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本地化,到底为什么做不好》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不少对翻译感兴趣朋友们的关注。有好几位朋友通过留言或私信的形式告诉我,他们对翻译游戏很感兴趣,但不知道怎么才能入这一行。这也成了写这篇文章的契机。 从我做第一份兼职翻译工作开始,到现在成为专职的自由译者,已经有近七年的时间了。在这篇文章中,我会以自身的经验,简单谈谈如何从零开始进入翻译这一行,以及成为翻译之后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希望能对各位朋友有所启发,也希望所有立志成为翻译的朋友们都能得偿所愿。
事实上,我自己就不是英语专业的,入翻译这行的过程也挺曲折的。我本科专业是机械工程,硕士是工商管理。我一开始在设计院当工程师,之后转行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后来又当了手游的项目经理。一阵乱七八糟的折腾之后,最后还是顺利成为了一名翻译,入了我最喜欢的这一行。所以,只要你有决心,不怕麻烦,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各种准备,愿意投入额外的时间与精力,那么折腾到最后,你肯定能入你想入的行。
但毫无疑问,与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相比,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着先天劣势。一方面,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要额外花大量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需要一块“敲门砖”,让你的雇主相信你确实当得了翻译。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不用考虑敲门砖的问题,只要拿出英语专业的学位证书和专八证书,再加上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就已经相当有说服力了。但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则需要花额外的时间与经历寻找这些敲门砖。
这里,我推荐一块非常好用的敲门砖,叫做“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简称CATTI证书。CATTI有笔译与口译两支分支。如果想要走展会路线,以同声传译为终极目标的朋友,不妨以三级口译作为起点。而如果你对翻译游戏文本比较感兴趣的话,那么要考的自然是笔译。笔译分为三级、二级与一级,其中一级的报名要求比较麻烦,但二级和三级报名没有任何条件限制。
个人认为,这个证书的含金量远在专八之上。因为从历年的数据来看,即便是最简单的三级笔译,通过率都不到20%,而二级笔译的通过率在12%左右,口译的通过率还要更低。二级笔译相当于翻译界的中级职称,如果你能把二级笔译证书考下来的话,那么你完全有理由对自己的翻译水平充满信心。
不过,12%这个数字并不高。对于翻译经验较少的朋友而言,二级笔译确实是很有难度的考试,对于非英语专业的朋友更是如此。你可能要先花上三个月的时间,每天专心致志背单词三个小时,再另外花上三个月的时间,每天进行1000字的中译英+1000字英译中的翻译练习,然后忍住恶心,一边仔细地学习范文的写法,一边一句句分析修改自己狗屁不通的译文,直到把word文档改得一片血红为止。不夸张地说,这个过程非常折磨人,很多时候你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白痴,怀疑自己这么多年是不是学了假英语。如果你还有全职工作,那你的压力还会更大。而且即使你真的这么努力,也不能保证一次就能过。但没办法,非英语专业的人如果真的很想当翻译,就只能通过额外的努力来弥补劣势。
笔译证书只是其中一块敲门砖,另一块敲门砖叫工作经验。
很多职位都需要几年的翻译工作经验,而对于什么经验都没有的新人而言,往往只能四处碰壁。这种时候,我们只能去找那些没有门槛的职位。这种职位的待遇往往不怎么样,如果你选择替民间汉化组或非盈利组织工作,你甚至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但没办法,没经验的新人总归是不受待见的,无论是哪一行都一样。你只能先想办法积累经验,再做打算。
如果你已经有全职工作,考虑转行当翻译的话,我个人的建议是先不要急着辞职,先找一些翻译的兼职工作来做。有没有报酬无所谓,重要的是刷简历,累积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能体验一下翻译工作是怎样的,体验一下这一行枯燥起来能有多枯燥,仔细考虑这一行到底是不是真的适合你。
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我在设计院画了三个月左右的图之后,就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当工程师。但当时,我不确定自己以后是要当心理咨询师,还是要当翻译,于是我就一边报班学习心理咨询,一边给一个叫“亚洲动物基金”的动物保护组织当兼职翻译,同时又给某个公司的老板当兼职翻译,专门负责翻译某个国外公司的一切公告信息。
这样做了大约一年之后,我积攒了一些翻译经验,也下了决心,从待遇优厚的设计院辞职,去了某个公司的汉化组工作。这个汉化组是公司的正规员工,也是有工资的,但薪资只有我辞职之前的五分之一,员工福利什么的更是想都不用想。不过,当时我也没想太多,因为自己在设计院工作的一年多里,攒下了够白吃白喝好几个月的钱,所以也比较敢瞎折腾。
汉化组的待遇非常不理想,甚至连养活自己都有困难,而我也并没打算一直做下去。在汉化组工作的几个月里,我积累了工作经验,汉化了不少比较知名的游戏项目,熟悉了汉化工作的流程,也了解了别人大概都是什么水平。有了在汉化组工作的经验,我后来跳到了上海的一家小手游公司做翻译。
去了之后才发现,我要翻译的东西并不是我熟悉的英译中,而是以前几乎没怎么接触过的中译英。不仅如此,我还要负责某个海外项目的运营,和各种外国玩家、外国同事打交道。尽管和我想象得不太一样,我认为这样的环境很有利于锻炼我的英语水平,最后也就留了下来。后来因为有了新的项目,人手不够,我就莫名其妙地被提拔为了项目经理。这段“走歪了”的经历进一步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也成为了我自由译者之路的起点。
所以说,非英语专业虽然是个不利因素,但只要你愿意坚持不懈地折腾下去,一边考资格证,一边累积经验,再加上一定程度的好运气,你总归是能入自己想入的行。
不过,转行也真的要趁早。等你年龄大了,有了房贷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很难再去承担不确定的风险时,你恐怕也没办法下定决心,走出最困难的第一步了。
或许有的朋友会对此嗤之以鼻:你前面明明说得好好的,怎么到这里,突然就一口鸡汤猝不及防地灌下去了呢?事实上,爱这件事很奇妙。很多时候,出于对翻译工作的爱,你会去做某些在你职责之外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有时会产生非常奇妙的结果,产生很多你从未想过的契机。
想成为专职译者,你需要技术、需要人脉、需要入行的机遇,需要稳定的合作伙伴……必须承认,这一切都需要运气,而且运气很重要。但如果你根本不爱这一行的话,这些“运气”可能从一开始就根本不会找上你。
我当时从手游公司辞职,直接转行当了自由译者。现在看来,这种行为基本是在作死:我当时在翻译界几乎没有任何名声,没有人脉,也没有稳定的合作伙伴和稿源。就算我想翻译,也根本不可能有人愿意把东西拿给我翻译。但我运气很好,因为我在汉化组工作的那段日子里,认识了一位叫阿熊的朋友——也就是《游戏本地化,到底为什么做不好》这篇文章里多次提到的阿熊。 那个时候,阿熊已经在游戏翻译界有些名气了,他做过不少知名游戏的官方语言项目,有好几个稳定的合作伙伴,也经常能接到很多稿件。如果稿件多到他自己做不完,他会分一部分给他认为很出色的小伙伴,而且报酬相当可观,甚至比不少翻译公司给出的价格还要高。而我,刚好就是帮他翻译的几位小伙伴之一。当时,我不过是个毫无名气的新人翻译,能接到的稿件,不过就是偶尔几百字这种像开玩笑一样的东西。无疑,阿熊的稿源相当于雪中送炭。在阿熊的协助之下,我度过了最困难的前几个月。
后来,阿熊还把我推荐给了他以前合作过的一家翻译公司。事实上,我在投第一批简历的过程中,也给这家翻译公司投过简历,但根本没有收到回复。完全是在阿熊的推荐之下,对方的PM才尝试性地与我合作了几个小项目,接下来我们便成为了稳定的合作伙伴。
不夸张地说,如果你打算转行当翻译,人脉会让你事半功倍。如果你也能认识一位像阿熊这样愿意帮助你的大佬,入行会快得多,最困难的那段日子也会更容易熬过去。有机会认识阿熊,确实是我运气好。但如果没有对翻译这一行的热爱,我在汉化组的那段时间里,恐怕也不会和他讨论许多翻译方面的问题,恐怕也就没机会入他的眼。
后来,我开始试着与翻译公司合作,也投了许多简历。其中一家翻译公司很欣赏我中译英的译稿。他们对中译英译者的需求量特别大,因为他们大部分客户都是手游公司,需要把中文文本翻译成英文,推广到欧美市场。经过几次合作之后,这家公司成为了我稳定的合作伙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合作一直很愉快。
有一次,我问他们当初为什么会选上我这个毫无名气的译员。他们说,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英文写得不错,负责审校的老外觉得基本看不出来是中国人写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以前当过项目经理,对各种游戏术语非常熟悉,对手游常见套路也非常了解,翻译游戏文本肯定也是轻车熟路。他们觉得这种译员用起来特别省心。
无疑,这要归功于我在手游公司工作的经历。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恐怕我永远都没机会做中译英的稿件,稿源也肯定也会大打折扣。但事实上,我之所以能被那家手游公司聘用,完全是出于另一个巧合。
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读了一本叫做 Predictably Irrational 的书。这本书在国内已经有中译本了,叫《怪诞行为学》。而当时我刚好比较无聊,决定把这本500多页的英文厚书重新翻译一下,叫《你一定会犯二》,每个月翻译一章,权当练习英文阅读水平。这本书在亲友圈里小范围传播了一下,就再无下文了,我也简单地把这个经历写到了简历里。
等我已经当上了项目经理之后,和同事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当时,公司里负责招人的老外并不太确定要不要让我去面试,但看到了我翻译这本书的经历,就拍了桌子“这个人我们一定得弄过来”。我本以为是我在汉化组的工作经历吸引了他们,但实际上却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当然,我也付出过许许多多其它的努力,而到目前为止,这些努力并没有带来任何结果。但这并不要紧,因为好运带来的这几个机遇,已经足够让我在译者这一行里站稳脚跟了。接下来的事情,只要慢慢地去做,保证自己翻译出的每一句话都保质保量,也就足够了。
因此“做翻译最重要的是爱”这句话,并不是空口无凭的俗套。如果没有爱,你就不会真的在意自己的翻译质量究竟如何。这样一来,很可能无法结交一些本可以结交的人,也无法获得本可以获得的机会,入行会变得异常困难。即使侥幸真的入了行,也未必能争取到稳定的合作伙伴。当你每天都要面对各种枯燥的文本时,也很难真的能坚持下去。如果你不爱翻译,千万不要硬着头皮进这一行,否则你会干得很难受。
如果你只是对翻译很感兴趣,想体验体验翻译的乐趣,那你完全不用在意前面这几千字的内容。你可以随便加入个什么汉化组,凭兴趣无偿工作,开心的时候做做,不开心的时候不做。这样,你翻译好的作品上会有你的署名,你看到自己的作品也会非常开心,也可以作为朋友之间的谈资。
如果你在汉化组里呆得够久,你还能从翻译升级为校对,乃至负责人之类的职位。如果你只是个翻译爱好者的话,做到这一步,相信就已经足够满足你的创作欲望了。
但如果你真的打算当专职翻译,你就必须得靠你的翻译手艺来赚钱了。如果一个专职翻译没法靠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那一切都是扯淡。身为专职翻译,你必须得考虑如何能赚到足够的钱,怎么才能养活自己。甚至更进一步,怎么才能养得起自己的家人,怎么才能供得起房贷。到了这一步,翻译工作恐怕就没那么有趣了,但这些问题是专职翻译都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如果你真的打算在这一行吃饭,但在这一行里又没什么人脉的话,我非常不建议你直接去当自由译者。因为如果你运气不好,没有遇到能罩着你的大佬,你前期的收入会非常少,而且非常不稳定,甚至可能连饭都吃不起。如果想获得稳定的收入,先去翻译公司供职是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我没在翻译公司坐过班,但据我的朋友描述,翻译公司基本上就是在那里坐着打字,每天有固定字数的任务。等翻译完这些东西之后,也就差不多该下班了。工资都是按月结算的,任务多的时候工资也不会涨,但任务少的淡季也不会缩水。简而言之,就是非常稳定。如果你能顺利进入不错的翻译公司,拿到不错的薪酬,那说明你已经有了很出色的翻译技巧。恭喜你,走到这一步,你已经可以靠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了。
不过,翻译公司并不意味着你事业的终点,因为翻译公司的工资是有上限的,而且这个上限并不高。如果你在有外国人的翻译公司工作,你可能还会发现另一件令人不爽的事情:外国人的工作量始终比中国人少,但工资却始终比中国人高。你可能还会发现,每天加班的永远都是中国人。相比之下,外国人不仅永远都能准时下班,还能额外享受各种圣诞节假期什么的。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
如果你受够了坐班的日子,或者打算进一步提高收入,打算在翻译之路上继续往前走一步,那你迟早要踏上自由译者之路。与坐班的译员相比,自由译者要自由得多。自由译者没有上班地点的限制,早上不用挤公交挤地铁,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坐在家里工作,累了的时候可以随时躺在床上睡一会儿。另外,自由译者的工资完全是与翻译字数挂钩的,多劳多得。如果你有稳定的合作伙伴,有充足的稿源,而且你的工作效率也很出色,那么你的月收入多半是比坐班要高的。
虽然自由译者听起来是份令人羡慕的职业,但也同样有很多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
首先,自由译者必须有出色的工作效率与自控能力,因为自由译者的工资完全和你翻译的文本量挂钩。如果一呆在家里就什么都不想干,或者一开始工作就忍不住想要摸鱼的话,那我认为坐班或许会是更好的选择。
其次,自由译者收入的稳定程度肯定不如坐班,因为每个翻译公司的稿源都有波动,这也会直接影响到你手上的稿件数量。因此,如果想要维持比较稳定的收入,最好能同时维持三、四个稳定的合作伙伴,并时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如果某个合作伙伴已经很长时间没给你派过稿了,这就是个值得警惕的信号。这种时候,你需要早点与他们恢复联系,或者赶紧想办法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第三,学会筛选你的合作伙伴。有的翻译公司会满口答应你开出来的高价,但每次都只给你几百字的小稿件,从来都不会给你大稿件。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千万不要继续傻乎乎地继续与他们合作,因为他们很可能是用你的译稿当作试译稿争取客户。而一旦你的译稿“中标”,他们就会把争取来的项目交给其他价格更低廉的译者,不会交给你来做。有的公司会按照文本的重复率,以百分比的形式给你进行字数折算。这种公司多半比较抠门,在进行合作之前,最好能先折算一下,预估一下自己实际能拿到的钱有多少。还有的公司让你帮忙审校稿件,但审校的文本根本达不到审校的标准,而且甚至连审校的字数也要按百分比折算。这种肯定是坑,千万别合作,谁干谁吃亏。
第四,与坐班的译者相比,自由译者的工资是与工作量直接挂钩的,因此需要特别留意收入方面的“坑”,别被翻译公司以各种理由扣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与翻译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确认你拿到的钱是税后的收入,而且这一点一定要体现在合同上。这样一来,翻译公司就没办法再以“帮你交个税”的理由,扣掉你20%的收入了。至于翻译公司实际上有没有替你交税,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有责任也甩不到你头上。另外,很多翻译公司的翻译费可能要两个多月之后才能到账,这在翻译界很常见。如果你担心第一次合作的公司不靠谱,可以要求对方提前支付报酬。如果是有诚意合作的翻译公司,多半不会拒绝你的请求,甚至会主动提出第一个月的翻译费直接付给你,打消你的疑虑。而有的公司可能会告诉你,翻译款可能要4、5个月,甚至半年之后才能支付。这种公司通常是经营状况出了问题,尽量不要合作。
第五,不要与时常压价的翻译公司合作。好的翻译公司会努力争取出色的译员,不会因为想要每千字省十块钱就拼命打压你。作为自由译者,也千万不要为了争取项目而压价接单,因为这样一来,你就不得不翻译更多文本才能赚到足够的钱。这样一来,你对翻译的认真程度就会有所下降。而且,翻译公司可能会给你贴上“廉价译者”的标签,以后再想提价也会有困难。久而久之,你的信心与翻译技术也都会受到损害。若真的想在这一行干得长久,想要靠翻译赚钱,千万不要打价格战。
第六,绝对不要拖稿。绝对不要拖稿。绝对不要拖稿。
另外,千万不要觉得自由译者就是很自由的译者,可以想工作就工作,想不工作就不工作。确实,自由译者有拒绝项目的权利,但每当你拒绝一个项目时,项目经理就得想办法找别人替代你。如果你拒绝得太多,你的合作伙伴慢慢也就不会再找你了。到了这个时候,你恐怕也就和失业差不多了。因此,自由译者虽然看似自由,但一旦项目多,累起来的时候,其实比上班还要辛苦。
我在当项目经理的时候,就算偶尔要加加班,但至少双休日还是有的。但从成为自由译者的第二年开始,双休日被工作占掉简直就像家常便饭一样。事实上,这篇文章我八月份的时候就打算动笔了,但那个时候连续来了好几个大项目,我也整整工作了近60天,所有的双休日都被挤掉了。就连别人在享受国庆长假的时候,我也还是像村上春树那样,每天按照雷打不动的日程表进行工作。等所有文本的翻译、校对工作终于结束之后,已经是十月份下旬了。我感觉自己仿佛是整个暑假都在写作业的小学生。
或许你会问,每天都要工作,这样会不会影响翻译质量呢?以我个人的感觉而言,是不会的。毕竟运动员每天都要锻炼,音乐家每天都要练习演奏,而翻译也应该每天都在英语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这样一来,思维与状态也会一直处于最适宜工作的状态。只要过着有规律的生活,每天都能按时、起床、吃饭、睡觉,绝不熬夜,每天也绝不做太多字,这样的状态其实有助于工作。
对自由译者而言,有充足的稿源,每天都有工作要做绝非坏事。毕竟,累死的翻译总比饿死的翻译要好,不是吗?
在《游戏本地化,到底为什么做不好》这篇文章中,我谈了很多做翻译的过程中遇到的乱象,还举了一大堆著名英文游戏的例子。听起来,我好像专门负责英文游戏的汉化工作,但实际上,在我做过的稿件里,一半以上的稿件都是中译英。 其中包括:据说被小学生占据半壁江山的《王者荣耀》,被认为抄袭了《黎明杀机》的《灵魂筹码》,人傻钱多速来的《金牌德州扑克》,被人戏称为“猪刀”的《猎刃》,还有去年被文化部点名批评的涉黄涉黑手游《黑道风云》。还有宣称官方授权,但实际上没人知道授没授权的各种漫改游戏,像《精灵宝可梦》、《海贼王》、《全职猎人》之类的。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换皮手游,像什么《神域幻想》、《决战赤壁》、《永恒战记》之类的。你多半没听说过这些游戏的名字,不过不要紧,因为我在试玩之前,我也根本没听说过。
当然,也有极少量精心制作的独立游戏,比如《云聚:失落的魔法》。
整体而言,与英译中的那些大项目,如《荒野大镖客》、《生化奇兵》、或者《杀手47》之类的相比,中译英的这些项目绝大部分都特别没有逼格,完全没办法当谈资来吹牛。
或许你会奇怪:你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会做中译英的项目呢?这种事情不是应该让英语母语者来做吗?理论上而言确实如此,但实际上,中国人在做中译英的项目,尤其是手游项目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纠错”优势,我举几个例子。
这些句子来自《云聚:失落的魔法》,一款以DND为背景的跑团游戏。我和我的小伙伴刚刚完成了这款游戏的中译英工作,相信它的英文版很快就会在Steam上推出了。虽然它在游戏性方面略有不足之处,但剧情方面非常出色,策划们也非常喜欢玩梗。
不夸张地说,这几位策划的语文水平,差不多是我这几年见到的最好的了。这些句子看起来很复杂,但句子逻辑结构非常清晰,语义表达也非常准确。像这种看似复杂,但实际上很清晰的句子,老外们肯定是不会翻错的。
这个句子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让无数老外折戟沉沙。在我看过的老外们的评测稿件里,十个老外里最多也就两三个人能把意思弄对。因为对老外而言,这句话实在是太容易产生歧义了——它省略的成分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你不太了解手游的套路,你一个中国人可能都要读上两三遍,才能弄明白它想说的是什么。
这句话实际上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在)所有精英关卡(中)获得3星评价,(就)将获得通关大礼包。”它首先是个条件句,但它省略了条件句的提示词“如果”,省略了条件句的主语“你”,还省略了表示范围的介词“中”。因此,绝大部分老外都会按照英文的思路,直接把“所有精英关卡”当作主语。虽然这样翻译出来的句子意思有点莫名其妙,但他们也想不出更合理的翻译方式。这或许怪不了他们,毕竟,如果一个英文句子省了一大堆该有的东西,我估计我也看不太懂。
或许各位朋友会觉得,这种句子可以算是策划语文不及格,但其实恰恰相反。如果所有的句子都能写到这种句子的程度,那真的是要谢天谢地了。因为许多手游策划的语文水平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很多句子不仅结构混乱,逻辑不通,有时候甚至还要带上一两个错别字。就连我一个中国人,都要读上好几遍,才能按照正确的意思清楚地写出来。老外如果碰上这种句子,恐怕就只有哭的份了。
这种句子又是流行语又是双关语,还涉及到许多中国特色的梗,如“打鸡血”、“丁蟹效应”。老外光是想看明白这些句话说的是啥,可能就要查资料查上半个小时,还不一定能理解得正确。这种时候,中国译员的优势便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那,有没有能像中国人一样,能读懂所有乱七八糟的句子,而且能写出地道英文的老外译者呢?当然有。那这些译者翻译的价格是多少呢?据我所知,千字800人民币起步。相信整个中国的翻译市场上,也没多少客户能受得了这种美国价格吧?
在所有中译英的国人译者中,我和阿熊的开价绝对不算低,甚至可能是开价最高的那批国人里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依然有稳定的合作伙伴。毕竟,和普通老外动辄千字四五百起步的价格相比,我们的价格确实还是要低一些的。我想,这也正是翻译公司为什么乐于找英文水平好的中国人做中译英的原因吧。
当然,千字一两百的老外也不是找不到。事实上,我枪毙过不少译员的评测稿,其中不乏老外交的译稿,还包括几位“据说有丰富翻译经验”的老外。其中机翻、拼写错误、标点错误、以及各种匪夷所思的错误比比皆是。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全世界人民的语文其实都有可能体育老师教的。
这样的老外开价有多低,你肯定能想象得到。这大概相当于你去买 PS3,有个人偷偷地把你拉到旁边,告诉你他们的PS3是从特殊渠道进口来的,一台只要两百块钱就够了。那这样的 PS3,你敢买吗?或许你不敢买,但确实有人敢买。买了的后果怎么样,也不难想象。
但必须承认的一点是,由中国译员来做中译英,肯定会有个短板:英文不地道。
绝大部分的译员只会对着中文照猫画虎硬翻,从不补齐缺失的句子结构,写出来的英文也生硬得让人无法下咽。少数译员写出来的英文非常流畅,几乎可以达到读起来没有任何障碍。而极少数的译员写出来的句子,可以让老外觉得“翻译得非常灵活,基本看不太出来是中国人写的”。但也仅此而已,只要是生活在中国的国人译员,恐怕没有谁能写出100%地道的英文。即便是再出色的国人译者的译稿,被真正出色的老外审校之后,也能挑出一堆尚需改进的地方。
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对生活在中国的译员而言是无解的。如果想要最终呈现出地道的英文,只能靠出色的老外审校进行润色。因为对于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而言,缺少了英文的语境,任你再怎么努力,也不太可能比美国人说得出更地道的英语。
即便如此,你也只有努力一途。虽然你可能永远都写不出来最地道的英语,但你至少可以写出来没那么中式的英语,写出“基本看不太出来是中国人写的”的英语。这条路会很漫长,可能没有终点,但你也只能努力地走下去。
在真正接触翻译这一行之前,我只是个对翻译很感兴趣的游戏玩家,对这一行的现状也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慢慢入了这一行之后,我也慢慢遇到了很多以前没怎么想过的事情。有失望,有惊喜,也有意外。我遇到过做同传年入几十万的译者,遇到过书商违约、维权无门的译者,遇到过30元千字恶性竞价的译者,也遇到过千字千元的译者。虽然不全是负面的印象,但终归是和自己最初的想象得不太一样。
或许,翻译这一行与主播很相似,或许与各行各业都很相似:少数人拥有大量的资源,而大部分人只能勉强谋生。或许没人能改变这种金字塔式的结构,或许每个人都只能努力往上冲,想办法让自己成为幸运的少数人。
翻译这一行,尤其是英文翻译,行业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因为会说英语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从业人员也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如果你觉得只要能看明白英文,能差不多把意思说明白了就行,那恐怕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养活自己,成为出色的译者,你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你不仅要与出色的国人竞争,还要不断地与出色的英语母语者竞争,才能在这个行业中赢得一席之地。
与我合作的几家翻译公司每年都会招募、评测很多译员,我也会参与一部分评测工作。虽然应征者多如过江之鲫,但中英文都很出色的译员却少之又少。像阿熊这样的译员,通常都会被翻译公司视为珍宝,也能接到报酬相当优厚的翻译工作。如果你能做到阿熊这样的程度,那么等待你的将会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因此,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投身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做好了面对各种困境的准备,也下定了不断精进自己的决心。请以阿熊那样的译员为目标,不断精进自己,不断努力吧。
虽然翻译这个行业僧多粥少,每一位出色的新竞争者可能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能接触到的出色译员能越来越多。我相信,这无论是对翻译界,还是对游戏界而言,都会是件好事。
评论区
共 15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