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原本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类情感和精神力,或者是反映现实,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一切都变得像泡面一样唾手可得的赛博朋克资本社会环境下,各种各样的艺术似乎渐渐地成为了一种消费符号或者其预备军,等待着成为下一个互联网热梗。互联网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就是现实本身,人人渴望表达,渴望被看见,并且各种艺术创作的门槛也相对降低了,形式也更丰富了,但在被消费主义符号编织的网络笼罩的当下,艺术创作似乎产生了一种病毒繁殖般的病态,那些有能力被大众看见的内容似乎都只表达了赤裸裸的三个字:我想火,所以无论是对消费主义的批判抵抗还是吹嘘崇拜,本质上都变得毫无区别,都是为了财富符号的繁殖,仿佛创作的主体不再是人,也不需要再假装有什么深层次的内容,创作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和流行,然后贩卖给焦虑空虚的中产阶级,来塑造自我身份,真正用心去表达深层内容的艺术家,要么是无法用创作养活自己,要么被资本收编成了一种新的符号,主体性也随之消亡,干净得像一台印钞机。就好像你拿到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拆开一看,符号背后有的只是更多的符号。反商业似乎成为一件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事。Video killed radio star, internet killed the artist…如果真有下辈子我必不做艺术,我宁可去找个电子厂服装厂食品厂什么的上班,反正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这俩都差不多啊,甚至后者可能还比较能赚到钱。
评论区
共 2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