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双点医院》,《双点校园》有个特别赞的变化:玩家未必想成为双点医院的病人,但可能会想成为双点学校的学生!
不是每个人都了解或熟悉医院;但是在九年义务制下,玩家大都在学校经受过某种幸福、煎熬和想象,有着某种印象、情感和画面感,有某种理应和理想。
这种转换不仅来源于题材的变化,更有制作组对玩家视角的设计转变,从“经营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其中涉及了目标、数值、素材等多方面的改进,引导玩家的乐趣从建设一个赚钱的医院变成建设一个心仪的校园。玩家更多地注视着人物的心情和状态,而不止是货币和收入。用制作组在访谈中的话说,病人会很快离开医院,但是学生会待很久。
比如,各年级的课程的名字很有意思。这个小细节既不会影响经营校园的任何指标,也不会影响师生的任何属性。但是却让我对于这门课程和学校充满好奇与兴趣,从而加强了成为“学生”而不是“经营者”的代入感。
厕所放哪里,不再取决于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而更可能是我认为哪里有一个厕所更合理。“合理”可能来自我心里的某个理想型校园,也可能来自某个过去的学校印象。比如我在犹豫厕所是否应该放在大楼门口,突然想起,是的,我们以前学校教学楼的厕所就对着大门。
从模拟经验到模拟美好生活,还挺喜欢《双点校园》的。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