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战”一直是我所钟爱的系列游戏之一,而“三国”更是一直伴随我长大的游戏题材。关于《全战三国》,这里不得不提及当年的“柱子工作室”,他们基于《全战:罗马》制作的三国MOD、基于《中世纪2》制作的的汉之殇MOD,都让许多玩家为之热血沸腾,而今翘首以盼的官方大作“三国”终于上架,实在令人感慨良多。
《全面战争:三国》(以下简称“全战:三国”)不仅还原了两千年前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还加入武将单挑的“演义模式”,虽然没有理解为何一定要下马厮杀,但还是不影响这款游戏带来的许多惊喜。
我本人一向热衷于三国历史,于是趁游戏之余,写了一篇军事战争的短文,其主要围绕马站、步战和水战论述,以此纪念这款游戏的横空出世。
中原骑兵的开端可追溯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战国策·赵策二》记载其伟大创举:“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战车此时正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关于战车的消失,大致有三点原因,第一远程兵器的制造工艺日益纯熟,相对于灵活迅速的骑兵,战车更容易在密集的远程攻击下受创;第二是战场的扩大,许多战争不在密集于中原地区,尤其秦、楚、燕等国家地脉崎岖复杂,不利于战车作战;第三则是战术的变化,如果说春秋打的是君子之战,则战国时就比较流氓了,春秋时期大家都是约个时间地点,摆好战车,列好队形,来一场公平较量,而战国时期就显得兵不厌诈,奇谋百出,战车大多数时候就派不上了用场。
骑兵取代战车后,成为不可或缺的作战单位。不过早期还是以骑射为主要作战方式,因为中原的骑战经验是从北方少数民族那里学来的,同时也吸纳了许多异族骑兵。汉文帝时期,晁错将几千名“降胡义渠”编入部队,给他们精良的装备,与汉军协同作战:“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汉文帝也效仿赵武灵王,以自身为表率,学习骑战。《汉书·匈奴传》载:“是以文帝中年,赫然发愤,遂躬戎服,亲御鞍马,从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驰射上林,讲习战武”。不过那时骑兵的任务并非正面冲击,而是以侧方骚扰、追袭败军、抢劫粮草为主。(《六韬·均兵篇》记载:“骑者,军之伺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
熟悉“全战”系列的玩家必然直到骑兵在一场战役中的关键作用,从罗马时代到中世纪,从拿破仑到阿提拉,从幕府将军到不列颠王座,面对强大的敌人,出其不意的骑兵突击总能改变战局。但骑兵并非所向无敌,在对方严阵以待的情况下,发动正面冲击无异于自杀行为。
到了汉武帝时期,骑兵的作战方式开始有了改变,中原骑兵除了弓箭骑射,还练就了近距离搏击的水平。骑兵的主要武器是“戟”,直到东汉末期,才出现了“矛”,而到三国时,又升级为“槊”。
关于以上三种武器,皆是根据实战经验逐渐进化的,在没有马镫的时代,骑手所使用“戟”无法穿透敌人身体,往往却因为尖刺旁的横刃产生的反作用力坠马;“矛”虽然可以凭借冲击力刺杀敌人,却常常出现穿透目标身体却无法拔出的现象;于是后来又有了“槊”(或作“矟”),“槊”其实就是“矛”的加长版,长度可达4米,这样即便贯穿敌人身体,也可根据杠杆原理较轻易的扯回。
没有证据表明三国时期就出现了马镫,但那个时代骑兵的职责已经从骚扰、游击变成了冲击和近身搏击。
这种情况下,骑兵将领成为关键性的因素,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步兵所依赖的旗鼓指挥系统,并不适用于骑兵。将领在大多数时候需要一马当先,引领部队冲突、迂回、撤退。这就要求骑兵将领必须拥有极高的素质,以及临机应变的能力。
三国时期涌现出许多出名的骑兵将领,他们往往选择亲自带领部队上阵,有时就连君主也不例外,比如东吴等三代君主孙坚、孙策、孙权(称帝之前),就非常喜欢亲临战场。
史书记录了张辽与孙权在合肥之战的激烈战况,张辽率领部队急袭孙权,孙权急忙退守高地,集结人马反击,反将张辽包围。张辽往返两次率众突围,杀退吴兵无数,最终全身而退。这一战,张辽从此威名远播。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这一代“全战”话(tu)题(cao)较多的是“演义模式”,双方厮杀时,武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单挑结果也注定了胜负之关键。
很多在讨论史实与演义的战斗方式,大多数人都否定演义中武将单挑,胜方会乘势“掩杀追击”,而认为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中,武将单挑的可能性极低。
关于这点我基本赞同,但承上所述,许多骑兵将领都是亲自参与正面或迂回交锋。将领之间交战的机会事实上并不算小,哪怕只是一瞬间的交锋,却也能在血与沙的战场上留下槊血满袖的英姿。
既然骑兵经过多次变革,在秦汉之后成为主要作战单位之一,他们的存在必然对机动性和灵活性较差的步兵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如果想让步兵与之抗衡,前提条件就是严格的军纪。
如何做到让部队纪律严明?我们可以举诸葛亮治军的例子。他在《便宜十六策·斩断》中详细列出“七宗罪”,轻、慢、盗、欺、背、乱、误者,都是死罪。
比如“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按旗不伏”、“举旗不起”、“指挥不随”、“避前向后”这种严重违反战场军纪的人要被处斩,就连“变改姓名”、“衣服不鲜”、“旌旗裂坏”、“兵刃不磨”、“器仗不坚”、“矢不着羽”、“弓弩无弦”这种被视作“欺军”的错误也要处以极刑。
只有严明的纪律,以及较多的作战经验,步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临危不乱,从容应对骑兵的冲锋或骚扰。
《三国志》所引用的《英雄记》里记载了袁绍和公孙瓒的一次精彩战斗,即“界桥之战”,这一战彻底让公孙瓒称霸河北的梦想付之一炬。
史料记载,当时公孙瓒率领马步军共三万多人,以白马义从为中坚,骑兵抄两翼,弓弩手做掩护,向袁绍军逼近。面对公孙瓒的逼人气势,精明的袁绍则派出了杀手锏——大将麹义。麹义是袁绍的一步好棋,因为此人在北方与少数游牧民族常年作战,早就积累了对抗骑兵的丰富经验,他只带领不到一千人的兵力,挡在了公孙瓒的面前。当公孙瓒看到麹义兵少,命令骑兵冲锋时,麹义的部队则伏在大盾之后按兵不动。直到公孙瓒的骑兵冲到近前时,麹义的士兵同时起身,敲打盾牌,扬尘大吼。公孙瓒方的战马受到惊吓,陷入混乱,就在此时袁绍一方万箭齐射,一瞬间击溃了公孙瓒的主力。这一战,公孙瓒手下大将严纲被斩,而他本人也丢下营地匆忙逃窜,从此一蹶不振。
《英雄记》:绍自往征瓒,合战于界桥南二十里。瓒步兵三万馀人为方陈,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馀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陈于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馀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训练有素的步军是战场上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结成有序的方阵进攻后退守,而且还能筑城、扎寨、以及操控各种兵器。
官渡之战时,袁绍与曹操两营对峙,前者造箭塔、堆土山,借助高势向曹操营中射箭,而曹操则用投石车还击,直接粉碎了袁绍的进攻计划。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众大惧。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
又如《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司马师帅兵戡乱,“围上诸军,临高以发石车火箭逆烧破其攻具,弩矢及石雨下,死伤者蔽地,血流盈堑。”
受地理环境局限,三国时期不同的国家其主力兵种也不同,诸如虎豹骑、飞熊军、陷阵营、白毦兵等,在《全战:三国》也有体现,这里不做细说。
关于步兵或骑兵,其主要战绩除了消灭敌军,还有“先登”和“陷阵”两个卓越表现。
“先登”多指是攻坚战,也指打头阵,冲破城门、登上城墙都可视作先登,上述麹义所率领的就是所谓“八百先登”。
“陷阵”(史书多把阵写作“陈”)是指攻陷敌方的阵营,打开缺口,从而使对手陷入混乱之中,左右不得相顾。步军通过旗帜、金鼓响应统帅调动,当阵型陷入混乱时,这些指挥系统也会随之瘫痪,如果是临敌经验尚浅的部队,可能会立刻失去斗志,如鸟兽散,“陷阵”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说到“陷阵”,吕布麾下的高顺所率领的部队最为大家熟知,如《汉末英雄记》所载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又《三国志·魏书·典韦传》: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陈。
“先登”和“陷阵”,在史书中多次被提及,因为这是在战争中最普遍的局面,《全战:三国》中,我们也能通过游戏本身直接感受。
提到水战,首先想到的就是赤壁之战。《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当年周瑜使黄盖诈降,“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乘着东南风,冲向曹魏水寨。“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这一仗粉碎了曹操乘势攻下江东的念想,也为孙刘联军赢得了喘息、壮大的机会。
自从孙氏在江东立足之后,除了扫平百越之地,另一件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造船业。当时有多个造船基地,如:罗阳(今浙江瑞安)、侯官(今属福建福州)、番禺(今属广东广州)等。
据《温州市志·大事记》载:“三国东吴大帝赤乌二年(239),吴帝孙权在罗阳县境南地置‘横屿船屯’,委派典船校尉监督造船”。
江南水系脉络复杂,湖河星罗棋布,水战尤为重要,想要赢得胜利,必须有强大的硬件设施:舰队。
我国最早为战船分类的史书是《越绝书》,其记述:“伍子胥告阖闾:船名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舡等”。到了三国时期,还有走舸、艨艟(蒙冲)、楼船、斗舰等。
史书中对艨艟的记载尤多,如东汉刘熙《释名》:“外狭而长曰朦冲,以冲突敌船也”。又如杜佑《通典·兵法》曰:“蒙冲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掉孔,左右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近,矢石不能败,此不用大船,务于速疾,乘人之所不及,非战之船也”。艨艟是中国最早的排桨帆船,主要用于突击、扰乱阵型。
即便硬件设施合格,但也不意味着水战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和骑战、步战一样,只有优秀的水军统帅,才能让舰队发挥其最大价值。
《三国志·吴书·董袭传》记载:208年,孙权与黄祖交战,双方舰队集结于沔口(今湖北江夏)。当时黄祖利用艨艟挟守江面,弓弩交射,阻止孙权进攻。董袭和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人被两铠,乘大舸船,突入蒙冲里”, 董袭抽刀“断两绁,蒙冲乃横流,大兵遂进”。
这是一场精彩的水上突袭战,董袭斩断黄祖战舰的绳索,致使其船只顺水横流,失去控制,孙权水军这才一举占据优势。
如果说北方骑兵将领倍出,那么南方则是水军将领云集。著名的濡须口战役中,魏将曹泰(曹仁之子)率常雕、王双、诸葛虔乘油船攻击吴将朱恒,却被朱恒攻取其战船,斩杀常雕、诸葛虔,活捉王双。
《三国志·吴书·朱桓传》: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 临陈斩溺,死者千馀。(关于油船,宋朝学者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作了注解:“油船,盖以牛皮为之,外施油以扞水”)。
孙权在向南开疆拓土时,不仅吞并了百越,也汲取了当地人的造船工艺,致使造船业空前发达。《三国会要·舟师》记录,孙吴最大的楼船共五层,可“载坐直之士三千人。”这也不难理解东吴为何能推动航海事业,派遣船队抵达台湾和南洋。
三国时期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战舰:舫。即将两艘船并列相连,合二为一,变成双体船。这种战舰在三国末期很常见,据《晋书•王浚传》 载“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约合170多米),受二千余 人,以木为城,起搂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
早在赤壁之战时,曹操就这么尝试过,但他更为夸张,把多艘战船串联在一起,这样虽然稳固,但面对火攻时,却无法及时分散,致使损失惨重。
除了大型战舰,还有用于冲锋的“先登”,用于攻击的“露挠”,有体赤色的轻型战船“赤马”,侦察敌阵用的“斥候”,用于冲角的“冒突”,船身较长船体较小的“艇”等等,在此不一一详述。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全战:三国”中并没有水战,不知道后续的DLC是否加入。关于“全战:三国”,虽然还有很多瑕疵,但玩了几天,我依然对这款游戏热度不减,毕竟它还带给我们两千年前的那些战争遐想和未竟的梦。
评论区
共 4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