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尼亚托夫斯基的结局,波兰史开启第三阶段
亡国对波兰人的影响
波兰国歌的诞生
波兰流亡军团
1795年10月24日,63岁的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奥古斯都·波尼亚托夫斯基坐在格罗德诺某官邸的椅子上,他被命令在一份文件上用颤抖的双手签下了自己的名讳。他一辈子签了许多名,在给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情书上,在国王就职仪式上,在《五·三宪法》立法文件上,只是这次是第三次瓜分波兰的条约。签字完成,人员散去,好像写几个字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似的,老人无力的倚靠在椅子上,有时喃喃自语,有时久久不语。一个月后,他宣布退位。
波尼亚托夫斯基在圣彼得堡见到了权倾天下的女沙皇,几十年匆匆过去,岁月带走了过往。这期间发生了太多的事,以至语言显得如此苍白,寒暄之后,相顾无言。叶卡捷琳娜二世给了他一大笔钱和一座清冷华丽的别墅,这可以让他以体面的姿态度过人生的最后几年。一年后,女沙皇先他去世。波尼亚托夫斯基仍然关注波兰的新闻,并尽可能在俄国政坛为波兰说话,在最后的岁月里,他撰写了回忆录。
1798年2月12日,波兰最后一位国王在圣彼得堡大理石宫内因中风去世。
尽管波尼亚托夫斯基没能让波兰以国家的姿态存续下去,但他为文明凋敝的波兰带来了启蒙思想和《五·三宪法》。 在大洪水之后一百五十年的麻木和堕落后,他重新点燃了波兰的文明之光 ,激发了该波兰国民几乎丢失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他无力阻止波兰政体的毁灭,但他却唤醒了这个濒临灭亡的民族之魂,给波兰文明在之后的顽强生存和浴火重生打下了基础。斯坦尼斯瓦夫二世·波尼亚托夫斯基是波兰史上最优秀的统治者之一,这一点应为后人铭记。他的死是旧时代的结束,亦是新时代的开始,在黑暗与耻辱的衰败之后,波兰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满载着变革、热血、起义、奋发、不屈、坚韧的新篇章——波兰复国史,走上了历史舞台。
对占波兰民族大部分人口的广大无产农奴阶层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尽管科希什丘科曾在起义中颁布旨在废除农奴制的《 波瓦涅茨宣言》,但随着起义的失败,这份充满理想主义的政策并没有落实,许多人甚至对这个消息都一无所知。普鲁士将占领区划为西、东、南三个普鲁士省,奥地利将占领区划为加利西亚省,俄国划为科夫诺省、维尔诺省和格罗德诺省。三个占领区都不同程度推行了去波兰化政策,均收效甚微。德语和俄语替代波兰语成为理论上的官方语言,但当局无法禁止波兰语教育和使用。
霍亨索伦家族将新的省纳入普鲁士法律的管辖范围,在严格的法律下,农奴的处境得到一定改观,奥地利政府也减轻了农奴的劳役,这使得 两个地区的农奴阶客观上减轻了压迫 ,使他们对新统治者感恩戴德,这成了之后复国者起义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在俄国统治范围内的波兰农奴就没那么好运了, 俄罗斯帝国对农奴的压榨剥削比波兰有过之而无不及 ,农奴的待遇比之前还要悲惨。
市民阶层和手工业者也不好受, 三次瓜分打断了波兰资产阶级的自然成长 ,破坏了波尼亚托夫斯基时期重铸的工商业和农业市场经济。在外国商品和不公正政策的挤压下,波兰本土工厂和企业纷纷倒闭,市民因为失业被迫离开城市,华沙的政治、经济地位受到很大打击,变成了普鲁士无足轻重的边境城市。有产者为了保住他们的财产,纷纷向新主人效忠。在瓜分中直接受益最多的是地主阶级,他们摆脱了《五·三宪法》的束缚,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地主虽然被当地法律管控,但因为国际贸易路线的打通,他们可以攫取更多利润,俄罗斯的波兰地主尤甚。
施拉赫塔阶层(中小贵族)的政治地位下滑,原波兰官僚体系被各占领国官僚替代,施拉赫塔被迫适应失去几百年来特权地位的转变。 原波兰中小贵族很快转变为精英市民阶层 ,凭借祖上积攒的资源,他们纷纷跻身社会高等职业行列。在波兰政体不存在的123年中,原施拉赫塔担负了一项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即 保留原生波兰文明的火种 。他们将祖先的纹章、遗物、史书以及一切能让人回忆起波兰荣光的事物保存起来,包括波兰语教育。在复国之前的日子里,他们顽强的抗拒外国文化的入侵,保留并暗中传播波兰文化。这样无论过了多少代,就算他们的后代都身穿别民族服饰,操着异国语言,甚至刀兵相向,但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本来的身份,永远不会被同化,这是1919年波兰得以浴火重生的最重要原因。
“贵族共和主义的的长期遗产与波兰征服者的专制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在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统治时期出现的民族觉醒意识无法轻易从波兰精英的头脑中抹去。这份精神存在于前联邦共和国的漫长历史中,存在于成百上千小贵族的心中,他们中的许多人思想并不成熟,但对他们之前作为自由公民的地位怀有强烈的自豪感。”
——《波兰史》p.137
波兰大贵族,一般是指领有极多产业和城市村镇的贵族巨头,在对新统治者屈膝后,他们在 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受到大幅削弱。 延续几百年的特权被粗暴中止,许多人被排挤出政治中心,更多人的财产被剥夺。但占领当局也愿意对他们抛出橄榄枝,毕竟在他们的合作下,当地才会稳定和治安,因此 大贵族虽然受到削弱,但总体仍然保留了强势的波兰社会地位。 许多家族开始创办企业和手工业厂,有的继续与外国贵族联姻巩固地位。还有的如查尔托雷斯基家族与俄国王室维持了较好的关系,他被任命为维尔诺省督学,大力发展当地和波兰中小学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三宪法》未完成的某些政治目标在瓜分后,被三国统治者以不同程度的达成,原来的波兰顽疾大贵族阶层被拔掉了獠牙和大部分负面影响,开始真正利用其地位进行有利于波兰民族发展和存续的事业。大部分波兰基层村镇并没有因为国家灭亡而发生剧变,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古老的制度甚至是特权。宏观来看,《五·三宪法》是波兰文明在18世纪晚期自发而成的社会改革,在宪法被破坏,政体被摧毁后, 波兰文明开始被动接受三个外来文明的影响。 在漫长的一百二十三年的复国史中,这三个文明给波兰都留下了或正面或负面的遗产。波兰政体虽然灭亡,但波兰文明却在这强烈的外界刺激下焕发某种生机,仍然以坚韧的姿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存续和成长。
所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讲,我们不能片面否定波兰沦亡事件,一个多世纪的复国史勾连了古波兰与现代波兰国家、民族的联系,这也是波兰史不可分割且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威比斯基的家族是波美拉尼亚施拉赫塔,他留学归来后就成了坚定的改革派和剧作家,支持波尼亚托夫斯基国王,是科希什丘科与东布罗夫斯基的好友,后参加科希什丘科起义失败移居法国。威比斯基随即与东布罗夫斯基一道建立了波兰流亡军团,在1797年七月,他抵达雷戈·艾米利亚的波兰军团驻地, 为鼓舞士气创作了《意大利波兰军团颂歌》(Anthem of the Polish Legions in Italy) 波语直译为“东布罗夫斯基玛祖卡”( Mazurek Dąbrowskiego )。玛祖卡舞曲是波兰传统民谣,几乎家喻户晓。他在玛祖卡的基础上填词进行二次创作,歌曲热情奔放,慷慨激昂,歌词大量使用了古代波兰的光荣历史,很受军人的喜爱。后来经过多个版本的演变,在1927年被波兰第二共和国瑟姆确立为正式国歌,沿用至今。
从“德国人、俄国人都无法阻挡”开始下面的后来都被删去了,因为德俄当局不能容忍这种公然煽动起义的内容。威比斯基写词时以为科希什丘科也会回来领导波兰军队,但他没有。科希什丘科在美国费城接到华沙公国来信,非常兴奋地赶回了欧洲,但是华沙公国令他大失所望,科希什丘科尖锐的指出拿破仑并非真心帮助波兰人复国,而是利用波兰军团的爱国热情给他卖命。至于华沙公国,科希什丘科的评价为:“一个笑话。”拿破仑失败后,《波兰永不灭亡》流传的更广,为一代又一代波兰复国者传唱,成了波兰复国主义的象征。
波兰流亡军团(Polish Legions 1797-1803)
前波兰骑兵大将 杨·亨里克·东布罗夫斯基( Jan Henrik Dongbrowski ) 尝试联合普鲁士失败后,前往巴黎成功与当地的波兰政党一起说服了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他得到了法国人的支持,还结识了拿破仑·波拿巴,得以 建立一支以恢复波兰国家为目标的武装力量。 东布罗夫斯基前往意大利米兰,新军团在编制上归拿破仑建立的法国傀儡伦巴第共和国统辖,拿破仑于1797年1月9日签署军团建立的文件,波兰流亡军团或称东布罗夫斯基军团自此建立。波兰军团最多时有两万人,大部分由波兰农民阶层组成,还有少数中小贵族。
军团建立伊始便投入法国的意大利战场,东布罗夫斯基见军团稍有规模,迅速制定了进军波兰的计划,但 被拿破仑直接拒绝 ,他要求波兰军团继续在意大利服役。波兰军团在意大利忠诚地为拿破仑作战,为法国在意大利的军事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并且多次被命令镇压当地起义,到1798年底,军团规模达到约一万人。1799年,俄奥联军发动大规模攻势,波兰军团参加了所有大规模战役,伤亡惨重。至1807年,波兰军团普遍士气低落,因为他们仅仅是被法国人命令参加一次又一次的残酷战斗,拿破仑提都没提关于反攻波兰的事情。 许多中高层军官愤而辞职,只有东布罗夫斯基还在坚持继续扩大规模 ,直到灾难性的海地战役。
1802年在海地,当时称为法属西印度群岛的圣·多明戈爆发了海地革命,海地人反抗法国的殖民统治,掀起了大规模起义。拿破仑不想放弃这块殖民地,也不想牺牲法国主力军团,这个脏活儿又扔到了波兰军团头上。5,280名精锐波兰士兵就这样和其他外国雇佣兵坐船前往这个陌生的加勒比岛国,一年后,因为惨烈的战争和传染病,这支军团受到毁灭性打击,只有700人回到法国。海地战役对波兰军团是不折不扣的灾难, 满怀复国梦想的波兰将士毫无意义地大量死在十万八千里外的加勒比,成了拿破仑不切实际殖民霸权的牺牲品。
1806年,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爆发,波兰军团在意大利改名为第一波兰军团。东布罗夫斯基率军参与了10月14日的耶拿·奥古斯塔特战役辅助法军取得了胜利, 对普鲁士的军事胜利以及踏入前波兰领土重振了波兰军团的士气 ,同时吸纳了大量新兵入伍。普鲁士的持续失败以及波兰军团的抵达给了渴望复国的波兰居民以莫大信心,拿破仑见时机成熟,为进一步破坏普鲁士的后方,命东布罗夫斯基统筹在大波兰地区发动起义。
评论区
共 2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