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区,作为新锐战力的航空武器时常决定着战争的走向,人们也常常对于各国的飞机津津乐道,最常拿来对比的毫无疑问是德国的BF109和英国的喷火战斗机。在被田中鸽鸽派到镇守府以后,BF109和喷火拿着自己的20炮惊讶的发现,原来日本的九九机炮和自家的20炮祖上居然有些渊源。
一纸凡尔赛条约终止了德国人对一战时设计的贝克机炮(Becker Type M2 20 mm cannon)等类似武器的研究。于是贝克机炮跑到瑞士成了厄利孔的小弟,还发展出了一堆型号,比如厄利孔AF,厄利孔AL,还有被日本拿去改成九九式机炮的厄利孔FF和FFL(具体参看前文 《一代名炮的继承者:九九式机炮简述》 )。出于对大口径航空机炮的需求,德国在1936年引进了厄利孔FF F机炮,于是贝克机炮就这样,换了个马甲表演了一下出口转内销,回到了德国。 从1932年起,德国空军就展现出了对于新型大口径航炮的兴趣,他们首先相中了莱茵金属的C/30 20mm机炮,将其改装成MG C/30L机炮,并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将它安装在亨克尔(Heinkel)He 112战斗机上参加实战。
作为一款对地武器,MG C/30L无疑是高效的,它所射出的炮弹可以轻易击穿装甲车和轻型坦克,但是作为对空武器,它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空军部并没有放弃寻找大口径航炮,而厄利孔FF F机炮成为了德国工程师们的选择。
在Ikaria Werke Berlin,德国人对厄利孔FFF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包括缩短炮管以及改进了炮弹,这使得MG FF十分的小巧与轻便,更适合装载在飞机上,API反冲方式使得其后坐力较小,同时也可以这种较轻的枪械发射威力较大的弹药。
MG FF长1.37米,重26.3千克,弹药为20x80mmRB弹,作为厄利孔FF机炮的衍生型,继承了这个系列的缺点——该型机炮同样初速低、射速低,炮弹初速为600m/s,理论射速为520rpm,不过德国人认为空战是在近距离才会发生的,因此问题不大,可以接受。
另一个问题是尽管MG FF本身小巧紧凑,但是其弹鼓载弹量小还个头很大(BF-109通常是60发的弹鼓,而FW-190一般是90发),这就在作战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作为德国人的传统艺能(指黑科技),20炮的薄壳弹(minengeschoß/mine shell)毫无疑问是德国航空武器中的一大亮点,其特点就是薄薄的弹体中装入大量的装药,其爆炸时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威力巨大,可以轻易的击毁敌机蒙皮。
在上世纪30年代后期,德国人开始研发薄壳弹并且在MG FF上进行了发射薄壳弹的实验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果,当时的薄壳弹生产仍采用铸造工艺。1937年,帝国航空部(Reichsluftfahrtministerium,RLM)下令研发20mmMG FF专用的薄壳弹,天才的德国工程师们改进了制造工艺,使用高强度钢卷曲制成而非铸造而成,结果十分良好,这些轻盈的炮弹不仅轻易在飞机的蒙皮上开了一个又一个大洞,而且弹道相比之前改进了不少,平直了许多。然而,在解决了弹药的问题后,德国人尴尬的发现MG FF机炮在发射薄壳弹的时候也遇到了问题。由于炮弹过轻,这使得原本发射重134克炮弹的MG FF无法适应新的薄壳弹(重92克),于是德国人对原本的后坐机制进行了改进,更新了复进簧使其可以适应新的薄壳弹。新炮被命名为20 mm MG FF/M,M代表Minengeschoß也就是薄壳弹。不过由于这项改进,MG FF/M无法发射以前的旧炮弹,这也是新命名的主要原因,防止了弹药混淆。
MG FF/M在发射新的AP/HEI(115克重)时炮口初速为585m/s,理论射速为520rpm;而发射薄壳弹时初速700m/s,理论射速为540rpm。新的AP和HEI都表现不咋样,穿深和毁伤都让人不满意,初速也很低,因此新弹链大多以高爆弹为主。
装备MG FF或者MG FF/M机炮的机型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BF-109 E-3到F-1,BF-110的C型到F型,FW-190的A-1到A-5上都有装备,在Do 217,Ju 88,He 111,Do 17等轰炸机上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它既可以作为战斗机上的进攻武器,在各类自卫武器的岗位上也能干的不错,甚至在反舰方面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从1941年起更优秀的MG151/20逐渐代替了这款机炮成为主力。飞行员们通常都不太乐意使用这款机炮,比如FW-190A-1至A-5型内侧有一对MG151/20,外侧有一对MG FF/M,但是有时在战场上这对MG FF/M会被拆除以减轻自身的重量。
尽管如此,这位老兵依然有它可以发光发热的地方——倾斜式机炮,也被称之为斜乐曲系统(SchrägeMusik)。在夜间战斗机机体(比如BF-110)上向上方与垂直方向呈70度安装两门MG FF机炮用于攻击敌人轰炸机(通常是兰开斯特)的脆弱腹部。在这种时候,由于两者距离很近,枪口初速不再变得那么重要,炮弹几乎是笔直的飞向敌人,盟军飞行员们通常受到攻击后才会如梦初醒的发觉到对方的存在,然而常常为时已晚,机毁人亡。
尽管MG FF有着许多问题,但是同时期的德国飞行员毫无疑问可以拿着他们的20mm炮嘲笑海峡对面的还靠7.7mm机炮的英国同行们。
玩过《战争雷霆》的朋友们一定对于英国的飞机深有体会,前期一直是靠7.7毫米机枪过活,好不容易有了20mm西斯帕诺机炮还是个火花炮(指打中了但是没有造成伤害)。当然,现实里的西斯帕诺不会说打上去没有伤害,不过早期的不可靠性倒是在游戏算是还原了。尽管通常讲到西斯帕诺机炮都会想到喷火战斗机和英国佬,不过实际上这是法国人的作品。
故事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API作为当时相当优秀的设计被许多国家和公司所接受,法国的西斯帕诺-絮扎(Hispano-Suiza)公司被要求设计一款20mm口径的轴炮,在与厄利孔公司磋商后,法国人得到了仿制厄利孔FF S的许可,在对这款大型机炮进行了少量的修改后便投入生产,产品便是Hispano-Suiza HS.7和HS.9,然而不久后西斯帕诺-絮扎公司与厄利孔公司专利权发生了分歧,这桩业务便吹了。
虽说是如此,但是法国人没有放弃对机炮的开发,西斯帕诺-絮扎公司的总工程师马克·伯基格特(Marc Birkigt)在1933年接下了继续研发的任务。并在不久后拿出了它所设计的新炮。新的机炮在很多方面都与厄利孔的机炮类似,但是马克采用了1919年美国枪械设计师卡尔·斯韦比留(Carl Swebilius)申请专利的导气系统(gas operating),将枪械的工作原理改为了导气活塞旋转卡铁闭锁系统并且使用了无缘弹而不是缩缘弹,这也是和原版厄利孔最大的区别。
在设计完成后,这种崭新的机炮被命名为Hispano-Suiza Type 404“ Moteur Canon”,也就是后来盟军最主要的20mm航空机炮,装备了大约80000门,它不仅被装备在法军和英军上,甚至远渡重洋在美国人的飞机上也占了一席之地。对于西斯帕诺和厄利孔的关系,他们不像MG FF或者九九式机炮那样和厄利孔那么亲,如果要比喻的话我认为类似《JOJO》中乔鲁诺·乔巴纳和承太郎的关系。
西斯帕诺-絮扎HS.404机炮重43千克,长2.52米,使用20×110mm无缘弹,枪口初速度为840m/s到880m/s,理论射速为700rpm,采用60发弹鼓供弹,1940年开发了弹链供弹,甚至衍生出23mm的机炮等等。不过由于法国的战败以及德国的占领,这一切都被迫暂停。法国政府在检查过这款机炮后决定采购,D.510战斗机成为第一款装备西炮的飞机。
PS:日本海军曾经对一架九六式舰战进行了改造,型号A5M3,九六式三号舰战,就是换装了西斯帕诺·绥扎倒V形12缸液冷发动机,之后在发动机轴心部安装一门西斯帕诺·绥扎机炮,然而海军并没有采用。
由于西斯帕诺机炮的良好表现,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大国都对其进行了评估与考量,英国空军参谋部在1935决心引进新的航空机炮以对抗未来装甲越来越厚的新型飞机。考虑到国内并没有类似的设计,空军参谋部的成员在空军枪械部的负责人汤姆逊少校的陪同下参观了法国的西斯帕诺工厂。在观赏完西斯帕诺的威力后,在场人员被汤姆逊少校说服并采购了6门机炮。
无疑,如果一个国家要大量装备一种武器,靠进口是不可能的,自己能生产才是有希望的道路,在进行商讨后,西斯帕诺-絮扎公司同意在英国建立子公司并为其生产西炮。该公司名为英国制造与研究公司(The British Manufacturing and Research Company/BMARC),位于格兰瑟姆 (Grantham)。在经过法国工程师的帮助后,公司走上正轨,并于1938年1月测试刚下线的产品。
测试中暴露出很多问题,由于缺乏经验并且再设计上依然有一些问题导致出了故障,例如复进簧容易断裂,又或者是销钉容易断裂等等。在专家小组进行调查后认为,在正常的工程工作中继续生产会比较困难,因此空军参谋部派遣了一个小组来专门负责协助简化过程。
1940年初,大部分问题得到解决,空军决定将该类机炮安装在飓风和喷火后续的机型上,不过战争的进行让空军临时改变主意,要求工厂立刻将西炮安装在现有的飞机上。毫无疑问,这样一来仅仅格拉瑟姆工厂提供的机炮明显不足,于是在纽卡斯尔安德莱姆(Newcastle-under-Lyme)和普尔 (Poole)建了新的工厂用于加强产能。作为轴炮而生的西炮为了保卫大不列颠的天空不得不被塞进机翼里,其硕大的60发弹鼓使得该过程十分困难,这也就是为什么喷火机翼上会鼓出来一部分的原因,为了容纳弹鼓而不得不多出来的鼓包。
在德国人占领巴黎西斯帕诺工厂的前夕,西斯帕诺mk.II获得了新的设计,将原有的弹鼓换成了120发弹链供弹。1940年,装备上西炮的第一批飞机用于对抗德国侵略者,但是在空战中问题颇多。飞行员们普遍反映,自己的机炮打了没两发就哑火、卡弹。经调查,问题主要出在供弹方式上,由于从竖向供弹变成侧面供弹了,加之又是轴炮威力巨大,容易对机身结构造成影响。随着英国方面获得了法国人对于弹链供弹的研究成果后又继续对西斯帕诺mk.II进行改进,通过炮管的后坐力驱动输弹机来给炮装弹。改修了输弹方式和轻量化后的西斯帕诺总体战斗力变强了不少,不过真要说他们家族中二战表现最好的还是西斯帕诺mk.V。
在经历了mk.II上那些倒霉事以后,1941年底,G.F.华莱士先生(G.F.Wallace)认为西斯帕诺机炮作为轴炮非常优秀,但是安装在机翼上实在太长了,尽管长身管的炮管赋予了炮弹更高的初速,但是华莱士依然毫不留情的将炮管缩短了12英寸(305mm),测试后发现除了初速有所降低以外,其他性能几乎没有变化。随后华莱士对其进行了改修,包括加快了往复效率以及轻量化,在持续的改进中,机炮寿命从10000发降低到2000发。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重量从49.4千克变成了38.1千克,枪长从2.5146米变成了2.1844米,理论射速从650rpm增加到750rpm。
就这样,西斯帕诺坐在喷火和飓风身上,随着飞行员的指令保卫了自己的领空,最终走向战争的胜利。
事实上除了镇守府除了喷火V,喷火IX(熟练)和海喷火以外,美国支援的F6F-5N上所装备的两门AN/M2同样是属于西斯帕诺机炮的兄弟,不过这玩意相对西丝帕诺更不可靠,由于美国规定“.50口径以上的火炮一律按野炮的精度制造”,于是一票20mm炮就跟155mm榴弹炮一个精度制造了,结果就是美国佬的打不响的20mm炮和炸不响的鱼雷就成了俩个大笑话。由于篇幅所限不在此赘述美国的20炮。
无论是德国的MG FF机炮,还是盟军的西斯帕诺机炮,为了自己的国家可谓是都鞠躬尽瘁。无论如何,他们已经成为历史书上的一页,他们和他们主人的功过是非也不过是给我们多一些谈资。对我们来说,他们是一段故事,想要感受他们只能从文字与游戏中去体验。老兵的故事,大概也就是他们的故事吧。
Repeating and Multi-Fire Weapons, A History from the Zhuge Crossbow Through the AK-47 (Gerald Prenderghast)
wikipedia:Mine_shell_(projectile)
评论区
共 1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