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动物之森》(官译:《动物森友会》)的印象,只在二十出头时,在DS上的一瞥,玩了很短一会儿,就放下了,觉得无聊至极;然后就是去年的手机版《口袋营地》,也是浮光掠影,热闹是热闹,但不觉得有什么好玩。最近想研究一下这个游戏,便拿起3DS,正好看到《动物之森:新叶》(Animal Crossing: New Leaf)被列入任天堂精选游戏,打对折(29澳元),于是从EShop买了下来。
3DS的《动物之森》(我估计该系列的其它代际也如此)允许同一个存档下建立多个角色。
这就有意思了,我一开始还不知道。因为《动物之森:新叶》这个游戏在一开始让你去做一个小镇的镇长(村长?)。我开始玩了一会儿之后,想到小朋友的英语阅读看看动森应该没有问题,于是也怂恿她建了一个角色。我以为她也会当一个镇长,就是说我们两个的账号是多个不同存档。没想到完全不是如此!
在我成为村长之后,接下来建立的角色只能成为村民了——而且是同一个村子的村民。也就是说,我跟小朋友生活在同一个村子里。而不是通过动森的其它真实社交系统来访问相互之间的镇子(好像是开火车,做梦什么的)。接下来几天,一家三口在村子里全都建了房子。
但这还不是全部,《动物之森》的一个核心的社交系统是写信。我想,无论跟那些动物村民怎么写信,都觉得有点假(虽然他们的回信都情真意切),因为目的是跟他们搞好关系等等。但三个大活人之间的写信,包括送礼物,这个社交关系可是真真切切的。
在《动物之森》这个以社交为核心的游戏中,引入真实社交,可想而知会有多少欢乐。这游戏有个特点,就是商品是每日刷新的,卖完就没了,这包括前期重要的三个工具:捕虫网、鱼竿和铁锹(分别对应抓虫子,钓鱼和挖恐龙化石)。让我们在最初两天不得不在下线前把鱼竿什么的丢在下一个上线的人的门口。
还有一个例子,昨天让小朋友在家里收拾书柜,本来想给她五毛钱奖励,但转念一想,我答应她收拾好书柜,在动森里给她寄1500铃铛(游戏里的货币名……),她果然动力十足地把书柜收拾好了。第一次感受到虚拟币对人的激励比真钱还强烈。
另外,游戏中的喵券(只能通过完成日常任务来获得)可以用来订购营地的套装家具,如果一个人想多买几件,喵券不够,就会请求其他人去帮他买,然后寄过来,当然,会给铃铛来做补偿(比游戏里的铃铛—喵券兑换比率当然要高)。还有,在游戏里的拍卖场,当某一个人上线,看到有动物NPC在另一个人拍卖的物品前转悠时,往往会帮忙吆喝,力劝动物NPC买下……那件家具,或是衣服。
搞笑的是,这个游戏的物品有它真实的周转规律,我在很早时候不记得是卖了还是送人了的一件T恤,居然在好久之后,成为一个动物NPC送给我的礼物,又回到了我身上。让人哭笑不得。
玩了几天这个游戏后,我一直在想,它的核心游戏循环,或者说,玩家持续玩下去的动力是从何而来的,或者说,它的系统结构到底是怎么样的。有一天晚上,在纸上画了好几副草图,慢慢抽象下来,觉得找到了一点感觉。就是下面这几幅。
因为我玩的还不多(主街的商店都开了,热带岛屿也去了,但网络社交的部分还没怎么试过),所以这个系统分析肯定不够完善,而且也谈不上有什么结论可言。但画图的过程比较有趣,于是分享一下。
最后这张用人话来说就是:游戏以时间更新为核心,利用时间来驱动自然资源更新,玩家通过互动将自然资源转化为货币1(铃铛);时间驱动社交节奏;时间掌控玩家总进度(房屋升级,地区解锁,商店解锁);时间掌控节日事件;时间掌控日常任务的内容和节奏。日常任务产生货币2(喵券)。
无论是铃铛、喵券、社交、以及游戏总进度带来的货币3(热带岛小游戏获得的勋章),归于和带动一个核心的深度玩法,就是物品(人物自定义、房屋自定义)的流转。另外,游戏总进度还会往系统底层扩充玩家的互动选项(可以砍树、游泳、潜游),以及自然资源的种类。
到了这张图,我觉得我的分析,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继续玩游戏,会充实和修正我对它内在体系的看法。
因为永远要记住:A Game is a System.
游戏设计师在享受游戏的同时,也能享受分解游戏系统,看清游戏背后系统的乐趣。
当然前提最好是你分析的、遇到的游戏能像动物之森这么好玩,融入难忘的个人体验。
我在《动物之森》之前制作的游戏都很难通关。连我自己都在想,等我老了,这些游戏对我来说都太难了!(译注:江口是《超级马里奥兄弟3》、《星际火狐2》等作品的设计师)它们制作起来也非常困难。于是,我想做一些在让我这个年龄段的人也能玩的游戏——换句话说,就是人人都能玩。(译注:制作第一款《动物之森》时,江口的年纪是36岁)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我总是回家很晚。我的家人也都玩游戏,有时候,我到家了,家人还在玩。于是,我就想,他们在玩游戏,我也在玩游戏,但是我们却没有机会一起玩。如果能有这样一种体验:就算我们不在同一时间玩,也能相互分享什么东西;就太好了。就是说,这种游戏孩子们放学了会玩一会,然后我晚上到家了,再玩一会;这样一来,就算我不在他们身边,也能参与到他们在玩的内容之中。同样的道理,他们玩的时候也能看到我都做了些什么。总之,我当时的想法是想创造一个空间,能让我的家庭和我自己有更多的互动——就算我们并不在同一时间段里一起玩。
评论区
共 3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