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要学好一门外语,除了对于词汇和语法的基础学习以外,最好的办法不外乎多和以这个语言为母语的人交流,于是市面上各种寻找语伴互相学习的网站和应用应运而生。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除了推销网课这些正常的商业广告以外,这些网站和应用最后也往往成了各种骗子的聚集地,有很多人根本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使用。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游戏本身也是个非常不错的学习工具。早期单机游戏大多没有中文,有不少人摸索着“啃生肉”硬是活生生练就出了一身看字形认意思的本领。
随着网络游戏的出现,玩家们终于有了可以在游戏里和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不过绝大部分的网络游戏都是根据区域划分服务器的,想要玩到外服的游戏本身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实际上也有不少网络游戏并不根据地区划分服务器,全球的玩家都在一起玩,游戏中各种语言都能看到,玩游戏的同时还能学习外语,何乐而不为呢?
下面就随我来了解一下这几款特别的游戏,以及如何在这些游戏中学习和练习外语。
《OSU!》是一款同人音乐游戏,其原型来自于2005年在NDS平台发售的《押忍!战斗!应援团!》(以下简称《应援团》),是一款将应援团文化和音乐、故事结合在一起的游戏。
应援团是日本独特的啦啦队文化,一般在高中或者大学都有“应援部”,在学校活动时为本校的队伍加油助威,有时也会单独演出,展现本校的精神面貌。
应援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结合现代啦啦队的,也有结合日式祭典的,最为经典的则是挥舞大旗和击打大鼓,配合身着黑色学生服的团员极具魄力的加油助威口号,在日本动漫中经常看到类似的场景。
《应援团》就是将这种加油助威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来表现,玩家在音乐游戏部分表现得好,游戏中的应援团就会给故事主角极大的鼓励,将故事往好的方向推进。反之则会应援失败,故事以坏结局结束。
游戏的玩法和创意很棒,发售后在玩家中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但也只是叫好不叫座,销量并算不上太好,2007年的第二作之后就没有了续作的消息。
而就在2007年,一个网名叫ppy的澳大利亚人以《应援团》为基础,在PC上推出了同人游戏《OSU!》,其名字“OSU”正是来自“押忍”日语读音的罗马字。
不过《OSU!》只做到了形似,《应援团》标志性的应援和故事在《OSU!》中并没有获得太多的继承。毕竟《OSU!》只是同人游戏,谱面全靠玩家自己上传,而这种故事性的谱面很难制作,一开始只有m980这种大神会根据《应援团》的玩法制作谱面。
不过恐怕连ppy自己也没想到,《OSU!》倒是意外地成为了连接全球各地喜欢音乐的人们的桥梁。
原本的《应援团》只是个单机游戏,ppy则在《应援团》的基础上加入了网络功能,玩家们可以在多人游戏中一起玩同一个谱面,根据得分或者精准度来判定名次。在游戏大厅和各自建立的小房间中还可以和其他玩家交流,由于《OSU!》并不根据地区划分服务器,所有的玩家都在同一个服务器中,使用各个语言的玩家都有可能遇到。
为了避免在一个频道中出现各种语言造成混乱,《OSU!》也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比如在公平频道只能使用英文交流,非英语语种的玩家可以在对应的各种语言的频道内交谈。
刚开始玩《OSU!》的时候,我正在读大学,英文也只是过了四级的水平,六级考过一次但没过,但以这个英文水平已经完全足以和世界各地的玩家们交朋友。这种以文字形式进行的交谈,不懂的情况下也可以查字典了解大概的意思。因为大家都是喜爱游戏、喜爱音乐的玩家,很容易聊到一起去。
大学时期,我也正在自学日语,我也曾经不止一次找会日语的外国友人教我日语。
这位日本友人对中文非常感兴趣,经常在中文频道出现。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学的还是谁教的中文,总是语出惊人,给大家带来了非常多的快乐,颇有如今各种教vtuber学中文的欢乐。
《OSU!》里的谱面都是玩家自己上传的,但没有“审核上架”的谱面只是能玩,不会计算分数。只有在经过由玩家组成的审核团的审查以后才可以上架并计算分数。所以制作谱面本身也是个让其他国家的人了解认识自己喜欢的音乐的途径。
《OSU!》中的谱面中最多的是各种动漫的开头结尾曲,流行歌曲虽然也不少,但是仍然是以英文和日文歌为主,中文歌非常少。本着想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流行和古典音乐,我开始了谱面的制作。
为了让玩家在玩我的谱面的时候能够理解中文歌词的意思,我也尝试过把歌词翻译成英文,但无奈我的英文水平实在有限。好在有一位马来西亚华人在这个过程中帮了我很多的忙,也因此我和他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虽然身处不同的国家,但同样的爱好让我们相谈甚欢、相见恨晚。
自制谱面从上传到上架往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要经过多次其他玩家的“修订”(游戏中叫“mod”),最终再经过至少两位谱面审核团队成员确认无误后才能上架。而这个mod的过程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学习和练习外语的途径。
由于这种修订都是通过论坛来进行,即时性并不强,所以只要有一定的外语读写能力,不懂的地方再配合辞典,沟通基本不是大问题。
就像上图这样,别人提建议,根据自己需要进行修改,有一定人数的修订记录之后就可以找审核团队审图了。不过这个mod的过程倒是也没有说必须要用英文,如果双方都是说中文的,当然也可以用中文进行mod。
我不敢说玩《OSU!》让我的英文水平提升了多少,但的确记住了不少单词。至少玩《OSU!》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滑条(slider)、转盘(spinner)、网格(grid)等等。还有就是知道了各种网络常用的英文缩写,甚至后来为了方便新人玩家更好地融入社区,还在论坛中文区发了一个总结贴。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游戏和做谱面的过程中因为不认识英文单词而去查找认识后,比起死记硬背的效果显然是好得多的。而且玩《OSU!》并不需要外语听说能力,只要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就可以开心玩,真可谓一边玩一边涨知识。
《GOCCO之战》是当初steam还有“绿光计划”时从中脱颖而出的一款小团队制作的游戏。说是游戏,其实更像是附带了游戏功能的聊天软件,因为作为游戏的部分内容确实非常少,如果当做单机游戏来玩的话一天就可以玩完全部内容,不过这款游戏的“本体”显然并不是游戏本身。
本作游戏部分是3D视角的动作游戏,可以远程和近战武器之间切换,说不上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玩起来也还行吧。
游戏是以任务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点类似《怪物猎人》系列,一位玩家接了任务以后,同一个房间内的玩家就可以参加进其他玩家接取的任务中,都准备完毕就能一起进行任务了,一次任务最多可以4个玩家一起进行。
和《OSU!》不同的是,《GOCCO之战》的多人游戏部分是分成了一个一个的游戏房间,每个房间最多只能容纳32名玩家,在热闹程度上逊色不少。
不过相比《OSU!》的聊天就真的只能聊天,《GOCCO之战》在聊天之余能做的还是挺多的,比如给自己的角色换装,聊天时配合着做个什么动作什么的,和现在的大型多人在线网络游戏差不多。
现在不少对应多语言的有网络功能的游戏都有“定型文”,其中是一些固定格式的语句,玩家在选用以后在其他语言地区的玩家的客户端中会自动转换为他们地区对应的语言,对于语言不通的玩家之间的基本交流很有帮助。
不过定型文只能表达一些最基本的意思,想要愉快地交流还是打字交流最方便。无论是讨论这个游戏本身还是聊兴趣聊其他话题,同为喜欢玩游戏的人,还是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的。
遗憾的是现在这游戏的平均在线玩家数量非常少,一般情况下就十几人在线,一个32人房都凑不满。不过根据steamdb的数据来看,就算是游戏发售以来人最多的时候,也只有几百人同时在线。
不过还是有不少玩家一直在坚持玩游戏,或者说,经常来这里聊天。就在我为了写这篇文上线挂机的时间内,游戏内房间内突然多了很多人,经过和他们交谈得知,他们是习惯性的上游戏看看,有人就聊聊天,没人就挂机,互相之间基本都是认识的。
其中有一位来自日本的玩家,英语水平也很好,经常在线解答其他玩家日语问题,大厅俨然成了日语学习教室。
刚好看到谈这一段,让我想起学日语敬语时的恐惧,又稍微和他们谈了几句,还获得这位日语“老师”的称赞。
所以我一开始就说这个游戏其实更像是附带了游戏功能的聊天软件吧!相比《OSU!》,《GOCCO之战》聊天的即时性要求也更高,在有一定的基础后,或许是个不错的练习外语的地方。另外偶尔上游戏来和这些不知道在世界哪个角落的不知名朋友聊聊天,似乎也是个挺惬意的事情,最后再放张和这些朋友们的合照吧。
如果说前面两款游戏都还只算是外语读写能力的测试,那么这款《VRChat》就是听说能力的终极测试。而且相比之前免费的《OSU!》和打折时只需要20元的《GOCCO之战》,想玩《VR Chat》还得有一套价格不菲的VR设备,当然没有VR设备也能运行,只是体验效果会大打折扣。
《OSU!》可以玩音乐游戏,《GOCCO之战》可以组队打怪,名字中就是聊天(chat)的《VRChat》本身还有游戏性吗?别说,还真有,《VRChat》就是个大型模拟器,想模拟什么就模拟什么,你可以在里面打保龄球,可以扮成酒吧招待接待其他玩家扮成的客人……
游戏主播经常录制《VRChat》的视频,也正是因为VR游戏本身的代入感就比较强,再加上《VR Chat》里的模型也比较自由,所以就能看到各种奇怪的组合,露出来的视频趣味性十足。
如果突然从这幅刚才还在卖萌的“躯壳”之中发出了一阵浑厚的男声,恐怕任谁都会虎躯一震。其实这种情况在《VRChat》里面是非常普遍的,想用什么模型也完全是自己的自由,也难怪评论中有很多玩家说《VRChat》是“全球最大女装交友平台”。不过只要提前做好对方虚拟人物和声音有反差的心里准备之后。还是能够愉快地和大家聊天的。
玩《OSU!》的喜欢音乐游戏,玩《GOCCO之战》的喜欢日式可爱画风。《VRChat》里面的玩家就看不出有什么特定游戏方面的爱好,想要寻找共同话题会需要更长时间。而且实际上有很多人在《VRChat》是把自己代入了自己的角色在玩“角色扮演”,而并非以现实中的自己来聊天。只是想随便聊聊的人遇上玩角色扮演的人就会有点尴尬,是陪他演呢还是自顾自的说,这是一个问题。
《VRChat》中的交流是完全即时的语音交流,相比单纯文字的读写又进了一个阶段。即使是读写能力强的人也不一定有很强的听说能力。学外语的时候老师一直很强调要敢于“说”,说错了都没关系,语言的最大作用是在于沟通。即使有一些错误,只要对方能够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沟通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机核网在五周年的时候发布了一个《电子游戏救世界》的宣传片,里面的那句“玩游戏的,都是朋友”我至今印象深刻。
这种朋友,恐怕是连国家,语言都可以跨越的。我不少从游戏里认识的国外的朋友,虽然不再玩当初的游戏了,但在社交媒体上还是互相关注着。即使是玩同一个会区分服务器的网络游戏,却仍然聊得很开心。之前《最终幻想14》国服更新5.0版本后,我一条中文发的推文下,都有也在玩《最终幻想14》国际服的原来《OSU!》里认识的朋友回复。
如果说玩国服网游让我认识了全国各地的朋友,国内走到哪里都可以“面基”。那玩上面提到的这些游戏就更是让我认识了全世界的朋友,以后到他们国家旅游的时候也能相约一谈。即便到时候是第一次真正在现实中见面,恐怕也会像老朋友一样熟悉和亲切。
评论区
共 6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