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我又跟随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重回到马孔多的广场上,记忆那双轻柔的双手拉着我,步行在那个熙熙攘攘吉普赛人的摊位和集市。各种琳琅满目的,功能奇异的小东西依旧历历在目,其中最引人注目还是那块大型的冰柱。依稀之间,看到5年前的自己,随着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大呼着“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
《百年孤独》是一本历史感十分沉重的类传记体小说。马尔克斯的文脉、线索都十分清晰,整体的笔风就如是波利克里托斯的雕塑刀,客观视角,平稳直白、事无巨细将他们的生活细腻刨开,梳理生命的纹理。细读下来又不会觉得无聊乏味,束之高阁。在马尔克斯的独居匠心的黑色幽默下,马孔多的世界焕发出别致的光芒。主要原因是马尔克斯很会将奇幻的故事因素的融入进去,又不会像天马行空一般的幻想奔驰,而是恰到好处的马良之笔,轻轻点到就妙趣横生;但它不会脱离实际,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成为现在在里面不停堆设定的套路文。
在书中何尔惊叹世界是圆的,以及他那几乎疯狂的炼金术,飞毯,失眠症,和放大镜,以及磁铁。每当读到书中人物瞥见这些东西,为之止惊叹不已的时候,而在我们现实中都有对应,笔者都会会心一笑。就像我们在看电影时,在片中找彩蛋的那种惊喜和愉悦之感。而他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却惊嘘不已。吉普赛人里面的蛇人,无休无止被人砍头,还能活下来,继续它的赎罪;还有洗脖子的幽灵;四年的大雨,马尔克斯用及其平淡的语句来描绘这样的景象,仿佛它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真实得可怕。这样的虚实结合,亦真亦幻,奇妙而平凡,构成了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奇妙的魅力。
书中那一份沉重而惊喜感的阅读感,以及无处安放的孤独宿命感,让人得真正得拥有一本实体书,一个人在下午时光里面,细心品尝这一本经典带给你的震撼。这也是我为什么我读完之后,这本书时刻带在我身边,即使搬家多次也带在我书包中,感觉它就是一个世界,一个一旦背负就不肯放下的世界。
首先在了解《百年孤独》之前,有必要了解这本书的作者。虽说钱钟书先生曾说过,“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笔者觉得不然,在读任何一本文艺作品中,我们不仅仅是置身于作者用文本画笔构建的世界中,也要反思其中的现实的意义,了解作家就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我们在书中、书外,无论用任种形式的对话、考据、揣测,来分析作者本身在这部作品中融入对世界反思。其中能共鸣的东西和额外的获能,能更好从作品更深邃晦涩的角落得到另一个天地,这本身也是读书的一种乐趣。回到书中,如果不了解马尔克斯创作背景下,那可能就会少了那份在阅读品尝中慢慢接近这个社会斗士,走进他的内心,与他对话,了解他的那份“孤独”,品尝那份的“孤独”。如果没有这精力的话,这本书中人物的性格和他们所经历的事散发出的迷人的魅力,也足够让读这本书的人啧啧称赞。
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27年3月6日生于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小镇。这些背景都可以在百度百科上查的到,其中最重要是他的外祖父之前是个军官,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一个军官的家国情怀会不免的会以各种形式渗入其他的家族成员。而在这种家庭钟诞生成长的马尔克斯,后来之所以成为一个愤世嫉俗的社会活动家也是不足为奇。在马尔克斯人生的中,有几件可以影响他一生的事情,一是在大学主攻是法律,中途辍学,加入报社,为了之后的文学创作积淀了基础。以及在1955年,他因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我们可以看得出当时哥伦比亚政党斗争在他身心上的印记,而被逐出祖国这种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上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现实中马尔克斯郁郁不得志,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在《百年孤独》之中,何尔在自己探索进取的幻想之中,最终在禁锢在树上任其发疯,而大儿子尽管是最风流,但也是死于非命,而小儿子转辗反侧最终也是在自己的实验室之中泯灭,还有最终家族中还是逃脱不出猪尾巴后代的宿命,到最后马孔多的湮灭。这本书就如一场梦,无力挽回任何光影,这种挫败感和无法逃离的孤独感正是马尔克斯在现实中,又或者是拉丁美洲的真实写照。
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红楼梦》,笔者现在愈发觉得《百年孤独》和我们中国的《红楼梦》之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笔者觉得两个都是魔幻现实主义,即使有些人认为《红楼梦》不是这个代表,但《红楼梦》起初的名字是《石头记》,以一个仙石为开头,并围绕展开,也有些意味在其中。它们主要的奇幻和现实的结合,以及怪诞悲剧的结局,其中最重要的内核,让我不得不把他们联系起来。
《百年孤独》的内核,笔者是怎么理解的,人类的进取心在外部的束缚下,历经折磨和抗争之后,最终砍不断宿命锁链,悲天悯人的悲剧。在《百年孤独》之中往往束缚就是家庭和家庭观念,每个性格怪异的人都在逃离摆脱这个家,去追逐自己的欲想,使原本温馨的避风港成了孤独感的滋生地。但滋生出来的是孤独又会促使他们俞加想挣脱,可又逃不开这家族的轴心力,形成了恶性的循环。这种离心力我想这真是《百年孤独》书中无时无刻渗透的孤独感原因之一。 而《红楼梦》至今我都没有熟读它一遍,只是看了影视剧,也不敢太深入也没有资格去探讨它,我只是说说我浅薄的看法。《红楼梦》的悲剧的内核,是一开始就觉得悲剧的社会的环境外力下,家族里的人凝结在一起,依靠这家,来抵御外力,而总归家庭的聚心力也抵不住石头的宿命和社会的外力下而分崩离析。但在里面我们能体会到贾家里那人情世故,和人性冷暖。我觉得是正是这种有别于《百年孤独》聚心力的作用,把《红楼梦》的人际关系和互动拧得特别的紧。
而回到《百年孤独》中,两者对“家庭”的不同看法,莫名感到有趣。马尔克斯虽然在国内有家的感觉,但处处受到同胞的束缚,压迫,直接原因是马尔克斯的民族民主思想和政治独裁统治的矛盾,其根本是他精神上进取性和骨子里的斗争性与外部条件产生了矛盾,而产生历史的悲剧。这也引发我接下来关于“黄金精神”和“宿命闭轮”这两个角度的来思考马尔克斯在这种矛盾下写出的《百年孤独》。
在《百年孤独》这本书中,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就是这种黄金精神的集大成者,可以说他对这种精神的极致追求就是人类历史本身。我以第一代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作为切入点,来浅析一下现实和小说中的黄金精神的描写,是再好不够的。
当然何塞并不是一出生就来有这种精神,觉醒的契机是他杀死了讥笑他的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之后的开始寻找的海洋开始。这时候他代表是开扩冒险的黄金精神,而这种开扩冒险正是人类早期,乃至现今都孜孜不倦反复进行最主要活动之一,是根生在每个人类种群之中的精神。在文学作品中,几乎每一个伟大的史诗作品中都离不开这个主题,无论是近现代的《魔戒》,还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的人物英雄故事都离不开这个模板,所以何塞的塑造上,有一股英雄身上那种使命之感。在他的故事中,何塞在丛林中走了几个月后,最终在一个梦的启迪下,在充满泥沼的地方建立的马孔多。何塞这种迁徙的活动和结束的方式,极像是早期古人类的迁徙和殖民活动,听从天命和幻觉。
之后何塞开始带领马孔多的人民建设家园。当马孔多建立日渐完善之后,具有开阔冒险精神的何塞则陷入没有目标了郁郁寡欢的状况,地域的限制已经挡不住他的海洋的向往。直到那个吉卜赛人的到来,给何塞指明了方向“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他发出震惊书中和书外的疾呼。可是后来的一些列的活动遭到家里妻子的阻拦,以孩子成长需要父爱的缘由,成功阻止他那疯狂的行为。他默默流下来眼泪,屈服于历史宿命之中。(后面妻子在寻找大儿子的过程无意间发现何塞之前想到海洋的时候,让人感受到唏嘘不已的黑色幽默)为什么在这里有说宿命?其实这里有涉及到人类为什么定居的问题,早期的人类为了躲避自然灾害,动物威胁,寻找食物而进行迁徙。而在一定地方能形成生产规划,和分工后,人类便会定居下来。这也是何塞那激进的精神拗不过当时马孔多的人类生存发展规律,而产生必然的社会历史悲剧。
在后来,何塞在吉卜赛人那里重新找到另一种寄托,从开扩冒险的黄金精神,转而到了探寻真理的追寻科学黄金精神。他开始沉迷于炼金术,希望能在火与物质的化学反应中探寻世界的构成。而这个开端也是极其有趣的事情,东西方早期逐渐形成体系的炼金术几乎是同步的,这里是指的的是炼金术有了书面的记载,从口口相传到经验记录的文本,东方的周礼考工记,西方的赫尔梅斯文书也就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世界各地的历史总是奇妙的趋同性。
回到书中,何塞很快如愿所偿从吉卜赛人那里得到炼金道具,便进入日复一日的研究中,从点石成金,到炼制丹药,他巴不得能把家里的东西,都扔在熔炉煮一煮。这种疯狂的状态,如同中世纪的炼金术的黄金时期那些“科学家”一样,相信着炼金能解决一切的问题。而到了现实中的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对自然的知识又再提高一个等级,那时候时代前进步伐不再单单只是在一个实验室中,而是眼界上面扩展。又是在一个下午,何塞在一次吉卜赛人的接触中,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愚昧,多么的故步自封。他疯了,口中不断发出地球是圆,沉浸在人类不是世界的中心的疯言疯语,最终在一个树上不断思考中死去。
何塞被绑在树上的形象,十分像的乔尔丹诺·布鲁诺这类的“异端”一样,因为其超前的思想冲击到大众共同的认知,而烙上背叛的火印。就这样何塞最终再一次被历史的宿命所打败。被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的现实所束缚。而后来他的儿子之后的就证明他父亲地球是圆的说法,像这样的充满讥讽的黑色的幽默,书中有许多的桥段。这些都无时无刻在提醒着宿命,历史轮回的主题。最为讽刺的把何塞囚禁起来不是别人,而是原本最能理解他的亲近家人,其中反映在作者马尔克斯的身上,就不言而喻了。
在二代中,奥雷里亚诺他身上体现出来,比起黄金精神,更多的宿命继承的意味。他是《百年孤独》最奇怪的一个人,也是所有人物中孤独感最入骨髓的一位。从他出生那种眼神中,就可以看得出他很大一部分继承他父亲倔强,偏执。
而从上述的对应历史承接中,也是如此,他体现出之后的新航路之后带来殖民的斗争也是南美洲殖民权运动的反照。奥雷里亚诺在童年和少年的时光都在父亲的炼金室中度过,但他其实不是很喜欢这件“伟大”事情,只是在模仿父亲的形态,其内心其实空洞无比。而唯一的乐趣就是来着何塞·阿尔卡蒂奥口中有关春色,和懵懵懂懂青少年的性悸动。这其实也很大影响了奥雷里亚诺,他关于异性的现象几乎是停止在那种在兄长口中所说那种既像天国又像是地狱的情欲幻想之中。后来兄长随着吉普赛女郎出走,这种幻想也是戛然而止。虽然他在偶然的一次机会偷吃了青苹果,但由于他之前对性的幻想太过美好,使得奥雷里亚诺在第一次感到失望和害怕,紧张焦虑,甚至是羞愧。从而使得他对自己的无能产生了罪恶感。
之后这种罪恶感一直延续到了遇到年幼的蕾梅黛丝时,才重新燃起起年少时候的冲动。我的理解是那时候的奥雷里亚诺的心智其实还是处于少年时代,喜欢蕾梅黛丝的这种年纪的女孩符合他的心里年龄想象,还有之前那一次体验性的经历之后,他对年长的女性产生了排斥。而蕾梅黛丝这种没有经历的幼女,自然消除他对女性的无能的罪恶感。当然这里只是简单探讨一下,原因在书中我也挺喜欢蕾梅黛丝这种乖巧懂事纯洁的女孩子。
向来是被动接受的奥雷里亚诺,先向家里提出想成亲的想法,并不顾一切履行了出来,这里比起他的父亲看来,他是一个比父亲更加有执行力的理想主义者。但好景不长,他美丽的怀有双胞胎的妻子因被阿玛兰妲误杀,他再次消去唯一的心灵寄托。
由于家庭的离心力,使得他感受不到家庭里任何温暖。他找到战争为新寄托,发动一次次的起义,希望功勋荣誉来填充的内心。孤独的他如同一头寄宿在幽邃深渊的恶犬一样,不断馋食着他本身。他与多个外地女子姘居生下了17个孩子也不填补这个永远填不满的孤独,期间还想过自杀来一劳永逸解决一切。在奥雷里亚诺年老战败后回到马孔多,又回到童年和少年那日复一日的炼金术之中,把金炼成25条金鱼,又在第25条的时候完成的时候又把它们重新溶化。即使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中,最有机会和17个孩子一起摆脱孤独,但最终导致16个孩子死亡。奥雷里亚诺最后在孤独宿命中死去。
这里花了一点笔墨来简述了奥雷里亚诺的人生历程,这个看似荒诞的人生经历,但实际结合其奥雷里亚诺那种纯真,理想,复杂,敏感的人物角色却显得无比的真切。 回到黄金精神的这个字眼中,奥雷里亚诺十分适合“反抗探寻”的主题。而这个主题上西方很多的文学作品很多是归附在“自我寻找”这个哲学人文问题上。书中的人物和书外的作者无一不在探寻自己: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活在世上、怎么活在世上。在这种欲求和社会框架条件的不平衡中,产生的反抗的动机,往往是人物的自我的觉醒的契机。
奥雷里亚诺从小到大都在反抗孤独,也可以说实际是在探寻自己,认识自己。最后的他一次次反抗和探寻之中,他是否最后的“返璞归真”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我个人觉得是没有的。是他从始到终都没有找对方向,只是从一个孤独的火坑中跳入另一个孤独的火坑之中。文中乌尔苏拉晚年对奥雷里亚诺中肯的评价
“并非像她想的那样,由于战争的摧残而丧失对家人的情感,实际上他从未爱过任何人,包括妻子雷梅黛丝和一夜风流后随即从他生命中消失的无数女人,更不必提他的儿子们。她猜到他并非像所有人想的那样为着某种理想发动那些战争,也并非像所有人想的那样因为疲倦而放弃了近在眼前的胜利,实际上他成功和失败都因为同一个原因,即纯粹,罪恶的自大......”
这里笔者的理解是,“纯粹,罪恶”是指奥雷里亚诺那种人格的孤独,而“自大”是始一而终的自我的探寻孤狼理想主义。总结出来就是一个固执偏执而孤独入髓的,具有高强执行力的理想主义斗士。他的悲剧,即是性格的悲剧。
而比起何塞那种伟光大的“开扩冒险”的黄金精神,奥雷里亚诺的人文思考的“反抗探寻”的黄金精神显得离我们现实更近一些,这也是奥雷里亚诺是我在《百年孤独》最喜欢人物的原因之一。
那么马尔克斯为什么要构思这个人物,对于现实中他想表达的是什么?在许多学者的妙鉴中,我表达出自己那微不足道,略微牵强的想法。可以说奥雷里亚诺这种出生以来就被附上孤独的自由意志,在感受到孤独那艰苦的滋味后才做出行动,这里再次用何塞那种完全出自内心的追寻,就显得的被动了一些。但由于奥雷里亚诺并没有太多家庭的束缚,又是个纯真的理想主义者,所以所做的事并没有太多的阻挠,可谓是在文中真正的做出大事的人,十分具有传奇色彩。但正因为如此,他比父亲走入更加怪诞的宿命怪圈。
他悲剧其根本还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个人的执行力不足撼动时代的主流的原因。那创作出这样一个被动的黄金精神里理想主义者是为什么?假如奥雷里亚诺是一个意志坚定,目标如一,从不迷茫的革命家,最终实行马孔多的独立,国家的独立的结局对于读者我们是否更有震撼力呢?马尔克斯本身的经历告诉他,也在告诉我们,这样人物在当时凤毛麟角,更多人是受尽挫折而改变斗志,还有更多的人在利益面前改变了阵营。上校的人物我想意图其本身也讽刺的自身的国家的政治运动。在殖民地的民族,民权的斗争向来是处于被动,只有受到了实质性的伤害才会行动,群众很少有那种“先天下忧而忧”那种始一而终的远见性,就如奥雷里亚诺在内战中因为起义原因是自身孤独,局限也是孤独。
设想一下,奥雷里亚诺在壮年发动一次次的战争,赢得一次次的功勋和肯定,不是来排遣内心的孤独的,他是能真正深入群众,深入马孔多,了解群众真正所需要的东西,从而发动群众,成为一位真正意义的革命家,那么他的结局也会大不一样。另一方面,马尔克斯也在映射在民权运动中很多的人口号是的挺响的,但实际上只是因为自己自身的利益为立足点。我想马尔克斯想表达的,胜利也从来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能够改变现状的,如果不没有革命没有足够的觉悟的话,那也只是在反复复制奥雷里亚诺的循环的宿命。
《百年孤独》有太多的可以说的角度了,马尔克斯大师在字与字之间,融入了太多值得让人深思的东西了。但愿在下一次的见面的时候,这个老朋友能带给我更多的东西。
评论区
共 11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