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一战的胜利者(英法)对德国人民的伤害和侮辱是故意的。他们召开和平会议的日期是1919年1月18日,是德意志帝国差不多50年前宣布成立的日子,而他们选择签订协议的地点正好是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的镜厅。也许这些还是可以忍受的。但他们选择签订的日期6月28日正好是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的五周年纪念,这与美国威尔逊总统信誓旦旦的绝无私心构成了讽刺的对比。
总体来说,《凡尔赛和约》所造成的巨大伤害主要是心理上的侮辱,而不是物质上的勒索,当时德国全国上下所有党派都觉得这是奇耻大辱,没齿难忘。“欧洲即将迎来一个恐怖的时代”,和约在巴黎最后签字生效的当天,一位有远见的观察家如此说到,“现在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闷热,而这场暴风雨的结束方式很可能比世界大战的毁灭性更强”。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出生在奥地利莱茵河畔布劳瑙(Braunau)郊区219号的一栋房子里。
他是父母的第四个孩子,之前三位兄长都先后夭折了,之后出生的两个也只有妹妹宝拉活下来了。但是这座小小的边境城镇并没有给希特勒的成长带来多大的影响。5岁的时候,他的海关关员父亲被调到了林茨(Linz,是奥地利北部城市),6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在靠近兰巴赫的地方买下了一座将近10英亩的农庄。就在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希特勒成了唱诗班的一员并担任助手。但是他的父亲很快就将农庄出售了,不久之后他的父亲在林茨不远处的莱昂丁(村庄)买下了一栋房子,定居下来安度晚年。
乔西姆费斯特认为,尽管长大后的希特勒表现出精神不稳定的迹象,但是阿道夫的童年景象呈现出的基调还是相当稳定/可靠和安全的。
其实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本人呢,感觉这个作者是比较严谨的,因为有很多不严谨或者刻意污蔑希特勒的历史学家、传记作者都认为希特勒那种偶尔的精神不稳定,是从童年开始。这种从结果推导过程的考究的方法绝对不是百分之百正确的。
作者继续说,阿道夫·希特勒是一个精明/活泼且很有能力的学生,只不过由于他无法完成常规的功课,使得他的天赋被掩盖了。他这一性格特点很早就体现出来了,他很爱偷懒,加上顽固的性格,使得他越来越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美丽的事物能给予他无上的愉悦。但是从他就读的多所小学成绩单来看他不是一个好学生。
所以他的父母把他从到位于林茨的一所技工(此技工非技工)学校,专攻理工科和现代科目,但是,让家人失望的是,在这里,他的学习照样一塌糊涂。他因此留了两级,第三次升学还是靠着最后的特殊补考才过的。他的学科分数不及格,但是思想品德,绘画和体操这几门课,他得到了及格或是更高的分数。
希特勒后来是怎么评价自己小时候呢?他为自己披上了“传奇”的外衣,加上日后对自己个人崇拜的狂热兴起,又进一步添油加醋,让自己的身世更加扑朔迷离,令人伤感——传说中,希特勒童年苦不堪言,但是这位天将降大任的男孩没有在可怕的困境下低头,他战胜了恶劣的条件和他那迟钝的,摧残儿子精神的,暴君一样的父亲。他把他父亲描述成了一个酒鬼,希特勒在回忆这些往事时,谈及了他如何责备劝说他的父亲,连拉带拽地从烟雾弥漫的酒馆把父亲拖回家。希特勒将自己描绘成一个战无不胜者,一个早熟的天才。他说,自己从小具有领导能力,在一众玩伴中间是个头儿,他认为自己是天生的领袖,他随时都能提出考虑周详的骑士冒险计划。通过这些天真的游戏,长大后的希特勒逐渐培养出了对未来战争和士兵职业的兴趣。
作者分析说,希特勒说自己在玩伴中间是个真正的领袖,这不是不可能的,联想到奥地利王朝时代官员的尊崇地位,而他是一个公务员的儿子。他无疑是有这个身份自信的。作者分析希特勒学业上的溃败很重要一个原因肯定是因为他的“羞耻感”,他在林茨这个城市读书,他的地位感不免受到重创。在林茨,在一帮城里人,一众书香门第的子弟中,希特勒就是一个乡巴佬,是个令人鄙夷的外乡人,所以在林茨的技工学校他也没有交到任何朋友。他总是保持着拘谨,冷淡的态度,像个陌生人一样。
希特勒在后来把他在中学的不得志说成是是对父权的反抗,因为他的父亲想逼他走上公务员的道路,获得他一样的成功。他描述当初他父亲是如何被父亲带到林茨的总海关处,他的父亲希望这次参观能让他燃起对此职业的热情。而他却对这一切“厌恶和痛恨”。在他看来,这里不过是“政府的牢笼”。然而作者认为这种和父亲的长期斗争,其实是希特勒的幻想,因为他可以推断的是,希特勒的父亲对他的职业选择基本没有任何关注,两人之间倒是一直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关系,那就是他死板的父亲要求身边人对他绝对的服从,父子的争执也是源于此,而不是对希特勒学业的坚持。
希特勒的父亲在儿子进入技工学校不久后就离开了人世,当希特勒因为对学校的厌恶和反复无常的性格而辍学时,这位父亲已经走了有两年多了。羸弱和溺爱儿子的母亲也没有强迫儿子子承父业,而且对于希特勒要坚持辍学,母亲虽然坚持反对了一段时间,但是也妥协于这个任性的儿子了。1905年,也就是希特勒16岁的时候,眼看希特勒的学业没有好转,母亲同意了希特勒退学的要求。
希特勒带着深深的怨恨离开了学校,虽然他试图用选择艺术作为职业,来为自己的学业失败开脱,但是很明显,作者认为,他一直没有从这种打击中解脱出来。父亲去世后,母亲就把房子卖了,在林茨租了一间公寓,靠着养老金维系家庭的开支。16岁的希特勒无所事事,将未来的计划暂时搁置。他可以花一整天在林茵道上散步,他定期去当地的戏院,加入音乐俱乐部,而且还成为了大众教育协会图书馆的成员,他后来提到被唤醒的性意识还促使他去参观了蜡像馆的成人区。学业的第一次失败,让他明显的躲进了自己幻想的世界里。他无所事事,但会为所有事情操心。他为博物馆,豪宅和博物馆画设计草图,还有多瑙河上的桥————35年后,他以年少的计划为基础,下令修建了这座桥。
他到处寻找新的职业,新的刺激和新的目标。他学过一段时间的钢琴,厌烦后又放弃了。他年少时曾有一位好友,名叫奥古斯特·库比泽克,是林茨一个装潢设计师的儿子,两个人在音乐上兴趣相投。希特勒将这段时期描述为“孤独者”还是比较准确的。除了他的母亲和盲目崇拜他愿意做他观众的“奥古斯特儿”(希特勒对奥古斯特·库比泽克的爱称),他的少年时代最重要的舞台上并没有其他人登场。希特勒迷恋瓦格纳的音乐,经常一晚接着一晚去听他的歌剧。
库比泽克曾与希特勒一同去看瓦格纳的歌剧《黎恩济》(注:全名《黎恩济,最后的护民官》,故事叙述了14世纪中叶,罗马护民官黎恩济带领罗马人民反对暴政、争取自由,后来却被恶人陷害致死的故事。)
据他说,希特勒深深被其华丽的音乐语言所打动,被主角受到同胞的残忍杀害而激动。
歌剧散场后,两位少年去了弗莱因伯格。当这对儿时的朋友30年后在拜罗伊特重逢时,希特勒曾说,“那一刻就是一切的起点”。
评论区
共 3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