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以后2D还会是主流,咱要做一个牛逼的2D游戏机」
工程师「诶!!做好了!」
主管「听说人家PS有3D功能!」
工程师「但咱这个是2D游戏机」
主管「我不管,你给我弄进去」
上回说到这土星是「2D游戏机的究极形态」。土星上同时也发售了很多3D游戏,它的对手PS是以3D为前提制作的游戏机。从总发售台数和游戏数量上来看,土星是完全败给了PS,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原因有很多,有精准的批判,有无凭无据的坊间传闻。能出现那么多传言,可见土星还是有一些人气的。
在这些传言中,有说土星3D很弱的。但上一篇文章中我也写过,在图形性能上,土星并不会输给PS。最大的问题还是运算性能。关于这个,经常有人说「土星虽然有两个CPU,但是不好用」。
世嘉最初为什么要开发一个「2D游戏机的究极形态」?确实,土星不擅长3D,这是因为土星是以2D游戏出发点设计的,虽然土星也可以绘制3D。那为什么在那个年代制作以2D游戏为出发点的游戏机?
在世家设计发售土星的年代,同期的游戏机还有3DO、PS、PC-FX(PC-ENGINE的后续机种)以及姗姗来迟的NINTENDO64。我们也不能忘了万代死不承认他是游戏机的Playdia。3DO、PS、Nintendo64是没有背景图层的「全3D游戏机」。没有3D机能的PC-FX误判了时代的潮流,以2D游戏为中心的土星以现在的观点看来也是「落后于时代」的设计。
可以说3D游戏早在红白机时代就有了。当然,当时没有3D多边形,而是仿真3D画面。既然游戏的作者想要展现的是3D效果,那就姑且算作3D游戏。当然显示在电视上的画面是平面的。
在2次元的画面里展现3次元空间,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当年的3D游戏有着几个约定俗成的事情,比方说地面上的阴影,大概是在「人物的脚下」。换种说法就是在绘制立体图形的时候我们会有XYZ三个坐标。去掉Y坐标的数据,我们就能得到脚下阴影的形状。
这是因为「在2次元的画面里展现3次元空间是不可能的」,所以采取的表现方法。因为无法展现3次元空间,所以就用2次元的阴影去表现。2次元空间的表现是在当时已经被掌握的技术。我们也可以用计算求得人物和阴影无法表现的Y坐标的数据,所以虽然电视无法表现3次元空间,但是我们却可以掌握这个3D次元里的位置关系。
刚才那个例子只是个例子而已,并不是所有游戏都使用了这个方法绘制阴影。
角色与画面的远近可以用近大远小法则,以及角色颜色的变化来展现……总之,对于当时的3D游戏而言「在平面的电视画面里展现3D空间是不可能的」这一前提无法避免,所以就需要想办法去表现这个空间感。
3D游戏的历史就是一个投石问路的历史。无数的开发者不断尝试如何在平面的画面上展示「纵深」。因此,对于当年的玩家而言,要体会那些3D游戏的乐趣,就要先掌握每个游戏各自不同的展现「纵深」的方法。这导致了3D游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都只有核心玩家才会去尝试。
大部分人在看到当时的3D游戏之后都会觉得临场感很棒,想玩玩看。实际尝试之后却会发现自己无法掌握自己控制的角色在场景中的位置,最后就只有真正的死宅才会玩3D游戏。
世嘉土星以及它的对手们都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开发。正直电脑升级换代逐渐白热化的时期,美国已经开始使用现有的3D技术来制作游戏,并逐渐掀起风潮。后来被称作FPS师祖的《重返德军总部3D》在1992年发售,由3D多边形绘制的首个动作冒险游戏《鬼屋魔影》也在1992年发售,在美国热卖的《微软模拟飞行ver.5》是1993年。
启动土星研发项目的年份虽然未知,可以知道的是土星的CPU是在1992年确定的。
3DO就是在这个潮流下诞生的「着重3D的游戏机」,发售后惨败。在90年代初3D还是过于核心向,能玩3D游戏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好的卖点,更何况很多游戏还需要2D机能。
土星在开发时针对当时市场上的2D游戏和3D游戏的比例做过调查。3D游戏还只有核心玩家宠幸的年代,市场份额必定不大。所以就认定这一趋势将会再持续数年。土星的设计也反应了当时这一市场状况。
数年后,游戏业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不是别人,正是世嘉自己。
《VR战士》街机版在1993年年底出现在了游戏机厅。世嘉开发了当时最先进的街机主板Model1,世嘉技术力的结晶就是这款游戏。视觉上充满革新的这款游戏,玩家们上手后就会发现依旧可以用2D格斗游戏的感觉去操作角色。于是「无法掌握3D游戏纵深感」的问题在这里被解决。因为作为游戏而言,它使用的是最新的3D技术,操作上和2D游戏没有区别。
从此,游戏市场的走向已经开始偏离了SEGA的预期,「运用3D技术的2D游戏」这一新种类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此后,这一种类的游戏急速增多。
等到土星开发结束,开始发售的时候,这一种类的游戏已经多了许多。虽然2D游戏主流这一预判没错,但3D游戏再也不是束之高阁的东西了。
土星通过将精灵图变形来展现多边形。这是上一篇文章已经提到过的事情。
三次元坐标通过旋转矩阵(请自行百度谷歌),在空间内自由移动;通过单应性变换(笔者习惯性叫这个透视变换,总之请大家自行谷歌百度),将坐标变为2次元。重复这一运算,将4个点变为2次元坐标,并以这四个坐标为顶点绘制四边形。这就成了立体多边形。这个多边形可以给四个顶点设置颜色计算出渐变,也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图形贴上。只是这些运算需要时间,所以图像显示是能会有所下降。
PS则是可以选择绘制三角形或是四边形。但基本原理和刚才说的差不多。所以绘制多边形能力的差,和绘制精灵图能力的差是相同的。
上回写到,土星的图像显示能力接近PS2倍。虽然这个事实可能很意外,但土星绘制多边形的能力强于PS。
这时候大家会想了「不是说土星比PS不擅长3D游戏么?」。
下文会详细说明,不过这里先提一下。计算在3D空间里元件的位置,并考虑摄影机的角度将这些元件的位置转换成2D坐标的处理能力,PS是压倒性地占上风。
有部分人认为变形精灵图不算多边形。笔者不这么认为。土星绘制的也是多边形。但为什么会被称作「假多边形」呢?在土星上,CPU计算3D空间内的顶点,并将顶点转换成2D坐标。然后将任意的4个顶点作为四个角,使精灵图变形并显示。这样就能绘制出一个面。根据绘制需求,通过刚才的流程制作所有面,就绘制出了立体图形。
上回在写精灵图时提到过,精灵图在描绘的时候可以选择「描绘线框」或是「填充颜色」还可以显示普通的图形,以及设定四个角的颜色绘制渐变与精灵图合成。这就相当于材质的有无及Gouraud着色法。
精灵图的图形是以横向8个点为一个单位,纵向1个像素点为单位,增减大小。如果是2D游戏,并使用透明色的话,这样一个机制没有任何问题, 你几乎可以绘制各种各样的图形。但是要绘制3D的时候,这样一个机制就显得缺乏变通。你绘制的精灵图的尺寸很容易会和你想要制作的面有尺寸上的差异。于是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一个立体图形,但是每个面的材质,他们的解析度都稍有不同。
虽然3D图形画面上会有很多立体多边形,需要绘制非常多面,但是开发工具通常情况下会解决这些问题。这个可以回头再谈。
也就是说土星在绘制立体图形时,「计算顶点」和「绘制面」的操作是分离开来的,通过反复绘制面来生成「立体多边形」。土星的立体多边形绘制的原理就是这样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方法。当年没有专门的3D演算硬件的电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制作3D游戏。但是也没有人说那些电脑游戏不是立体多边形啊。
一个题外话,笔者印象里图形加速卡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是从1993年开始。当时的一些公司,比如Cirrus Logic之流做的那些所谓加速卡其实都没有针对3D做什么特殊结构。直到3dfx推出了Voodoo,3D硬件才算是真正登场。笔者使用的电脑PC-9801 BX4搭载了Cirrus Logic的GD5430。解析度1024x760之后就只能使用16色,800x640的分辨率就开始变慢。Cirrus Logic真的不行,后来就放弃图形处理器市场开始做音频了。
相较于土星将「面」和「顶点」分开处理的方式,PS则是在硬件层面上就确立了「直接描绘面」的方式。PS的3D游戏大多会出现「多边形的面之间有间隙」这样一个现象,这是因为没有共享3D图形顶点所造成的。
在绘制多边形时,PS内部会讲所有的面作为「三角形」来处理,这是硬件内部的问题。当然,在绘制面的时候,四边形的效率会更高。在制作建模时,通常也会选择使用四边形来绘制。这样看来,PS和土星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假设我们准备一个256x256的材质。然后指定材质在画面上相应的坐标位置(UV坐标)。坐标可以以1个像素点为单位设定,所以就不会出现不同地方的解析度不同的问题。这种方式在当时的3D-CAD中已经广泛应用,制作数据也更为简单。
首先我们假设有上面几种多边形的团,分别是6边型、7边型和8边型。
PS可以使用3角型和四边形。一个四边形可以用两个三角形来组成,只是多绘制两个图形那当然还是绘制一个图形需要的运算更少。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会使用四边形。
6边形和8边形分别可以用两个或者三个四边形来组成。问题在于7边形。7边形无论如何都会需要一个三角形。
在这种情况下,PS可以使用三角形的多边形。土星则通过将一个四边形的两个顶点重合(分享一个顶点)来让一个四边形变形成三角形。换句话说就是让四边形的两个顶点都用相同的坐标数据。所以无论是哪个平台都可以显示相同的多边形。虽然方法上有区别,但是没有优劣。
假设我们有下图的这样一个立体多边形,一个六棱柱。我们给他附上贴图,来表现一个饮料罐。六棱柱本身是一个简单的图形,一共12个顶点,需要的算量不大,所以在当时经常会被用到。
PS可以对这个图像进行设定,指定罐子的各个顶点在这个图像上的对应位置,也就是设定坐标(UV坐标)。于是贴图就可以绕着图形贴上去。
PS像是将材质贴图贴上去。土星则更像是将分割好的材质做为面板围着图形搭起来。
这只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例子。只要对材质进行分割就可以,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使用工具软件就可以完成。那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细化我们的这个饮料罐。我们在它顶面的六边形上绘制一个拉环。
可以使用uv坐标的话(PS之流),我们可以先绘制一个四边形,然后在四边形的材质上通过设置UV坐标来将四边形剪裁成六边形,贴附在图形上,一个拉环就完成了。
但是如果是土星的话,材质会先被剪裁成四边形,并被变形。所以在绘制材质的时候就要首先考虑到变形这一点,绘制变形后比例正常的土星。也就是说准备贴图的过程会变得很麻烦。
解释起来有些麻烦的问题。实际上UV坐标的各个点和点之间的连线是直线。既然要贴图,就需要读取由点阵图绘制的材质,于是材质的边缘就会出现折线,形状会稍有扭曲。接下来的贴图的过程,根据立体多边形的形状确定贴图的区域,点阵图的像素会被写入。这里又会出现扭曲。这是PS的材质扭曲的另外一个原因。
众所周知,PS的材质会扭曲,这是PS的一大弱点。土星在读取材质是不会发生扭曲,只有在最后显示图形的时候才会出现扭曲。绘制变形后比例正常材质虽然麻烦,但并不困难。PS的做法在材质非常大时,扭曲的影响会相对变小,甚至可以忽略。但实际上PS的内存很小,无法使用如此之大的贴图,所以这个问题无法绕过。
PS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教科书式的3D硬件,却没有重视实现上的现实问题。土星虽然是生硬的在一个2D硬件里建立了3D功能,但比PS重视实现上的现实问题。如此看来,双方也没有什么优劣之分。
立体多边形(polygon)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什么技术。不是三角形;不是通过UV坐标贴图;不是硬件计算……甚至没有明确的定义。所以,「假多边形」之类的说法在我看来也无法理解。
土星的CPU是日立制作所(现在的Renesas)的SH2。按照世嘉的说法,日立制作所按照世嘉的意愿以SH1为基础定制的CPU,就是SH2。但日立似乎不这么认为。
虽然我的文章大多数都异常枯燥无聊,这个部分应该比平时更加枯燥无聊。希望大家还是能读读看。
理所当然的事情,绘制3D时需要的运算比2D更多。PS有3D专用的运算电路,世嘉土星一开始的目标就是「2D游戏机的究极形态」,所以没有3D专用的运算电路。土星在处理3D运算时就必须靠CPU。
SH2是RISC CPU,中文叫精简指令集计算机。至于精简的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能运行简单的指令,但是运作效率高。SH2就只能运行简单的指令,这里划个重点。不过SH2有一个复杂的指令,就是「乘法运算指令」。
SH2的大部分指令都只需要一个处理周期就可以完成。乘算虽然是复杂指令,但通常也只需要3个处理周期,并且根据情况可快可慢。
其他指令都只要1个处理周期,相较之下3个处理周期就显得慢了。不过和隔壁家的PS比较之后,就能发现SH2非常优秀。PS的R3000在处理乘算指令的时候需要12个处理周期。SH2的3个处理周期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快。
在这3个处理周期里,还可以进行乘积累加运算。乘积累加运算对于制作3D游戏而言非常重要,在进行阵列的乘法运算时会发挥惊人的威力,只是这个运算指令有些特殊,需要和其他指令组合使用。这个下文再提。
一个注意点,这个RISC里最复杂的指令就是「乘法运算」,比乘法运算更为复杂的「除法运算」不包含在SH2的指令集里。除法运算过于复杂,于是加入了「单次迭代除法运算」指令作为代用。得到的值就和纸上进行笔算一个步骤得到的值一样。重复这个单次迭代除法就可以进行除法运算。
首先执行除法运算设置命令,指定被除数和除数。这个指令需要一个运算周期。接下来进行一次「单次迭代除法运算」,得到「一位数」的结果。
如果是16bit数据,那就需要对16位数的2进制数字进行运算。一位数一个运算周期,重复16次就是16个运算周期。加上对运算设置的1个周期,一共耗费17个运算周期,非常耗时。SH2还可以对32bit数据进行计算,需要的时间长达64个运算单位。而实际运用上不需要进行如此高精度的除法运算。
土星的SH2的主频是28.64MHz,也就是说1秒可以进行2864次运算。就像刚才说的一样,进行一次乘法消耗3个周期,一次除法17个周期。
让3D元件显示在画面指定的位置上,就需要进行3D演算。于是就要用到「旋转移动阵列」(下面简称为旋转阵列)。这是一个3x4的阵列。
使用刚才提到的乘积累加运算就可以很快的完成阵列计算。1x3的顶点坐标阵列乘以3x4的旋转阵列,这就需要进行12次的乘法运算和9次的加法运算。刚才说过,乘积累加运算指令特殊性的问题,刨去细节,实际上这样一个运算需要68个运算周期。
最后还要进行一个叫「透视坐标」的处理。将3D中被旋转移动的顶点数据转换成2D坐标。方法很简单将X,Y两个点分别处以Z就可以。处理本身很简单,但是需要使用两次慢除法(一个计算机术语,当然也有快除法)。
透视坐标处理需要大概50个运算周期。旋转阵列的运算加上透视坐标的运算就组成了让3D元件显示在指定位置的「顶点坐标运算」(Geometry Process,那个中文是我随便编的)。刚才提到的两个数字相加等于118运算周期。在实际运用时,还需要设置旋转阵列数据、循环指令以及其他数据的处理,所以实际需要耗费150个运算周期左右。每秒2864万个运算周期除以150个运算周期,大概商19万左右吧。假设这个3D元件纯粹就只是几个顶点数据连接起来的方块,那么SH2一秒钟里可以生成19万个这样的3D元件,这就是SH2的理论极限。
在土星开发的末期,坊间也开始出现日后的对手PS的传言。PS的CPU R3000主频33.86MHz,主频数比土星的SH2高了20%,但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差距。比起主频,更重要的是PS拥有土星所没有的顶点运算引擎,用来专门处理3D运算。
根据上文的计算,土星每秒可以进行19万次顶点坐标运算。拥有3D运算处理元件的PS理论上每秒可以进行450万次顶点坐标计算。但是这450万3D多边形并无法显示。顶点处理引擎并不是以顶点数据为基本,而是以3D多边形为基本,实际演算速度大概是每秒190万个多边形。运算能力虽高,但是显示输出能力跟不上,能显示在画面上的不过36万个多边形左右。
土星因为是「2D游戏机的究极形态」,所以显示输出能力甚高。软肋终究还是再运算能力上。刚才也提到过,纯粹只进行3D运算,也只能获得19万个顶点坐标数据。而游戏需要运动,需要处理各种其他的数据,实际能进行的3D运算也不过就10万回左右吧。
土星3D机制下,两个相邻的多边形可以共享顶点坐标,虽然在制作多边形上是省事了,但是仅有一个顶点也绘制不出多边形,所以真正能产生的多边形也不过每秒8万个吧。PS的36万多边形也是理论最大值,取一个比较接近现实的值,比如18万吧。18万依旧超出土星非常多。如此一来土星无法与PS抗衡。
于是世嘉向日立寻求解决方案。可惜所剩时间不多,事到如今要将机器的性能提高两倍简直天方夜谭。但SH2还真有这么一个诡异的功能。多处理器协作功能。世嘉一直自认为这是具世嘉的要求加入的功能。而日立的这个设计似乎更像是研究层面上的一种娱乐。
不管怎么样,对于世嘉来说增加一个CPU并不会对现在的机体设计有很大影响,性能可以大幅提升,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有实现性的方案。
放在当下多处理器很常见。但在2000年以前,多处理器非常罕见。笔者依旧记得在杂志上看到双Xeon处理器的服务器电脑差点脑裤子的感觉。技术罕见,所以多有类似于“程序猿不习惯给双处理器变成,所以很多程序其实都只用到了一个处理器”等等谣言。
就像刚才提到的,一个SH2的性能根本无法运行3D游戏。所有3D的游戏都必然的会用到双处理器。2018年了,索狗程度肯能还不及我的索狗们可以清醒清醒了。与土星同时发售的土星版「VR战士」是针对街机版制作转换器,将其转换成SH2可以运行的程序。
之前有提到世嘉的MODEL1街机主板拥有顶点运算专用的元件,要显示一个多边形只要指定几个顶点坐标就可以。但是这样一个过程在土星上就只能依靠两个SH2.
土星亮相的初期,很多东西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双处理器的使用方法也还不明确,并且开发周期也不够。这导致土星版的《VR战士》充满BUG,并让玩家有了「土星性能不好」这样一个印象。
但《VR战士》是一个很好的试金石。因为它证明了土星上可以运行3D游戏。
之后,《VR战士》的程序被结构、整理、修正了之后成为了3D运算库。这个就是当时的新OS,土星的SGL——SEGA Graphics Library。
在讨论SGL之前,先和大家说明一下制作一个游戏的基本吧。不管是红白机还是MEGADRIVE还是PS都是共通的基本。
先想象一下《魂斗罗》吧。无论是通过手柄操纵的人物,射出的子弹,还是运动的敌人,都是程序在控制他们。游戏开始后只有自己操控的人物的时候和BOSS带着一帮小怪大闹的时候的运算处理量是不同的。
当然程序的处理速度也会有变化。游戏开始当初,处理很快就会结束。但BOSS战时,程序处理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但是,游戏并不会在开始的时候运行的飞快,BOSS战时运行的龟慢(红白机是性能过低所以才会如此。有种可爱的拼命感,所以个人挺喜欢)。这是因为游戏会根据「画面绘制的实际」来调整游戏的处理速度。
电视的NTSC(日本的游戏机,日本的电视信号规格)信号制式,一秒钟描绘60帧画面,游戏的程序以描绘1帧的时间为基准处理。具体地说就是,游戏的程序必须在1/60秒内完成处理。程序提早完成处理也不会有问题。处理结束后,CPU会等待画面绘制结束。
等待画面绘制完成的处理是以一定的速度进行。画面绘制处理完成后,再输出新的画面,并进行下一轮的游戏程序处理。如此一般,游戏的画面就会完整,漂亮的出现在电视机上。
运用SGL制作游戏,只要遵循刚才提到的「基本」就可以。游戏的处理过程中,想要展现多边形的话,只需要向SGL指示「在某个立体坐标系中放置多边形」。
程序猿不需要去在乎顶点坐标演算的过程内容和结果。事实上,也无法知道。
向SGL指示显示多边形,程序猿会以为「SGL会进行计算」。试着不然,SGL根本就不会去进行多边形演算,仅仅试将输入的值放进内存,随即重新开始处理游戏程序。所以程序猿无法通过SGL来访问顶点坐标演算的过程、内容和结果。
进行顶点坐标演算的是副CPU。就是大家以为没有在工作的那个副CPU。一个员工放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一个老板会容忍这个员工每天只会打瞌睡、划手机、吃垃圾外卖。副CPU在发现内存中有数据之后就会立刻对数据进行顶点坐标演算。
刚才提到过顶点坐标演算很复杂,对于SH2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将顶点坐标运算交给副CPU,主CPU会继续进行游戏程序的处理。
游戏程序处理就代表被显示的多边形数据也源源不断的被生成。副CPU根本就没有空闲。
事实上,按照这个方法进行,处理时间依旧不够。对于副CPU而言工作量过多,主CPU往往会先完成处理。主CPU在完成游戏程序的处理之后,会等待画面绘制完成。这时,程序猿会对SGL设定激发SGL的功能指令「停止处理等待画面绘制完成」。对于程序猿来说CPU已经停止了,而SGL会依旧保持活跃。
仅依靠副CPU的算力,时间不够。在主CPU完成处理后SGL就会让主CPU也参与顶点坐标演算。顶点坐标演算结束后,SGL会继续调用两个CPU,将计算结果沿着Z轴排列,并处理成图像引擎VDP1可以调用的命令符。
在这一切都完成之后,才会进入「等待画面绘制完成」的状态。主CPU会重新开始处理游戏程序;副CPU将处理画面输出的问题。
总体的思路就是,主CPU负责处理游戏程序,副CPU负责其他,在主CPU处理完游戏程序后会辅助副CPU。
SGL中有一个明确的指令「让副CPU运行程序」。这个指令会将放置程序的内存地址交给副CPU,副CPU在空闲时会进行处理。因为是空闲时进行处理,所以也无从知晓这个程序何时会被处理。如果是3D游戏,副CPU也很难会有空闲。世嘉提供的信息也很少,所以也很少会有游戏使用这个功能。
所以「很多游戏都只会用到一个CPU」这样一个误解,应该是来源于此。
SGL本身也不是3D游戏专用的运行库,SGL也可以用来制作2D游戏。而在处理2D游戏时,副CPU也需要处理画面输出、音乐处理等工作。不管怎样,与「很多游戏都只会用到一个CPU」谣言相反,大部分游戏都会用到两个CPU。
有一种说法「两个CPU无法获得两倍的性能,大概就是1.2倍到1.4倍,撑死1.8倍」。这是必然。如今的PC/AT电脑也无法通过增加一个CPU来获得两倍的性能。问题的根本在于总线带宽。有两个CPU,两个CPU之间就会抢夺总线带宽,甚至会导致一方的CPU对内存或者其他存储器或者元件进行访问而停止工作。
SGL则会将两个CPU进行合理分工,让副CPU主要进行顶点坐标演算。毕竟和PS相比土星最大的弱点是不擅长顶点坐标演算。SGL的顶点坐标演算部分完全由汇编编写,可以完整地收纳在缓存了并尽可能高速运作。
在使用SGL时,副CPU不会占用总线来对程序进行访问。也就是说副CPU不会妨碍主CPU的工作。虽然副CPU在进行顶点坐标演算时会占用总线访问内存,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运算坐标。所以抢夺总线带宽的事情基本不会发生。主CPU在完成游戏程序的处理后会进入到等待状态。有SGL的存在,在主CPU完成工作后,SGL会继续调用主CPU,合理进行工作分配。
这次的这篇文章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又是琐事较多的年末,一直很难来继续写这篇文章。
关于GBA、DC、PS的资料在网上到处可以找到。大家大可自行翻阅,所以我也不是很想去写这些游戏机的相关文章。毕竟土星的文章已经消耗了我相当的精力
平成年代(1989-2018)即将结束,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里程碑,让我着实体会到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在这个即将过去的年代了日本经历了泡沫经济,空前地繁荣。而随着山一证券的倒闭,泡沫经济破灭,日本迎来了被称为「失去的20年」的低迷期。
新的世代早已不知道这些在平成年代出现的主机。昭和的末期和平成的初期一直是我内心中的黄金年代。不断革新的技术,百家争鸣的构架。人们总是期待着新的科技,期待着科幻小说中的产物成为现实。而厂家们则将这些梦想逐一实现。
我曾经一度以为,在不远的将来人的大脑可以和电脑连接,只要闭上眼睛就可以进入虚拟现实;以为飞机会比超音速更快;汽车会漂浮在地面上。
我的成长的过程就是看着这些梦破灭的过程,就像看着泡沫经济破灭一样。
世嘉的主机也就像泡沫经济一样,经历了成长,繁荣,永远走在技术的前列,却在某一天突然消失了。
评论区
共 2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