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火索由尼古拉一世点燃,这位沙皇喜爱军队和军队象征的俄罗斯帝国不可战胜的印象,但此时俄罗斯军队尽管规模很大,但内部充斥着贪污腐败和低效率,技术落后,士气不佳。波兰军队原本崇尚进步,官兵平等,没有高密和体罚制度。但亚历山大一世把俄国式军事管理强制施加到波兰军队,尼古拉一世又强化了这一点。后果是严重的,许多波兰军官辞职表达抗议,有的军官甚至被逼自杀,这些因素都对十一月起义起到了巨大影响。
尼古拉一世听闻法国和比利时爆发革命,本着“欧洲宪兵”的精神,想要派兵镇压革命,这支军队主要由波兰人组成,顺便在波兰驻扎俄军,想利用军事压力彻底取消波兰自治。形势迫在眉睫,在波兰政府和康斯坦丁大公做出对策之前,波兰激进派抢先动手。
1830年11月29日夜里,华沙步兵士官学校,革命党人在密谈军事计划。大门突然被打开,学校讲师兼“维索茨基誓言”组织领袖皮特·维索茨基打断了同志的谈话,他要求立刻行动,表示:“波兰人,复仇的时刻到了,今天不成功便成仁!”维索茨基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刺杀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大公,而后策动华沙军队加入起义,进而解放波兰。维索茨基率领同学直接冲进贝尔凡德宫,这是康斯坦丁的府邸,但他提前得到消息,迅速换上女装逃到安全处,刺杀失败。但其他行动进展顺利,起义者迅速攻占了军火库,四处宣传并分发武器弹药,武装市民开始进攻驻扎在华沙的俄军,愤怒的激进派把为非作歹的俄国人和叛徒揪出并当街绞死。11月30日傍晚,华沙解放。
华沙的行政委员会对起义毫不知情,这才反应过来,财政部长卢贝茨基迅速借机采取措施,在政府中撤掉俄国鹰犬,12月,查尔托雷斯基、列列维尔等进步人士被启用,老一代革命家,波兰军队的杰出领袖约瑟夫·切赫皮茨基也被吸纳。这群波兰最有革命经验的政治家迅速得出结论:因宏观时机未成熟,所以起义不可能成功。当务之急要做的是在事态不可挽回之前平息起义,要把事件控制在波兰国内问题的范畴里。他们十分清楚,如果事态闹大,起义失败后,尼古拉一世会借题发挥剥夺波兰残存的政治特权,行政委员会对和解还报有一线希望。
华沙的博弈开始了,由于政府控制着军队,并且不希望事态扩大,所以起义军预期的煽动军队加入他们的计划失败了,只有少部分军队加入起义。起义军代表莫齐纳茨基与政府谈判,政府方面苦口婆心的劝说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和俄罗斯撕破脸,要和平解决波兰危机。莫齐纳茨基愤怒地反对,他要求全国起义,与俄国势不两立。谈判无果而终,政府还是执行了和平方案。康斯坦丁大公的举动出乎意料,他没有向俄国求援,也拒绝指挥手上的军队镇压起义,他决定配合行政委员会从中调解。
作为和解的诚意,余下的俄军和康斯坦丁大公被允许回到俄罗斯,波兰军队大部分没有镇压起义,也没有参与起义。切赫皮茨基迅速派遣与俄国当局关系密切的卢贝茨基前往圣彼得堡,卢贝茨基深信起义必然失败,而且会破坏之前波兰已经取得的成就,他试图通过谈判和妥协解决波兰问题,此时波兰政府还在努力控制局势。独撑大局的行政委员会被俄罗斯当局敌视,又被起义者斥责软弱甚至卖国,两头不是人。康斯坦丁大公也因为偏袒波兰人被同胞误解,又被起义军敌视,颇为尴尬。
1831年1月7日,卢贝茨基带来坏消息,尼古拉一世不屑谈判,拒绝接见卢贝茨基,他要求起义军无条件投降,双方才有谈判的可能。沙皇的高傲使行政委员会的努力付诸东流,让波兰全境的爱国主义烈火熊熊燃烧,政府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第二天,切赫皮茨基辞职,议会宣布国家进入起义状态。1月25日,行政委员会被架空,华沙建立波兰国民政府,议会废黜尼古拉一世的波兰国王头衔,查尔托雷斯基担任主席,米哈乌·拉奇维尔任司令,波兰宣布独立。
2月4日,俄国陆军元帅汉斯·迪比奇率领11.5万俄正规军越过边境线,波兰只有3万训练不足、缺乏武器装备的部队,俄军指挥官对形势非常乐观,他们几乎无视波兰军队,径直前往华沙。2月14日,一支2000人的俄军先遣队被波军察觉,波兰指挥官德沃尼克迅速抓住战机集结优势兵力进攻,俄军的重炮对波兰步兵造成了一定杀伤,德沃尼克马上下令步兵寻找掩体,并命令乌兰枪骑兵团向俄军炮阵地冲锋。炮阵地被攻陷,前来援救的俄军骑兵团被击溃,俄军败退。斯托克战役波军伤亡106人,俘虏及消灭500俄军,缴获八门火炮。
起义的第一战以波兰的胜利告终,尽管这种小规模胜利对宏观战局不造成太大影响,但还是极大鼓舞了起义军的士气,特别是波兰骑兵发挥了较强的战斗力。2月17日,杨·斯克日涅茨将军在多布雷附近以少胜多成功阻击了俄军进攻,波军损失300人,俄军损失755人。2月19日,德沃尼克又在诺瓦维率领轻骑兵成功突袭俄军,阻滞了对手向华沙的进攻。紧接着,斯克日涅茨率军与迪比奇的俄罗斯第一军在华沙附近正面对抗,俄军付出惨重伤亡后撤退。
战事非常频繁,2月24日,俄军再次集结一万多人进攻华沙,杨·克鲁科维茨基将军也率领相同军力拦截,两军在比亚沃夫卡打了两天,俄军撤退。波军损失770人,俄军损失1080人。第二天,迪比奇亲率六万俄军进逼至华沙东郊,波军统帅赫沃皮茨基率领四万波军迎战。
十一月起义最血腥的战斗打响,奥尔辛格·格罗霍夫斯卡战役( Olszynka Grochowska )。上午11点,俄军19个整营的步兵投入正面进攻,波军成功防御,还投入9个营的步兵反击,迫使俄军撤退。但俄军也展现了强大的战术素养,他们一面投入正面作战和炮击压制波军,一面发挥数量优势准备侧翼包抄。赫沃皮茨基将军负伤,波军被迫向华沙撤退,迪比奇抓住战机,下令所有预备队投入作战,共计一万俄国骑兵前去追击。负责波军后卫的比亚沃洛卡军团和基乌古达团的轻骑兵在友军的火力掩护下发动反击,波兰骑兵展现了惊人的战斗技巧,以肉搏战击退俄军骑兵。迪比奇不敢继续追击,率军撤离了华沙,波军再次取得胜利。
奥尔辛格·格罗霍夫斯卡战役是波军取得的最大战略胜利,波军损失6800人,消灭一万俄军。成功迫使俄军主力暂时东撤,波兰全国欢欣鼓舞。波兰人起义的事迹传遍了欧美,许多外国人组成志愿兵参军,拿破仑时期的老兵也闻讯加入。巴黎、波士顿、柏林、伦敦,报纸描述了波兰人的英勇奋战,包括雨果在内的许多诗人纷纷歌颂这次起义,美国波裔为战争筹措资金,法国国王也暗示将要支持波军。波兰国内8万后备兵员参战,各路起义军总人数达到20万,起义军总指挥是斯克日涅茨,在前线指挥的是伊格纳齐·普龙曾斯基。
1831年春天,普龙曾斯基将军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战略反攻,波军在库洛夫战役、第二次瓦维尔战役、登贝· 维克基战役、第二次卡乌申战役等战斗中获得全胜。其中以4月10日的多曼尼策战役(Domanice)和伊加尼亚战役(Igania )最为突出,前者由波军将领普金斯基率领精锐骑兵团突袭俄军骑兵,俄军在撤退中几乎被屠杀,波军只损失了四个人,战果是杀伤俄军一百多人,俘虏280人和几百匹战马。波军在几小时后进攻驻扎在伊加尼亚的俄国兵团,11,000波军在普龙曾斯基将军的指挥下进攻16,000俄军,俄军经过激战试图后撤,结果退路又被封死,许多人选择投降。这场战役波军伤亡400人,俄军被杀被俘受伤者达5,000人。
之后双方又爆发了十几次小规模战斗,互有胜负,但并不对俄军主力构成太大威胁。
五月波军继续发动反攻,这个月进行了五次战役,波军四胜一负。但输的这场极大影响了战争进程。5月26日,斯克日涅斯基率领3万波军和74门火炮与35,000俄军在奥斯特洛文卡镇激战,战斗非常惨烈,双方进行了大规模炮战和步兵交火,小镇被烈火笼罩。经过战争锤炼的俄军展现出了应有的军事素质,与波军反复争夺阵地,巷战。至深夜,虽然小镇仍被波军控制,但波军损失了太多军人,尤其是精锐的第四步兵团,斯克日涅斯基在夜色的掩护下撤退。
奥斯特洛文卡战役是波军迄今为止受到的最大失败,该战役对临时政府造成了沉重打击。波军主力受到重创,损失了6,400人,俄军虽然也损失了5,800人,但俄军有几乎无穷的兵源储备,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经受许多失败仍然可以维持战线的原因,波军则是打一个少一个,缺乏后备兵源。
波军在月底的拉杰哥罗德战役重新获胜,让俄军损失2000人。到六月中旬,波军又取得几次小规模冲突的胜利,尽管小胜利累计的战果非常可观,但都不对宏观局势产生影响。俄军在取得奥斯特洛文卡战役的胜利后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虽然败多胜少,但几次胜利都对弱小的起义军造成了重大打击。战役失败对华沙的临时政府的负面影响极大,失败情绪开始蔓延,到后来华沙爆发内乱,起义军的力量被进一步削弱。
随后俄军集结海量部队发动进攻,数量稀少,缺乏装备的波军已经无力对抗,只能进行局部的小规模战斗。到八月,俄军在广阔的战线上仍然有七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和几百门火炮,而波军只剩五千多人和65门火炮,俄罗斯军队越打越多。九月,八万俄军进攻华沙,四万波兰军民做最后抵抗。俄军运用绝对的火力优势和数量优势将外围堡垒逐个击破,波军防御部队全军覆没。但俄军付出了更惨重的代价,波军在狂轰滥炸中仍然坚守阵地,与每一个敌人全力奋战。在54号堡垒的战斗中,残存的几个波兰士兵宁死不降,点燃了火药库,与100多俄军同归于尽,该堡垒被爆炸夷为平地。57号堡垒的战斗也惨烈异常,俄军几乎用步兵的尸体填上了道路,大部分守军全部战死,俄军只俘虏了80个伤兵,剩下的波军撤退到别的堡垒继续抵抗。
俄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血的代价,200名波兰步兵在56号堡垒顶住了三千最精锐的莫斯科卫队团几小时的轰炸和进攻。俄罗斯步兵经常不计伤亡地推进,有时只有在十倍于守军的情况下才取得胜利,波兰步兵也经常发动令对手猝不及防的反攻。猛烈的炮战、爆破、肉搏战每分每秒都在发生,波军寸土不让,逐个房间,逐条街道与对手拼命搏杀。
在第二道城墙的战斗中,俄军几乎占领了波军阵地,然而波军指挥官普利斯基少校重整军队,在山呼海啸的口号中亲率步兵冲锋又把俄军打退。在沃拉战区,俄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包围波军阵地,迫使后者后撤,波军指挥官索维斯基率领几乎清一色的伤员撤退到教堂继续抵抗。俄军要求守军投降,守军以子弹做出答复,愤怒的俄军屠杀了手上的一批战俘,而后开始强攻。教堂被加固了防御,一直到中午俄军才攻入教堂,索维斯基将军及300多名守军尽数战死,他们让俄军付出了一千人的代价。
俄军的后备兵源源不断地进入华沙城,在沙皇的命令下死战。接下来几天的战斗,波军牢牢控制着南线,北线和中线还在鏖战。九月七日,双方代表开始谈判。俄军表示只要你们投降,仁慈的沙皇会宽恕你们的叛乱,波兰代表坚称这是两个国家的战争,会谈无果而终,战斗继续。
第二天,双方进行了大规模炮战,俄军虽然在火炮质量和数量占据优势,但波军运用工事化解了这一点,守军利用谈判的间歇向各处阵地发送了后备兵力。俄军集结精锐部队向74号堡垒发动进攻,波军运用火炮节节抗击。俄军投入胸甲骑兵向波军阵地冲锋,波军还以颜色,用胡萨轻骑兵和乌兰枪骑兵与对手正面肉搏,波兰骑兵再次证明了他们出类拔萃的作战能力,在俄军骑兵败退之际,他们的援军又到了,波兰骑兵被迫撤退。但骑兵对决给了步兵和炮兵喘息之机,他们对俄军骑兵倾泻火力迫使其撤退,这场战斗让俄军的三个精锐团丧失战斗力。
俄军发动了不惜代价的全面进攻,在几百门火炮的掩护下,对多个波兰炮台进行围攻。波军后备兵力不足的劣势逐渐显现,难以发动反攻。俄军则巩固每一处阵地,无休无止地投入兵力继续强攻。俄军的战术奏效了,连续一天的激战让波兰守军筋疲力竭,到晚上10点,大部分外围堡垒或废墟全部被俄军攻下。午夜,双方重新谈判。
9月8日,经过激烈的谈判,临时政府不想再进行无意义的牺牲,战争已经毫无胜算,他们决定向俄军有条件投降。俄军遵守了条约,没有加害波军士兵和市民,华沙城的核心地带幸免于战火。10月21日,最后一座堡垒投降,波兰十一月起义宣告结束,历时十个月。
《波兰史》 耶日·瓦卢克斯基;
《波兰史》亚当·扎莫伊斯基
《波兰通史》刘祖熙;
《波兰简史》;
《东欧史》;
《俄罗斯战争史》
埃德蒙·卡利埃(Edmund Callier) : 《1831年波兰军队进行的战斗和小规模冲突 》;
God's Playground_ A History of Poland,
Poland: The Conquest of History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Polish Language in the Long 19th Century"
评论区
共 1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