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片作为电影当中常见的一个分类,在国内却并没有得到影迷应有的重视:这种类型的影片通常会通过各种吸引关注的要素(鬼怪,罪行,以及最近流行的高概念)给观众制造持续的强刺激,最后达到讲故事的效果。
由于惊悚片的故事依赖外力推动,它的最终定位就会不断产生变化:如果你使用的是灵异要素,它可能是《驱魔人》;如果是犯罪要素,它可能是《洛城机密》;如果我再混合一下,它还可能是《惊魂记》。
这种依赖技巧推动故事的影片类型,随着电影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编剧技巧的迅速迭代,也在逐步被消解自身的存在价值。
《虎胆龙威》作为一部时间跨度将近25年(1988-2013)的电影系列,恰巧是这一趋势最佳的时代注解。虽然这个电影系列表面依赖的是动作驱动,但电影故事的内核还是老一代编剧的叙事技巧。但这份难能可贵的技巧,似乎也在随着时代逐渐变成回忆。
所以,“神秘的访客,你还在那吗?”(《虎胆龙威》,1988)
在谈《虎胆龙威》之前,我们先要观察一下这一系列故事的发生背景:《虎胆龙威》发生在一座摩天大楼里;《虎胆龙威2》是圣诞节的机场;《虎胆龙威3》是纽约城区;《虎胆龙威4》主体故事是在华盛顿特区;《虎胆龙威5》是俄罗斯莫斯科和切尔诺贝利。
可以说随着故事的发展,主角的可活动地图变得越来越大了——这肯定与大规模的电影制作有直接关系,但更多的是由于故事的加码和阴谋层级的加大,强迫编剧想出一个可以让主角和反派肆意撕扯的游乐场。
对于观众而言这可能只是故事背景变了,但是对于编剧来说却是偷懒了不少:一个故事,整体的背景空间越小,拍摄难度越大。因为观众的整体视野被限制在了背景板中,如果没有大幅度的空间转换和故事要素的变化,就要依赖角色之间的互动推动矛盾的发展。
但是如果把故事强行放大到一个开放地图,叙事期间就可以通过解释主角行动的合理性对剧本进行灌水。如果这种灌水幅度过大的话,观众和编剧都会忘记自己在看/在讲一个要甩出戏剧转折的惊悚故事,最后就会导致观众粘性直线下降。
《虎胆龙威》中,为了在一座大楼中制造矛盾,主角又是电梯间又是又是通风道,上蹿下跳的同时还要和反派斗嘴,不过也正是这种困兽之斗的情形,让故事的紧张性直线上升;而《虎胆龙威4》虽然引入了“赛博恐怖主义”这一全新概念,但是在主角奔波的道路上实际是在灌水的,整个故事也并没有通过主角完整的探索出反派动机。
如果按照上述理论,《虎胆龙威3》表面上也是一个灌水故事,不过《虎胆龙威3》的编剧乔纳森·汉斯雷(《空中监狱》)实际非常鸡贼的加入了炸弹袭击这个要素,并且把故事限制成了全城戒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编剧人为制造了“伪沙盒”(箱庭可能更合适),主角的行动被设置为了强目的性,加上《虎胆龙威3》本身自带的高文本量,故事密度并没有因此下降。
如果说故事的背景会直接影响惊悚效果的话。阴谋强度直接影响观众的接受度。很多人都对希区柯克的“牌桌炸弹”理论津津乐道,却没有考虑到这种故事是不可能靠叠Buff来找刺激的:可能桥牌牌桌下面放个倒计时炸弹会十分刺激。可是牌桌下面放个原子弹,打牌还是打一亿飘十亿的斗地主,整个故事的可信度会大幅降低。
《虎胆龙威》的叙事策略是典型的“烟雾弹策略”:通过大场面声东击西,再用大事件下的小人物形成支线矛盾(1、2的记者,3里面的店主宙斯),之后在电影三分之二左右告诉观众“大场面是烟雾弹”,最后引导到终极决战。这个策略最近玩的最嗨的应该是美剧《永无止境》还有《瑞克与莫蒂》,他俩都是玩小故事的好手。
“烟雾弹策略”能够成功,就是依赖于“牌桌炸弹”理论:开头的场面不论多大,都不能碾压最后的戏剧转折。因为开头的场面都是烟雾弹,烟雾弹做到的就是吸引注意力,声东击西的职责。
就算大楼爆炸,机场劫持,全城炸弹,最后都要靠赎人质,空包弹和假炸弹圆回来。因为这不是你的根本目的,你的真正意图在电影的下半场,如果有必要的话,你甚至还要靠主角提醒观众,让观众迅速入戏到最后决战。
这也是我对《虎胆龙威4》又爱又恨的原因:虽然主创团队具有前瞻性,用“高概念”这一手法,让“网络恐怖主义”这一概念吸引了观众眼球。但是这套牌打的太喧宾夺主了,全城堵车、股市雪崩、生化警报一套连环拳下来,假作真时真亦假。前50分钟的冲击跟最后反派窃取看不见摸不着的全国社保账号相比,实在是太过刺激,让观众忘记了主角到底在做什么。
终于到了这个被人喋喋不休的话题了,“布鲁斯·威利斯变成了不死小强”“《Die Hard》就是死的太难了”,诸如此类,看似说的有理有据,实际上根本还是用情绪宣泄来解释表层的角色定位问题。抛去这些情绪化的辩论,角色定位的背后实际上是三代创作者的思路变化。
约翰·麦克莱恩警官的定位究竟是什么?是“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人”吗?显然不够深入。约翰·麦克莱恩是普通人中的倒霉蛋,所以他总是陷入阴谋;他的运气还不算太差,所以老是能急中生智,用各种土办法解决危机。对“阴谋”和“急中生智”的侧重点不同,最后就会导致角色形象的极端转变。
以约翰·麦克蒂尔南(《虎胆龙威》《虎胆龙威3》)的老一辈好莱坞创作者受到80年代浪潮的影响,整体作品是人性化,生活化的。因此把角色的重点展现为重压下角色的选择;雷尼·哈林(他最近的电影是陆港批片《沉默的证人》)虽然功力不足,但还是亦步亦趋的追上了上一代的脚步,更加重视角色间的矛盾和角色对世界的探索,所以圣诞节的麦克莱恩误打误撞也能打败反派。
但是新千年的创作者鱼龙混杂,因此在他们的镜头下,老迈的麦克莱恩警官总有一种偷奸耍滑的味道:伦·怀斯曼用网络安全让这个角色进入了新时代,但也一味依赖大场面,完全不考虑新概念下的角色塑造,直接主角变成了不死小强。更有约翰·摩尔这样能说出“我拍《马克思佩恩》但我不玩原作游戏”的电影圈混子,直接砸砸砸,炸炸炸,用灰暗的主色调掩盖自己的无能,让《虎胆龙威5》彻底沦为DVD动作片,将麦克莱恩这一形象彻底透支。
角色定位问题,说深也深,说浅也浅,全看拍片子人的造化。
大概在2015年开始,就有《虎胆龙威》系列重启的传闻出现。不管福克斯影业是否有意要将这个故事继续下去,我都希望它是一个普通人靠着自己艰难的努力,逐渐破解危机的故事。
毕竟那个蓬头垢面的麦克莱恩,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纽约警官。
评论区
共 2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