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给大家道个歉,这么久没更新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春节期间比平时更忙,本以为假期结束就能恢复正常,结果回了外地的同事都被隔离没法回来上班。不过现在终于有空继续更新了。
上期讲到了红军的“三驾马车”,他们分别是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和科涅夫。我们就详细讲讲在西方被评价的最高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在战争初期的表现,科涅夫就简要说下。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虽然出生在俄罗斯大卢基,但由于其父亲是波兰人,所以他有波兰血统。他4岁时(1900年)因为父亲工作调动的原因全家搬去了华沙。他的家境尚可,且母亲是教师,所以他和后来红军打大部分高级将领不同,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朱可夫少年时代都只读了三年书)。可惜的是来到华沙的10年间,他的父亲、二姐相继去世,母亲也积劳成疾无法继续工作。14岁的罗科索夫斯基只能辍学打工。16岁时他参与了华沙工人大罢工被捕,在狱中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
出狱后不久,一战爆发。年仅18岁的罗科索夫斯基和当时的大部分同龄人一样报名参军。他加入的是俄国的骑兵部队并屡立战功。后来十月革命爆发,他随部队南征北战并入党,至战争结束时他已是一名骑兵团团长,并被推荐至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罗科索夫斯基在正常一边倒的战争中表现优异,被晋升为第七骑兵师师长,此时第七骑兵师第二旅旅长正是朱可夫。后罗又被晋升为第五骑兵军军长。
罗科索夫斯基的军旅生涯本来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但没有人能逃得过时代的洪流,肃反开始了。罗科索夫斯基被突然逮捕,原因是他有波兰血统和远东作战经历,因此怀疑他和波兰或日本间谍机构有联系。
审讯人员对其严刑拷打,但罗科索夫斯基没有认罪,也没有供出一份“名单”。肃反人员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依然判处他死刑,两次将他押上刑场准备枪毙他,他又两次被铁木辛哥所救。罗科索夫斯基在被关押三年后,在铁木辛哥的游说下终于释放出狱并官复原职。此时已是1940年。但对他的死刑判决直到他逝世都未撤回。有趣的是,战后斯大林问他在监狱中是否挨打,他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说在监狱里才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同年五月,苏联红军军衔制改革,罗科索夫斯基被授予少将军衔。下半年被调往新组建的基辅军区第九机械化军担任军长。罗科索夫斯基与其他大部分红军指挥人员不同,他已经闻到了日渐逼近的危险气息。他努力提高第九集团军战备。并且他敏锐的意识到坦克将取代骑兵,成为新时代战争条件下陆军的主要机动力量。他在德国和波兰的战争结束后曾作如下评价
尽管波兰的大部分士兵和军官在法西斯德国进攻波兰时都十分英勇,但是波兰的武装力量还是被闪电般粉碎了……这充分证明,有强大的装甲和摩托化军队以及强有力的空军的德国拥有多么大的优势……坦率地讲,我们都不相信德国会恪守同苏联签定的条约……但是苏德条约给了我们赢得巩固国防的时间。
1941年6月22日清晨,罗科索夫斯基收到了一份发自第5集团军的电报:“打开绝密作战文书”。绝密作战文书是一份保存在保险柜里的文件,文件上还有其他保护措施。文件写着的是最高统帅部对战争爆发后部队的具体部署情况等内容。打开作战文书就意味着要调动部队,但他的部队不是处于第一线,并没有敌人接上火也不知道战争已经爆发,且所有通讯手段都已经失效,无法核实电报内容。如果擅自打开文书集结部队但最后又没发生什么,那就是谋反的大罪,他身上的死刑判决可就要立即执行了。罗科索夫斯基果断负起责任,打开绝密文书,调动部队开拔,并强行砸开了几个弹药库补充弹药(如果那天最终没有战争,这又是另一条大罪),因此第9机械化军与其他兄弟部队不同,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齐装满员,战力充足。
罗科索夫斯基的作战特点也开始显现。他的战法灵活多变,还使用了和红军的进攻传统大相径庭的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打法。当然这也要得益于基辅军区的军事首长基尔波诺斯上将和斯大林战前在基辅方向的精心准备。但在丧失制空权和西部军区被穿插的情况下,基辅军区独木难支。
7月14日,他收到命令,将军务交付后飞回莫斯科,准备组建新的集团军。他在莫斯科接受了任命后,大本营给他的命令是要他带着几个师的部队在维亚济马一线抵挡住德军的进攻。至于说好的“几个师”则由他自己在前往亚尔采沃前线的路上自行收编。就这样,他带着他的参谋人员和警卫人员出发了。十几个人从莫斯科出发,在17日到达亚尔采沃。这一路上,他真就收编了一路溃退或替换下来的各路部队,并在到达亚尔采沃后立即投入了战斗。
战斗持续到8月,罗科索夫斯基收编了突出包围和他们会和的第16和第20集团军,罗科索夫斯基这支部队的番号也终于确定为第16集团军。8月底,苏中央方面军被歼,战局恶化。为了扳回局势,大本营下令反击,罗科索夫斯基被命令配合其他部队发动反击,攻击斯摩棱斯克从侧面攻击德军。但西方面军此时已鏖战数月,未能达成大本营定下的战役目的,但罗科索夫斯基还是将战线向前推进24~25公里。
基辅沦陷。希特勒在9月6日发布35号训令,代号“台风”,德集结优势兵力进攻箭头重新指向莫斯科。接下来就是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的高光时刻了。9月11日,罗科索夫斯基被晋升中将。
德坦克第二集团军9月30日就已突破防御,开始两路迂回布良斯克。10月3日奥廖尔失守,德军沿着奥廖尔—图拉公路推进。但被空中力量和卡图科夫的坦克旅迟滞在姆岑斯克一线。10月5日,罗科索夫斯基被任命前往维亚济马组织防御。但当他6日赶到维亚济马时就发现大事不妙。维亚济马没有部队,他和上级以及自己的部队也失去联系。正当光杆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在和当地人开会时,德军坦克就开进城了,罗科索夫斯基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就马上意识到,德军即将完成对维亚济马的两路合围,刚到达维亚济马罗科索夫斯基就立即开始向东北方向突围。7日,德军完成合围,苏军第19、第20、第24和第32,4个集团军被围,光是被俘人数就高达67万。
10月8日,第16集团军突围至莫扎伊斯克,罗奉命在此组建新的防线。10月13日,新任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命令罗科索夫断基率领步兵第18师前出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进行防守。第16集团军其实已经只是名义上存在了,大部分都没能突出重围。罗科索夫斯基再三向朱可夫建议让他撤退至伊斯特拉水库进行防守,这样不仅可以依托有利地形,更可以让已经疲惫不堪的一线部队得到休整的机会。朱可夫严厉拒绝了这个曾经的上级和校友的请求,并搬出227号令强压。罗科索夫斯基越级向斯大林和总参谋部报告要求后撤至伊斯特拉水库,依托水库和河流进行防御,总参谋部同意了他的请求。朱可夫大怒,打电话向罗科索夫斯基咆哮:你的直接上级是我,总参谋部的命令无效。我命令你坚守沃洛科拉姆斯克。如果退到伊斯特拉水库再失守,我们就退无可退了。朱可夫说的不无道理,从全局来看,罗科索夫斯基在正面牵制了7个德军师,如果此时罗放弃阵地,必然造成前线的崩溃。权衡再三,罗科索夫斯基服从了朱可夫的命令。朱可夫此时也非常想给他提供支援,但整个战场已经没有预备队了,无奈,朱可夫从莫斯科地区的部队硬凑了一个排支援了罗科索夫斯基。
10月16日,德军再度以绝对优势兵力发动大规模进攻。17日,德军占领沃洛科拉姆斯克,罗率领部队发起反击,夺回了几个战略要地但总体已无力支撑。11月6日,德快速突击部队开始冲击罗科索夫斯基的防御阵地。战斗异常激烈,红军坚持抵抗。11月20日,整个16集团军的防御崩溃,罗科索夫斯基下令打开伊斯特拉水库的闸门,期望利用洪水阻滞德军争取后撤时间。但没想到德军当即放弃前进转而向北推进。
后撤至鲁缅采沃一线的罗科索夫斯基在11月25日被朱可夫命令夺回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虽然取得部分战果但未能达成目标。16集团军再度后撤,此时他们的阵地距离莫斯科只有25公里。如果他们再度丢失阵地,那么德国人只需要一天就能攻入莫斯科城区。但正由于许许多多英勇的红军战士的牺牲,德军已经无力发动进攻了。大本营随即将新组建的预备队和远东调来的部队投入反击。
12月5日,苏军开始反攻。12月7日,第16集团军从防御直接转入进攻。仅11日至12日的两天,第16集团军就推进了10至16公里,在许多地段已经前出到伊斯特拉河一线。12月15日,第16集团军强渡伊斯特拉河,突破德军防线。德军退却。1941年12月20日,第16集团军同友邻部队前出到拉马河和鲁扎河一线。至此,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在十几天的战斗中推进了100公里左右。
正当罗科索夫斯基开始顺风顺水是,不幸再度降临。1942年3月8日,罗科索夫斯基视察了准备攻打马克拉基的部队之后,回到苏希尼奇的司令部。一颗炮弹在司令部旁边爆炸,弹片击中罗科索夫斯基脊椎,在胁骨中间穿过,打穿肺部,幸而未触及心脏。 伤势严重的罗科索夫斯基被送去抢救。罗科索夫斯基接受手术之后,被送往莫斯科治疗。
但正是在治疗期间,有传闻说高大英俊的罗科索夫斯基和著名女演员瓦连京娜·谢罗娃有染。甚至瓦连京娜的丈夫,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自己都已有了察觉。但到底是真是假可能除了他们自己谁都不清楚。后来随着罗科索夫斯基重返前线,关于他们的传言也渐渐被人遗忘。另一个故事则是,罗科索夫斯基在医院疗伤 期间与年轻的女军医加林娜·塔拉诺娃成为了“战地夫妻”,甚至在1945年加林娜还生下了他们的女儿娜杰日达诞生了。但需要注意的是,早在1923年他就结婚了,他的妻子尤利娅是位贤妻良母。罗科索夫斯基无论是被捕入狱还是在前方战斗,尤利娅都与她患难与共,不离不弃。最后他们也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了这段三角恋。关于罗科索夫斯基私生活的传言还有很多,以至于有人专门向斯大林打了小报告,斯大林却一笑了之,还打趣的说:同志,我们应该羡慕他呀。
虽然后来,罗科索夫斯基参与了许多成功的战役,甚至还亲自谋划了巴格拉基昂行动,但我想他最大的遗憾应该是没能亲自解放故乡波兰。在巴格拉基昂行动结束后,罗科索夫斯基回忆:“斯大林问我,方面军有没有能力发动一场战役以解放华沙。在得到我的否定的回答之后,他让我尽力帮助起义者,以减轻他们的困难。 ” 他立即派出已经疲惫不堪的47、48、70等多个集团军支援华沙起义但失败,坦克50、51旅几乎全灭。罗科索夫斯基只能遗憾被调任至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开始准备后续的战役。
到了1945年4月4日,罗科索夫斯基解放了东波美拉尼亚,消除了进攻柏林的苏军侧翼威胁,为攻占柏林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解放柏林的机会却被让给了朱可夫和科涅夫,也许只是因为他不是纯正的俄罗斯人吧。4月16日,苏军发动攻占柏林的战役,罗科索夫斯基受命向西方方面前进,包围德军坦克第3集团军主力,分割柏林地区德军集团。4月26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部队占领了德国大城市斯德丁。5月3日,与英国第2集团军会师。
1945年6月24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获得了他军人生涯的最高荣誉。斯大林命令他指挥了莫斯科红场上的反法西斯胜利的阅兵式。
1949年10月应波兰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经苏联政府批准,赴波兰担任波兰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获波兰元帅军衔,并被选为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议会议员,同时保留苏联国籍和苏联元帅军衔。
1956年回国后,任国防部副部长。1957年7月兼任总监察长,10月任外高加索军区司令。1958—1962年复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总监察长。1962年4月起任苏联国防部总监组总监。他根据以往战争经验和军事上的科学技术革命,为战后时期苏联武装力量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1956—1968年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苏联第二届和第五,六,七届最高苏维埃代表。斯大林去世后,波兰反斯大林的哥穆尔卞上台,认为罗科索夫斯基是“斯大林主义的象征”,解除了他的波兰国防部长职务。罗科索夫斯基深感受辱,声称“我今后绝不会再踏上这片土地。”
1968年8月3日,罗科索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终年72岁,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红墙下。
罗科索夫斯基在西方受到了高度评价。我想正是由于他战术上灵活多变,善于巧思。战略上敢打敢干,构想了巴格拉基昂行动实实在在的重创德军。做人则坚持原则,在狱中也没有屈服淫威。也没有因朱可夫抢了他解放柏林的军功而怀恨在心,在朱可夫被针对时落井下石。也没有参与赫鲁晓夫的反斯大林活动并留下名言“不应该打死去的狮子”。而他的波兰血统和遭遇则更让西方学者对他多了一份同情。英俊的外表和风流史则让他比起其他苏联将领更多了一份人情味。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号称“进攻之王”,1897年12月28日出生于基辅区洛杰伊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2岁从地方学校毕业后,因生活所迫成了一位小木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1916年春应征入伍,在俄军西南战线的一个炮兵师里当士官。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军队被解散,科涅夫复员回乡,在家乡参加地方苏维埃,并在1918年初加入苏联共产党,担任当地工农“战斗支队”的政委。时值苏联内战烽火连天,他向军区政委伏龙芝主动请缨,率领他的工农支队开赴东线作战,被任命为第102装甲列车的政委,率领装甲列车执行在敌后骚扰作战的任务。后来又先后担任旅政委和师政委。1922年,他担任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司令部政委,在一代名将乌博列维奇指挥下对盘踞远东的日军作战,将其最后赶出苏联领土。
内战结束后,科涅夫先在东部担任一个海岸步兵军的政委,后因红军大规模缩编,他调任莫斯科军区一个步兵师的政委。这期间,他与莫斯科军区司令员伏罗希洛夫有过多次工作接触。伏罗希洛夫对这位年轻师政委的精明干练留下深刻印象。1925年10月,伏罗希洛夫接替逝世的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伏龙芝,担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陆海军人民委员。不久后的一次军事工作人员会议上,科涅夫就加强部队纪律和秩序,以及提高战备发表了大胆而有原则性的讲话,使与会者深受触动。伏罗希洛夫称赞他说:“您是一位有战斗能力的军事委员!”并建议他改任军事指挥员。在这位陆海军人民委员的关心下,科涅夫在1926年进了红军军事学院的高级指挥人员进修班,开始了从一位政工干部向红军指挥员的转变。1927年学习期满后,他回到原来所在师,当时图哈切夫斯基对他这种政工改行当军官的看不上眼,把他降级当了步兵团团长,呆了5年后才升任师长。科涅夫并不满足于在进修班所学到的知识,他向上级申请进红军最高军事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这次,他又得到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的帮助,后者下令让他离职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伏罗希洛夫在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期间虽犯有种种错误,思想保守僵化,特别是对红军内的“大清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关心年轻的指挥员,对朱可夫和科涅夫这些新一代杰出将领的成长和提拔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科涅夫在伏龙芝军事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学院对他的评语是能胜任军级指挥。从学院毕业后,还是担任师长、直到图哈切夫斯基被枪毙掉,他才当上军长、集团军司令等一系列职务。在科涅夫成长为一位杰出统帅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人起了非常重要作用,这就是苏军的杰出将领伊耶罗尼姆·彼得罗维奇·乌博列维奇(1896—1937)。国内战争中,科涅夫曾经在他的麾下战斗过。
内战后,科涅夫在莫斯科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任职期间,乌博列维奇是军区的司令员。这位天才的苏维埃统帅在内战中战功显赫,和平年代也治军有方。他对部队严格要求,特别重视对指挥干部的培养。在他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红军指挥员们,许多人日后在伟大卫国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闻名于世的军事统帅,朱可夫和科涅夫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科涅夫后来多次以崇敬的语气谈到乌博列维奇,称他是战前岁月中苏联的一位最杰出军事家,说在他领导下工作的这段时期,对自己受益匪浅。 1939年,科涅夫在联共(布)十八大上成为候补中央委员。1940年,他晋升为中将,被任命为外贝加尔军区司令员,成为红军的高级将领。1941年1月,他又被任命为外高加索军区司令员。
他属于典型的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指挥人员。如果不是朱可夫力保科涅夫,他早在1941年就因维亚济马灾难而被枪毙。在战争前中期,他所指挥的部队战损比都非常难看。但他在科尔孙—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乌克兰战役等战役中的表现也确实亮眼。
他在战后朱可夫遭难时多次对这位41年抬了自己一手的人使绊子。但在朱可夫面临“有阴谋企图”和“党性问题”的指控时(朱可夫功高盖主。且阿巴库莫夫其在家中搜出“一车皮”从德国缴获的物品,还截住了“7车皮” 在路上 的货物),科涅夫还是站了出来为朱可夫仗义执言。也许到头来科涅夫只是不甘心“柏林的征服者”的头衔被朱可夫抢走吧。
评论区
共 1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