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未来时》这本以“日本的科幻和科幻的日本”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带来的是一种非常微妙的阅读体验。
根据编集这部短篇小说集的高堡出版社中编辑的序言,他们希望将日本的作者的作品与非日语作者创作的有日本元素的作品汇集在一起,为读者指出那一道“鸿沟”的存在:世界想象的(未来的)日本与日本想象的世界(和未来)是如此的截然不同,出乎你的预料。
就像我自己,我对日本科幻的印象并不准确,因为这种印象来自美国科幻作品里面对日本的描写——霓虹灯和经济较量,这些都是西方人的偏见。这种偏见导致了一个问题:西方作家拿去日本文化里的某些概念,掺杂自己对日本人行为模式的刻板印象,以此为构件,塑造出一个异常奇怪的种族。于是,从西方人的笔下看日本,其失真程度就好比透过万花筒照哈哈镜。——《日本未来时》序言
这是一本以“刻板印象”为基础,把“破除刻板印象”作为一大乐趣的集子,读起来十分快乐,不得不说,这种快乐不完全来自于读到了好故事,也有读到了糟糕故事的部分——但都是快乐的一部分。
说起刻板印象,中国的普通读者对日本科幻的刻板印象与这位西方的编辑的确有所不同,但毫无疑问也是同样的切实而刻板。我和我身边的友人对日本科幻文学的印象,被私小说与本格小说二分、动漫认知、推理文学繁盛和轻小说趋势等现象混杂着影响,产生的结果相当的含混不清——说起日本科幻第一时间想到的也许是小松左京与《日本沉没》、小林泰三和《醉步男》,或者《寄生前夜》、《来自新世界》、《银河英雄传说》、《老威尔的行星》和高达、EVA、《午夜凶铃》/《环界》乃至《假面骑士》、《奥特曼》和《刀剑神域》,也许还有《真女神转生》,总而言之,那是一种非常模糊的样子——你也许能识别出“日式科幻”,却说不清它的边界是什么。
《日本未来时》中的那些日本作家的选篇会告诉你,这种模糊和不定型,可能就是日本科幻最大的魅力所在。这本书的各种日本作家选篇是如此的变化多端,实在是令人惊喜。
也许这种模糊是日本文学过度自我的必然产物,我说不清。反正它让很多作品读起来十分有趣,因为其中弥漫着一种对范式和规则的淡漠感。比如像《内在天文学》这样只有七八页纸但没头没尾絮絮叨叨的故事,我至始至终都没明白它想讲什么,但却在结尾被莫名地感动了——大概是因为其中不只有弥漫的悲悯,还透出了一股子“鬼知道”、“不管了”的倔了吧唧的奇妙劲头。
另外,这些短篇作品拥有十足的“方寸之间腾挪自如”味道,它们并没有什么向外延展形成宏大意向的冲动,反倒内卷为自然而灵活的东西。这些日本选篇通常都立足于非常简洁的科幻点子,特别是《无差别化引擎》(生硬地改变认知的机器)、《黄金面包》(对调西方人与东方人刻板印象)、《山海民》(人类群体的分离和变异)等作品,你大可以说他们的创意太过平淡,但我倒是认为这种朴实很有嚼头,虽然直来直去,但变化万千。
另外值得一提的可能是我从中体会到了某种奇妙的温柔,这种温柔是一种“质感”,跟写的东西无关。其中伊藤计划所写《无差别化引擎》,内容涉及少年兵、种族灭绝与屠杀的种种血腥而惨烈的议题,即便如此它的残忍也拥有某种奇异的温柔和悲悯在其中。所以在我看来,这些故事不会让你觉得“吞咽困难”,即使你甚至没读懂。
最后要说的是,这些日本作家们写了各式各样的故事,描绘了千奇百怪的世界,里面没什么“斋藤”、“吉野”,可它们都非常“日本”,那是日本作家的思维向外飞行的轨迹,并不需要什么“非常日本的东西”。
虽然非日本作家的选篇中不乏名家,但我必须得说这些选篇中有一部分读起来稍显逊色。抛去一些几乎是下意识的自以为是带来的厌烦感以外,使用刻板印象导致的缺乏惊喜也是其中缘由之一。
我一直认为从新浪潮到赛博朋克,乃至如今的欧美科幻对使用日本文化的痴迷,来源于对日本文化和日本当时快速崛起的好奇和不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某种奇妙的美学。
这种美学制造的结果是要分两方面去看的。如果是强行地用西方的手法对其进行“再解释”,那么就会产生一些非常可笑的不协调感,这种不协调的可笑之处在于:那种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的笨拙读起来并没什么乐趣。相信这本书中会有那么几篇能直接给你这样的感受。
但另一方面吧,也有非日本作家把对日本的刻板印象做了更巧妙的运用。这些故事有某种一致的特点,故事本身有自己的诉求,作家书写的也是自己的世界,因此这些故事很有力量。《树海》、《鲸肉》这种包含着文化差异带来的尖锐矛盾的作品,因为其密实紧凑的欧美科幻内核(以及《鲸肉》中俄罗斯文学一以贯之的微妙质感)而产生了清晰的情绪传达,又通过日本元素本身的异域感融合出新的阅读体验。这里我想额外一提的是布鲁斯·斯特林的《慈悲观音》,这位同样对赛博朋克发展做出极高贡献的大师,用这个短片给我来了一场读起来酣畅淋漓的大戏,读起来如此爽快,相信你也并不会在意其中佐藤吉田之类的日本俗气名字了。
在这样的选篇里,日本元素就像是一位默契的舞伴,而这些作家们懂得优雅而礼貌地邀请这位独特的舞伴,创造出别有一番风味的舞蹈。这本书里最好的例子也许是《一息一画》这篇。这是一个美国作家摹写的日本神话故事,但它既不是日本神话故事,也不同于欧美的民俗志怪。面对这个故事,当我看到屏风两边的书法家和神笔是同一个人的设计时,就不由得在想有着庄周梦蝶故事的东方,面对同样飘渺微妙的意境,我们可能甚至不需要一个具体的屏风来隔开它们,阴阳两界的喧嚣可能也断然不会是这样,但凯瑟琳·M.瓦伦特“摆弄”那些对我们来说更亲近的元素的方式是独特新奇的,她创造出了一种别样的幻想,就落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让你可以饶有趣味地赏玩。
穿插布置的各种短篇故事读起来富有节奏感的感受,成就了《日本未来时》这本短篇集独特的阅读体验。正是因为这种交错着接连呈现的差异,其中生硬得仿佛有折角的变化,会让你意识到一个创作者所生活着行走着的土地对他和她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多么巨大,同时,你也可以感受到这种影响被他们以一种多么精妙、美丽而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
《日本未来时》让你意识到,使用起“异域”的元素时产生的化学反应是多么的耐人寻味。全球化并没有拍碎一切然后在地球上抹得均匀,当文化的交流成本被降低,融合与对抗变得更加剧烈的时候,你能看到不同的文化相互嵌合的结果,精巧的失真与错位是优美而富有乐趣的,这就是在“日本科幻于科幻日本”的对比之外的魅力。
评论区
共 2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