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因为《长安十二时辰》(下简称《长安》)电视剧的原因,我对国产古装剧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原来古装造型也能这么真实、典雅,不再是所有人唱大戏、嘉年华一般的浮华存在。不靠谱的古装造型,国内的大导演也接连翻车。例子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实说到服装的还原性,只要是戏服就不太可能百分之百还原历史。因为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历史的全部信息,很多时候度历史信息是要靠“猜”的,区别在于猜测的靠不靠谱。所以殷墟考古的领头人许宏教授才会有“历史需要想象力”的史观。
脑洞这种东西人人都有,就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人才,说话也好听,脑洞自然不会少。如何利用这些脑洞,能否建立一个合理完整的世界观,并且有技巧的表现出来?最后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要有好的审美驾驭一切。
《长安》这部剧集也不例外,你很难说唐朝人就穿剧中那样。但是好的古装造型可以在很多地方发力,考据只是一方面。比如服装面料这一项,古人穿衣服和现代人一样,也要根据时令、季节、温度、地理环境、场合等因素有所改变,现在看来很正常的需求但在以前的影视剧领域很少见。大多数古装剧都会选在秋冬开拍,因为他们自己做的古装剧很厚重。这就造成了很多剧里夏天的戏是在冬天演,这在需要特效化妆的古装剧里尤其严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确实是在夏天拍夏天的戏,但是面料做的不到位,人物穿的太多太厚,或者是冬天却穿的太单薄。这些都是在服装面料款式上面不认真造成的。
回到绘画这个主题,《长安》之所能激发我的绘画热情,除了优质的服装造型外,还有就是光影效果。光影是塑造电影感和画面张力的重要因素,正如一位退休摄影爱好者说的一样:“摄影讲究光线,只要光线好,拍什么都好看。”
画面营造也一样。当然,画面好看由许多因素决定,摄影、打光、后期调色、置景、道具、化妆甚至选角等等因素。古装造型本来就不同于现代人的穿着,这种时空的距离感也是画面张力的来源之一。这里我们只说人物造型本身。
总之,好的人物造型不但要赏心悦目还要有张力,而张力是需要海量细节和气质支撑的。至于气质这种东西,是一种形而上的总结认识,需要完整体验过一部剧集或是电影,最后品出来的那个“味道”。
刚开始我只是单纯的参考剧照进行光影造型练习。因为有剧照光影和质感的支撑,在练习的过程中可观察到很多平时注意不到的细节。就例如褶皱,不同面料、厚度、穿着方法的衣服穿在不同体态、体型的人身上,产生的褶皱千差万别,这种细节量只有好的影视剧才能体现出来。
得益于大量真实光线的运用和户外拍摄,《长安》的光影表现真实自然,非常耐看,也是很好的素描练习素材。特别喜欢剧中对于阳光的表现,透彻、明亮。
檀棋着改良定制复合两档轻半身甲,腰横银装蹀躞腰带,跨金装环首横刀,头挽高发髻,插双木发簪。内着胡服素袍,乌皮六合靴。
右边是稍晚时期的日本女武者想象图,戴曲边草帽,着足轻半身甲(胸甲可能是分段式铁板漆皮混合所制,较重带护肩增大受力面积),挎十字格改良曲制唐刀,另有短刀一柄(长短相济,攻守闲宜),内穿武道服,罗袜麻鞋。
因为是设定,所以也没有打光,基本是在自然下进行表现。全身人物的比例关系也是做了处理,不喜欢太过于夸张修长的人物比例,毕竟大多数人就是正常的身高,古人平均身高可能还要矮一点。
再后来我开始画一些原创角色。当然还是依托于某个朝代大背景下进行的。还有一点我想在自己的绘画里着重强调的就是自然状态。很多绘画作品在表现人物时会选择一些比较夸张的动态,这当然也是一种张力,但是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我想要的是一种恬静自然的状态,人物好像只是在做短暂的休憩一般。
在光线运用上,我喜欢用侧逆光。在现实里,除了做日光浴也没人喜欢被暴晒吧。所以总是躲在阴凉或是有些背光的地方,是我画中人物的选择。现在想想,可能只是自己比较懒。
虽然创作能力不济,但是每张画还是想有一点想法、情趣、感受在里面。有时我也会编一点小故事,一面摆弄着故事一面去画,不知道读者在看到这些图时会想出何种故事?
前面提到了,历史信息并不是一览无遗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历史神秘的面纱,往往都是揭开一层后才发现下面还有一层。所以认识历史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学习与更新。
单说绘画上,我的态度一般是在认识历史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还原党,关键还是看造型本身和整个世界观营造的是否有说服力,还有是否符合整部剧集的调性。像是《魔戒》、《冰火》里的造型设计就很好看,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观和逻辑链条,审美也是统一的,没必要非得用现实的考古资料去框正。
包括一些历史传奇剧,其实在人物造型上也可以考虑一下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做适当的修改。《维京传奇》里的维京战士和真实的维京战士形象相差甚远,但是确实很帅很好看,剧中皮甲的质感强烈、款式多样,有自己的一套风格逻辑在。怕就怕又没审美逻辑,又不尊重历史,那就难办了。
我自己因为没有太多设计上的想法,所以多数时间走还是基本忠于历史的路子。但是我也会注意人物为主的设计思路(可能是因为以前学过影视人物造型设计),例如正常来说,战士最起码得有个头盔,但是考虑到影视化表现戴头盔就遮挡了演员的表演。还有就是人物形象差异化的问题,如果人物造型一味追求写实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在拍一些远景和运动场景时就很可能分不出谁是谁,类似的问题特别多。
我下面这幅画,其实不用标注大家也能看出这两个人在性格、体态、民族上都有很大差异。有兴趣的可以在评论里猜一猜,他们是啥身份性格又是怎么样的?
最后是这幅《唐人游猎图》,左起分别是:哈萨克猎户、犬舍总管、长枪骑士、护随。猎户佩戴弓箭,架鹰(游隼、雀隼一类),有经验的专业猎户,作为当地向导。养犬人专门看护细犬(用于搜寻、追捕猎物,不参与搏杀大型猎物)。骑士的长枪可以有效应对野猪等大型猎物的威胁。护随打杂,负责切割搬运猎物等杂物,也应对突发情况。
画中的动物形象画的还挺开心的,马匹特别找了五花马做参考,好似浑身生鳞一般,形体也好看。应是产自中亚地区的上好马匹。细犬挺有名的狩猎专业户了,清朝还在养,现在陕甘地区还有很多人玩这个。
评论区
共 5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