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家好,本文是笔者无意中接触了一个 Quora 上的问题以后,又查找了一系列资料后想要写的。然而有关文章里的这次战役的资料并不多,且绝大多数都是西班牙语,英语资料很少,中文或者日文则几乎没有,加上也是个人首次尝试冷兵器题材,因此难免有疏漏之处,有什么值得商榷之处希望各位在评论区指点。至此可以进入正题了。
古代不管是哪个国家、或者民族的顶级战士都拥有可怕的武器,在战争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历史上有很多战争从未发生过,因此,很多传奇战士们从来没有过交手的机会。这难免会给后世之人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在网络上从来少不了类似“罗马士兵和西汉士兵哪个更厉害”之类的“乱斗”问题,在一些游戏、动画或者漫画里也会出现这种内容。
然而,有的“乱斗”真的在历史上出现过,比如——欧洲剑客对战日本武士,而且还有双方火枪队的对决。不,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有过记载的。1582年在菲律宾的卡加延河,这场看似不可思议的战斗居然真的发生了,这场发生在西班牙殖民军队和倭寇之间的冲突,又被称为“卡加延之战”。虽然在这之前葡萄牙人已经和日本武士有所交手(1565年的福田湾海战),但是这次是唯一一次发生在欧洲火枪手(Arcabuz)、长枪兵(Pikeman)和剑盾兵(Rodelero)组成的混编队伍和有铁炮足轻支援下的日本浪人之间的战斗,战斗中也可能有中国或朝鲜地区海盗的加入(16世纪晚期中国海盗在倭寇里已经占了多数)。
遗憾的是,关于这次战斗的所有历史记载都是西班牙语的,而战斗的另一方却没有留下任何资料。当然,日本或者中国的历史书也不可能记载一群人数不明,甚至连老大是谁都不知道的海盗们。而这难免造成了一个问题——胜利者过分的吹嘘问题,再加上战斗期间的细节记录并不多,也造成了后世不断的争论,而这场战斗也从此鲜有提及。无论如何,笔者还是计划把它找出来,翻译一下,以飨读者吧。
1573左右的菲律宾吕宋岛逐渐发展成了一个贸易市场,在葡萄牙人进入日本进行贸易的同时,也有日本商人来到西班牙的这片殖民地和殖民者进行贸易,这些贸易发生在卡加延、马尼拉和班诗兰等地。然而就在16世纪的时候,倭寇海盗已经成为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大型帆船的支援下,中日海上贸易频率不断加快,同时东亚的海盗活动也达到了顶峰,并且开始向南海蔓延。
1574年4月,中国海盗林凤(Limahong,也被译为李马奔,实际上应该读作Lim-A-Hong“林阿凤”)手下的倭寇在日本浪人庄公带领下,攻进了马尼拉,一路打进了总督府。随后林凤又亲自带领一千五百多海盗再次攻入了马尼拉,最后甚至在班诗兰安营扎寨当了王,和西班牙军队以及明朝水师又进行了多次战斗。
由于海盗问题持续不断,菲律宾总督贡萨洛·龙奎罗(Gonzalo Ronquillo)启用了冒险家胡安·帕布罗·德·卡里翁(Juan Pablo de Carrión),任命他为西班牙海军的上尉及伊达尔戈。1582年总督在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信件里这样写道:
Los japoneses son la gente más belicosa que hay por acá. Traen artillería y mucha arcabucería y piquería. Usan armas defensivas para el cuerpo. Lo cual todo lo tienen por industria de portugeses, que se lo han mostrado para daño de sus ánimas.
日本人是这里最好战的人,他们带来了不少步兵,很多火枪手和长枪兵。他们穿着盔甲,这都是葡萄牙人提供的,这些人真是罪该万死……
从这些语句里可以大致看出西班牙军队的敌人——倭寇里应该有为数不少的日本浪人(失去主人的武士)以及铁炮足轻等步兵。尽管在16世纪晚期,大部分“倭寇”实际上是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假倭”(除了前面说的林凤以外,还有王直、林道乾、叶麻等人),然而来自日本的浪人仍然凭借着他们的装备、剑术以及战斗意志,在海盗里有一席之地,他们的武器和剑术也是其他海盗需要学习的东西,甚至连敌对一方的明军也在学习他们的剑术。
卡里翁上任后不久就选择了主动出击,他下令炮击了一艘平底海盗船,使其失去了战斗力。很快,海盗们就发起了报复,一支由一艘平底帆船和18艘舢板组成的小舰队驶向菲律宾群岛。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舰队领导的名字,西班牙的历史记载里将他称为“泰·弗萨”(Tay Fusa,或者Tay Fuzu),并称其为“日本武士”。不过,这显然不像是个日本名字,但是这也有可能是“大夫”(Taifu Sama)的错称,“大夫”也很接近这个人应有的地位。然而这也意味着此人的本名已经是永远不可考的了。
为了予以还击,卡里翁派出了四十名步兵以及七条船——五条补给小船,轻型帆船“圣约瑟佩”号(San Yusepe)和盖伦船“队长”号(La Capitana)以及各船水手。一场海战显然已经不可避免。
当卡里翁的舰队进入海湾的时候,首先迎接他们的是数量不少的舢板。然而虽然数量上严重不够,一开始反而是西班牙的剑盾兵主动发起了登船战,和挥舞着打刀的披甲浪人战在一起。对于海盗的具体数量争议很大,曾经被解读为数百人,然而,倭寇的舢板是一种很小的船只,只能运载十人以下数量的士兵,实际上可能每一艘舢板平均只装了五六人。因此,和西班牙人战斗的海盗们大概也只有一百来人,数量优势并非特别明显,而西班牙的盖伦船也比平底帆船快得多。
不过,掌握人数优势的海盗很快就压倒了西班牙剑盾兵,迫使后者转为守势,并对西班牙帆船发起了登船战。在自己的甲板上,西班牙人使用了类似方阵的战术,将攻防力量优势的长枪兵置于前方,后面是使用火绳枪(Arquebus)和重火枪(Mosuqete)的火枪手们。在盖伦船援兵赶到后,轻帆船的西班牙士兵挥舞着长枪,终于占了上风。
海盗们终于退却了,很多人跳船逃走,不料却因为厚重的装甲而沉下去溺死了。但是西班牙人也遭受了伤亡,包括盖伦船船长佩罗·卢卡斯(Pero Lucas)在内。然而战斗仅仅是分出了第一回合,随后在西班牙船队沿着卡加延河而上途中,还会有更激烈的战斗。
随着船队沿着卡加延河而上,他们看到了岸上的一座海盗据点以及十八艘舢板。这一次西班牙船队用炮火主动出击,将对方击溃并登岸了。西班牙军队随即挖出了一条战壕,并将盖伦船内的弹药纷纷输送至战壕。数小时的炮击后,海盗们决定投降并谈判。然而卡里翁要求海盗们离开吕宋岛,海盗们则要求用黄金赔偿损失,双方谈判不成,又打了起来。
此时,剩余的西班牙水手和士兵在战壕里集结起来和发起冲锋的600多名海盗对抗。在这次战斗中,两方都有火枪手参战,而火枪手们使用的也是那个时代自己国内的典型火枪。
战斗中的西班牙军队有两种火枪,一种是较早的火绳枪,还有一种则是它的“小兄弟”,16世纪初出现的重火枪。早在15世纪,火绳枪就成为了西班牙军队不可分割的一种武器,而在1503年的切里尼奥拉战役(Battle Of Cerignola)里,西班牙火枪手也打出了他们的威名,用火绳枪射杀了数量不少的瑞士和法国士兵。
一个训练有素的火绳枪手可以在每三分钟里发射两发子弹,射程最远可以达到200米。然而这种武器的射程和射速仍然有些慢,面对全力冲锋的骑兵仍然不能让火枪手们高枕无忧。于是,16世纪初西班牙人又发明了一种火枪,被称为“穆斯卡特”,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重火枪。
这种火枪比之前的轻型火绳枪更重,长约1.8-2米,重量达到8-11千克,弹丸直径在19-22毫米之间不等。由于火枪太重所以需要支撑物,1560年以后一般用简单的木叉子作为支撑。更重要的是,这种火枪的杀伤力和射程都有了提高,根据1592年的记载“在四百步的距离射杀了一匹马”。1632年的另一份数据也显示,222米之内就是“穆斯卡特”的有效射程。
16世纪中期日本也从葡萄牙人那里获得了火绳枪,并着手仿制。随后火枪也被投入了战国时期的战场并取得了相当战果。然而这种武器也存在不足,首先是射程问题,种子岛火枪的有效射程只有一百米之内,而且装填也比较麻烦。如果士兵能够使用交错射击的战术有效保持火力的话,它也是足够致命的。然而海盗们显然不太可能有如此的纪律性,更不用说他们的火枪也未必是比较可靠的。战斗期间,在他们的火枪能击穿西班牙的装甲前,西班牙火枪已经可以有效杀伤只有少量装甲的大部分海盗了。
凭借火枪/长枪组合的优势,西班牙人成功撑下了两次冲锋,但是随后他们的弹药差不多耗尽了,而海盗们已经冲到了战壕前。此时,战斗变成了一场白刃战,托莱多钢对抗日本玉钢。
在剑盾兵退出西班牙陆军的方阵时,海军仍然为了登船战保留有数量不少的剑盾兵。这些人拥有较丰富的战斗经验,身着板甲,且纪律性过硬。无疑从主观因素来看,他们拥有比“一盘散沙”的浪人和海盗更大的优势。那么,从武器来说呢?
剑盾兵使用的剑出自西班牙的“铸剑之城”托莱多,早在罗马共和国时代,这里的钢铁以高质量闻名。托莱多钢铁的强度和耐用性在当时的西方几乎是数一数二的,使用两种含碳量不同的钢通过热锻造组成合金(一种高碳一种低碳),因为两种钢一种较软,一种较硬,因此合金具有“刚柔并济”的特性。然而这也使得制造流程非常缓慢,必须严格控制步骤的时间,以及熔炼的温度等,在现代工艺得到采用之前,普通铁匠每年只能制造2-3把剑。当然,这也让它成为了一把利器,即使是同样传奇的“乌兹”钢也只在硬度方面压过了托莱多钢,在韧性方面仍然略逊一筹。
另一方面,日本刀的原料“玉钢”也是一种以刚柔相济闻名的材料。由于炼钢技术的落后,玉钢采用的是效率较低的低温冶炼法。在漫长的冶炼结束后,工匠会进行选料,锻造等一系列过程,直到通过造边完成刀刃的雕琢。在这之后,还要通过淬火的方式赋予其极高的硬度,也赋予了日本刀名扬海外的威名。
然而这两种武器在实战中的剑术完全不同。细刃剑以刺击为主,兼有一定的劈砍能力,而武士刀则是以劈砍为主的武器。如果两个人完全凭借一把细刃剑对抗一把武士刀,结果可能是持刀者一直后退防备刺击,而持剑者则要小心防备劈砍。不过如果持剑者有盾牌的话,他完全可以用盾牌作为防守,充分发挥刺击的威力,而单手握持的细刃剑凭借更加靠后的重心,也比双手握持的武士刀更灵活,刺伤造成的出血也非常严重,显然在这种对决里,使用刃长70-80厘米的打刀胜算不大。
在击退海盗的第三次进攻后,剩余的西班牙军队甚至冲出战壕发起反攻,海盗们自知胜算不足,只能撤退了。他们大多数没穿盔甲,因此剑盾兵追不上他们,在那之后,西班牙军队掠夺了海盗留下的武器、盔甲等,作为战利品,其中的一部分仍然在今日的菲律宾境内收藏。战斗的结果,西班牙阵亡10-20名士兵,海盗则死伤数百人。
随着增援的到来,卡里翁建立了 Nueva Segovia 城市,也就是今天的拉尔洛市(Lal-Lo)。之后海盗活动有所减少,但是菲律宾总督仍然对海盗的强大深感震惊,继续在信件里要求增援。但是,海盗并没有从菲律宾地区消失,东南亚地区仍然有数量不少的日本海盗、商人居住,也是这些地区很多日本町的起源。后来日本和中国都进入了严格的海禁时期,并剿灭了大量海盗,倭寇海盗也随着海上贸易一起衰落,终于消失了。
至于那位海盗的头领泰·弗萨,没有人知道他的最后结局。实际上,他可能根本就没有引起日本国内的注意,当时战国时代已经接近尾声,统一日本的战争如火如荼,没有人会在乎一个身居东南亚的落魄浪人,无名海盗。不过,即使是战胜的卡里翁最后也成了一个谜,没有人知道此人的最后结局,以及卒于哪一年。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有了漫画《末日之剑》里的艺术加工。
然而这场战斗的疑点还有很多,只有一方留下了记载,而西班牙方面对于战斗的记录也是为了警告防范海盗并彻底剿灭他们,虽然可能夸大了敌人的人数,但是并非仅仅吹嘘殖民者“战无不胜”的武功。然而,在后世的一些浪漫文学里,艺术的笔法将这次战斗变成了一场冒险者和恶棍的“史诗战斗”,虽然卡里翁本人的冒险精神值得一书,但是如此写作,未免有夸张嫌疑。卡里翁的部队不是同时期西班牙军队的代表,正如一群没有国家忠诚可言的海盗不能代表战国期间为主人而战的日本武士。
如果……西班牙陆军方阵真的和日本大名手下的正规军打了一战,谁会赢?没有人知道,这场战斗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对于一般的军事爱好者的探讨,历史专家怕也是会发笑,一场战役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人数?战术?纪律?地形?天气?长官?仅仅讨论武器或者士兵,是不能得出正确结果的。
不过,这也不能阻止爱好者们继续讨论欧洲武器和日本武器的比较,或者欧洲剑术与日本剑术的比拼。这很好,想象力从来都会走在一切的前面,不过,这和历史并没有什么关系。卡加延战斗是一个谜团,一半是历史一半是传奇,至于人们是相信历史还是相信传奇,就见仁见智了。
由于笔者非专业人士,在具体剑术方面的比拼就不在此妄言了。同样,卡加延战斗的胜负也不能说明欧洲和日本的两种剑术,两种武器究竟孰优孰劣。
https://www.reddit.com/r/whowouldwin/comments/2h4k6h/1600s_spaniard_with_a_rapier_vs_1600s_japanese/
https://www.quora.com/In-a-one-on-one-battle-could-any-swordsman-throughout-history-beat-a-samurai#
http://gunbai-militaryhistory.blogspot.com/2018/11/cagayan-battles-of-1582-debunking-hoax.html?m=1
评论区
共 5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