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曾有一个很特别(装逼)的地方,如果一部电影出版过 CC 版本,便会引用 CC 版本的封面设计取代官方海报。但或许因为版权问题,豆瓣现如今又用“庸俗”的官方海报替换 CC 的封面,这让当年一些文青颇有怨言。
CC 是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CC 标准收藏)的缩写,是一家以修复和发行大师杰作或冷门艺术电影成名的私人公司。每次修复发行新的蓝光或 DVD,便会请设计师为电影绘制新的海报封面,这也是CC颇有看点的地方,许多电影发烧友收集 CC,除了其权威性和珍贵的幕后花絮,便是它艺术感十足的封面。
CC 的封面设计十分简洁,全无多余的广宣,但若不是深度的电影爱好者,光光是通过封面,你是很难界定这部电影在向你传达什么。譬如说明星是谁?故事类型是什么?甚至你连电影年代都不知道,你看着这封面设计得很后现代,但一看电影却是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的古早电影,如彼得·布鲁克的《 蝇王》,手绘封面风格十分新潮看上去像是日本某部时髦的动画片,但实际上电影上映于1963年,是一部真人电影。
所以说,如果你不是个彻底的电影发烧友,对于 CC 的封面设计,你唯一能知道的就是——嗯,封面挺好看的,还有,这电影讲什么来着?
CC 封面设计的唯一目的就是迎合视觉而不是观众,当然这样曲高和寡的清流之风也剥离了一定的传播价值。
这是 CC 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它不断发行杰作保持艺术电影的文化流通性,使其成为文化货币,另一方面它的传播又不具备营销性,不会自吹自擂,而是对电影产业彻底得工匠化。
当然有时候它的封面设计也会翻车,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cc 封面的设计理念与其说是注重形式感,倒不如说是它想完全推翻和颠覆原版海报的产业性,使之完全成为形式主义。最典型不过的例子是《沉默的羔羊》,其原本的海报已是不可磨灭的经典,诡诈凄美且让人毛骨悚然,但 CC 发行的第一版 DVD 封面却有些让人灰心丧气,完全成为了平面设计的排版典型,毫无新意。
你可以看到 CC 对艺术稍有些刻意的“一丝不苟”,当然有时候他们也学聪明了,如《毕业生》和《稻草狗》的海报已是经典到固若金汤,就索性不加改动了。
后来 CC 又发行了蓝光修复版本的《沉默的羔羊》,这次 CC 没有沿用第一版的设计,他们也没有引用经典的原版再稍加改动,而是又设计了新的版本,当然这个版本也很棒,把骷髅蛾和罗夏墨迹测验图做了结合,但还是不及原本海报直白与隐晦的兼容。
由此可见,CC 大多的设计理念更在于意象,和为电影视觉提纯,它能做到的迎合是有限的。
但 CC 封面设计的悖论或者说大多海报概念设计的悖论是,意象理解的基础是你必须先看过这部电影,而海报被设计出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起你观影的兴趣,它是为没有观影经验的人服务的,而意象是为有准备的人服务的,概念设计就是把观众与电影的共鸣画在海报上。
评论区
共 5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