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POP是一种独特的日本流行音乐类型。在欧美社会,流行音乐基本不存在本土和外来的区别。但在日本,本土音乐(即“邦乐”)与外来英语圈音乐(即“洋乐”)的分野却十分明显。1960年代,由于贸易自由化,外国音乐产业资本大量进入日本市场,邦乐和洋乐在音乐形式上的区别越来越模糊。日本本土音乐人纷纷模仿和学习洋乐,最终在1970年代中期掀起一阵“新音乐“浪潮。CITY POP就是这样一种洋乐化的邦乐,在音乐形式上它陆续吸收了西方成人时代柔顺光洁的旋律,放克、迪斯科多样的律动,融合爵士的复杂结构,以及沙发音乐与异域音乐的休闲趣味。
CITY POP因汽车音响技术的升级与普及受到了更广泛的欢迎。1984年,汽车音响开始支持播放磁带与CD,人们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旅途中播放自己喜爱的音乐。如今,最聪明的音乐制作人仍在尝试一种做法来检测一首歌曲是否具备流传的潜质:将歌曲放在跑车里播放,将跑车一路开到海滨,看看这首歌是否有某种使人感同身受的魅力。
1986年的OVA《加州危机》就是典型的一例。它的故事背景直接设在美国,随着两个青年傍晚在酒吧闲聊的结束,故事开始了——藤原美穂的《Street Are Hot》作为主题曲响起,它会提醒你这篇都市传说的每一帧画面都可以截下来作为对CITY POP的纪念。整部动画充满了追逐与争夺的戏码,直到引起这一切的无价之宝破碎。故事的最后,男女主角茫然地盯着破碎的大玻璃球,镜头缓缓上移,移入一片死寂——热情洋溢的主题曲再度响起,仿佛正冲你喊着:“嘿,结束了,来跳舞吧——只有这才是真的”。
1985年的《回首再见她》,主人公是一个处在边缘的日本高中生,他喜爱摩托车,与父亲时常发生冲突,逃学去咖啡厅打工,离家出走。他有一个笔友,一位孤独的少女,她温柔而安静——与自己所呈现的孤独截然相反。野村宏伸的《ボビーにRock’n Roll》在少年骑着摩托车奔驰时响起,富有CITY POP的动感,却不像《Street Are Hot》般具有侵略性,它传递的情绪始终是内向的、绵长的,它是作为人物内心的独白而出现。
CITY POP与日本动画的黄金年代彼此重叠,其中的交叉不胜枚举。《加州危机》和《回首再见她》并不是最突出的作品,却从两个方面精准反映出当时青少年们所发展出的属于自己的审美,这样的审美既具备娱乐至上的精神,又蕴含高度敏感的情感。这样的审美也使1980年代成为如今青少年探索更多娱乐、挖掘更多秘密的宝藏。而即便随着1990年代涩谷系的兴起,CITY POP逐渐退出动画,它在日本动画中所留下的独特的休闲情调,也依旧影响着如今的动画配乐,并总能轻易唤起有经验的听众对CITY POP的记忆。
Superorganism是一支跨国界的独立音乐乐队,成员分别来自五个不同的国家。这支因互联网而结成的乐队,2018年发布的单曲《Everybody Wants To Be Famous》的MV中所展现出来的不断重叠的互联网文化背后正是简单的动画元素:剪贴的美国总统山唱起歌、过时3D动画技术制作的美金符号快速旋转、上世纪的彩色电视信号检测图不停闪烁。
澳大利亚音乐人GUM也在今年4月发行了一张迷幻流行专辑,其中一首《The Blue Marble》的MV内容全部使用黏土定格动画表现。这部MV里的黏土色彩丰富却没有什么光泽,所捏出来的形状也总是不那么规则,整个视频就像一堆老房子里被打扫出来的过期黏土大派对——成群结队的彩色球体蜂拥而至,既笨拙又超现实——让人完美触碰到音乐里合成器的分量。
如果不是有线条僵硬的缺憾,新西兰乐队Unknown Mortal Orchestra的《Not in Love We’re Just High》的MV将最为接近我们之前提到的那类动画作品,它的视角和着色无法不让人联想起上世纪的日本动画。整部MV只有三个场景,如同只是顺手从某个老动画偷来随便用用的一个小片段,十分契合这首另类节奏布鲁斯歌曲所表达的都市里幽深的寂寞心情。
评论区
共 2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