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空竞赛在1950年代开始盛行时,对未来旅行的幻想随处可见。《大众机械》等杂志刊登了有关火箭和空间站的幻想文章,这些文章将文明带向星空深处,而其伴随的艺术作品模糊了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界限。这种艺术对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产生了真正的影响,尤其是在 《大众力学》 《机械师画报》和《迪斯尼的明天》这类某些意义上为美国空间计划定调的纸面媒体,而苏联在这方面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可能来自《青年技术》杂志。
——Wesley. Fenlon,Tested.com
《青年技术(Техника молодёжи)》首次出版于1933年,是一本主要面向于青少年的流行科学技术/科幻杂志。早期大多描绘的是军事科技或者单纯的重工业成就,在卫国战争后的大众科普浪潮中开始增多诸如深海探索和航天科技的内容。科幻栏目的规模也得到了升级,整个苏联时代最早译介西方科幻文化相关的往往都是青年技术杂志社。像美国的科普杂志和科学幻想作品一样,它对青少年于科技和太空探索热情的激发功不可没。
解体后《青年技术》更加偏向于大众科普的定位,科幻相关的版面也日渐缩水,但整个苏联时代留下的丰富内容还是值得科幻爱好者去深挖的。
实际上,由于历史遗留的诸多原因(以及新一代爱好者的接触面),哪怕我们对从别利亚耶夫(《水陆两栖人》),叶菲列莫夫(《仙女座星云》)到斯特鲁伽茨基兄弟(《路边野餐》)等大师的作品有所耳闻乃至读过不少,对于苏联的“大众科幻”亦或者说真正的“流行科幻(类似西方Pop-culture中的语境)”还是知之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技术》中包含的罕见未来主义流行文化就显得十分可贵。
举一个典型例子,苏联最早的登月技术设想既不来自齐奥尔科夫斯基,也不来自科罗廖夫的N1火箭,而可以说是来自克列布谢维奇于1954年发表在《青年技术》的文章《通向星海之路》。在文中他建议在月球上建立一个移动的“坦克实验室”,这个装置的重量不超过几百磅,由地球无线电控制,它将探索月球表面,并将其发现报告回地球。如此获得的信息将使得下一个阶段成为可能,即人类在未来5至10年中可以征服月球。
而《青年技术》每期的封绘更是精彩纷呈。从复古未来主义的太空畅想,到塔特林式的构成主义建筑绘图,单独拿出来看都称得上精品,对于笔者这样自诩的老学校科幻爱好者而言更是魅力十足(真是奇怪的形容词啊)。很难让人不想起同时期大洋彼岸的《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亦或者《星际故事(Planet Stories)》这类科幻杂志,虽然常常被认为是廉价的消遣读物,但其中的幻想精神大概是相通的。资本主义的红唇金发紧身衣、光怪陆离的异星怪谈和未来世界消费主义图景,同加加林式的坚毅形象、恢弘壮阔的宇宙开拓和共产主义乌托邦相映成趣,一个时代的冒险精神与人类梦想所孕育出的一体两面在这些通俗杂志上体现的淋漓极致。
上文提到过《青年技术》在西方科幻的译介上起到了先锋作用,因此这本杂志和我们都无比熟悉的某部经典作品还有一段趣事。
1989年11月号借着《2010》在西方的上映的契机,从47页起花大约两版的篇幅介绍了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应该也是苏联读者和科幻爱好者们第一次在官方渠道接触这部巨作。不过由于时代背景,文中并没有太多探讨《2001》本身,而是借《2010》中列昂诺夫号的美苏合作畅想了未来的共同探索前景。
当年《青年技术》将片名直接译作Одиссея,即奥德赛。2010则译为2010 Одиссея-2,和克拉克的原著《2010:Odyssey Two》保持一致而没有使用电影名。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常见的《2010:威震太阳神》是一种谬传,片名可以直译为《2010:我们接触之年》(2010:The year we make contact),对于美苏沟通的时代大主题有着十分巧妙的寓意。
一段关于苏联通俗科幻的史海遗珠是和《青年技术》紧密相联的,而今这份杂志依旧在俄联邦承担着大众科普的任务,却渐渐减少了幻想的内容,极具特色的封绘也被普通的照片封面取代。从玩家和科幻爱好者的角度来看,探索当年故事的过程未尝不是一种冒险经历。在那些色彩鲜明想象丰富的图景中,仿佛我们就见证了那个时代进取乐观的人们所幻想的光辉未来。而我们反过来想,顺着那复古的画风就在脑中构建出一个流淌着粗粝美学的真空管朋克苏维埃版《辐射》战前世界,也不是不可能的。
开天辟地的勃勃生机成为了那个过往年代的象征之一,而黄金时代的科幻永远承载着人类最为璀璨的想象力。
在那个时代里,科学应当深深渗透于所有的概念,行为和语言之中。人类技术会取得巨大进展,而合理的社会将会不断完善并带来一个光明的未来。
——伊.安.叶菲列莫夫,《仙女座星云》
technicamolodezhi.ru(俄联邦《青年技术》出版社现官网)
zhurnalko.net(1933年~1991年完整旧刊内容,图片转载已获出版社授权)
评论区
共 4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