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0月25日的 Google Doodle 纪念人物——黄齐耀,曾参与迪士尼动画长片《小鹿斑比》幕后创作,后还曾参与《地狱先锋》、《日落黄沙》等片分镜创作。
10月25日的 Google Doodle,以一段短小精致的视频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亚洲面孔艺术家的一生。
而这个人,便是华人画师黄齐耀(Tyrus Wong),他的作品曾启发了迪士尼动画长片《小鹿斑比》,其后转投华纳兄弟影业的他还曾参与到《日落黄沙》、《地狱先锋》等片的分镜创作。黄齐耀被认为是将传统的中国美术带向美国的华人艺术家,他在2001年获封“迪士尼传奇人物”,后还曾获得动画领域最高奖项安妮奖的评审会终身成就奖。
不过不被众人所知的是,黄齐耀九岁那年,曾在著名的华人赴美移民遣返之地——天使岛拘留所呆了近一个月。对此,他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
1910年10月25日,黄齐耀出生在广东台山。九岁时,因家庭经济考量,黄齐耀的父亲想要带着他前往美国发展。当时,作为华人移民美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因为在1882年由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米勒提交的《排华法案》获得了通过,在1882年到1892年这十年的时间内,所有被雇佣为劳工的华人均被禁止进入美国;而在美国本土已经定居的华人也受到了极为严苛的对待,不但被剥夺了作为美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甚至一旦离境,再次回到美国都需要重新申请。虽然该临时性法案有效期仅有十年,但是在1892年之后,《盖瑞法案》又将这一禁令延续了下去,甚至在1902年变为正式法案。
当然这法案还是有空子可钻:1906年的时候,旧金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大量建筑物被震毁,加之接踵而来的大火,当地档案馆大量的出生及移民纪录遭到丢失、损毁。于是,已经在本地定居、并取得美国籍的华人便开始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收取少量钱财,便把想要去往美国但并没有户籍的华人填为自己的直系亲属。“纸面儿子”(Paper Sons)这一名词便指的是以此方式来到美国的华人,他们花钱买的则是美国籍华人一个“父亲”的名头。黄齐耀便是以此途径,搭上了从广东去往美国的航船。自此之后,他便再也没有机会与留在家乡的母亲以及姐姐重逢。
不过就算是成了“Paper Sons”,华人移民进入美国依旧面临着严苛的审查。就像当时位于纽约曼哈顿西南部、距离自由女神像仅300米的埃利斯岛(Ellis Island)是欧洲移民来到美国的第一站一样,华人正式踏入美国国土前,也要在位于旧金山湾的天使岛(Angel Island)接受检查。
但有所不同的是,埃利斯岛欢迎着欧洲移民踏上美国土地,天使岛则主要是为了将华人移民拒之门外。到达这里的华人移民,有30%将在此被截留下来、原路送返,有些人甚至为了等待审查,在岛上的拘留所被关押超过一年时间。据统计,自天使岛拘留所开设起,前后共有17.5万华人曾在此地逗留。
黄齐耀的父亲,因为曾经在美国居住过,所以得以顺利入关;而黄齐耀就成了那个倒霉蛋——半句英语不会说的他被独自留在了天使岛拘留所。后来在2015年上映的纪录片《Tyrus》中,黄齐耀回忆呆在拘留所的一个月时曾说:
I was scared half to death, I just cried. Every day is just miserable — miserable. I hated that place.
我吓得半死,哭个不停。(在那里)每一天都是悲剧。我恨那个地方。
在这部有关天使岛的纪录片节选中,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已经步入晚年的黄齐耀先生回忆那段往事:
被独自留在天使岛拘留所一个月后,化名 Look Tai Yow 的黄齐耀迎来了他的审查。当时美国移民署对于这些华人移民的审查,通常是以“你家是朝什么方向啊”、“家里几口人啊”、“家后院井多大啊”这类问题进行的,以此来检查他们是否真如文件上所称的是在地美国籍华人亲属。经过周密准备的黄齐耀顺利地通过了测试,并得以与父亲重逢。他在美国的小学老师为了称呼方便,依照他的化名“Tai Yow”为他取了“Tyrus”的名字。
虽然在广东老家,人们视旧金山为真正的“金山”,仿佛钱都是满地撒着的一样。但实际上,当时华人在美国的工作普遍以重体力的劳务工作为主,雇主通常还会故意压低他们的薪水。而在美国开始学习的黄齐耀,则与他人不同,逐渐显露出他的绘画天赋。实际上他的父亲也算个文化人,有着中国书法和国画的功底,所以黄齐耀人生中的第一位美术老师其实就是他的父亲。
在初中时,黄齐耀的一位老师注意到了他的美术天赋,并为他安排了前往位于洛杉矶的奥蒂斯美术学院(Otis Art Institute)设立的暑期课程学习。在那里才华受到认可的黄齐耀,开始想要以美术为自己今后的职业方向。一个华人在当时的美国选择以艺术为今后吃饭家伙确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过好在黄齐耀的父亲十分支持他的想法,东拼西凑借来90美金作为他在奥蒂斯美术学院的学费。黄齐耀也因此以16岁的年纪成为了当时奥蒂斯美术学院最年轻的学生。
在奥蒂斯美术学院,黄齐耀遇到了他的恩师——斯坦顿·麦克唐纳·莱特(Stanton MacDonald-Wright)。麦克唐纳·莱特曾经在1913年与摩根·罗塞尔(Morgan Russell)一道在巴黎创立了名为“色彩交响主义”(Synchromism,又称同步主义)的崭新绘画风格。1915年,麦克唐纳·莱特携其新作品回到纽约时,色彩交响主义随即被认为是美国艺术家最先发展的抽象风格之一。同样,麦克唐纳·莱特也十分鼓励黄齐耀创立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受到他的点拨,黄齐耀开始将自己跟随父亲学习到的中国传统美术形式付诸于日常的创作之中,试图将中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融合。
毕业后,黄齐耀与他的亚洲朋友一道成立了东方艺术家组织(Oriental Artists' Group)。1932年时,他参加了芝加哥艺术学院所举办的群展,并和 Hideo Date、Benji Okubo 等人一起在美国获得了洋人对东方艺术的认可。
黄齐耀还曾为洛杉矶多家餐馆设计过整体方案,大到餐馆 Logo、室内装潢,小到菜单的装帧,甚至是火柴盒的设计均是出自他手。例如这家曾吸引众多好莱坞明星光临的龙岩饭店(Dragon's Den):
而位于洛杉矶唐人街的 Phoenix Bakery 著名的 Logo 人物“Phoenix Boy”,也是出自黄齐耀之手:
时间来到1938年,刚刚新婚的黄齐耀进入了迪士尼工作,担任中间画师(In-betweener)的职务。虽然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中间画师的主要任务便是制作动画的每一帧分镜头,将纸面上的画稿变成动画。重复的临摹和上色使得这份工作变得十分枯燥,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黄齐耀美术天赋的一种浪费。不过当他发现公司准备将《小鹿斑比》搬上大银幕的时候,黄齐耀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原本在1933年,是米高梅公司的导演及制片人西德尼·富兰克林(Sidney Franklin)向《小鹿斑比》原作者菲利克斯·萨尔腾(Felix Salten)购买了电影改编权,但他在后期发现改编成本过大,只好在1937年转手交给了迪士尼。本来迪士尼想要将《小鹿斑比》作为公司继《白雪公主》后的第二部动画长片,却因为其较为灰暗的故事线而踌躇了很久,直到公司改变策略,转而投入制作《幻想曲》。
可当《小鹿斑比》于1939年正式开始制作时,迪士尼公司又因为该如何描绘森林背景犯了难。《白雪公主》中,室内背景大量的细枝末节在《小鹿斑比》的森林中并不适用——没有之前创作经常出现的内景,森林背景如果描写得过于枝繁叶茂会抢掉主体小动物的镜头,最终导致画面呈现出的效果杂乱。
而此时,黄齐耀开始将自己结合东方美术风格的创作思路付诸于实现——他仿照中国宋代传统山水风格,使用彩铅绘制的背景概念画使得《小鹿斑比》的项目负责人 Maurice Day 眼前一亮。
当黄齐耀的创作被拿给沃尔特·迪士尼时,这位大人物也掩盖不住内心喜悦的心情,他连连称赞道:
我喜欢这种朦胧的感觉,这种森林的神秘感……虽然画中并没有完全画出完整的森林,但是这能给人以置身于森林中的感觉。
黄齐耀也因此受到重用,被调往《小鹿斑比》项目组,并升职为场景画师,为这部动画长片创作背景。他的名字也在《小鹿斑比》的背景制作名单中被展示了出来:
然而在《小鹿斑比》于1942年上映后,黄齐耀却因为当时迪士尼的画师罢工以及劳资纠纷事件被辞退。但是凭借其在《小鹿斑比》中的出色表现,黄齐耀很快就获得了华纳兄弟影业的邀约,成为了一位电影分镜画师。他也将自己的水墨画风格带到了多部电影分镜之中,其中不乏多部大片,比如1966年由保罗·纽曼参演的《地狱先锋》(Harper):
在下面这个片段中,我们能看到黄齐耀的分镜作品与电影场景的显著对照:
在华纳兄弟影业,黄齐耀作为画师工作了长达21年。而在这些年中,每次到圣诞节的时候,当黄齐耀妻子征求他寄送给亲友的贺卡创意时,黄齐耀总是自己绘制,并且留下了不少独具匠心的作品。后来他还因此成为了美国贺卡品牌 Hallmark Cards 的画师,为这个品牌绘制的贺卡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1968年,黄齐耀从华纳兄弟影业光荣退休。晚年的他则开始着迷于中国传统的陶艺:
另外黄齐耀还喜欢自己制作风筝。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他,每周六的活动就是去海滩放风筝。能够将亲手制作的风筝送上蓝天,对于黄老先生而言便已经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了。
终其一生,黄齐耀投身于艺术行业,将来自于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生根发芽于美国。虽然早年,因其华人身份,黄齐耀曾受到来自各方的歧视与侮辱,但他的艺术创作依旧是让人无法忽视的华美作品。2001年,已年过九十的黄齐耀老先生得以进入迪士尼家族名人堂,获封“迪士尼传奇人物”之称号,并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按下了属于自己的手印:
2007年,已经96岁的黄齐耀获得了动画领域最高荣誉之一的第33届安妮奖的评审会终身成就奖;而在2014年,由美国华人博物馆举办的年度传承颁奖晚会上,年过百岁的黄齐耀获得了艺术类“楷模与创新奖”,精神矍铄的他还与家人一起前往纽约现场领奖。
在 YouTube 上,现在还能找到黄齐耀晚年时为观众介绍自己个人作品的视频。从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老人在那时依旧对于艺术有着自己一贯的热情。
2015年,有一部记录了黄齐耀一生故事的纪录片《黄齐耀》(Tyrus)上映,其中对于黄老先生的传奇一生有着更加详尽的描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2016年12月30日,黄齐耀老人在家中安然仙逝,享年106岁。迪士尼公司特地发布哀悼文怀念称:
“黄齐耀先生的作品至今仍在影响着电影创作”。
斯人已逝,但黄齐耀其人依旧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遗产供我们欣赏。Google Doodle 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记住一件事,那就是在美国迪士尼的动画历史上,曾有一位华人留下了专属于他的名字。
评论区
共 1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