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2019 年因为工作压力的原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幸好,很快从最坏的状况里摆脱了出来。但是产生了一个睡眠依赖:听着电台入眠。
我猜大概的原因是,当耳边响起电台声音的时候,注意力会集中在电台内容上,而不是工作上的乱七八糟。然后,随着困意来袭,过不多一会就睡着了。入睡之前的时间是宝贵的,我也借着这个机会发现了六个很好的电台。
第一次听三好是在我疯狂迷恋日料的时候,一个朋友推给我的这期 《下半辈子我想当个厨子》 。讲述的是一个曾经的广告公司高级主管,放弃顶薪,去一家日料店当学徒的故事。后来随着对电台的了解,我才知道这期节目属于电台的固定栏目「三好人生」。 整理了一下才发现,原来引发我共鸣的不只是那种追寻理想生活的节目。「三好人生」就像一个穿透时空的眼睛,能帮我看到很多原本很难触及到的人生故事。
电台的另一个固定栏目「三好旅行」也非常有吸引力。世界这么大,我们很难到每个地方都走走。听听别人的故事,会难以自已的感叹「原来还有这样的人!」推荐一期 《裸奔,纵火,荒诞,开放,美国火人节生存指南》 。令人意外的,2019 年三好还真的组织了一场听众火人节之旅。 三好坏男孩是六个一起长大的好哥们儿,搭起来的电台。他们不是普世价值里的三好学生,但节目里又总是流露着一股「我有价值观」的骄傲气味。
从节目的上传时间看,电台已经保持更新六年多了。因为听着有趣,我断断续续把他们前面的节目也都扫了一遍,能感受到他们的变化。从下三路、猎奇、暴力,转向真实、观点、沉淀,甚至到后面,随性的粗口都少了。我猜测相对艳俗的东西是容易爆发的,但是恐怕难以长久,以及产生真正有价值的现实意义。
除了节目,三好还做过一件让我热泪盈眶的事。有一期节目叫 《在土味情歌中找回曾经的自己》 ,为了配合节目宣传,他们承诺评论过 1000 次,电台成员就集体录一首《嘴巴嘟嘟》。听众当然让他们如偿所愿。 我得说,唱的是真难听,但是中年男人不就是这样么...我们尽力了!
Arthur(BingKing Podcast / Arthurian MagicTG)
Arthur 是一个中美混血,现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他同时在制作两个电台:BingKing Podcast 和 Arthurian MagicTG 。
BingKing Podcast 是一个和朋友聊天的节目。他的朋友包括纹身师、花店老板、女拳击手、红酒顾问等等,太多了。虽然每个人都身怀绝技,电台的内容却意外的不疾不徐。就像两个许久不见的朋友在酒馆里发生的闲谈一样,讲一些近况和对平常事物的态度。
生活大概就是这样吧,人前高光的一面总是闪耀。但他们到底怎么想,怎么说,可能在话筒后的才是真性情。
Arthurian MagicTG 是一个万智牌主题的电台。Arthur 会更关注休闲赛制和上海本地的万智牌圈子。同样每期邀请一位嘉宾,聊一聊最近打牌的感受。
再推荐一个万智牌电台:《修玛侃万智》。这个电台的制作者修玛是 2006 年万智牌中国国家冠军赛的冠军,2006 和 2008 年世界冠军赛中国队的队长(对,2009 年罗马世冠他没去,中国队就拿了冠军)。整个职业生涯多次代表中国出战世界冠军赛,专业赛参(wai崴)赛(ni泥)经验也相当丰富。
也正因为修玛的半职业牌手身份,这个电台的内容相比 Arthur 选择的话题,更加竞技向。修玛主要关注的内容有:竞技牌手的状态、万智牌赛事变化、目前最强的套牌是什么...他的电台宣传口号是:我不是来打的,我是来赢的!
随着《万智牌竞技场》(MTGA)的发展,电台也开始关注起国内休闲玩家的万智牌之路。修玛在节目中多次强调的理念是,万智牌现有的竞技体系对国人并不友好(举办地、时差等问题),中国万智牌牌手的也基数始终提升不起来。MTGA 国服会带来大量新玩家和属于我们自己的比赛系统,随着有天赋的牌手数量激增,以及大家的努力,中国称霸国际赛场也指日可待(节目里每每谈到国人牌手出好成绩时,修玛都是老泪纵横...)。
《修玛侃万智》还有一大特色,没事儿就拿生吞一张大杰斯打赌。赌的是截止到某一日期,某张牌会不会被官方禁掉。不过修玛到底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和嘉宾连赌过三次,大杰斯至今还安然无恙。
我猜如果阿森纳还是一支四强甚至六强球队,这个电台可能并不会出现。当两个资深媒体人开始谈论中年换主队犹如老房子着火的时候,你知道时代确实是变了。
颜强老师是资深的体育媒体人,这个资深程度,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我是听着他的阿森纳转播长大的”。但在我看来,年轻的时候在英国居住过相当长时间的他,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深的积淀。
在我刚开始看阿森纳的时候,有一场比赛前半段踢的很沉闷,直到下半场法布雷加斯在禁区前完成了一脚质量极高的远射破门。颜强不假思索的说出了一句:“于无声处听惊雷!”我当时的反应是“太妙了啊!原来足球还能这么解说。”
但就是这样一位学贯中西,态度谦逊的“资深人士”,居然在厄齐尔事件之后的节目里爆粗,“这sb疯了吧!”我想颜强老师是真的生气了。而这句粗口也可以证明,两杆老烟枪确实是一档球迷自己的电台。
潘采夫老师的魅力在于你知道他在讲一个笑话,却永远没法提前猜透即将出现的笑点。比如自嘲「濮阳何家劲」的他,有一次在节目里提到最近很忙,在进行一系列和小朋友的文化交流活动。当被颜强质疑这些小朋友是不是雇来给他的活动撑场面的时候,他说:“不是,我看到两个孩子在现场举着牌子,一个牌子上写着:世界那么大,只爱阿森纳!另一个更神,写着:埃梅里 OUT!顿时感觉他们真的是我的粉丝。”
如果你是个阿森纳球迷,这是一档不能错过的电台节目。
《食见》可能是我遇到过最专业的日本美食类电台了。但我感觉作为食见的主播,田螺和周磊老师并不是很在意是否专业。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把自己理解的日本美食以能听懂的方式,分享给听众。
日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有点神秘的。价格贵、量少、生食、摆盘好看,这些概念是更为通行的日料印象。但是我在接触了一段时间日料,并且花了一些精力去了解 ta 之后,就发现这些所谓的「共识」,其实并不准确。《食见》在一定程度上,试图把两位主播对日本美食的个人观察和总结呈现出来。不评价对错,不议论高低,只说我们吃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什么。
比如在 《天亮说晚安,这才是筑地人吃的筑地》 这期节目里,他们讲述了很多日本人,甚至是筑地人究竟会吃什么样的店,以及为什么筑地人会选择这样的店来吃。这些店并不见得贵,却很本土。虽然现在筑地搬家了,一些店家发生了变化,但是通过节目,听众有可能获得一种思路,来吃到自己想吃的东西。 在另一期节目 《春有野菜夏有鱼,秋冬山珍很惊喜,比良山庄》 里,他们讲述了不同季节在「比良山庄」的用餐体验。比良山庄并不是一家交通非常方便的店,普通游客可能不会经常注意到这家店。但是 ta 在 Tablog 有 4.55 的高分,并且是 2019 年的银奖得主。田螺和周磊老师从夏天的香鱼,秋天的松茸,冬天的月锅(熊肉)分别讲述了比良山庄和其他店家的差异性。而上面提到这三种料理没有一个是生食的,这是日本美食的另一面吧。 如果在听前面几个电台的时候,可以助眠,那么《食见》显然不行。我从来没听着他们的节目睡着过...
评论区
共 8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