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M》火了有一段时间了,在它特别硬核拟真的系统设定之中,最为玩家们津津乐道的还得属它特别胡逼的排泄设定,游戏中如果没有及时让角色排泄,那么角色的健康状况会逐渐下降,并导致一连串的健康问题,就像现实中一样。然而本来作为游戏设定中的一环的排泄却被《SCUM》玩家玩出了花,干掉敌人庆祝一下,那就冲着他留个翔吧,简直成了最“恶臭”的嘲讽。
相信经常玩PVP的朋友经常会遇到被人嘲讽的经历,虽说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输了以后公屏上的一个嘲讽语言或是killcam里的一个动作能让八成的人瞬间心态爆炸。那么嘲讽在历史上如何演变而来的?又是怎么流行起来的?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聊“嘲讽”的二三事。
嘲讽在古代的主要用途还是在战争中,说起嘲讽这个事,用于作战本身无可厚非。不论是在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中,两军交战本身应该理智为先,容不得掺杂半点情感。《孙子兵法》中也提到过:
“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可见情绪或心态对于战场指挥官以及整个战局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其中的“忿速可侮”讲的就是一旦主将是个急躁易怒,一触即跳的主,就很可能受敌凌辱而妄动陷入意气用事的陷阱中,那么战势将会急转直下,从而影响整个战争的进程。
所以,战前的一波嘲讽对于交战双方都有着相当大的意义,毕竟理智-20的debuff可不是谁都想领的。这也就是古代两军阵前为什么要叫阵的原因了。由勇将在阵前挑衅叫阵,可以有一定的打击对方士气的效果。不论是攻城或者拉锯战,都可以起到类似于调虎离山的作用。
看过老三国的朋友们一定都不会对叫阵陌生,文官用不着上阵单挑,能玩的也就剩斗斗嘴了。不过一般都是以劝降为主,然后双方通过不断曲意互相攻击寻找破绽,诸葛村夫和王司徒的嘴炮大战简直就是教科书级的叫阵教学。
不过对于武将叫阵可就没多少讲究了,“匹夫,逆贼,奸贼,鼠辈,小儿......”嘲讽的越难听,敌方武将的情绪波动便会越大,打击敌方士气的效果也就越好,起码在气势上就已经赢了一半。所以说热血漫里主人公与反派在开战前的嘴炮为什么动辄就是一两集这么看来也不无道理。
战前叫阵作为嘲讽的标志用法不止是在中国广泛流传,在冷兵器大行其道的中世纪战争中,世界各个大陆都在上演着互相嘲讽的景象。
说起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到的嘲讽,其实更多偏向于挑衅。大家可能会发现它除了在语言上体现以外,各种肢体行为往往也被用在嘲讽之中,而具现化到最简单的动作中,那就是手势。提到嘲讽手,那么你第一个想的会是什么?我猜一定是竖中指了。
竖中指本身是指代的是带有性暗示的下流动作,它的起源至今并没有准确的定论,不过早在古罗马时这个手势称为digitus impudicus,用来指一种来污辱人其他人的手势。在欧美文化中,它一般被认为具有污辱性,在公共场合经常被禁止使用,在视频上会被马赛克所遮挡。
相信看过2017年TGA的朋友一定会对两件事印象深刻,除了KONAMI与小岛秀夫的恩怨以外,另一个就是公然在直播中对着EA大爆粗口并做出竖中指的动作的暴躁老哥Josef Fares,虽然他做出的《A WAY OUT》质量确实可圈可点,不过当时在直播中的失态行为确实让不少人吓了一跳。
竖中指在全球基本被视为是各国通用嘲讽(被打)手势,不过不只是这样,还有另一种手势跟竖中指简直是不相上下。
V字手势,既是天使,也是恶魔。这一手势在正着手做能让你在拍照时自信感获得极大提升还能保持一些土味。但是反手做时某些情况下极大几率的遭受各式各样未知的袭击。
反手V字手势通常会被视为和竖中指程度相等的侮辱。关于它的来历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阿金库尔战役中的英国弓箭手,由于法国人饱受英军长弓手压制,在该战役中被英军转换攻势,气急败坏的法军一旦抓住英国长弓手,会剁去他们的中指和食指让他们一辈子不能再张弓射箭。但后来英军打败了法军,胜利后,英军弓箭手均伸直中指和食指,掌心向内,向法军炫耀,意思是:我们的手指头是完整的。据说经过不断演化便成了竖中指。不过至今仍没有证据显示当时的法国人有剁去英国弓箭手手指的习惯。话虽如此,但在英文化国家,反手V字手势经常被用来表示违抗、蔑视或嘲笑。丘吉尔在二战中以“V字手势”向全世界展示英国必胜的决心,不过战后就把手颠倒过来用于侮辱政敌。
要说在电子游戏里,嘲讽早已是标志性元素之一了。从打完一把竞技后左下角上冒出的“GGWP”“EZ”亦或是在你的尸体边上来一波“坟头蹦迪”,虽然谈不上让人舒心,起码还算是相对礼貌。相较于在语音频道互相问候全家来说,这些嘲讽已经算是非常可爱了。
电子游戏中的嘲讽普遍说法还是起源于RTS游戏,在《魔兽争霸3》中,一个叫做“山岭巨人”的小兵自带“嘲讽”技能,这个技能会让敌方小兵强制攻击自己,以此为己方脆弱的单位提供更好的输出环境。
后来《魔兽世界》把嘲讽放到了坦克类角色的技能栏里,嘲讽也就成为了当时防御型战士的一项标准技能。《红色警戒3》中也出现了长矛潜艇、蜘蛛等用于嘲讽的单位。嘲讽的用意也就逐渐引申为让敌方单位强制攻击某个耐揍的己方单位,保护己方脆弱单位。
而要说哪类游戏的嘲讽花样最多,那还得属MOBA游戏了,在《DOTA》《英雄联盟》等游戏中,由于MOBA游戏可操作众多英雄的特性,不同的英雄也有着许多不同的嘲讽动作,例如《英雄联盟》中自带嘲讽的牛头酋长阿里斯塔奶牛皮肤,据说是其魔性的敲钟声音让人在对线时无法正常补刀,简直让人心态炸裂。
FPS游戏中的嘲讽最广为人知的可能就是蹲起嘲讽,它还有个专有名词,“Tea bag”。相信经常玩《光环》、《彩虹六号》、《战地》以及《CSGO》的玩家对它一定不会陌生。受制于没有多样化动作交互,当玩家完成击杀,应该如何表示庆祝呢?那就在他身上光速蹲起吧。
“Teabag”原先是指一种性行为,因为动作像是将茶包浸入茶杯的动作而得名。游戏中的Teabag也是由此衍生而来,其嘲讽意味不言自明。
游戏里的Teabag最早可以追溯到FPS游戏的早期,大约在《雷神之锤》时代就已经有人在击杀后做出蹲起嘲讽的动作。在经过玩家口口相传,该动作像病毒一样在游戏界迅速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Teabag动作在《光环》《命运》《使命召唤》《战地》系列等FPS游戏中也变得愈发常见。而巧合的是,本来作为判定作弊的击杀回放镜头以及死后观战视角却成为了嘲讽的“放大镜”。被击杀的玩家只能看着无可奈何的看着自己被花式嘲讽。
然而Teabag真正成为流行梗,还得说是因为战地玩家自制的《Battlefiled Friends》(战地好基友)的系列动画中,动画里主角noob在每次击杀后都会在对方尸体上做出teabag的动作,伴随着他魔性的“Dip Dip Potato chip”的叫声,“Potato chip”一词在战地玩家中迅速流传,战地系列游戏一度成为Teabag嘲讽的“重灾区”。
尽管Teabag用于嘲讽时受到不少争议,不过在某种情境下,它又是一种另类的互动。
根据2010年麻省理工大学对于393名FPS玩家的问卷调查显示,一大部分的玩家对于Teabag行为并不排斥。根据他们的解释,正如在传统体育赛事中,获胜方成员们赛后在更衣室扔毛巾那样,在彼此同意的前提下,玩家间的teabagging能够反映信任和团队精神。对对手做出Teabag行为可能会遭受强烈反击,而跟朋友互相做出Teabag时表现出的则是对双方的相互信任。
不管怎么说,随着游戏自由度越来越高,相信嘲讽行为的花样也会越来越多,可是,不论是出自简单的庆祝还是想要炫耀自己的自信感,嘲讽终究要有个度,毕竟我们除了虚拟世界还是拥有现实意义的“人”,嘲讽说到底还是败人品的事,平常心还是好点。
从古至今,不论是在古代的战场还是如今的竞技场,嘲讽作为“阴谋”“阳谋”终究是操控情绪的一种手段,我们无法去片面的评价嘲讽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它只能无限制的放大嘲讽双方的情绪,或许正面或许负面,最后都是如蝴蝶效应一样影响整个着竞争的进程。人类文明的演进离不开竞争,而有竞争就必定会有差距,有差距就必定会有嘲讽,嘲讽是竞争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受到嘲讽不要急,去向比你强的人学习,直到你比他更强,这可能是嘲讽能带给弱势方唯一正面的影响。
评论区
共 9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