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速追杀》三部曲成功把枪战动作电影引入了战术射击阶段,不论是C.A.R.s的屋内扫描,还是指向射击的快速战斗以及接触射击的高效控制都有着极高的专业性。在看起来眼花缭乱的战术动作之下,理解它们的操作思想可以让新手对这些专业化的操作有基础的认识。本文就是在一个战术射击外行的角度,粗浅的解释这些射击方法背后的目的,从而迅速理解这些动作体系。(本文讲解的操作基本以较为常见的双发射击为主,也会涉及其他射击方法)
实际上不管是电影还是现实中,使用这些战术动作都是在应对不利于射手本身的战斗环境:近距离,多名敌人,敌人间距不同,最恶劣的情况下武器还会出故障或者没子弹。在这些Debuff的影响下,对于接敌之前的动作准备会帮助射手在战斗当中获得优势——不论是控制,保护还是加速反应。
在接敌作战之前,射手应该做的是了解当前环境中敌人的数量和距离,虽然敌人会很多,但是完全不受控制的快速射击会严重影响对武器的操控,并且会造成误伤。既然这样就要把所有的对手当成一份大饼,每一个敌人都会占有大饼的其中一块,射手需要的就是管理自己的视野(因此旁,不,余光很重要),并且决定吃大饼的先后顺序。
确定了视野就要准备动手了吗?实际上还有一个准备武器的时间,尤其是对于手枪而言,按照传统的韦弗式可能还要把射手搞得跟晾衣杆一样(并不),或者像个西部牛仔一样抵腰射击。这里并不是说传统射击方法不好,不过根据双发射击处理威胁的近距离环境,要尽可能去除多余动作:例如举枪时把枪挥出来就会延长射击间隔,正确的做法是把枪口压低来减小动作幅度。同样的,换子弹时你可以选择拉套筒或者是按复位钮,但是在已经换好新弹匣,并且枪膛还有一发的前提下。再拉一下套筒搞得抛壳窗主动丢一发子弹相比,复位钮可能更为实在。
除此之外,对于出枪之前的近距离环境,一些控制和保护性质的动作也会为射手创造先机。例如用弱手(就是你不持枪射击的那只手)护头,可以有效抵挡近距离射击可能遇到的意外袭击(酒瓶子或者是拳头)。先手击中对方的喉咙或者推开敌人也可以控制对方,方便后续的射击过程——带着枪去近战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这不代表开枪的人一定要把枪当烧火棍。
所有的战术射击方法,不管是让你把枪贴身拿好,还是直接贴腰啪啪,或是说枪是射手身体外延的一部分,它们都逃不过一件事:给枪械搭建一个稳定的输出平台。一个稳定的射击平台能够提供对枪械的精准操控,也让射手有信心进行快速射击。
首先要足够稳,如果是步枪和卡宾枪,要让弱手控制住枪管前端,如果是手枪,两手要握住除了套筒以外的枪身,并且弱手要紧握能握住的一切。射手控制的枪身部分越少,枪身在射击时的晃动越大,最后枪械的精准度也要大打折扣。握的越狠,打的越准。除此之外,射击时上臂在不进行额外的动作的前提下应该自然贴紧身体,而不是像鸡翅膀一样在开枪的时候左右扑腾。
在保证稳定的基础上,这个平台是机动实用的:面前五米之内窜出来一位诸葛钢铁,后退两步把枪聚好肯定是不现实的。多名敌人,由近到远,先抵腰射击快速反应,后续再举枪。只要保证射击平台的稳定,只要上靶一般就能实现对敌人的控制(《疾速备战》那种二速二甲精英怪属于特殊情况)。
当然这不是说你一直要这样站桩撅腰,该双手持枪瞄准的时候也需要灵活的切换。既然是多个目标肯定会涉及目标的切换。所以开始搭好的平台该如何处理呢?是把这个平台拆掉还是说重新瞄准?显然都不是,更好的选择是以目前位置为核心的炮塔式移动,这样能够维持目前瞄准姿势的稳定性。
近距离射击和自动射击无法克服的问题,是人在紧张情绪下的生理反应:肌肉僵硬,反应弧变长,操作变形等等。这些反应在实战当中都会影响战斗中射手的表现。军警成规模的正规射击练习会改善射手的素质,不过近距离作战的情况显然也不是这些训练能完全应对的。一些微调的小动作和枪械调整也可以提高战术射击的效率。
在切换多个目标进行射击时,射手的“击中——切换”过程会在初期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或是确认目标或是重新瞄准,人都会有一个重新判断的时间,导致射击间隔过长。因此对于战术射击的切换目标训练,会尽可能的让射手缩小判断时间,完成多个目标快速上靶,这个反应时间的加速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大量训练。
提到火力的持续性,换弹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坑到人的不一定是弹无虚发,而是不拖泥带水的快速换弹。针对这个流程对射手换弹动作的要求就是射手给自己一个主动的动作细节引导,跟着枪械的设计走。手枪的弹匣要用食指指着供弹口,这样换弹的时候手掌就会顺着食指的方向推进弹匣,步枪的弹匣换弹时要紧握且握住弹匣中下部,如果握的太高,手会碰到弹匣井,搞得射手手忙脚乱无法确认射击姿态——对于换弹之后要求瞄准的射手来说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枪械的微调,除了改扳机改补偿器改机匣改导轨这一系列操作,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就是,对于近距离战斗,要尽可能的调低瞄准具,使其接近枪管。近距离战斗中瞄准的微小位移会显著影响最后的弹着点,把瞄具抬高几公分最后打中的反倒是敌人后面的平民。太高的瞄具则会加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适宜高度的瞄具有利于射手适应不同的距离,有着更好的发挥。
本人也只是这些技术的外围爱好者,连个菜鸟都算不上。可能在真正的大佬面前这可能表现得像好龙叶公一样,但是笔者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用“外行凑热闹”的理解思维和最简单的流程分解,让更多认为战术射击“很酷”的朋友,建立起一个认知理论的结构。我也希望认为John Wick很酷的朋友,在把铅笔梗发扬光大的基础上,也可以了解这些战术射击理论的法则和背后的实用价值。
PS:本文素材来源于《疾速追杀》和TFB TV“How to shoot like John Wick”系列节目
评论区
共 4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