友会知道,ALICE系统里的装备的标签或者油印有写“LC-1”“LC-2”或者更早期一点的“M-1972”。虽然实际上这个命名并没有什么规律,并不是说早期的就是M1972、然后是LC-1,后来是LC-2。一模一样的同一件装备可能会同时存在这三种名字但实际完全一样的版本。另外也并非所有的装备都会有这三种名称,比如弹匣包和大号背囊只有“LC-1”,没有“LC-2”。这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规律,只能具体物品具体看。
ALICE装具在1973年正式配发,逐渐代替越战时期使用的M1956 LCE装具。她伴随着美军参与了从越战后到今天所有军事行动,即便在MOLLE系统装具以及携防一体化装备全面普及的今天,仍然还有新的ALICE装具被生产出来。
这段时间美军有两次较为知名的军事行动:1983年武装介入中美洲小国格林纳达的“暴怒”行动(Operation Urgent Fury)以及1989年入侵巴拿马的“正义”行动(Operation Just Cause),后者曾经在《使命召唤:黑色行动2》中有过相关关卡。
我想对于我们80后一代人来说,90年代印象最为深刻的军事行动莫过于1990年到1991年美军在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Operation Desert Storm)。这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媒体全程跟进实时报道的战争。正因如此,美军士兵身穿的六色沙漠迷彩、PASGT防护系统以及ALICE装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一代人对于“美国大兵”的刻板印象。
尽管1999年MOLLE/MOLLE II装具已经大量配发,成为美军新的制式装具,但仍然还能看到ALICE装具活跃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前线的身影。尤其因为初期配发的装具数量和功能的不足,有些情况下还非她不可。
ALICE装具不仅生命力强,其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世界上有数十个国家都曾经将ALICE装具作为本国军队的制式装具,其中包括直接接受美国军事物资援助以及自主仿制的。我们国家也曾借鉴过ALICE设计自己的单兵装具。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NCLOE Loadcarrying Equipment (U.S.Army Natick Laboratory)
《AMERICAN WEB EQUIPMENT 1967-1991》(C. A. Monroe and Craig Pickrall)
《美国陆军试验装具——LINCLOE》(指文图书《单兵装备 001》)
《LCE类装具的最后的荣光——美军ALICE装具》(指文图书《单兵装备 003》)
http://www.gear-illustration.cn/2016/01/21/the-lincloe-porgram-lce-part/
http://www.gear-illustration.cn/2015/11/13/all-purpose-lightweight-individual-carrying-equipment/
http://www.gear-illustration.cn/2016/01/13/alice-rucksacks-medium-and-large/
评论区
共 4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