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这一代人小的时候似乎没有什么针对“儿童节”的具体记忆。大多不会在这一天去庆祝,也不会收到什么礼物,至少我自己,和我问过的一些身边人是这样。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培育的这一批游戏玩家逐渐来到结婚生子的年龄,反而在面对下一代时让六一这一天更有了一些存在感。所以在这一天,就想和大家聊聊这样一个既属于玩家、也非常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话题:孩子与游戏。
这个事情说起来也简单,无非就是“孩子为什么玩游戏”、和“孩子要怎么玩游戏”。但涉及到孩子,归根结底是一个教育的问题,而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其实这里有一个误区,论述为什么玩,本质上是在与一个隐形的对手争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应不应该玩”。也就是说,前提是只有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玩游戏的理由,才能得出“应该玩”这个结论。或者说这个问题与游戏都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孩子应不应该看小说、孩子应不应该打篮球、孩子应不应该看美剧,等等等等在这个前提下都是值得怀疑的。
这表现出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教育观点,即在教育中更追求具有目之可及收益的内容和方法,也就是我们在父辈口中常听到的“有用的事”、“正经事”。所以那些基于这种观点下所表现出的“开明”是那么让人觉得违和:孩子可以看小说,因为这有助于语文作为能力;篮球可以打,因为这有助于缓解课业压力;美剧可以看,因为这可以提高英文水平。所以,游戏也是可以玩的,因为似乎可以开发智力。
我倒并不是要否定这些活动确实有此类功效,而是想强调一件事情,那就是,玩,本身就很重要,而且并不需要任何理由。
我们常说玩时孩子的天性,其实这是片面的,因为玩事实上是人类的天性,是人在吃饱喝足之后、食色性也之外,第一个会想到的事情。这本源的好奇心和愉悦,能促使人产生对自己、对身边事物、对世界最直接的互动意愿和爱,这种爱也将是人克服痛苦与艰难的巨大动力。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里有这样著名的一句: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这前半句大概就是说,一个人若连一件聊以娱情的爱好都没有,想必也很难懂得如何爱其他人或事,因此不可与这样的人为友。历史上伟人如达芬奇、张恒、培根等在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者不胜枚举,近一点的将本是爱好的副业干成主业者如手冢治虫、刘慈欣更是车载斗量。同时在基础科学领域和文化输出上具有绝对领先地位的美、欧、日,从“玩”中诞生的兴趣爱好无不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某一单一领域取得成绩之人,往往兴趣广泛甚至多才多艺,而没有什么爱好的人,经常主业干得也不怎么样。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除去天赋的差异外,从爱好而来的这个“爱”,也必然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这世上自然不乏苦行僧似的成功者,也有着更多乐乐呵呵的庸碌之辈,但这取决于我们对成功与平庸的定义。那些很努力的在给所有的“玩”寻找合适理由的人,骨子里仍旧是实用主义教育的信者。当我们在说“不求望子成龙,只求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时,不妨在扪心自问一次,我们是否成为了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想成为的那种父母。
然而,道理说起来容易,可凡事我们都要全面的看。就比如上面说到的张岱,他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一个富二代。从来不用想工作赚钱的事,基本上把明代人能玩的都玩遍了。诗词歌赋、花鸟鱼虫,古董玉器、锦衣骏马,没有他不爱的,还和很多古代社会名流一样,有断袖之好,专爱小鲜肉。所以你说他到底是因为有钱有闲以有“爱”,还是因为有“爱”才有的“才”,也很难说。
故此,恐怕以我的立场来说未免有“述而不作”之嫌,本着兼听则明的原则,我邀请了办公室里分别处于不同年龄、不同人生阶段的几位,看看他们又有怎样的见解。
她有她自己的人生,我尽量带动,但是不干涉。
从我的角度来说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她喜欢还是不喜欢玩游戏,都要看她本人的意愿。我觉得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并愿意投身其中的事情,游戏对我来说不可或缺,但对于她来说或许只是生活中的点缀。
为人父母之后,才知道教育和培养一个孩子长大有多难。人有天性,有惰性,想要教一个小孩儿懂得人生,要花费比想象中多得多的精力和耐心。我时时刻刻告诉自己,不要粗暴地要求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应该是让她去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所以,如果她愿意和我一起玩游戏,我不会拒绝她;但如果她更喜欢其他的事情,我也会陪她一起。这大概就是父母吧。
我觉得孩子玩儿游戏挺好的,其实只要适度的前提下,任何正常人接触的消遣方式我觉得都没什么问题。
对于当下很多负面新闻都试图结合电子游戏对人心智的影响,其实对我个人来说是不愿太去理会,真正会去做的还是去传递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以及把自己的小孩教育好。
许多人都对自己陌生的领域心怀恐惧,或是在一些言辞的鼓吹之下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对某些事物敬而远之。估计很多有了孩子的家长们都经历过老一辈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产妇要坐月子不能洗澡不能下地不能喝凉水、新生儿一定要多穿不能着凉、出门必须得戴帽子否则容易感冒、伴随之后尿尿拉屎都得让大人把着等等等等……但当你试图去求证“否则到底会怎样时”,大多数老人只会说“小心一点总不会错”或者是“以后老了有你后悔的”等等说辞。如今我小孩都已经一岁半了,出门跑得比谁都快,楼下的老头儿老太太们如今也只是说“哎呀小孩儿真胖,真可爱,哎呦可别摔了,往后你可得小心别磕了碰了……”你瞧,总会有些人在善意之下因为无知(对不起我知道这么说很难听但确实是)将不存在的危害夸大其词,在任何领域里都是这样的。
这里不是说他们坏,而是被错误的信息冲乱了为人该有的判断能力,而在杂乱的互联网逐渐渗透到更多年龄层的人群中时,谁能保证自己判断事物的依据都是正确的呢?说来其实也挺无奈的,对吧。
最后说回游戏,我会让我的孩子玩儿游戏,将来也会一起和她玩儿游戏,同样也会去跑步、练拳、游泳、画画,因为我觉得这些都是能够在并肩合作中建立二人感情的绝佳方式,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她更快地强化手眼协调能力与决断能力——但是我一定会给游戏机打开家长监护模式。
关于孩子玩游戏这个事,没有孩子的我目前还没办法作为家长的角度来说,不过感觉还是可以结合自己童年的经历来聊聊。
90年代的时候,国内刚刚普遍地出现我们能接触到的电子游戏,渠道很少,很新鲜,带来的体验是前所有唯有的,正因为如此,它很容易地成为了大量青少年梦寐以求的东西,其中原因我认为很简单,因为这是一种获取成本很高的稀缺娱乐资源,至少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
所以这种多媒体交互产品的体验疯狂吸引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在长久的渴望积累之后,一旦成本降低,我们就恨不得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其中,这也是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沉迷”。我初中的时候,母亲砸掉了我以学习为由买来的学习机,因为她忍受不了我为了每天玩一小时天天中午偷偷回家,并每次都对她撒谎。
现在回头想想,很能理解她的心情。
如果我是那个年代的父母,我可能会控制好游戏时间,尽量陪伴他一起玩,让他逐渐认为这是一件和看电视一样的正常娱乐活动,如果我在他有强烈兴趣的时候想办法阻止,可能会有不好的效果。
不过年代变了,现在的小孩子们生下来就是信息的时代,年轻人甚至也不会像一个时代之前那样高谈阔论自己的娱乐手段多么高级,信息慢慢变得更加平等,电子游戏相关的各类产品逐渐变成了可以任意选择的娱乐工具,我们的孩子或许并不会因为某些独特的体验而疯狂,因为这些是与生俱来陪伴他们成长的东西,渠道和成本不再是好奇心的催化剂,似乎也就没必要去阻止什么了。
所以并不担心,游戏和孩子,都会越来越好
在我母亲眼里,我打小就是一个在学习上没怎么让她老人家着过急的孩子。所以小时候,我的父母也是尽可能地满足我对于游戏的热爱。想玩电脑了,家里就给买;喜欢看游戏杂志,母亲就每个月定期到报刊亭帮我带两本回来。甚至我的那台GBA和PS2,也都是因为考试成绩好家里才给添置的。
他们的观点很简单,玩,可以,但你学习也不能给我落下。可能就是在父母的这种教育和观念影响之下,让我觉得成长、学习以及游戏,并不是对立且矛盾的存在。
媳妇儿也是特别的支持,说愿意让孩子早点接触到游戏这个东西。其实就像之前《魔兽世界》纪录片里的那个姑娘说的似的:玩游戏的人,总能比别人多一个世界。但是要看家长怎么引导孩子在这么多的世界里成长。
我也曾多次看到过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十来岁,就天天抱着笔记本玩GTA5。GTA5里面长什么样儿咱大家伙儿其实都知道,所以一开始我确实也觉得就放任他这么玩有点不太合适。但后来转念想了想,嗨,谁不是毛儿没长齐的时候就看过黄色录像带过来的啊,所以呢我也就释然了。
有一次我成心逗他,我问他,说你知道这游戏发生在哪儿么,他告诉我说洛圣都;我又问他,你知道洛圣都在哪儿吗?他说不知道;我说现实生活里的这个地方我都去了好几回了,你看这里是好莱坞,这里是圣莫妮卡海滩,你看我手机里还有照片。听完他好奇地盯着我问,真的吗,那边也能开这么好的车吗?他们山上也有那么多鹿吗?我没有正面回答他,我说,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自己努力赚钱,你就可以自己坐飞机到那边去看一看了。
我一直认为,可以把“教育孩子”本身当成一种游戏的行为来套入。孩子考试考好了,答应给他买个游戏机,这就是一种明确任务目标、并且提前告诉你激励回报是什么的游戏模式,和砍三十只狗头人赚15G没有什么区别对不对?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明白“想要有所获、必须有付出”,但同时我也不希望每一次都给他正面的反馈激励,毕竟在这个社会上“有付出并不意味有回报”。
有时我会跟家里人开玩笑,说我想要一个小子,等他长差不多了,就带他一块儿组队下副本。玩笑虽然归玩笑,但我也确实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他锻炼和别人合作、沟通的能力以及交流的方式。小的时候我就是“独”惯了,所以有的时候跟别人说起话来就特别的“个色”,办公室的人都知道我说话老听着特冲,恐怕就是那会儿没练出来。
反正甭管怎么着,现在也都是纸上谈兵,我还是先抓紧造小人儿吧。要不等孩子会打酱油了,守望也都凉了。
在我的小时候,电子游戏还被视为“洪水猛兽”,绝大多数家长一听到游戏,首先联想的是“黑网吧”、“乌烟瘴气的游戏厅”、“近视眼”、“沉迷”这些标签,所以游戏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是一个很负面的单词,就和“毒品”差不多,所以当时也有“电子海洛因”的说法。这显然对游戏是造成了一些误解,特别是那些在游戏机上玩的游戏,显然被社会上因为网游造成的事故背了不必要的锅。但不管怎样,提到游戏,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不过我是属于家长让我玩的那一类。在这里不是说我的家长有多开明,而是他们确实比较惯着我,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了,甚至有一些溺爱在里面,这导致了我很多事情到现在还很依赖父母。所以他们自然就不怎么限制我玩游戏,我爸、我爷爷以前甚至也是一名游戏玩家,我对于游戏的兴趣反而是被他们给带起来的。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对游戏始终没有“成瘾”。因为没有限制,游戏这种东西反而对我来说就没那么有吸引力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我很多游戏都“假喜欢”,连通关都通关不了,这是因为这东西对我来说确实就是“不能没有,但是也不沉迷”。很多现在的80后、90后的核心玩家特别专注买游戏、打游戏,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被压抑的太久,现在有一种“还青春债”的情绪转换成了现在玩游戏的动力。但这个情绪对我来说从来就没有过,所以也就少了很多“打游戏”的动力,再加上现在工作每天接触到的就是这些,了解更多的文化,比玩通一款游戏,要更吸引我。
所以讲我小时候玩游戏的事情,意在表达孩子确实不该被严格控制玩游戏,就和看电视、看动画片一样,受同等待遇就好。况且现在孩子的家长已经是 80后、90后了,我们这一代对于游戏的看法,自然要比长辈们更为先进的多。但孩子对于手机的使用,观看内容的控制,这方面家长还是应该严格监护。这不光是游戏内容,任何有害孩子身心健康的东西,都不应该让孩子在不适的年龄里接触,所以也希望分级制度有一天能早点引进到国内。
游戏对我造成的负面影响,除了近视眼,好像也没什么。倒是通过玩游戏,拓展了很多英语词汇量,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多了很多动力。看游戏杂志让我拓展了视野,有了对写文章的兴趣。想想今天过得生活,其实和小时候父母不限制我玩游戏,接触游戏文化,都是息息相关呢。
那肯定得玩啊!为什么不让小孩子玩啊?这不是动物的天性吗?别说孩子,小老虎小狮子吃饱了也喜欢玩啊对不对。玩这个行为本身没什么错,宽泛一点来看,搭积木是玩,玩玩具也是玩,打篮球还是玩,游戏只是一种方式。像是我自己小时候就特别爱玩积木,自己玩一整天也不会闹。想搭房子就搭房子,想摆机器人就摆机器人,心情好了还能自己给自己讲故事。要说能从中获得什么,我觉得乐趣就是最简单直接的吧。那玩游戏给我的感觉也类似,尤其是一些有趣玩法作为主导的游戏,可喜欢了。可能你会觉得这没什么意义,但我相信,一个从小就不开心的人,长大之后可能也很难觉得生活中的小事值得开心。很多时候,看待同一件事的角度不同,带来的感觉也完全不同。顺带一提,开始学立体几何之后,我突然发现搭积木似乎对训练空间想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立体几何学得比代数好得多。所以嘛,说不定游戏在某些意想不到的地方也有神奇功效呢。
那从另一方面来看,有人可能会说小孩子成天玩游戏完全没好处啊。这我完全同意,成天玩那肯定不好,成天捧着书看,对眼睛还不好呢。小孩子的价值观、自控力以及判断能力在这个阶段都是未成型的,肯定是需要家长的一些引导。就好比说孩子喜欢看书,就能让他不顾内容想看什么看什么吗?显然不行。给孩子玩游戏之前,家长也需要做一些功课,不要让孩子接触一些明显不适合他这个年纪的游戏作品,这是最最基本的把控。有合理的引导与控制,很多问题都可以避免。还是那个观点,能很简单地获得乐趣,同时也不会有什么伤害,为什么要拒绝它呢?
就像我上面说的,教育永远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我们也很想知道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妨在评论区一起探讨一下。
评论区
共 10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