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茫茫大海之中,一个巨大潜艇正在缓缓向前航行——这是1980年的电影《复活之日》的开场,也是小说原作序章所描述的场面。
而在今日,笔者总算拜读完其原作小说,心中略有一二遐思,故而提笔书写。
若要让笔者选择一个贴切的词来形容这部作品——尤为是前半段的部分,笔者大概会用“超前”一词来描述吧。是的,这本科幻小说确实是一部相当超前的作品——其所描述的,正是一个病毒肆虐的末世场景。
本书成书于1964年,其中些许内容于2022年的现在读来,极具代入感和共鸣。而其作者,便是与科幻短篇大师星新一、推理与科幻名家筒井康隆二人并称为日本科幻御三家之一的“SF界のブルドーザー”小松左京。
小松左京,生于1931年1月28日,1961年以短篇《地球和平》出道。他在国内最知名的作品,当属获得第27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的《日本沉没》。在权田万治所著的《日本ミステリー事典》中,给以其的描述为“ 科学思想家としての姿勢を一貫して持ち続けていて、科学エッセイの執筆も多い。”(大意为,他一贯保持着科学思想家的态度,撰写了很多科学随笔。)大概也是因此,他的作品从不缺乏对于相关科学知识的讨论。
同时,他的作品中主题方面,小松左京一直保持着对于人类文明的反思。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流露着对于科幻作品思想高度的探索。
回到正题,本作《复活之日》同样是一部相当小松左京风格的作品。本作主体分成两个部分——灾难之年,复活之日。在第一部《灾难之年》中,小松左京笔法昭然地将病毒诞生、初有规模、大肆爆发的过程以碎片化的视角、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之人的经历想读者呈现。宛若一幅幅不成体系的碎片,渺小而繁多,将一整个灭世的绘卷尽数展现在读者面前——纷繁的人物登场又退场,对于整个地球,对于整个宇宙而言,这一物种的文明显得如此脆弱。
而在这之后的《复活之日》中,在南极仅存的人类,却依然要为了生存而努力——其原因恰是在《灾难之年》中的某一篇中所埋下的一处伏笔。恰如小松左京在其作品《继承者是谁》中所言——“人类这种生物——自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以来,从未彻底解决任何问题,也不曾真正了解人类的本质。”读及结尾的某处,笔者终于也忍不住忆起序章之中,某一角色所发出的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
但是,也正是小松左京——“即便如此,我还是热爱着人类。”在故事的最后,人类依旧有着一点点的希望。在真正意识到己身的渺小后,人类的种族仍然顽强地延续了下去。
评论区
共 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