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支撑大家在学业和职场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莫过于每年定时出现的悠长假期了,一到假期大家往往会选择出行旅游,旅游中体会最多的莫过于,景点的人海,疲惫到虚脱的身体,以及占满手机空间,等待修图的照片……
有些标识,不知情者可能会将其当作叛逆青年的恶作剧涂鸦。
想象一下,你走在地中海畔古城遗迹的石路上,旁边错落着一排排铭刻着岁月的罗马式建筑,蓝天白云在头顶飘过,海风中都蕴含着古文明的气味。
虽然早有耳闻罗马人的崇尚力量和性,但在大路中央都刻着的标志是什么意思?!打开城市的旅游手册,你会收获到一个相当“实用”的解释:这些图案是指向当地妓院的方向。
因为就在这个标识不远处,夹杂在住房与店铺之间,坐落着几个简约到引人遐想的单间,这些单间临街而设,除了一张石床什么都没有。加之入口不远处的“丁丁”图案,房间的“功用”,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当然,如果不顺着“大宝剑”的指向,简陋的布置最直接的解释是,这是穷人的廉价房屋。这同样有理可依。因为在罗马的文化中,阳具图案并非像今天这样赤裸裸地代表性交易。还是好运的乐观象征。
事实上,当代的文化研究显示,前现代社会中的“性”,比今天要更具有“公共”的含义。
英国文学批评家伊格尔顿就曾表示,相比较现代社会将“性”驱逐到私人领域,甚至在空间上予以排斥(“红灯区”),前现代社会的“性”在王室通婚、权力表达等意义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罗马人相信,有这样一种施加诅咒的方式,名为“邪眼”,它能带来噩运或病痛。而阳具或性暗示的手势,可以驱除这种诅咒。
如果这一标识体现了穷人对好运的期盼,那么它无疑为上文充满感官刺激的猜测增加了一抹悲情的色彩。
事实上,这两种解释可以并行不悖,毕竟在罗马世界,这往往是弱势群体最后的求生手段。从逃跑的奴隶到孤儿寡母,对这些缺乏日常支持关系网络的人来说,这个小房间可能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不论从哪个角度认识大路上的阳具图案,可以肯定的是,这并非叛逆青年表达反叛精神的个人涂鸦作品,而是为罗马人所认同的“公共标识”。
之所以可以理直气壮地得出上述结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丁丁出现得太频繁了!在罗马的城镇中,丁丁无处不在。店铺与住宅的门口、烤面包炉的上方,街道的路面上,到处装饰着丁丁图案……
更不用说洗浴行业,下图中这幅位于“热室”门口的镶嵌画,一个精神抖擞而衣着暴露的黑奴头戴花环,手提水瓶,昂首阔步迈进浴室。而注意他本人毫不遮掩的胯下之物和水瓶的“奇葩”造型,都让我们疑问,这究竟要向洗浴者们传达什么信息?
而在一座私人住宅的壁画中,庇护家户之神普里阿普斯(Priapus)的造型更为直白——这个罗马人的“灶王爷”显然并不关心吃饭问题,而是用天平衡量自己的丁丁与一袋金钱的轻重。
不过小伙伴们不要只注意到这幅画作的猎奇成分,事实上画呈现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视觉上呈现出的巨大阳具与动作,构成了一对双关语,penis(阴茎)和pendere(称量)。
壁画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罗马社会“性”与“金钱”的关系。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在罗马,这个男性主导的世界里,男性生殖器象征着权力、身份和好运。
罗马人的想象力在表达权力与阳具的象征关系上可以说是登峰造极。这其中最让人拍案叫绝的作品之一就是“阳具鸟”(phallus-bird)。
“阳具鸟”可说是罗马世界中最为特别的神兽之一,而风铃造型的“阳具鸟”在微风中摇曳并叮当作响,既充满了戏谑意味,又毫无忌惮地颂扬着男子气概。
当然,罗马城市中的“涂鸦”与标识绝非只有“性”一个主题,也绝非都向我们见识过的那样直白。与当今有些不知所云的涂鸦不同,罗马人即使在“街头艺术”上,都让人不由得感慨“光荣属于罗马”。
想象一下,在位于山间别墅顶端的海景房中,年轻的厄帕弗洛狄图斯与自己的恋人相拥,远处海天相接的碧蓝,橄榄树的翠绿与那云的洁白让他陶醉。
爱意充盈胸间的他在墙上写下二人的永恒誓言:“我多希望成为你手指上的戒指,一小时就好,不用再多……”
这句蹩脚的韵文和涂鸦的行为确实是对唯美的画面的破坏。
不过罗马人没有将年轻人带走并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而是以黑色幽默的态度,引用了卢克莱修哲学长诗《物性论》卷二中的前三个字予以讽刺:“Suave mari magno”(“这该是怎样的一件乐事啊,当在宽阔的海面上……”)
诗句的下文正是,“狂风卷起大浪,而自己却从陆地上看别人拼命挣扎。”
如果说涂鸦表现了罗马人博学的幽默,那壁画则暗示了罗马人严肃的一面。
大量特定主题的壁画,被屋主人或画师布置在特定功用的房间中。
在一间露天进餐房间中,卧榻上方装饰着一幅纳喀索斯凝视水池中自己倒影的神话主题绘画。
这位神话中的美丽青年,因为过于爱恋自己水中的倒影而落水身亡,并化为水仙花。
而在这个房间中,可供就餐者倚靠的卧榻间正布置着一条闪闪发光的水道。当你凝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时,不禁会对神话与现实的重叠报以一丝苦笑,而或同时思考这则神话的教训——爱上自己的影像将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在“伊阿宋之家”一个小房间中,并列着三幅神话主题的画作。
女人们正享受着悲剧降临前的片刻宁静:其一是美狄亚正看着孩子们玩耍,为了报复抛弃她的丈夫,她不久就会杀掉他们;第二幅是菲德拉(Phaedra)正在与保姆交谈,由于对继子希波吕托斯(Hippolytus)的爱无法得到回应,她无端指控这个无辜的年轻人乱伦,不久后自己也自杀身亡;第三幅是海伦在自己的婚房里招待帕里斯,之后他们将会私奔—门口站着的那个小丘比特已经揭示了这一点。
这些画作在视觉上的呼应会促使观看者对在此展现的不同版本的家庭悲剧做出比较和对比。例如,美狄亚和菲德拉都是坐着的,可能与你设想的受人尊敬的罗马女主人的形象相符。
它们通过展现从私通到杀婴的悲剧性紊乱,似乎有意要阐明神话与罗马现实生活之间的相关性:这些不幸可能会悄悄降临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家庭。
罗马与我们时隔千年,但其生活中却有着丝毫不输于当下的前卫。其城市中的标识、镶嵌画、壁画,讲述着时至今日仍然新鲜的主题。而我们之所以可能穿越时空,这样近距离地感受到罗马城市的性、幽默、权力乃至对命运的思考,要感谢一座笼罩在悲剧中的城市——庞贝。我们提到的标识、画作,正是这座“被火山灰冻结在时空中”的城市留给我们的。
这座反复出现在小说、诗歌、电影以及“N大未解之谜”中的城市,仿佛文明的活化石,记录着罗马早期城市的点点滴滴。然而,庞贝真的被“冻结在时空之中”了吗?这是英国古典学家、剑桥大学古典学教授玛丽·比尔德(Mary Beard)在其著作《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中,试图破解的刻板印象。
在她的笔下,庞贝曾三度死亡:火山爆发带来的瞬间覆灭是庞贝的“第一次死亡”;而自18世纪中期被发掘以来,由于当时粗劣的挖掘技术,庞贝经历了“第二次死亡”;更为人惋惜的是,1943年,盟军轰炸意大利,让千年前的罗马帝国城市为墨索里尼的“新罗马”买了单。今天庞贝城的大量建筑,都是战后彻底重建的。
也正因如此,庞贝城有着多层的“生命”:不论是古代的庞贝还是如今重建后的现代庞贝,都不是历史标尺上的“点”,而是经过了罗马帝国时期、18世纪挖掘时期以及当代重建挖掘时期,多重时空人类活动的交互网络。
阅读庞贝古城,不是面对博物馆橱窗和标签,简单对应起遗物与过去,而是跟随考古学家的脚步,阅读一个个活在各自时空中的人物和他们的生活。通过诉诸最新的考古发现与现代科技,比尔德在《庞贝》一书中,将带我们重返庞贝生死的一个个历史时刻。不论是“无处不在”的阳具涂鸦与罗马人的权力观念,还是精美壁画与罗马人生活的双重叙事,都在她如侦探小说般的推理下跃然纸上。
在这本荣获2009年沃尔夫森历史奖的作品中,从莫名消失的海岸线,到灾难中惊慌失措的画师与接近完成的画作;从第一个刺中凯撒的暗杀者在桌脚刻下自己的名字,到“流放”庞贝的罗马“政坛败犬”;从阿波罗神像,到尼禄与其皇后波贝娅的家族秘闻……都将从考古证据开始,随着作者的推理展开,最终如一幕幕戏剧上演在读者面前。
这幅来自庞贝城外的一座建筑内的豪华餐厅的绘画,被认为画的是打扮成阿波罗的尼禄。因此,有人认为这里是他造访庞贝时驻足的地点——如果他真的造访过庞贝的话。
可以说,这不只是一本最新的“庞贝旅游手册”,更是一部浓缩的罗马城市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比尔德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学者(因其在古典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爵士),更是一位活跃在电视与社交媒体上的公共知识分子。在与本书同名的BBC纪录片《庞贝》,系列罗马主题纪录片,乃至全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纪录片《文明》中,都有她活跃的身影。
评论区
共 3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