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Stanisław II August Poniatowski),波尼亚托夫斯基王朝的第一位君主,也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共和国的最后一位国王。来自本土大贵族波尼亚托夫斯基。其父是斯坦尼斯瓦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原本只是普通贵族,后白手起家建立军功,一步步成长为立陶宛首相,成功带领家族崛起。
官方头衔:斯坦尼斯瓦夫二世,蒙上帝恩典的波兰之王,立陶宛大公爵, 鲁塞尼亚、普鲁士、马索维亚、萨莫吉希亚、利沃尼亚、斯摩棱斯克、基辅、沃里尼亚 , 波德拉谢、斯摩棱斯克、塞维利亚和切尔尼戈夫的统治者。
(家族党(Familia political party),是18世纪波兰的主要执政党派,在“强力王”统治结束的更替时期,由大贵族立陶宛总理米哈伊·弗雷德里克·恰尔托雷斯基成立。家族党成立的初衷是支持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列什琴斯基就任国王,摄于俄国影响又支持奥古斯都三世继任国王,该党早期是亲俄派。家族党在奥古斯都三世时期成为波兰执政党,国家大事基本由他们决定。 家族党对波兰的贡献在于初步制定并通过了一些改革计划,包括建立正式的政府财政部和国防部,还暂停了自由否决权的使用,这一切都是由大贵族推动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后屈服于“列普宁瑟姆”以及俄国的军事压力,被迫废除了许多改革。在波尼亚托夫斯基执政前中期,因为政治理念纠纷,该党与国王的关系逐渐冷淡。第一次瓜分波兰事件后,家族党与被视为俄国傀儡的国王和亲俄的“常设理事会”几乎公开决裂。“四月瑟姆”后,家族党终于和国王摒弃前嫌,与爱国党一起努力推动五·三宪法的改革和通过,最终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功。)
1755年,威廉姆斯带着年轻的波尼亚托夫斯基前往圣彼得堡参与对俄国的外交活动,6月,在一次社交聚会中,波尼亚托夫斯基认识了一位德国公爵的女儿并很快与她坠入爱河,她的俄语名字全称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Yekaterina Alekseyevna),若干年后她又被称为凯瑟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关于她的历史许多人都很清楚,在本文中只提及与波兰有关的。23岁的波尼亚托夫斯基和26岁的叶卡捷琳娜在彼得堡度过了一年的甜蜜时光,1756年被迫离开,后又作为萨克森大使返回,1757年,两人的女儿安娜·彼得罗夫娜出生,1758年彻底离开回到了波兰。
1763年,奥古斯都三世去世,波兰开始选王会。而在前一年,叶卡捷琳娜就通过政变利索的解决了她的丈夫彼得三世,自己成为女沙皇,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在选举中,叶卡捷琳娜二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彼得堡方面很快联系腓特烈二世( Fryderyk II Wielki ),他欣然接受,两国宣布共同推选波尼亚托夫斯基成为国王,俄国还赞助了250万卢布。
评论区
共 3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