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未来事务管理局在北京成功举办了「2019年度科幻产业观察峰会」。
中国出现了《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上海堡垒》《被光抓走的人》四部本土科幻电影。
《三体》在日本大卖,成为现象级作品,中国科幻作家随即出圈到日本、欧美,逐渐吸引了大众甚至精英的视线。“科幻”、“未来”一夜间成为热词,科幻领域的图书创作、影视剧制作、游戏发展、周边产业等都开始增长。以顶端平台为代表,整个生态圈都表达了对“科幻”这一领域的明确关注。
更巧的是,这一年,我们迎来《银翼杀手》中的年份,未来与现实逐渐重合。复盘一年的产业形态后,我们发布了这份「年度科幻产业观察榜」,选出了50多家具有行业前瞻性、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机构、项目和团队。
很荣幸获得这个奖项。在2019年,我们国家航天中心有了不错的收获,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长征五号也已成功发射,并将东方红卫星带入轨道。
2020年,我们还将有火星探测等许多新的探测活动,这是我们国家探测力的新的展示,也是延展人类的想象力、空间技术的展示。我们为从事这项工作而自豪。预祝科幻产业能够取得健康、蓬勃发展。
很多人说:科幻听起来很洋气,国企听起来很土气,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太违和了。但其实它们有密切的联系。国企、央企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地把科学技术向前推进。
科幻作家负责把人类的想象写成科幻作品,科学家则负责把科幻作品的内容转变成你我身边的科技。我代表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国企、央企向大家郑重承诺:关于未来,大家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
科幻和科技创新的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科幻的实现是必然的。希望看到科技与科幻之间不断碰撞,产生更好的作品,我们将对此做出大力支持。
作为中影股份的代表,我认为这一荣誉是对我们的信任,给予了我们在制作科幻电影上的极大动力。如果说2019年是科幻电影的启航,那么它的路途还非常遥远,中途也不会一帆风顺。但众多科幻迷,尤其是新生代的孩子们,将对中国科幻电影起极大的支撑作用。
我相信有许多孩子是因为喜欢科幻而喜欢上科学,希望他们将来进入科学行业后,再来反哺科幻行业。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科幻电影做出更多的贡献。
2019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也是也是我们乐高的全新太空系列发售之年,因此我们邀请了未来局和刘慈欣老师共同打造了一部乐高大片,它讲述了一个了从月球到火星的故事。
我们希望小朋友在玩乐的过程中不停地探索、不停地想象,这是我们的使命所在;希望能为小朋友们打开想象力的大门,将来为我们的科幻和科技领域输送更多的人才。
2020年是一个新纪年的开始,喜马拉雅希望借今天科幻力的东风,推出更多的科幻作品。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今年上线100种科幻小说或广播剧,助力科幻的发展。
非常感谢未来局。我们也是与玩具有关的公司,不过更多的是做给成年人的玩具,也算是拓展了一个新的品类。2019年我们与未来局有一些初步的合作,未来我们将做出更大的成果。
以前我们都是拿动漫奖项,第一次得科幻类的奖,很开心。以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人类生存问题,如今我们则关注未来,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全人类去思考的命题。未来,我们一起加油!
这是《被光抓走的人》得的第一个奖。我非常开心能获得未来局的奖项,因为未来局对我来说有一种家的感觉,就像和和亲朋好友一起聚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是艰难辛苦的,但是有所成绩,希望明年可以做得更好。
希望在座所有人都能从今天的大会中获得力量,我们一起把科幻产业做得越来越好。
每一次和未来局做活动,我都有种时空穿越感。我有幸参与到《流浪地球》项目中来,也是出于对科幻的热爱。作为一个概念设计团队,我们的工作根植于电影本身;中国电影仍然在发展,关于科幻的题材很少,但概念设计主要涉及的就是类似科幻的东西。如今我们终于有这样的机会设计科幻了。非常感谢未来局和《流浪地球》团队让我们实现了这个梦想。
非常荣幸。各位老师都谈到了科幻的出圈,谈到了行业内的深耕,希望我们明年也能开启关于科幻的新栏目。希望各行各业都能够关注科幻电影,关于科幻本身,关注人类的未来。
科幻是从现在通往未来的一个绚丽的通道。我们曾与未来局合作出版了《未来不存在》、《时间不存在》两本美丽的书,在将来我们会有更加紧密的合作,今天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非常高兴得这个奖。我一直在研究什么是科幻力,科幻作为一种创意产品对社会有推动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思维。科技的思维,或者说逻辑思维,是有路径依赖。人文的思维,是超路径的,是在人类各个历史时期产生的闪光的想法。
科幻的思维,则是在逻辑思维的末端,准确地把闪光的人文思维和这种路径焊接起来。未来局提出的“科幻力”这个词,特别好。
面对未来,高等教育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未来人才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作为设计学的培养单位,我们邀请未来局为设计学院提供支撑和力量,因为科幻力将为高等教育的变革提供动力和路径。
北京景山学校正高级语文教师、全国中小学科普科幻教育推广人
我代表许多老师和中小学教育者来到这个地方。16年我们开始在中小学推行科幻教育,吴老师是其中的一根定海神针。
过去三年来,科幻教育得到长足发展,我们举行了几届全国中小学科幻教育大会,这得益于科幻作家、出版社、媒体各方面的支持。
今年我们将进入科幻教育的深耕期,与未来局更紧密地合作,包括开发和推广课程,使科幻教育通过其他形式传播得更广更远。
这个榜单,来自未来局对科幻行业多年深耕的观察,也代表我们对中国科幻过去一年趋势的“态度”——2019年,中国科幻的爆发绝不是偶然,而是长期耕耘的结果。中国科幻的未来,需要这样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尝试、敢于打破边界、深耕科幻的伙伴一同建立。
“首先,是良莠并存的广袤土地。不要盲目期待中国科幻产生的作品都是好的。流浪地球、刘慈欣、韩松的成功都不可复制,未来一定有好有坏,而这恰恰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弯路和教训,都是宝贵的行业经验。”
“其次,跨圈IP的出现和复制。过去年,有哪部影、哪个书,可以让各个行业都来讨论,让大家都在只言片语中解读未来答案?只有科幻产生了这样的穿透力。科幻的破圈能力,在未来会得到更多发展。”
“最后,这么多年来,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中国有多少人喜欢科幻?科幻迷都是什么人?过去,60、70、80后会标榜自己是科幻迷,因为人数不够多。但90、00、10后,他们将会浸泡在科幻中长大。科幻迷这个词,其必要性会逐渐减弱。我们大胆预言,科幻在未来的受众会是所有人,科幻的定义将会去类型化。”
评论区
共 1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