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时半会睡不着,又翻出《笔记的方法》看了一章
翻到如何选择精进领域这块,被启发到了。书中引用了 Paul Graham 的两个判断标准,大意是:
1. 对做这件事是否很痴迷,哪怕没有回报也愿意做?
2. 是否能帮到他人,而不仅仅是自我满足?
对初起步的创作者来说,我觉得也是适用的。如果对选择专注的创作领域感到踌躇不决,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列个清单,用这两个问题筛选出候选。刚好我之前也分享过,如何找到自己的 niche [1]。
借此机会也审视了下自己,目前在关注的学习、创作和生产力,在几年前还没有换到创作者视角时,确实就已经在持续了,那时学网课比刷手机还上瘾,靠着做自动化、分享信息收集的技巧也帮到了很多朋友,很庆幸自己并没有随大流强加什么别的方向。
少楠和 light 在 IAPR 标签的使用上,也给了我一些启发。
初看是 PARA 基础上调整的,加上了 Inbox 收集箱作为缓冲,去掉了用于隔开不活跃笔记的 Archive(这块我目前还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去掉了,担心长期以往在目之所及范围堆积太多笔记)。
但进一步了解,发现这套相比 PARA,更关注长期精进领域,而非项目第一位。
IAPR 里,Inbox 后跟的就是 Area,然后才是 Project;而 PARA 的优先级在名字上就能看出,Project 是第一位,其次是 Area。
这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差异?
以我自己为例,实践 PARA 的这段时间 [2][3][4][5],我确实分开了进行中的项目、长期关注的领域、感兴趣的主题。但就长期关注的领域而言,我处理的态度更像是:
这里有个分类盒子,相关的东西我可以放进去。
而不是:
这个盒子对应的分类对我很重要,我得主动多找些这方面的东西收集进去。
后者便是我读到 IAPR 这段时的理解,我意识到自己不该被动的划分出几个分区,把笔记往里面放,而是应该更主动的寻找这方面的信息学习输入,才对得上所谓的领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要立马从 PARA 换到 IAPR,老实说这套框架很像是融合了 PARA 与卡片笔记法的闪念笔记,而我在 Notion 里已经用一个专门的数据库实现 Inbox 了,标签也是类似「2 Area/内容创作」这样模拟文件路径的形式。
我理解自己需要的是知识管理的态度转变,从笔记分类的工具人,转变到精进特定领域的学习者,这意味着我需要提高 Area 的优先级、一些原本在 Resource 里的可能也要转移到 Area 了。
[1] 如何确定创作的专注领域?我从研究创作的海外博主学到的 6 个建议 https://www.gcores.com/talks/511512
[2] 什么是 PARA https://www.gcores.com/talks/692967
[3] 我如何在 Notion 实践 PARA https://www.gcores.com/talks/697308
[4] 我如何在 Obsidian 实践 PARA https://www.gcores.com/talks/715616
[5] PARA 如何与永久笔记这种加工程度分的框架共用 https://m.okjike.com/reposts/656ef8e1f9a492630ba71040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