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叫托克皮亚,是智利沙漠旁的一个小港口,在它的北边那里已经三个世纪没有下过雨了。甚至连一点水滴都没有落下,那是一片干旱之地,这里没有树,没有河流。我不知道树叶在小树林落下是什么样的声音,我大概也没见过蝴蝶.....我还能说什么?赤脚在地面上行走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这里没有平坦的路面!这里只有松软的沙石和遗骸,这里没有大路!我不知道它是什么。
简单介绍一下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这位智利导演。
在这个老人的一生中,做过话剧导演,漫画作者,比较宗教学家,诗人和小说家。出过黑胶唱片,玩过行为艺术,是塔罗牌、炼金术、萨满教狂热爱好者。
在精神分析领域,他创造了一种疗法叫“psychomagic”,结合艺术、东方哲学(尤其禅宗佛教)、神秘主义和现代心理学去治疗具有情绪问题的病人。他认为电影具有疗愈的功效,首先是他自己,其次是他的家人,观众只能是第三位。甚至在twitter上还是个网红级别的。自2010年加入以来,每天坚持发至少15条,至今7年已经累计到9.32万的推文。老人家说笑,发推特也是需要创造力的。
虽然他活跃于各个领域,最著名的,还是他的午夜邪典电影。处女作便是那至尊级的Cult片《鼹鼠》(El Topo),将西部片和迷幻的超现实主义杂交,所创造出的邪典风格引发了1970年纽约午夜电影的狂热。而之后《圣山》、《圣血》启蒙了一大批影迷、导演、乐队。
他还有部非常有名的未完成作品《沙丘》,沙丘多么有名我想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机核也有人写过相关专栏。
时至今日,他已91岁,一直在重塑自己,致力新的艺术。
《诗无尽头》是佐杜洛夫斯基以自己童年为蓝本的第二部电影,通过魔幻而现实的手法展现出自己年轻时追求艺术、追求诗歌的创造之旅
在2010年,佐杜洛夫斯基和当年《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时期的制作人米歇·赛杜(Michel Seydoux)相遇。赛杜投资了《现实之舞》,要那是个完全收不回成本的作品,当时制作花了400万美元,但两年之内也赚了不到5000美元。于是第二部《诗无尽头》的资金变成了众筹的。
如同文章的开头,“诗歌!你犹如燃烧的蝴蝶为我照亮前路!”可以说这一句话是电影的主旨,给电影中年轻的佐杜洛夫斯基指引方向。
关于电影笔者不想透露太多,希望各位读者能自己去观看,体会佐杜洛夫斯基电影中的艺术色彩。
大概说一下我的观看感受吧,魔幻,现实,残酷,美好,甚至还带了一点幽默。不过缺乏了逻辑性和有力的叙事。佐杜洛夫斯基是将观众放在第三位的,电影中的酒吧,木偶,歌剧,戏中戏的戏剧性让我感到魔幻而惊奇,虽然有些道具的安排和美术的设计让我感到稍有不适,但也表达了佐杜洛夫斯基追求诗歌,追求艺术的思想。
在电影中佐杜洛夫斯基的母亲和情人是同一个扮演者,让人联想到欧洲文学史上的悲剧俄狄浦斯 。
电影中佐杜洛夫斯基也遇到了一群追求艺术的人,比如Enrique Lihn(智利诗人、编剧、小说家),Stella Díaz Varín(智利诗人)和Nicanor Parra(智利诗人、数学家、物理学家),后者是他的文化启蒙,却在后来为了生计卖身于学术界。
佐杜洛夫斯基成长于拉美大陆,在这片神奇广袤的大地上,基督文化与拉美本土的阿兹特克文化形成了激烈的撞击,这些在他的电影中都有反映。
电影中有一幕佐杜洛夫斯基为了赎罪,在马戏团扮演小丑将自己想象成耶稣,脱光衣服让众人传递。
最让人动情的是在最后,年轻的佐杜洛夫斯基决心去当法国,用尽一切力气去反叛父亲,离开父亲。而头发花白的佐杜洛夫斯基,出现在荧幕里,他知晓在此次别离即是永别,他试图在影像时空里修补年轻的Jodo和父亲的裂痕,但一且早已既定:
不要这样,应该拥抱才对
你远走法国,从此再未与他见面,
他离世时,你甚至一滴眼泪都留
你什么都没给予我,
但你也给予了我一切
你对我漠视,教会了我爱的真谛,
对上帝的否定,教会了重视生命
我原谅你,贾梅(父亲的名字)
整部电影也在传达佐杜洛夫斯基对于爱、自由、生存的哲学思想,就像电影结尾中的话。
我学着如何存在,我学着如何去爱,我学着如何去创造,我学着如何处世,世界上所有的路都是我的路,静心聆听,我听到世界在哭泣。
《诗无尽头》是一部对智利艺术遗产的致敬,也是在追求美和内在真理。佐杜洛夫斯基一生致力于创造精神性的和艺术性的电影,反抗商业,创造新的电影形式。诗无尽头是实验性的,是对生存,自由,诗歌的赞颂。
其实没有讲全,但是不想透露太多,所以就选几个让笔者深刻印象的地方说一下感受,这也是我第一次写电影推荐文章。为什么想做电影推荐,是因为发现佐杜洛夫斯基知道的人太少了,希望各位能自己去观看这部电影,而不是听我吧唧吧唧一大堆,根本没有意义。
我对时间没有感觉,我似乎在巴黎生活了100世。对于我来说,许多的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死去又重生了。一切都在瞬息万变,你,我,宇宙。没有人会变老,我一直是我,我从来不照镜子。
评论区
共 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