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一个由音乐剧《芝加哥》改编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疯传,很多人也因此了解并喜欢上了它的原作《芝加哥》。在音乐剧中,一些犯下了重罪却声称错不在我的人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不过,大家明白藏在这部音乐剧背后的时代背景吗?为什么这样一个在黑暗中求光明的故事会叫做《芝加哥》呢,它的背后其实还藏着一个芝加哥学派。
原本《芝加哥》并不是一个专门讲家暴的故事,它是由约翰·坎德作曲、佛列德·艾伯作词,以及艾伯和鲍勃·福斯共同创作的一出音乐剧,后来以它改编而成的电影还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再往回溯源,这部音乐剧又由同名的舞台剧改编而来,而这个舞台剧则是以记者玛琳·华金丝报道过的真实犯罪事件改写成的。
《芝加哥》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芝加哥,主人公Roxie Hart是一位渴望成为明星的舞蹈演员,她已经结婚,可惜生活毫无色彩。一次,Roxie意外的发现她寄予期望的情人却在勾引其他女人,愤怒之下她开枪杀了情人,随后也因为杀人被关进了女子监狱。之后就是咱们能在网上看到的那个片段了,和《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台词一样,监狱里的罪犯都说自己“其实根本就没有罪”,他们犯罪都有自己的理由,错的都不是她们自己。
不管她们是不是在为自己开脱,一方面可以认定每一位罪犯杀了人了肯定都不对,另一方面人们在得知她们的遭遇后又为之惋惜,感叹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境地。
在很多社会案件发生之后,我们能看到很多“暴言”,甚至连小孩儿也不放过。诚然杀人偿命是一个普遍深入人心的法规,不过这并没有解决根本上的问题,治标不治本,将来兴许还会出现更多的案件。于是一大批研究“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的专家学者们出现了,他们想搞清楚是什么导致了那些骇人听闻的罪行,今后又该怎么去减少这样事情的发生?
这次我们要聊的犯罪社会学和大家熟知的犯罪心理学有些许不同,历史也比二战后才出现的犯罪心理学要悠久的多。19世纪中期,欧洲的许多犯罪研究学派就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探究人为什么会寻回动物般的野蛮,他们都相信导致这一切的主要是社会问题,是社会把人变成这样的。
犯罪社会学中的典型理论是认为社会阶级和社会区位的不同导致了大量犯罪,坚持这个理论的人认为一个人出身后的所处的阶层环境塑造了他的犯罪成因。在预防和探究之外,他们也根据这个理论来给刑事政策的制定提供标准,是一个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领域。
二十世纪的早期,美国并没有想象中的太平,因为又一批新移民的冲击,美国的芝加哥发生了很严重的种族冲突甚至暴动。单纯的以种族、移民的身份去批判犯罪的成因显然是不合理的,为了弄清犯罪的动机以及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芝加哥大学的Robert Ezra Park等人开始以大学所在的芝加哥为样本,分析造成这一切的社会原因。
既然是更宏观的角度,那研究的方向也跟趋近于自然环境下的生物和环境的互相影响。在初步的观察之后,芝加哥学派的研究者认为这些犯罪者绝大多数都是穷人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的贫穷居民都在人群中感到挫败,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结构。这些都导致了以上这些社会组织控制行为的力量削弱,因此创造了犯罪的环境诱因。
在二战催生出犯罪心理学之前的几十年里,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犯罪社会学有了很多的发展,不少研究人员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爱德文·苏哲兰在1924年提出的“差别接触理论”(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成为了后来二十世纪美国犯罪学的犯罪原因理论三大学说之一。
差别接触理论又称异质接触理论、异质交往理论,用大白话来说明就是:犯罪都是跟周围的环境学来的。进一步细化的话,苏哲兰还补充了犯罪学习的其他细节,首先在环境中的犯罪学习行为和人类其他的学习机制相同,只要与他人有互动,就能从中学习包括犯罪在内的行为。当然离人最近的亲人和朋友的行为最容易被学习。
其次,根据每个人能接触这些犯罪行为的频率不同,他们学习的强度也因此不同。环境下的个体差异还体现在接触不良行为的持久性和优先性对他们的不同意义。最后,这个对犯罪的学习不单单是指犯罪行为本身的学习模仿,还有对犯罪技巧、动机、合理化思考甚至反侦察等等相关行为。
犯罪动机不仅仅来自于个人的仇恨、愤怒,还有社会环境因素,比如个人对法律的了解,个人对一件事情好坏对错的判断。很多现代的犯罪行为也都与此相关,我们常听人说“嗨呀,我不懂法,不知道这也犯法呢”是一种,杀人放火之后意识不到这在文明社会中是罪大恶极的事也是一种。如果一个人都意识不到行为是否是好的,那他作恶的可能就大多了。
诶,说到这儿咱们差不多也就了解了芝加哥学派是个啥了。虽说当时的芝加哥还不至于称作“无主之地”,但在那样一个趋渐混乱的社会环境下会使原本不会犯罪的人误入歧途。在音乐剧《芝加哥》的结尾,即使有再多的理由,杀人罪也不能逃脱,而在堕落腐败的操纵下,罪犯不仅没受到惩罚,甚至还成为了“明星”,可以遇见这一举动会对之后的芝加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在独特的社会环境下,新进入芝加哥的移民与城市社群隔离,资本主义的野蛮生长导致了贫富悬殊、人口拥挤、秩序混乱,再加上音乐剧里提到的那种“犯罪明星”的出现,美国所主张的民主在这里几乎崩溃。而芝加哥学派这样的犯罪社会学的出现可以说是迎合的时代所需。
要抓住一个变态杀手和治理一个城市的混乱情景完全是两个概念,在差别接触理论提出之后,也有更多的人以研究青少年犯罪为目标加入了芝加哥学派,这些研究成果也的确在之后起到了一定作用。
芝加哥学派的不少理论在现在看来都有不全面的地方,比如成天跟罪犯呆在一起的警察并没有完全堕落成恶人,也不是一个区域中所有的人都有进行犯罪,更有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矛盾:既然犯罪行为都是学习而来的,那该区域的第一个犯罪人要怎么解释?
不过这些都没有影响芝加哥学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他们同心圆区域划分的研究方式启发了后来的各领域学者,在人口流动等方面都对后来的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我们在教科书上见到的那个“城市化”的概念都由此演变而来,回想一下在书本上见到城市化的时候旁边往往也跟着一个同心圆的图呢?
生而为人,总会有“罪”的诞生,没有人可以打造真正的乌托邦,那里完全没有犯罪。现代犯罪学和刑罚学的研究也是在致力建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控制力,来让人在“约束”之下发展,这才是宏观上现代社会文明的体现。
犯罪学之下还有非常非常多的分支,毕竟世上最难的就是搞清楚人的行为动机,人心里满是秘密,想想那些邪恶的点子是如何萌生出来的都让人兴奋不已。今后有机会再和大家聊聊其他有趣的犯罪学知识吧。
评论区
共 2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