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些电影游戏的素材、配上燃系音乐、剪辑上做到踩点转场,一个混剪视频就做好了。笔者在高中时一度沉迷纯黑的攻略视频,吸引我的点就在于他的混剪片头。
从影视制作的角度来看,混剪是蒙太奇手法的一个子集。蒙太奇的魔力在于它有效地积累情绪并在适当的时刻爆发,带给观众心灵上的愉悦。以混剪视频为例,可以表现为前期的高速视频切换,到配乐高潮段来一个精妙的转场或空镜,从B站的「高能进度条」上也能窥见一般,高潮段的弹幕往往来得更为密集。
更细化地说,混剪属于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其特点是使用离开现实的、 脱离叙事情节的画面元素和组接方法,创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表意明确的电影文本[1]。接下来笔者将从各维度详细展开分析混剪的抓人之处:
土味混剪看上去并不完全符合上述几条。主题并不鲜明(「土」可能算是一个)、素材多来自快手抖音的粗制小视频,成本上,质量上自然比不过精心制作的 CG 和电影、配乐多是听起来就很穷的民谣,摇滚(无贬义的梗)。其吸引人之处呼之欲出:结构。
这一类混剪的巧妙之处在于,配乐与视频内容产生了互文,进一步强化了视频的情感色彩。《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对于重工业城市衰落的惋惜与《马大帅》中范德彪的故事,东北的废弃厂区形成了互文。
在《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渲染下,土味视频的主角们都化身成为各自生命中那孤傲且唯一的英雄,他们用荒诞对抗现实,拒绝了生活的平庸,让人不经怀疑他们存在的真实性,正如歌中所唱"Is this the real life,Is this just fantasy?" 原来答案早就已经写在歌中。
土味混剪传达的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引发观众的共鸣。它比传统混剪更接地气,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如果说传统游戏影视混剪是让人起鸡皮疙瘩,燃起来,那土味混剪就是让观众看到共情之处,落下几滴眼泪。
首先,低创该如何定义?与奥斯卡90周年上播的电影混剪相比,B站99%的混剪视频都是低创视频。严格来说,混剪视频并不需要很强的技术,只是需要大量的精力。大家都为收集素材奉献心血,谈何高下之分呢?如果只是因为没有踩点来批评这是低创,孰不知叙事型蒙太奇远比踩点的主题式蒙太奇、相似性转场来得高级。后续两点则又是日经引战话题,这里也就不再展开聊了。
从列夫·曼诺维奇的观点来看,混剪视频是基于现有内容重新混合而成的、 对于旧文本进行重新鉴赏的新美学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原创性更多来自使用的能力而非创造的能力[9]。
在未来的混剪文化景观中, 崛起的草根话语与商业资本之间的协商与博弈在所难免, 而其多元化的价值表达也使管理部门对于混剪短视频的规制具有一定挑战性。
这大概就是传统混剪与土味混剪的冲突原因所在了。如果非要分个高下,我支持土味混剪。
混剪视频作者所求的不应该只是对视频的重构,而是对多元价值观的表达。燃只能燃一小会,而心灵的震慑来得更为激烈,长久。
题图来自杀死那个馬家堡子人,文章配图均源自参考资料中视频截图。
评论区
共 7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