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啊,这么个全民狂欢的文化盛典,只和别人聊哪个球员踢得好,哪支球队能出线,就太一般了。如何才能显得有格调一些呢,不妨试试跟别人聊这个他们肯定看过无数遍的世界杯电视宣传片。
这则电视宣传片,早在世界杯开赛前就播放过。世界杯这种规模的国际比赛,那可就不是体育运动赛事这么简单了,它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承载力上。这是一个面向全世界的窗口,是展示自己的绝好机会。所以可别小看了上面这个短短40秒的电视宣传片,它所涵盖的俄罗斯文化标志可能比你想象中要多得多。我挖掘、整理了一些有趣的小细节,按照出现时间的顺序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成为大家看球闲聊时的谈资。
说到这种能升起来的开合桥,你可能立马会想到伦敦塔桥。没错,伦敦塔桥确实可以说是最著名的开合桥了。这种升降桥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能在不抬高整座桥的情况下,保持河道的航运。一般来说开合桥只会用于交通不频繁却需要航行高大船只的航道。不过对于圣彼得堡来说,这些桥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即便现在的实际作用可能并没有以前那么大。
圣彼得堡城区内有大大小小57条运河,像上面这样的开合桥一共有12座。每年4月到11月,这些桥在凌晨2点到6点的时间内都会升起来,方便船只航行。而开桥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仪式,在特定的码头或者游船上可以观看开桥的整个过程。
因为气候等各种因素的缘故,每年的开桥日期、开桥时间都会有所不同。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去游玩时会错过,圣彼得堡的国家预算机构 “MOSTOTREST”创建了一个网站叫做「圣彼得堡的桥」,提供了准确的开合时间以及圣彼得堡所有桥梁的详细介绍。而且这个网站有官方中文的版本,虽说翻译的质量不是很高,不过用来做好出行攻略还是绰绰有余的。 足球从开合桥中穿过,迎面而来的就是海神柱,这是个很好听的名字。
海神柱是罗斯特拉灯塔柱(Rostral column)的一种,这种柱式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夜晚时它的顶端会有耀眼的火光,为来往港口的船只指明方向。不过更多的情况下,它是胜利的象征。罗斯特拉这个词是指被截下来的船头,胜利的一方骄傲地把战败方的船头砍下来,挂着柱子上作为装饰,残忍而浪漫。
人们喜欢把圣彼得堡瓦西里岛上的这两根罗斯特拉灯塔柱称为「海神柱」,因为在这两座灯塔的下方有四尊海神雕像,分别代表着俄罗斯境内意义深远的四条河:涅瓦河、沃尔霍夫河、伏尔加河以及第聂伯河。
当年,彼得大帝想要把圣彼得堡打造成阿姆斯特丹,所以他下令改造瓦西里岛的这片区域。1783年,城市建筑委员会领命修建了证券交易所,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个项目在1787年停工。1805年,修建计划重启,建筑设计师 Thomas de Thomon 负责重新规划,这才有了与证券交易所遥相呼应的海神柱。
如今,证券交易所已经变成海军博物馆,不过海神柱还是会在庆典时点燃,人们得以一睹它昔日的荣光。
同样是在这一秒,仔细看右边这根海神柱,你会发现旁边有一座骑士雕像。不是别人,这位骑士就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青铜骑士雕像(Bronze Horseman)矗立于圣彼得堡涅瓦河南岸的十二月党人广场,普希金1833年创作的同名叙事诗《青铜骑士》使得这尊雕像名扬海内外。
与圣彼得堡有关的一切都绕不开伟大的彼得大帝。塑像中的彼得大帝昂首挺胸,目视远方,胯下的骏马似乎也想要踏平一切阻碍,勇往直前。如果视角高一些的话,能看到骏马的铁蹄下还有一只已经死去的毒蛇,象征着彼得大帝不畏艰险,誓要带领俄罗斯帝国走向世界巅峰,也有说法称这条毒蛇代指当年北方大战中战败的瑞典。
塑像下方的底座是一整块天然的花岗石,从芬兰湾运至圣彼得堡,是人类移动过的最大天然巨石,因此也有了「Thunder Stone」的名号。在这个底座上用拉丁文写了一行字:
Petro Primo Catharina Secunda MDCCLXXXII
翻译过来大致是「叶卡捷林娜二世致彼得大帝一世 1782年8月」,而叶卡捷林娜二世正是主张修建这尊彼雕像的俄罗斯帝国女皇。这位出身普鲁士的女皇也是俄罗斯帝国最杰出、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皇帝,被世人称为「叶卡捷林娜大帝」。刻在雕像底座上的这句话,一方面表现了她对彼得大帝的钦佩与崇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她对于自己在俄罗斯帝国统治者中地位的看法。
越飞越高的足球划破苍穹,化身为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前苏联发射的这颗卫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7年10月4日,斯普特尼克1号由前苏联火箭设计师科罗廖夫主导设计并改良的R-7火箭送入太空,正式拉开美苏太空竞赛的帷幕。
科罗廖夫是20世纪航天事业的先驱,也是前苏联太空计划最重要的工程师。美苏冷战期间,苏联方面对他的资料高度保密,甚至没有人知道他的本名,都以「总设计师」来称呼他。直到科罗廖夫1966年因为癌症去世,苏联方面才公开他的姓名,并为他举行了国葬,科罗廖夫遂长眠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Sputnik 俄文写做 Спутник,原意为旅伴或旅行者。这颗卫星质量约为83.5kg,除了传送各种极具价值的科学数据外,还能以 20.005 至 40.002 兆赫的频率向地球发送无线电波信号。如果你仔细听上面这部世界杯宣传片的9至10秒,还能听到电波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往往都知道这颗人造卫星,却对斯普特尼克计划中的第二颗卫星知之甚少。在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成功后的一个月,11月3日,斯普特尼克2号带着小狗莱卡向深空进发。莱卡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有机生命体,不过遗憾的是,卫星达到轨道空间后舱内温度高达40度,仅仅数小时后莱卡就因为中暑死亡。为了纪念莱卡在人类航天事业中做出的伟大贡献,俄罗斯官方将莱卡的名字收录进莫斯科宇宙征服者纪念碑。
接下来的这个镜头,出现了一只有喷火的巨龙,这是喀山市的标志喀山龙。
喀山龙原名叫做 Zilant,乍一看好像就是西方世界中的喷火飞龙,不过仔细瞧的话你就能发现,喀山龙长得极为奇怪。它的身体不像传统西方飞龙那样魁梧强壮,身体的后半部分连同尾巴反倒是很像蛇。喀山龙只有翅膀和两足,而且非常像是猛禽类的爪子,没有传统飞龙粗壮的后腿与锋利的前爪。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个神奇的传说生物,喀山龙给我的感觉非常像是中国龙与西方飞龙的结合。
通常认为,喀山龙起源于鞑靼人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妙龄少女嫁到了喀山。她每日都不得不走很远去卡赞卡河打水,久而久之难免心生抱怨。于是她向喀山当地的可汗诉苦,建议他把首都迁移到泽兰塔山谷(Zilantaw Hill)。可汗也有感首都现在的困难处境,所以同意了她的迁都提议。不过泽兰塔山谷常年盘踞着许许多多如大树那般粗壮的蛇,它们中最厉害的那只就叫做 Zilant。它长着两个头,一个只吃青草,另一个呢只吃童男童女。一位智者向可汗建议,在山谷的周围放上无数的麦秆与木桩,之后自有妙用。到了春天,这些冬眠的蛇都醒了过来,从蛇洞里爬出来盘在这些麦秆和木桩上。智者让一名骑士放火烧了这些麦秆和木桩,几乎所有的大蛇都命丧火海,只有 Zilant 逃了出来。它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逃到了不远的卡班湖的湖底,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水下王国。
喀山是俄罗斯的第八大城市,这个地方本身也很有趣。喀山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府,而鞑靼斯坦共和国又是俄罗斯联邦下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听上似乎去有些「国中国」的味道。这其实是苏联时代下的历史遗留问题,目前来看,自治共和国没有独立主权,由联邦直接管辖。如果对这段历史感兴趣,请站内私信白广大老师学习讨论嘿嘿。
我没有查到这个塔楼对应的中文名称,所以暂且按照俄语的发音给出了一个音译。德米特里斯克塔楼坐落于下诺夫哥罗德,高尔基汽车厂就诞生于此,所以下诺夫哥罗德也有「俄罗斯底特律」之称。从照片上不难看出,德米特里斯克塔楼的左右两边都连接着红色的砖墙,这是克里姆林建筑群的特征。德米特里斯克塔楼正是下诺夫哥罗德克里姆林堡的南面主塔。
提起克里姆林,绝大多数人很自然的就会把它和「克里姆林宫」划上等号。其实克里姆林原意就是指城市中心的要塞、城堡、堡垒,俄罗斯的许多城市都有克里姆林建筑,其中不少都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喀山龙之后画面一转,出现了一支刚刚点火起飞的火箭,从宣传片中火箭的一些细节来看,更加接近11A511,所以推断是联盟号运载火箭。
联盟号运载火箭是前苏联「联盟计划」的产物,功能被设计为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系统。它也是脱胎于R-7火箭的改版型号,使用了新型芯级与捆绑助推器,并在之后成为了系列火箭的标准结构。联盟号运载火箭的一些衍生型号,时至今日依旧是俄罗斯的主力运载火箭。
在火箭发射塔的后方,矗立着著名的「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
祖国母亲在召唤俨然已经成为俄罗斯的标志之一,位于伏尔加格勒的马马耶夫山上。伏尔加格勒曾经的名字叫做斯大林格勒,祖国母亲在召唤就是为了纪念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奋勇杀敌、浴血奋战的那些英雄们。
这尊雕像高约85米,1967年建成时是世界上最高的雕像,直到目前她也是最高的非宗教、非神话题材雕像。她由雕塑大师叶夫根尼·乌切季奇以及工程师尼古拉·尼基金共同设计,耗时近5个月才建造完成。从工程学的角度来看,雕像的结构、设计相当复杂。独特的造型导致她不能使用常规方法来建造,因此工程师尼古拉·尼基金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建筑方法,在混凝土中加入抗张力的钢索,来抵消因为重力或者其他作用力所产生的弯曲形变拉力。
关于雕像的面部取材,最有可能的分析是叶夫根尼·乌切季奇结合了妻子维拉以及前苏联铁饼运动员妮娜·多姆巴泽的容貌,铸就了这个气宇轩昂的祖国母亲形象。
一只白肩雕翱翔天空,把足球丢回球场,随后出现了三匹奔腾的红色骏马。
这三匹马的来源我不是很确定,不过从中间这匹马的形态上看,更接近于俄罗斯先锋派画家彼得罗夫·沃特金·库兹玛的代表作《沐浴的红马》。
彼得罗夫·沃特金·库兹玛出生于赫瓦伦斯克的一个鞋匠家庭。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绘画,跟随一对画家夫妇学习了一段时间,但年幼的他也并没有表现出对于绘画的热情。一直到中学报考铁道学院落榜,他才决定前往圣彼得堡进入「Baron Stieglits School」学习绘画。之后他又搬到莫斯科,在「莫斯科建筑、雕塑、绘画学校」进修,师从伊萨克·伊里奇·列维坦、瓦伦丁·谢罗夫以及康斯坦丁·柯罗文。
上面提到的这幅《沐浴的红马》是彼得罗夫·沃特金·库兹玛最负盛名的作品。它诞生于1912年,那时候彼得罗夫·沃特金·库兹玛初出茅庐小有名气,而《沐浴的红马》日后也被视为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的象征。在绘画风格上,彼得罗夫·沃特金·库兹玛吸收了很多东正教审美下的图形图案,并且寻求更加明亮的色彩以及不太常见的构图,不过他的作品在那个年代时常被批判情色成分过多。
三匹红马之后的这座山我也同样不是很确定,很有可能是厄尔布鲁士山。
包括很多欧洲人在内,经常会把阿尔卑斯山的主峰勃朗峰误认为是欧洲第一高峰,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觉。事实上,厄尔布鲁士山的东、西两峰都要比勃朗峰高得多,是当之无愧的欧洲第一高峰。
这列在雪原上疾驰的蒸汽火车想要表现的就是俄罗斯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连接莫斯科与远东的重要铁网线,全部铁路线共计9289公里,横跨8个时区,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线。主干线始于莫斯科,途径西伯利亚南部一路通向海参崴。另外还有多条支线,其中塔斯基-后贝加尔支线和蒙古纵贯铁路经过中国。如果沿线各国提前协调沟通好的话,15天之内就可以将货柜从北京沿蒙古纵贯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送往德国汉堡,这种成绩可以说十分惊人了。
不仅仅是西伯利亚的发展,西伯利亚大铁路对于整个俄罗斯甚至欧亚大陆上的各国都有着深远的经济、政治影响。二战期间,东线对战日本,西线对抗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西伯利亚大铁路也是俄罗斯内部最重要的交通连接,除了贸易往来,这条线路还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飞驰的火车本身也成为了十分别致的人文景点。
所有这些文化符号中,最具俄罗斯风味也最具辨识度的,毫无疑问就是圣瓦西里大教堂。
圣瓦西里大教堂原名本意为圣瓦西里主教座堂,或者瓦西里升天教堂,坐落于莫斯科红场。这座教堂最早修建于1555至1561年间,沙皇伊凡四世希望以此来纪念沙皇俄国先后成功征服了喀山汗国以及阿斯特拉罕汗国。刚刚建成时,教堂名为「三一教堂」,随后更名为「三一大教堂」。这个时候的教堂一共有九个礼堂,中间的中央祷告堂连接着周围的八个小礼堂。到了1588年,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沙皇在备受崇敬的圣人瓦西里的墓上方建造了第十个礼堂,人们渐渐习惯称呼它圣瓦西里大教堂。
圣瓦西里大教堂最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它的建筑风格。第一眼就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是它「洋葱头」一样的穹顶设计。有一种说法称这种设计是受中东伊斯兰文化影响,但其实巴洛可时期欧洲也相当流行这种洋葱头设计。很多俄罗斯教堂都有类似的洋葱头,所以这并不是最特殊的地方。圣瓦西里大教堂真正与众不同之处,是它错落有致的高低差设计,这是绝无仅有的。据说这是为了营造出篝火熊熊燃烧的感觉,人们相信火焰可以一直上升到达天堂。
圣瓦西里大教堂经过几次大的修葺,目前算是保存得相当完好,一方面用于宗教活动,另一方面也作为博物馆提供教育方面的作用。
从圣瓦西里大教堂开始的这三秒很快,包含的信息很多。首先是前方这个旋转的芭蕾舞者,她应该就是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的顶级芭蕾舞艺术家安娜·巴甫洛娃。
安娜·巴甫洛娃1881年在圣彼得堡出生,是19世纪末俄罗斯最著名且最受欢迎的古典芭蕾舞者。她是第一位开启世界巡演的芭蕾舞艺术家,代表剧作《天鹅之死》曾演出过4000多场,在世界范围内都极负盛名。
遗憾的是,就在她的世界巡演行进到海牙时,安娜被告知罹患肺炎,必须离开进行手术。同时,医生还告诉她,手术之后很有可能再也无法跳舞。安娜毅然拒绝了手术,在她看来,如果不能继续跳舞,宁愿去死。最终,在50岁生日前三周,安娜因为胸膜炎不幸离世。
在安娜·巴甫洛娃身后的就是莫斯科另一地标性建筑,莫斯科大剧院。
莫斯科大剧院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剧院广场,距离红场很近。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统治时期,1776年3月,成立了莫斯科大剧团;1780年,建立了国家大剧院。老剧院先后历经了两次火灾,1856年由建筑师卡鲍思设计重建。
历史上,莫斯科国家大剧院曾经多次经历战火:十月革命时期,列宁领导的起义部队和沙皇的军队曾在大剧院附近的街道开战。今天,大剧院的外墙上的单孔依稀可见。1941年10月,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德军的轰炸机在大剧院的上方投下了一颗炸弹,剧院的前厅被炸塌,莫斯科的市民们用最短的时间修复了大剧院。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大剧院的地位绝不亚于克里姆林宫,“后者是政治的中心,而前者则是艺术的圣殿”。
如果你仔细看的话,还能辨认出左后方的加加林纪念碑。
加加林纪念碑位于莫斯科西南方向的加加林广场,有42.5米之高,当然就是为了纪念前苏联航天英雄,太空飞行第一人尤里·加加林。
上面提到过克里姆林建筑,斯巴斯克塔就就是著名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东面围墙的主塔。斯巴斯克塔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救世主塔,或许大家对这个名字更熟悉。「救世主」的由来,主要是因为十六世纪塔楼前方镶嵌了一幅斯摩棱斯克救世主(Smolensky Saviour)圣像画,1973年被替换,不过2010年又重新恢复。另一种说法是1658年时,塔楼大门的内墙上方安置了一幅涅鲁科特沃尔尼(Nerukotvorny Saviour)圣像画,但是这幅画1917年也被移走了。
斯巴斯克塔1491年建造完成,但是上面这口大钟好像不是一起建好的,从目前能考证的资料来看,大钟是在1491年至1585年间修造完成的。最早塔顶上也不是红色为五角星,而是俄罗斯帝国时代的国徽双头鹰。苏联时期,斯大林想要清楚沙皇时代的所有痕迹,于是他下令把双头鹰拆下来,换上了这颗红色的五角星。
斯巴斯克塔的视野非常好,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克里姆林宫。
最后这颗精致的工艺品足球,其实也大有来头,它代指的是法贝热彩蛋。
沙皇俄国著名的珠宝首饰匠人、工艺美术设计家,彼得·卡尔·法贝热,传承了父亲的手艺,并留学德、意、法、英等国进修钻研工艺美术与珠宝首饰设计,凭借极为精巧的珠宝工艺品闻名于世,是俄罗斯最伟大的珠宝匠人。
法贝热的作品用料讲究、设计大胆,受到欧洲各国皇室的追捧。1885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命令他为皇后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做一枚复活节彩蛋。精细的工艺让皇后甚是欢喜,法贝热遂被皇帝封为“皇家御用珠宝师”,委托他每年制作一枚彩蛋。
1885年至1917年间,法贝热与助手制作了69颗彩蛋,其中有50枚王室特供的复活节彩蛋,很可惜现在只有43枚留存了下来。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献给沙皇的法贝热彩蛋首次公开展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异于这绝妙的工艺,法贝热彩蛋的美名传遍整个欧洲。
短短40秒的世界杯宣传片,背后埋藏着如此多的俄罗斯文化标志。正如我之前所说,世界杯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体育方面,借着这个窗口向全世界展现自己的文化,也许比最后捧得大力神杯要有意义得多。如果你留心观察的话,整套世界杯的视觉设计都融入了俄罗斯风味,细细品味乐趣非凡。其实就在这40秒的宣传片中,我也还有大概4个建筑没有认出来,不知道它们对应现实中的哪些场景。要是你也很喜欢挖掘它们背后隐藏的故事,不如试试看找一找。
片子里埋了一个小彩蛋,最后的法贝热彩蛋打开时,那个机械开关的声音听上去其实很像 AK-47 的上膛声,果然这才是最正宗的俄罗斯风味啊 (*¯︶¯*)
评论区
共 4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