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核网的已经制作了很多有关科幻的节目,从原来的科幻史通识节目,到现在的科幻是什么探讨节目。每一次听都有很多的感触,恨不得自己能在嘉宾身边说说我心中的科幻。本文写在《科幻是什么》上下篇之间,有些东西可能和下篇有点重复。
第一次接触科幻正好是初中二年级,当时在《科幻世界》读到了一篇可以说影响了我人生观的短篇小说《高塔下的小镇》。
剧情其实很简单,在一个末世后的世界人们在大地上互相争斗。但是有一座古代的高塔划出了一块不大不小的区域,人可以离开这一区域,但是无法进入。区域内的人们保有部分战前科技产品,却完全不会修理维护。因此区域内生活富足,可以躲避荒原上残酷的现实。但是因为区域有限,所以小镇不可能发展壮大,更不可能恢复古代的科技水平。高塔失灵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那一天也就是小镇的末日。只有离开这一区域,才有希望成为推动历史的一部分,当然更大的可能就是死在荒郊野外……全文一直在探讨到底是应该为了人类的发展而走出庇护所,还是为了自己的一生安逸而偏安一隅。
谈文学性,这篇小说无论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还是文字笔法都算不上上乘之作。谈可读性,故事会里的很多小故事也都比它优秀。但恰恰是这篇小说深深的吸引了我,是因为它让我第一次开始思考一些哲学上的基本问题。开始思考我在那样一个环境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我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所以在我看来科幻小说的精髓是,正像是节目中说的,引发人们思考what if的那种能力。
那么到底是科幻小说中的那些特点使它在这方面具有了高于一般小说的能力呢?
科幻小说在英文可以分为两个词Science Fiction,所以科幻小说首先是小说(Fiction)。它同样需要人物,故事,情节起伏,矛盾冲突。它要表达、能表达的东西和所有的小说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东西是只能用科幻来表达的。
Fiction的定义本身就可以理解为虚构的幻想的故事。小说产生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通过设想一些虚构的极端的情景,以帮助作者制造日常难以遇到的冲突。因此小说本身就是幻想的产物,没有幻想也就无所谓小说。
人类可以说从学会讲故事的第一天起就学会了幻想(吹牛逼?)。所有文明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故事从来都不是史实,而是一听就非常不靠谱的神话。从埃及神话,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圣经,到中国的女娲夸父等。不管曾经人们对其多么笃信,今天的人都知道知道这些都是瞎扯淡,都是古人想象出来的。为什么我们如此确信呢?因为它们都不符合今天的常识!所以今天的人读这些文字时的感受,料想和两三千年前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也许依然能够体会其中的寓意,但是却少了许多虔诚。原因很简单,我们已经不信这一套了。
而另外一些文学作品,同样出于幻想,比如理想国,亚特兰蒂斯,三国志(别和我说三国志是历史,早期的史书也包含很多一看就不靠谱的记载,如果不是有佐证,史记也和小说无异)等。纵然跨越千年,今天读来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恰恰是也是因为他们所遵循的常识即使到今天也还是被广泛认可的。
这里面就有差别了,如果我把神话称为科幻小说,相信大家都会露出鄙夷的目光。如果我说三国志是科幻,估计得有人顺着网线来抽我。但如果我说理想国和亚特兰蒂斯是科幻,估计至少会有些爱好者愿意与我讨论一下了。
因此为了更好的说明,我大致把幻想分为两端,一端是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极端化的幻想。比如剧本《雷雨》中,和小妈的不伦之恋,自己的爱人是父亲早年间的孽债,人物感情崩溃时的疯狂,意外事故致人死亡。每一项都一定可能发生,但是要说这些极端事件是否集中在一个雨夜一个家庭中爆发过?那一定是没有的。
另一端幻想则是完全天马行空的幻想,一定不可能发生。比如众多的神话。
第一种幻想的优点是容易让阅读者相信并取得认同引发读者的思考,但是却严重限制了想象的空间;第二种幻想赋予作者更多的自由,但是却很容易让读者失去真实感进而减弱了深入思考的欲望。毕竟完全背离常识的疯话,想它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回顾上面提到的那些作品。神话明显属于第二种幻想,而三国志明显属于第一种幻想。这两者明显都不是科幻小说。但是亚特兰蒂斯?貌似刚好处于两种幻想方式的中间。一方面它依然符合常识,但是又从未发生过,谁也不能说它一定会或者不会发生,而仅仅是作为一种可能而存在。而恰恰是这样的小说,让我们朦胧中有了一种科幻的感觉。
当然,这种依靠主观判断的东西很多时候并不那么泾渭分明。比如圣经今天看来完全就是神话。但在很多个世纪前,对很多人而言是被当做真事儿的,当时的十字军有多虔诚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因为圣经也许部分符合中世纪的常识的,但是却完全不符合现代的常识。所以我们今天也很难了解作者当年到底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境来进行幻想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后面还会细说,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什么是我心目中的科幻。
符号化的科幻其实只是一种背景设定的方式,以帮助激发读者对于特定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因此科幻小说的主要特点应该是合理性,而非幻想。而最能保证合理性的东西,就是是否符合已知科学。所以在科学普及之前,是不可能有科幻小说的。
在科学真正普及之前,作者其实都是根据个人的常识和读者人群来确定想象的范围,读者也是根据自己的常识决定带着怎样的感情来阅读。就好像罗宾汉,如果你说他的弓受到了森林之子的祝福,就会带有浓浓的传说奇幻的感觉。如果你说它的弓是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木材加工工艺,甚至在弓身上加装了瞄准辅助设备,是不是一下就科幻起来了?
早期的作者就是这样,他们不会刻意的去选择如何幻想。自己熟悉什么,读者能接受什么,那就怎么写。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幻想的比例并不是由作家的主观来控制,而更多的是客观反映了科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存在感。因为只有大众开始接触和相信科学,以科学为背景来建立起来的冲突才会让读者产生真实感。
这一演化过程可以参考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骑士冒险小说(15-16世纪)。你在骑士小说中能够同时看到两种不同的幻想方式。既有女巫,诅咒,怪兽等纯粹的想象,也有古堡机关,诡异的机械,用稀有金属打造的神兵这些充满科学意味的东西。
而这种演化发生之时也正是文艺复兴时期,这绝非巧合。人们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从怪力乱神的阴影重新走向科学火炬的光明。谁能说当时的小说作者对于部分机械的描述不是受到达芬奇手稿的启发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必须要提一下爱伦坡和他的“气球恶作剧”(1844年)。
简单说就是爱伦坡自己写了一个一帮人驾驶气球跨越大西洋的虚假新闻稿,结果被很多报纸和民众当真了,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反响。今天读来,它感觉就像是凡尔纳作品的不完整版。我相信爱伦坡当年也绝不是出于任何科学的目的来创作的。但这个作品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因为它证明了科学在当时的社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关注。相较于神秘主义的解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科学来认识和理解我们的世界,科幻作品得以产生与发展的土壤已经足够肥沃。于是很快,我们就有了凡尔纳,威尔斯这样专注于以科学构建背景进行想象的作家,进而有了真正的科幻小说。
当然了,当年的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所写的作品叫做科幻小说……这里没有提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因为在我心中这是一部跨越时代的作品,是一部在19世纪初的新浪潮作品!
从凡尔纳到黄金时代--纠结于科技发展对于生活的影响
以科学为背景进行幻想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放之四海皆准而且永远不会变。只要作者的幻想符合已知的科学常识,那么它就会被全世界受过科学教育的人群所接受。而且它不会随着文化,宗教,社会形态的改变而改变。这就使得科幻有了跨越时空的预测功能。
可以说从19世纪末开始,小说作家开始用科学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幻想有多大成分是现实,有大多成分是合理的预测,又有多大成分是纯粹为了幻想而进行的幻想。作者开始有意识的选择自己幻想的范畴。于是几乎是同时,科幻和奇幻诞生了。
凡尔纳作为早期科幻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可以说都是建立在扎实的科学基础上。其引发的思考可以概括为随着科学及工业革命的爆发,普罗大众的生活将会受到何种影响。可以说凡尔纳此时已经清晰的认识到,整个人类的发展速度已经和文艺复兴之前已经有了质的不同。科学不再是贵族学院内的工艺品,而即将成为下里巴人生活的必需品,普通人的生活即将迎来巨变。这里我比较喜欢用《环游世界80天》(1872)来举例。
通读全文,你几乎找不到任何突破今天科学范畴的幻想,甚至让人怀疑这是否只能算是一部冒险小说?但是在一个绝大多数人一生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半径几百公里的年代,他幻想到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快每一个人的活动范围都将大幅增加进而可能带来一系列生活上的改变。可以说到了一战的时候,凡尔纳的这一幻想就完全可以实现了。
凡尔纳的这种科幻模式可以说一直持续到了黄金时代。包括海因莱茵和阿瑟克拉克的很多作品也还是沿着这个模式在写作。这里比较典型的样板是阿瑟克拉克的《天堂的喷泉》(1979)。文中描述了太空电梯的构想,讨论了太空电梯可能的应用方式,其中的技术细节不一而足。
再有就是《重力使命》(1954),文中虚构了一小队生命体在一个密度极高自转又极快的行星上的冒险故事。这简直就是一部有关牛顿力学和重力的案例教学,相信我,这部作品对于初高中生的物理学习绝对大有帮助,加上物理公式就是课本了。
这类小说最大的作用就是刺激读者对于未来的幻想,激发大众对于科学的热情,甚至还能起到一定科普的作用。但你说有多少更深层次的哲学探讨吗?我想并没有太多。之所以凡尔纳式的小说迅速崛起并撑起了一个黄金时代,同时代却鲜有玛丽雪莱和威尔斯,我想坎贝尔功不可没(难辞其咎)……
《惊奇故事》是一本1926年创办的廉价杂志(你可以理解为底层群众的厕所读物),因为首次提出science fiction的概念,为被誉为第一本科幻杂志。而坎贝尔作为该杂志的主编规定了科幻最早的范式。
这里要提一下幸存者偏差,之所以我们今天知道凡尔纳是因为只有它流传了下来。凡尔纳不能代表那个时代众多的粗制滥造的猎奇故事。我曾经有幸翻过几本二战前的《惊奇故事》,你会发现其中很多作品的创作水准之低简直令人发指。当时还存在着大量拿着激光枪的侦探小说,未来版的玛丽苏爱情故事,甚至还有一些色情内容。这些作品虽然以科学作为背景进行幻想,但是故事冲突本身却与科学背景毫无关联。用我的话说就是具有科幻的外衣,但缺乏科幻的内核。放到今天,这些都会被归为披着科幻外衣的伪科幻小说。包括我国的《科幻世界》,也存在着部分此类小说。(严格来说大量的太空歌剧也都属于这一范畴,但是因为这类故事实在是太吸引人,所以很多科幻爱好者倾向于对它网开一面……)
正是坎贝尔通过《惊奇故事》选稿的指导思想,决定了科幻小说的发展道路。“写真正的科学”、“用现实手法描写超现实的题材”、“用过去式描写将来的事物”、“对科技和进步保持乐观态度”。可以说,坎贝尔通过自己对于科幻的理解,选择了凡尔纳的路线作为那个时代科幻小说的范式,而打压了威尔斯的路数。这确实保证了作品既有科学合理的背景,也同时具有科幻的内核。这种选稿思想一方面将市面上的大量伪科幻与真正的科幻区别了开来。很快发掘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幻作家,极大的促进了科幻文学的发展。尤其是二战后,人类的科技再一次因为战争而有了长足的进步,美国作为战争最大的赢家感觉未来一片光明,这些都极其符合坎贝尔定下的范式。但另一方面这又是一种对作者的粗暴干涉,严重限制了科幻的多样性。天知道这种样本化的规定扼杀了多少优秀的异类呢……(仅为个人观点)毕竟以今天的标准来看,科幻已经比坎贝尔的要求要丰富的多。
然而一切并没有如坎贝尔设想般的美好。世界很快陷入美苏冷战状态。核战争之于今天的我们仿佛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对于当时的世界却近在眼前。载有核弹头的战略轰炸机24小时保持巡航值班,规模庞大的坦克集团军在边境集结,各国定期举行核演戏,大量的民防工程,西欧一些国家甚至还制定了有事时将童男童女转移至北美以保证种族延续的避难计划。说实话,这些史实本身听起来就已经够科幻的了。
应该说进入冷战时代后,人类对于光明未来的信心迅速消减。在全人类已经需要为未来做最坏的打算时,你再要求科幻作家“对科技进步保持乐观态度”就显得有点可笑了。于是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人们陷入反思,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为什么生产力空前发展之后,人类反而走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这一运动可以说席卷了所有的文化领域,科幻小说也不例外。
此时科幻作品的写作手法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故事节奏开始明显的放慢,情节性减弱,对于科学细节的描写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作品的写作风格越来越多样,文学性变得越来越强,关注的问题也从微观走向宏观。此时科幻开始不再纠结具体的科技发展,转发讨论人类整体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并重新探讨在生产力急速发展之后人与世界与自然与人的关系。科幻小说中的人物不再仅仅是那些站在科学前沿的科学家、精英、开拓者。大量平凡的市民、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物出现在了科幻小说中。简单来说就是科幻小说变得越来越浪漫,越来越软了。
一是《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篇1959、长篇1966),文章的主人公因为一场实验,而从一个普通人家的弱智小孩变得天才无比,最终却又无助的失去智力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因为智力的提升而变得快乐,反而因为认识到了人性的丑恶而变得越来越消极和暴躁。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跃然纸上。通篇文字给人一种既忧伤又温暖的感觉,读完之后好像眼里泛着泪花嘴上却挂着微笑,非常神奇。
另一本是《弗兰肯斯坦》。没错!就是这本200年前写的科幻小说,在我心目中却是当之无愧的新浪潮小说!相信对于很多人而言,都知道诗人雪莱。但是真让他背一段雪莱的诗,估计大多数人都背不出来。你如果问他《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大多数人都能说出个梗概,但是你问他作者是谁,估计大多数人又哑火了。其作者的正是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
故事梗概大家都知道就不简述了。作为大文豪的妻子,作品的文学性自不必说。文中对人类自我认知进行的反思比之后100多年中的几乎所有作品都要更深刻更彻底。正如新浪潮时期人类已经意识到自己也仅仅是一种动物并没有什么特殊;创造生命也不是什么上帝的神迹,而仅仅是普通的自然现象。于是很多新浪潮的小说都在讨论当有一天人类也拥有的创造智慧生命的能力,那么智慧生命存在的意义,人类与创造物的关系,人类的自我定位等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就都值得重新思考了。比如著名的《2001太空漫游》(1968)。一直到今天克隆人类指日可待,关于该技术伦理道德的讨论与《弗兰肯斯坦》的内核问题并无重大的区别。所以说它是一部跨越时代的作品真的一点也不过分。
应该说新浪潮时期是一个没有范式的年代,这是一个美好的年代。机核科幻史节目中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那就是赛博朋克实际上是新浪潮的延续。新浪潮时期大家丢掉了既往的范式,但是有没有找到新的范式。渐渐的科幻作家们对于人类社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形成了一定的共识。那就是黄金时代之前大家相信通过科技发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通过反思人们意识到科技发展可以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却解决不了社会问题。资本主义对于大多数人的压迫,财富分配的不公,人性的自私与贪婪,这些问题都是科技发展所无能为力的。相反,随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反而使少数人可以拥有更大的力量。压迫多数人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隐蔽。对于大多数底层平民而言,高科技和低生活是并存的。城市化问题,环境问题,人与人的不平等都变得越来越严重。
于是科幻作家找到了新的范式,赛博朋克。严重污染的自然环境,阴暗肮脏的城市,巨大的霓虹灯和无孔不入的商业广告,控制一切却缺乏人性的大企业,使用着技术先进但外表简陋工具的底层极客,无所不能的网络世界。由于这一范式在视觉上有着显著的符号化的特点,所以备受游戏及影视文化的喜爱。机核自己也介绍了很多,这里就不细说了。只推荐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和菲利普狄克的《黑暗扫描仪》。可以说这两部作品分别了赛博朋克的两种风格特点,一个主打赛博,一个主打朋克。当然像《雪崩》这样的作品,又可以很好的将两者结合起来。
同样是范式,赛博朋克却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并没有排他性。因此这个时代实际上依然有大量不同风格的优秀科幻作品涌现了出来。
科幻的新世纪--抛弃形式来进行更纯粹的哲学思想实验
科幻是什么上这一期节目中的一个观点让我仿佛找到了知音,那就是科幻并没有定义,它仍在迅速的发展。回顾科幻发展的历程,科幻的内核实际上越来越脱离客观现实的舒服,越来越抽象化。今天的很多科幻作品已经越来越偏向于完全抛开背景设定的科学解释,甚至已经不再管社会发展的合理性。仅仅依靠几条简单的规则来构建一个世界侧影或角落,就可以完成一次纯粹的思想实验。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直接从哲学课本里拿出一个类似于火车轨的难题来和你讨论。
一是《未来闪影》(1999),作品描述了人们在睡梦中突然看到了若干年后自己几分钟的生活。然后几乎通篇都在探讨宿命论,如果宿命论成立我们该如何面对未来?如果宿命论不成立那么我们又如何能知道?作者罗伯特索耶,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这个调调。
另一部是《这个男人来自地球》(1998)。严格来说这只能算是一个电影,成本只有1万美元……故事讲述了一个大学教授自称已经活了一万多年,他的几个同僚想方设法证明他在胡扯。最终演化成一场对于人类发展历程,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的宏观审视。如果抛开电影最后5分钟,你完全可以说男主就是一个装灯胡扯的神棍。从形式上看,这部电影不存在任何符号化的科幻标志(抛开最后5分钟),你说它是一部普通剧情片都可以。但是其幻想展开的内核又是那么的科幻。你可以说这是一部脱去了科幻外衣的科幻作品。
在新世纪,科幻已经变得越来越包容。今天依然有人沿用黄金时代的范式,作品看的人心潮澎湃;也有人写着菲利普狄克式的作品,看完了让人只想颓废的嗑药自杀;有如刘慈欣《三体》一般故事性极强的爽文;也有类似《星际驿站》般缓慢优雅如田园散文。今天的畅销书榜上,永远少不了科幻小说的身影。
其实客观上一部小说算不算科幻小说永远说的都是形式,我们只能依靠符号化的东西才有可能定出严格的可操作的衡量标准。相反,一部小说是否具有科幻的内核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你理解到了那它就是你的科幻,哪怕作者本人可能都没理解到。
比如《美国众神》,如果你看到的是神明间史诗般的对抗,那它就是奇幻小说;如果你看到了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传播和演变,那它就是科幻小说。我们今天说《堂·吉诃德》是骑士冒险小说,但是如果改成后启示录世界的堂吉诃德带着AI仆从桑丘,骑着末世后拼凑的摩托,去挑战蹂躏人类定居点土地的战争机械。结果发现这不过是一部普通的农用机械,在失去服务器响应后依然徒劳的进行着土地翻耕作业。是不是一下就赛博朋克了?文章要表达的意思会有本质的变化吗?我想未必吧……
再有今天的话剧《琥珀》,讲述了一个因为亡夫的心脏被移植给了陌生人,而与对方产生羁绊的故事。今天不会有人说这是一部科幻作品。但是同样的故事放到200年前,谁能说它不是一部《弗兰肯斯坦》式的作品呢?
所以在阅读时请忘记科幻小说的划分,让黄金时代、新浪潮、软科幻、硬科幻这些概念都见鬼去吧。甚至都不要再纠结你看的是否是一部科幻小说。你只要慢慢的阅读和体会就好了,别人怎么定义一点都不重要,你觉得它是科幻,那它就是你心中的科幻!
评论区
共 2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