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ner Friend》是由 PLAYMIND 开发的一款心灵恐惧类的第三人称冒险独立游戏。这款游戏相对小众,2018年 9 月发布 steam 上目前只有不到 30 篇的评价。玩家将在游戏中进入一个由记忆的碎片和未治愈的创伤所构建的神秘世界,在梦魇中直面角色童年时内心的恐惧。游戏共有九个场景,不做收集要素不手残流程大概在两个小时左右。
我是在半支烟的直播间里惊鸿一瞥发现了这个游戏,画面非常吸引我,当我正苦于寻找它的出处时,它第二天就出现在了我的 Steam 日推里!这是何等的幸运!!我怀着欣喜与期待马不停蹄的申请激活下载启动,却在第一章的时候差点被劝退.....这款游戏还是有一点点低于我的预期。
游戏由虚幻引擎制作,画面和光影十分精良,完美塑造了一个充斥着童年梦魇的超现实主义世界。每一关的衔接都会回到一个类似安全屋的地方,墙内是温暖明媚的心灵避风港,墙外则是深埋恐惧的幽暗之地。
游戏中的不同场景建模都有各自的特色,学校,医院,画廊,被当做游乐园的工厂,这些都是在童年记忆中最为耳熟能详的地方,也非常贴近玩家本身的经历。平时极具生活气息的场景在游戏中因为隐藏着的被放大的恐惧而变得破碎扭曲,阴暗抽象。本该是孩子心里最熟悉的地方因此而变得危险十足。游玩过程中紧张压抑的氛围塑造的十分到位,惊悚元素的设置也很充足,虽然谈不上有多恐怖但我玩的时候在某些地方真的是被吓到乱叫的(可能我就是菜吧)另外主人公形象设计为一个随时都会破碎的陶瓷人偶,非常独特,以及其他怪物的刻画也十分具有象征意义,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加分项。
《The Inner Friend》中的场景有十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搭配上紧张感十足的背景音乐,能让玩家在情绪上有所共鸣,从而催生出无与伦比的沉浸感。场景有时会突然的暗下来,或突然出现一个东西,来刺激玩家紧绷的神经。玩家在场景中与神秘迷雾之间的互动会对玩家后续的活动,场景画面以及音乐产生影响。
《The Inner Friend》的玩法不复杂,操作简单。大致就分为以上三种,在不同的关卡里由易到难层层提升。
游戏的谜题设置很容易,基本上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就能通过,有些地方可能需要多次的尝试才能找到解决方案。
躲避元素在游戏中占有大量篇幅,比如前期要避免被光照到,后期不能靠近病人,包括最刺激的追逐战也是要利用场景障碍绕路躲避怪物追捕。这一部分的难度稍高,需要精准把握时间,稍微考验一点玩家的操作。(我不会告诉你我在画廊死了 10 次+)
游戏的主要目的是收集遗失的记忆碎片,除了通关必须拿到的物品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的收集要素,需要探索场景才能获得,未收集的要素会在小屋里用白色高光轮廓显示,这其实也相当于给玩家一个提示,有助于理解剧情。如果全收集的话会有成就。
有剧透,剧情内容全基于个人解读,若有不足之处还请包涵
本作没有任何文字与剧情解说,依靠玩家与场景互动来完成这一场心灵救赎。
破旧昏暗的小屋里,老人被无尽的恐惧所缠绕,痛苦万分。
而他的脑海里幻化出了一个陶瓷小人,在潜意识碎片里寻找那些创伤和恐惧之源。
影子起初对他感到陌生,排斥,但他给曾经的自己包容与鼓励。
影子最终找回了勇气,和他一起携手击败了潜藏在内心的最大恐惧。
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陶瓷幻像消失,老人也在此时获得安宁,享受到久违的阳光。
这是一个前期压抑后期非常温情的故事,因为及其抽象化的表达可能每个人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我们童年的记忆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恐惧和伤痕,但逃脱与自我封闭无法解决任何问题,那些你忽略掉的声音,总有一天会在你耳旁大声尖啸。不要让它们成为困扰自己一生的枷锁,唯有依靠自己去正视问题,勇敢面对,才能逃离梦魇,感受阳光。
游戏中的九个场景应该对应了主人公的不同类型的恐惧。因为游戏中几乎没有解读而且本人能力有限,网上资料寻找起来也很困难,我在这里主要结合成就名称谈一下我对个别场景的看法。
1. 学校 — Teachers leave us, kids, alone
这个成就的出处是 Pink Floyd 乐队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歌曲的一句歌词。也是电影《平克·弗洛伊德的墙》里的一段台词。
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 No dark sarcasm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 leave them kids alone. Hey,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 All in all it's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大致翻译为我们不需要教育。我们不需要思想控制。不要教室里的阴暗讽刺。老师们,放过孩子吧。喂,老师们,放过孩子吧。
电影中学校里的老师体罚、侮辱学生,教授千篇一律的知识,将孩子们改造成适应现代工业体系的社会工具。学校已经从知识传承异化成了工业流水线。在影片中,孩子们在传送带上依次行进,最后倒在绞肉机里,令人惊心动魄。那么引申到游戏中应该是主人公对于童年时期收到老师严厉管教惩罚的恐惧,对于禁锢思想的恐惧。这关通过后的物品是一本被老师没收到讲台上的书《Alice》,这里指的应该就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了,它曾在 60 年代因为“水烟筒”和“蘑菇”在美国被禁。
Family Therapy 意为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游戏中可以看到主人公的父母在车里不断争吵,因此可以猜想主角的家庭并不和睦,父母关系不好,这对童年的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创伤。
医院里结合 80 年代的呼吸道传染病也许是肺结核一类的?商场里的萧瑟氛围加上成就名称 Black Friday 或许影射西方经济危机?剩下的就无能为力了,尤其画廊和发廊里的象征意义我实在不懂,希望能有感兴趣的朋友一起讨论一下。
前期上手过程十分不友好,差点劝退,因为 没有任何文字与教程提示 ,我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后来看攻略才断断续续的玩完,某些互动的点 判定 也 不是很准 ,得找准方位才能摁到。
画面 有一点 掉帧 ,尤其在躲避光照需要大转弯的时候,十分影响游玩体验。另外我玩的时候有一点点晕..
内容单调 ,某些 谜题设置 过于 繁琐无聊 ,需要紧卡时间点才能过得去,差一点点都得重来。
剧情 细节确实丰富,但是 过于抽象与意识流。 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想要完完全全搞懂游戏全部内容还得花点儿功夫。
氛围塑造 ★★★★★
画面音乐 ★★★★★
剧情 ★★★☆☆
游戏玩法 ★★☆☆☆
整体难度 ★★☆☆☆
推荐指数 ★★★☆☆
《The Inner Friend》未能把初见之时带给我的惊喜延续进游游玩过程中,但也没有让我失望,作为一款短小的独立游戏来说,它质量合格,内容新颖,在闲来无事的时候打开玩玩还是很好的选择。可能这类超现实主义风格作品并不适合所有玩家,目前国区售价50,建议打折之后购买。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