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技术在诞生之初,充满着戏剧性和各种意外,早先也只是作为一种带着猎奇意味的小发明,小范围地活跃于民间,直到1903年。E.S.鲍特在《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中首次使用的交叉剪辑造成戏剧效果的剪辑技巧,被视为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艺儿发展为一门艺术的标志,这样算起来,电影被确立为一种艺术形式至今不过刚刚百余年的时间,可以说是非常年轻的一种现代艺术。
电影的商业价值很快便被发掘,收益颇丰,竞争激烈,爱迪生在1897年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在1908年时,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公司拥有16项专利权。
到1910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而正是由于为了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大量的独立制片商,涌入了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矶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那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以华尔街为首的资本力量,为了追逐电影工业垄断经营所蕴含的巨大利益而介入电影业,电影业之间兼并、收购并再次形成垄断,迅速掀起了一股兼并浪潮。到20世纪20年代初,好莱坞只剩下八大制片厂,即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雷电华、环球、联美和哥伦比亚公司。
这八大公司不仅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国内市场,而且迅速取代了法国电影业当时在欧洲市场的霸主地位。至此,正式拉开了好莱坞电影黄金时代的序幕。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一说好莱坞黄金时代八巨头的源起,回顾一下它们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佳作。(以下内容仅提及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的电影作品)
米高梅,1924年,纽约的放映业大亨马库斯·洛伊决定收购两家经营得不错的好莱坞制片公司,米特罗电影公司和高德温电影公司,同年的4月16日,又买下了著名的独立制片人路易斯·梅耶的公司,新公司米高梅的名称便是米特罗、高德温和梅耶三个公司名的缩写组成。在西海岸的制片和发行重任交给了路易斯·梅耶,只用了一年时间,路易斯·梅耶就让米高梅超过了环球,成为好莱坞的头号制片厂。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之前,在梅耶的精心打理下,米高梅一直是好莱坞最大、最有影响的集制片、发行、放映于一身的电影公司,它的雄师标志甚至成了美国的象征。1939年,米高梅发行了《绿野仙踪》、《乱世佳人》,这两部影片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959年,米高梅翻拍的史诗片《宾虚》不仅在票房上获得巨大成功,它获得11项奥斯卡奖的纪录至今也没有影片能打破。
而很多人都知道,1927年5月,“好莱坞之王”——也就是时任米高梅公司总经理的梅耶在一次晚宴上,向在座的同行提出了一个设想:“应该把好莱坞的精英分子们都集中起来,组成一个团体。它包括演员、导演、编剧、摄影师,当然还有制片人。使他们成为好莱坞的支柱,让他们调解纠纷,或者在制片厂里起疏导作用。”一周之后,梅耶草拟了一份关于成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提案,学院的首任主席是米高梅旗下的当红影星道格拉斯·范朋克。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奥斯卡金像奖的源起。
派拉蒙电影公司,创建于1912年5月,是好莱坞八巨头中的老资格,创建之初,派拉蒙就拥有大量的电影院,同时兼营制片业务。派拉蒙的两位创始人是阿道夫·朱克和杰西·拉斯基,他们最早认识到明星的威力,早期电影明星玛丽·毕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葛洛丽亚·斯旺森和鲁道夫·瓦伦蒂诺都是他们的签约演员。
派拉蒙的群星环绕雄山标识是好莱坞电影公司标识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最初的标识共有24颗星,象征派拉蒙当时的24名签约明星,如今的星数为22颗,但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什么减少星数。此外,最初的绘景也被电脑合成的山峰和星星所取代。这家经历过破产、重组、多次更换话事人的派拉蒙电影公司 出品的影片包括获得首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翼》,被称为“男人的圣经”的《教父》等,在业界一直以出产高品质的作品著称。
华纳兄弟,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成立于1918年,是好莱坞黄金时代八巨头中成立时间第三悠久的电影公司,前两家为派拉蒙电影公司和环球影业,均成立于1912年。
华纳兄弟影业是哈里·莫里斯·华纳、阿尔伯特·华纳、山姆·华纳和杰克·华纳四兄弟创立 ,之后哈里·莫里斯·华纳任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第一任总裁,华纳兄弟于1918年在伯班克成立华纳制片厂,1923年4月4日在纽约正式成立华纳兄弟影业。
值得一提的是,华纳兄弟是第一个制作、发行有声电影的公司。1927年发行由艾尔·乔森主演的《爵士歌王》,是第一部具有对白以及演员歌唱的电影,虽然有对白的部分不长,大部分是配乐,但被视为影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有声电影。(那部不那么正式的是1926年的《唐璜》)
1938年出品的电影《罗宾汉历险记》,至今依然不断被提起。
美国的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在1937年时被华纳公司雇佣出演了许多低成本电影,里根在演出1942年的《King's Row》后,华纳公司决定将里根捧红为巨星,里根后来也成为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影视明星出身的美国总统。
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成立于1935年5月,由默片时代的大公司福克斯电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和20世纪影片公司(20th Century Pictures, Inc.)合并而成,这家新公司也是最晚成立的好莱坞大公司。,实际上,早在1915年,威廉·福克斯就创建了福斯电影公司,当时,他把自己的两家电影公司,主营电影发行的伟大纽约公司和制片的票房吸引力电影公司合而为一,并以自己的姓氏命名这家新公司。
到了二战时期,依靠包括亨利·方达和贝蒂·嘉宝以及童星秀兰·邓波儿这些明星和歌舞片、传记片,二十世纪福斯已经成为好莱坞最能赚钱的公司,代表作有《君子协定》等。
1963年6月12日上映的《埃及艳后》,巨大的耗资和惨淡的票房,让在二战后就一直麻烦缠身的二十世纪福克斯雪上加霜。
好在因为一桩绯闻而宣布退休的达瑞尔·扎努克回到公司,通过推出新闻片和一些成本低廉但很受欢迎的影片挽回了一些颓势,并在1965年出品了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音乐之声》,使这家老制片厂在60年代保住了自己作为一家大电影公司的地位。
雷电华,雷电华电影公司最初的源起,有很多不一样的说法,其中较为公认的说法是:1928年,由洛克菲勒财团的美国雷电华公司兼并美国电影票预售公司(兼营制片)和凯思—阿尔比—奥菲姆商业放映系统而成。
从成立开始,公司不仅发行自己摄制的影片,并且长期发行包括后来的迪士尼公司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等独立制作人的影片。雷电华公司约拍摄、发行了1500部影片,其中绝大部分为低成本的娱乐片,特别是一些恐怖片、惊险片。但是也有少数例外,例如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安倍逊大族》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美人计》。
(以下引自action砸电影的影评文章——《公民凯恩》为什么在电影史上的地位那么高?)
“英国《视与听》杂志自从1952年起,每隔十年由全球最顶级的导演和影评家评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十部影片。除了第一次以外,《公民凯恩》每次都名列榜首,而其他名次的作品每次都有所不同。换言之,在过去四五十年里,世界上最有资格评论电影的人对哪部影片在艺术上居于亚军或季军位置无法达成长久的共识,但他们一致认为,《公民凯恩》是最伟大的电影作品。”
环球影业,公司成立于1912年6月8日,是好莱坞黄金时代八巨头中最早成立的电影公司。当时,美国独立电影公司的老板C.莱默尔把他的公司和N.鲍尔斯等六七家小电影公司合并,组成环球影片公司,创始阶段成为好莱坞实力最强的电影公司,但由于创始人卡尔·莱默尔只用自有资金经营公司,而且旗下也没有强有力的连锁影院,到20年代公司开始衰落。
该公司在30~40年代生产了大量低成本影片,其中大多是西部片、音乐片、恐怖片和滑稽片。如卡洛夫主演的恐怖片,窦萍主演的音乐片,阿博和卡斯特洛主演的滑稽片,都有很高的票房价值,赢利颇丰。在它的产品中,像1930年出品的《西线无战事》那样的严肃作品极少。
50年代,一改过去大量摄制低成本片的做法,采取少拍片以提高技术质量的方针。同时,开始采用资助独立制片人拍摄影片的方法,其中不乏成功之作,如1960年出品的《斯巴达克斯》。但环球影业真正在作品上发力是在70年代以后,在这里暂且不表。
联美电影公司,1919年由四位著名导演及演员卓别林、范朋克、毕克馥、格里菲斯出资创建。
联美公司与当时其他电影公司不同,它没有自己的摄影棚,拍片时需租用场地;没有自己雇用的电影明星和导演,采用向独立制片人投资的方式拍片;没有自己的电影院,发行影片采取与发行商逐片签订合同的方式。
公司成立早期的作品有卓别林的《淘金记》(1925)、《摩登时代》(1936)、《大独裁者》(1940)、《舞台生涯》(1952)、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1919)、《走向东方》(1920)以及《疤面人》(1932)、《桃色公寓》(1960)、《西区故事》(1961)等等。
50年代,美国电影业进入萧条、衰退时期,卓别林等人先后把他们的股票出售给金融资本家。之后,联美公司又几度易手,终于在1981年被当时米高梅公司的老板克科里安出资买下,并入米高梅公司,改称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
哥伦比亚公司,原本在环球影片公司工作的H.科恩、J.科恩两兄弟和J.布兰特于1919年在好莱坞成立了一家摄制喜剧短片的小公司,名叫CBC电影销售公司,1924年1月10日改名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能在30年代发展成为美国电影业的八巨头之一,早期在公司任职的导演卡普拉可谓功不可没,其在公司工作10年,拍摄了不少颇受欢迎的喜剧,其中包括《一夜风流》(1934)、《弟斯先生进城》(1936)、《史密斯先生上华盛顿》(1939)等。
哥伦比亚公司在20世纪50、60年代开始采用对独立制片人和导演资助的办法拍摄影片。公司先后资助一些颇有名气的导演拍片,其中由英国导演大卫·里恩执导的《桂河大桥》堪称20世纪50年代英国最著名的电影之一,上映后轰动了国际电影界,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七项奥斯卡大奖,也由此拉开了“里恩式”史诗片的序幕。
好莱坞黄金时代过后,“八巨头”各有沉浮,甚至有一些彻底淡出了电影行业,它们由资本催生,同时也为电影艺术提供了沃土,现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很难再现好莱坞“黄金时代”一家独大的局面,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作品和电影人进入国际视野的中心,这样的趋势无疑是更加有利于电影业的发展,想共同探讨更多有关电影的内容,欢迎继续关注ORNX影鉴。
评论区
共 2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