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洗导致军官职位的空缺,另一方面,红军扩充到近500万人也进一步导致军队中指战员的匮乏,尤其是基层指挥员。很多新战士只在地方上有过最基础的射击和军事训练基础,服役后没有人能进一步的训练和指挥他们,导致在芬兰战场上苏军严重的损失。
在芬兰的官方报告中,芬兰军队面对的苏军可以很明显的分成两种。其中的一大半素质低劣,装备简陋,缺乏训练。猜测这些部队多为新动员的部队。而另一些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锐,他们往往被当做精锐和尖刀使用,他们通常担任主攻或者特殊的进攻任务。芬兰人称这些部队战斗时举止得当,进攻勇敢且巧妙,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战术水平,他们的进攻往往让芬兰军队招架不住。
和大规模军队扩充形成反比的是军事院校几乎没有扩充,甚至部分教员因大清洗的原因离开了岗位导致军事院校的教员人数不齐。而为了补充指挥人员,学员们往往提前毕业,进一步造成指挥能力下降。军事院校的情况几乎就是没人教,没人学。
1939年到41年,苏联红军从160万扩充到500余万,陆军89个师扩充到303个。而1937年撤换了6.9万名指挥员,39年人事调动和晋升的数字达到了24万6626人次。许多班长成了团长,团长成了师长。1940年4月的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工农红军总军事委员会联席会议(苏芬战争总结会)上,伏罗希洛夫元帅指出:许多高级指挥员不能胜任自己的职务,总军事委员会的指挥机关不得不撤换许多高级指挥员和参谋长。
40年3月20日,指挥人员管理局局长叶菲姆·阿法纳西耶维奇·夏坚科向国防人民委员部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中他这样评价1938年的情况:
“红军几乎扩大了四倍,但培训机构的能力还停留在原地。由于正规培训的干部数量严重不足,我们不得不动用预备役人员;
预备役的基层指挥人员也只有75%接受过基础训练,截止到1938年,共从预备役中抽取29966名少尉,另有19147名少尉是只经过一期集训提拔的普通战士。这些人既不能在数量上也不能在质量上弥补红军的缺口。1938年1月1日,缺口已经到了39100人,38年新增编制又需要33900人,另外还需要20000人来替补离开红军的指挥人员。因此,截至1938年军队中缺少约10万名指挥人员。”
夏坚科指出,预备役抽调干部后,由于预备役人数也在增长,这导致除了红军军中缺少10万名军官,还导致了预备役缺少最少30万名军官。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哪怕只是局部动员,预备役人员也不能满足任何军事需求。
在此之前的1939年5月5日,夏坚科就提出了一个计划,预计利用1939,1940,1941三年时间来挽回局面。军事院校的毕业人数也由此比1938年翻了一倍,达到了101147人。虽然已经开始逐渐补上缺额,但缺口依然巨大,并且每年都有人员退伍或遭到调查而离开军队,因此哪怕计划顺利进行,在1942年之前也无法完全弥补上缺额,更不用说质量上的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1940年5月8日,伏罗希洛夫离职,向铁木辛哥移交了一份《接收记录》,这份记录是正规的程序性文件,详细的说明了移交时红军整体的状态,铁木辛哥就文件发表了批评:
国防人民委员部交接时没有可用的国防计划,不管是整体还是局部的。总参谋部没有关于国界防御情况的任何报告,也不知道各军区,集团军和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关于该问题的决定。军区的训练也失去控制,高级指挥人员和参谋的训练只存在于计划中。军用通信勤务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无法保障军队调动时的通信。交通干线建设进度缓慢,多个军事机关各自为政。通信人民委员部通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甚至建筑材料都是总参谋部和通信局代为运送......
铁木辛哥还指出,截至41年5月,指挥人员缺额已经达到了21%。步兵指挥人员的水平过低、尤其是连排级指挥人员的水平尤其的低。针对各种作战和侦查的战术训练薄弱,野战训练不合要求,军队在协同作战中的表现极差,伪装、射击指挥、进攻筑垒地域、跨越障碍、强渡河流的战术全部错误。《记录》还列举了其他军种和后勤单位的问题。
铁木辛哥随后根据这些问题展开了改革。虽然这份《记录》写于1940年,但其中列举的许多问题准确的预示了战争鞥爆发后红军将会面临的困难。
截至1941年5月,军事院校的数量已经达到18所,其中包括多所新建学校。初级军事学校达到了上百所。各军事学院的教员总数也达到了20315人。但有实战经验的还是少数,无法和未来的敌人德国相提并论。其中不少人还是只有国内战争的经验,而且经验的价值在40年代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的。苏军中那些后来有名的将领大都参加过西班牙内战,苏芬战争,诺门罕战役,张鼓峰战役,以及后来的扩张国境的军事行动。
红军占领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罗马尼亚的行动导致了前线部队的训练和培训计划被打乱。大规模新式武器的列装导致战士对新装备和新战术的不熟悉。各军种还没有习惯协同作战。大规模人员调动和军队扩充导致指挥员不熟悉自己的下属。后勤保障系统也没有得到锻炼。让这些问题更加复杂的是,红军传统的进攻精神让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进行防御作战训练的重要性。
在41年和42年的不断失败中,在基辅,明斯克,大卢基,敖德萨,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勒热夫,列宁格勒, 德米扬斯克,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等地,苏联人不断用鲜血学习,在战场上培训除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军官和战士,最终才在43年的库尔斯克战场上展现了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如何进行有效的防守,并为反击做好了准备。
评论区
共 3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