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酷热折磨着大地,沙漠中一切活物都一动不动躲在洞穴或藏在石缝里,从而避开这灼烧的太阳,只有秃鹰和像O.W.卢卡斯这样的博物学家才暴露在阳光下。除此以外,唯有壁虎、响尾蛇和需要工作的人才会在这样的正午倔强地徒步。这里是 科罗拉多州卡农市(又称峡谷城,Cañon City) 郊外的荒地,卢卡斯来到这里是收集植物标本的,和莱克斯的遭遇几乎一样,他找到了一些动物遗骸,然后给科普写了信。
1877年3月,科普收到了卢卡斯送来的骨骼和信件。这批骨骼比莱克斯和马什的那批大的多,科普断定这些化石属于一种大型食草类恐龙。科普立刻拍板,雇佣卢卡斯进行发掘,并以最快速度宣称:“这些骨骼肯定属于某些庞然巨兽,而且我相信这是陆地上曾有的最大生物,人们对此知之甚少。”
卢卡斯的发现逃不过马什的眼睛,他先指示 穆奇 和他以前的学生 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 ,在卡农市附近为他建立一个采石场。之后马什派助手和卢卡斯接触,许以重金提出对方转为自己工作。但钱不是万能的,马什成功收买了莱克斯,却没能让卢卡斯变节。卢卡斯非对科普的器重感念于心,让用钱开路的马什碰了壁。
莱克斯的背叛让科普感到受辱,卢卡斯的发现对科普有所弥补。“庞然巨兽”、“陆上最大生物”这些描述,最早只是科普为抢眼球想出的宣传词,但出土的化石尺寸连这位经验丰富的古生物学家都觉得大的匪夷所思。科普最终决定给这头恐龙命名为 圆顶龙(Camarasaurus) ,意为“有空室的蜥蜴”,词源来自古希腊文中的“拱形盖”,这一名称来自它们脊椎中的空室。成年圆顶龙长度约18米长,比体型最大的恐龙地震龙(32米—36米)虽然显得有些小的,但在当时这一体型的恐龙已经非常令人震惊了。马什之后收到了助手发来的邮件,信中这样描述卢卡斯的发现:“说服工作彻底失败,他们发掘出来的骨骼保存非常完好,而且每一部分都比我们在莫里森城找到的大三成。”
马什在7月推出了泰坦龙论文,科普在8月以圆顶龙调查报告进行回击。他认为马什给出的命名“巨龙”并不符合系统命名法,是无效的名称。而科普——发现并命名“圆顶龙”的科普,才是第一个给巨型植食类恐龙命名的人。
马什反咬科普早年命名的“暴风龙”也不符合系统命名法,依据暴风龙化石上留下的伤痕将其更名为伤龙。这一举动着实惹怒了科普,但对马什的事业发展并无多少益处。实际上,马什不仅在决斗中落入下风,而且他在莫里逊组的化石场发生率为塌方事故,差点活埋了他的助手。他不得不将威利斯顿从卡农市召回,来帮他收拾莫里逊组出的问题。
修复莫里逊组采石场需要一段时间,卡农市采石场的发掘工作还未进入正轨。这样的状态如果持续下去,马什在西部地区的化石供应很快就会枯竭。如果没有那封来自怀俄明州的信件,马什会被科普远远的甩在身后。
1831年10月29日,查尔斯·奥特尼尔·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出生在美国纽约洛克波特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父亲凯莱布只是个农民,母亲在他不到三岁时就因霍乱离世。如果不是他母亲的兄长,那个一度被认为是未来的总统候选人的乔治·皮博迪,马什的人生大概只属于洛克波特的土地和农作物。
马什的母亲, 玛丽·盖恩斯·皮博迪(Mary Gaines Peabody) 来自马萨诸塞州南丹佛斯(现称皮博迪)的一个贫困家庭。这个家族的祖先是来北美拓荒的清教徒,传到玛丽和乔治这一代时有七个孩子。乔治·皮博迪童年在贫困中度过,只读了几年书。父亲去世后,他休学工作养活母亲和兄弟姐妹。21岁那年,他搬到了巴尔的摩,并在那里开启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皮博迪早年靠做干货生意赚了第一桶金,之后涉足金融行业。在当时,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和法兰克福,美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筹集资金就必须走代理人或商业银行的通道去联系欧洲的银行。皮博迪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搭上美国这个新生国家自我建设的发展快车。1827年,皮博迪访问英国,依靠出售美国各州的债券来为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
要成功出售美国各州债券,需要良好的信用担保和国际形象。美利坚合众国的未来发展,和皮博迪的金融事业紧密相连。最令皮博迪头疼的是美国各州政府的拖款和违约,比如马里兰州债务违约问题,皮博迪在19世纪40年代将一半马里兰州债券出售给了欧洲投资人,换来的却是该州政府拖欠债务的结果。这让皮博迪在伦敦颜面扫地,被一些高端俱乐部扫地出门。这起事件在1845年得到了解决:通过秘密账户,皮博迪集团和巴林集团将1000英镑转移到巴尔的摩作为政治资金,拿出一部分邀请演说家兼政治家丹尼尔·韦伯斯特通过演讲造势,促成了主张偿还债务的辉格党政府上台。
这种解决方法,皮博迪在宾夕法尼亚州也如此操作过。通过印刷宣传品、收买神职人员、为政客提供活动资金,皮博迪就可以促成支持偿还州债券的党派上台。每当一个州开始偿还债务,皮博迪就会获得一大笔收入。根据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dia Britannica》)的说法,皮博迪认为自己“帮助美国在海外建立了信用。”
1854年,皮博迪和合作伙伴 朱尼厄斯·斯宾塞·摩根(Junius Spencer Morgan I) 在伦敦成立了“乔治·皮博迪公司”。摩根是纺织行业的大亨,两人相识不久后就选择强强联合。1857年银行挤兑危机结束后,皮博迪萌生了退意。1864年,他带着自己的大部分资本(总计超过10000000美元)离开了这家公司,摩根完全接手之后将这家公司更名为J.S.摩根公司。
皮博迪这样的顶级富豪,却终生未娶,这或许和他的一位论派信仰有关。1838年他曾短暂订婚,有人称他在英国布莱顿还有一个情妇。结果是皮博迪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后代,外甥马什成为了他的继承人。在皮博迪的资助下,马什获得了正规教育。他从菲利普斯学院毕业,考上耶鲁大学之后还拿了伯克利奖学金(Berkeley Scholarship)。马什的硕士学位在耶鲁谢菲尔德科学学院(Yale's Sheffield Scientific School)读的,专业方向是地质学和矿物学。
在古生物学方面,美国大学的学术积淀几乎为零,所以马什前往欧洲深造。1862年到1865年间,他在柏林,海德堡和布雷斯劳(Heidelberg and Breslau)学习古生物学和解剖学。在德国深造的那段时间,马什认识了游学的科普。1866年,马什回国以后,被任命为耶鲁大学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教授——美国第一个古生物学教授。舅舅皮博迪拿出15万美元,为他盖了耶鲁大学 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马什是博物馆的受托人。
1869年,乔治·皮博迪去世,去世时的净资产约为1600万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56分之一。马什从舅舅那里得到了10万美元的遗产,还有他的一部分人脉。但要在学术之争中彻底击败科普,资金和人脉只是工具,真正决定胜负的还得是学术发现。
收买卢卡斯的计划失败了,可卡农市没有亏待马什。威利斯顿和穆奇赶到卡农市附近建立了采石场,虽然许多开采出的骨骼都脆弱到没法运给马什,不过有两个发现足以补偿两人的努力。
第一个发现是梁龙,这是一种辨识度极高的恐龙,有着极长的脖颈、山一样的体型和巨大的身躯。梁龙全长27米,脖长7.5米,尾巴长度在13米到14米之间,最长的个体全长可超过30米。在双腔龙和地震龙化石被发现以前,这种生活在侏罗纪末期的恐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人们认为是陆地上体型最大的恐龙。威利斯顿发现的梁龙,1878年被马什归档并命名为 长梁龙(Diplodocus D. longus) ,这是梁龙这一物种的模式种。自那之后,梁龙化石陆续在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州、犹他州、蒙大拿州的地层中被发现,是北美洲非常常见的恐龙化石,只是头颅骨化石非常稀少。
异特龙是威利斯顿一行的第二个“发现”。关于异特龙的具体发现者,目前一般被认为是马什。毕竟 “异特龙”(Allosaurus,意为“奇异的蜥蜴”) 的命名,以及异特龙的模式种的发现都是马什的手笔。
实际情况是异特龙这一物种种类非常丰富,化石数量不仅多而且分布广泛。早在马什之前,就有其他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异特龙,只是没有进行具体归类。不用追溯太远,马什的死对头科普的大学导师莱迪和前上司海登就和异特龙有过缘分。1869年,科罗拉多州格兰比郡中央公园附近的居民就把一个异特龙化石当称马蹄化石送给了海登,海登之后将这个化石交给了莱迪。莱迪的结论是这一化石来自某种恐龙的尾椎骨,他一开始将化石的主人判断为欧洲 杂肋龙(Poicilopleurodon valens) ,后来又为这个化石建立了新的属,即 腔躯龙(Antrodemus) 。
莱迪发现的早,可惜资料太少了。马什从威利斯顿那里得到的化石,现在的异特龙原型标本(编号YPM 1930)包含三节脊椎、一个肋骨碎片、一颗牙齿、一个趾骨、以及右肱骨把柄部份。这批化石被发现于科罗拉多州卡农城北方的花园公园,考虑到这种化石中脊椎骨非常轻盈这一特点,马什以拉丁语中 “fragilis(脆弱的)” 为其命名,这就是异特龙的模式种 脆弱异特龙(Allosaurus,A. fragilis)。
和犹因它兽一样,异特龙成为了反映化石战争期间多方势力争斗的一面镜子。由于异特龙分布广泛且发掘出的化石许多都残缺不全,这给科普、马什以及其他古生物学家提供了大量学术“成果”。马什“发现”的“强肌龙”(Creosaurus,意为“肌肉蜥蜴”)、“贪食龙”(Labrosaurus,意为“贪吃的蜥蜴”),科普“发现”的“拱背龙”(Epanterias,意为“拱起的蜥蜴”)后来都被证实是异特龙。
收到那封来自怀俄明州的邮件之后,威利斯顿匆匆离开了花园公园。6年后的1883年,M.P.费尔克(M. P. Felch)在花园公园发掘出了一个近乎完整的异特龙化石,以及数个异特龙不同部位的化石。科普手下的一名化石猎人哈伯尔(H. F. Hubbell)也在科莫崖发现了一个异特龙标本。这个编号为AMNH 5753的异特龙标本,科普没有看过。科普死后数年,这一标本被后人发现是是当时最完整的兽脚类恐龙化石之一,1908年开始进行展览。
围绕着异特龙的复杂身份,学界曾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威利斯顿就认为太多研究重复“发现”了异特龙。1901年,他声称马什自己也无法指认出异特龙和“强肌龙”之间的区别。1920年,以分类和命名恐龙化石闻名的美国古生物学家 查尔斯·惠特尼·吉尔摩(Charles W. Gilmore) 尝试对异特龙进行分类命名。吉尔摩通过对比发现,莱迪发现的腔躯龙尾椎骨和异特龙的尾椎一样,说明这是同种生物的不同命名。从时间上看,腔躯龙这一名称更早出现,所以应以莱迪的“腔躯龙”为准。
“腔躯龙”这一名称沿用了半个世纪。直到詹姆斯·麦迪逊在克利夫兰劳埃德采石场发现新的异特龙化石,并提出腔躯龙的化石材料和发现地点都不清晰,应和异特龙这一物种区分开来。“强肌龙”、“贪食龙”、“拱背龙”再到“腔躯龙”……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辩论,今天为人所熟知的“异特龙”才正式诞生。
马什在莫里森组的化石场发生了塌方,差点闹出人命。他急忙联系威利斯顿从卡农采石场赶过去收拾残局。带着一身疲惫,威利斯顿踏上了前往堪萨斯州的道路。
一封来自怀俄明州的信件送到了马什那里,信中声称在怀俄明州科莫崖某地有一片恐龙坟场,而且“他们在此发现了大量化石”。信中还特别提出,在这片地区有其他人寻找化石一类的东西。信件署名是 哈洛(Harlow) 和 爱德华兹(Edwards) ,信中两人称自己是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nion Pacific Railroad)的雇员。联合太平洋铁路工程参与者这个头衔很有说服力,上篇里提到过,将薄板龙化石寄给科普的约翰·莱孔特,就是参与联合太平洋铁路修建工程的科学家。
很明显,信件的目的是向马什推销恐龙化石和采石地。他们这次找对人了,对马什来说钱不是问题,科普的人在恐龙坟场里出没才是真正的问题。马什立刻派遣威利斯顿前往怀俄明州科莫崖寻找寄信人。
两名寄信人的真名分别 是威廉·哈洛·里德(William Harlow Reed) 和 威廉·爱德华兹·卡林(William Edwards Carlin) 。据二人所言,科莫崖拉勒米(Laramie)西北部有一片恐龙坟场。考虑到有其他人在“寻找这样的东西”,马什授命威利斯顿负责挖掘工作,并和卡林和里德展开了合同谈判。威利斯顿和两人达成了初步协议,但马什开的支票用的是化名,根本没法兑现。
大家都是出来混江湖的,耍这种小伎俩实在是看不起人。卡林直接就前往纽黑文和马什当面谈判。马什起草了一份开采合同,表示每个月都会支付固定工资,如果有重要发现,卡林和里德可以获得额外奖金。在合同中,马什提出保留自己派遣“监督员”(superintendents)监督挖掘的权利、所有开采人员未经马什许可不准离开发掘地等一系列条款。经历过这次当面谈判,卡林签订了这份合同。他和里德也成为了马什的雇员。虽然觉得马什提供的报酬太低,但他把这件事压在了心底。
卡林和里德的活干的很漂亮。当马什手底下的人回到东部地区过冬时,大批化石被装在火车中运到了马什的工作室。1877年12月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马什拿出了剑龙、异特龙和迷惑龙的命名和研究报告。
开采工作开始不久,里德就抓到了一个在挖掘现场附近出没,行踪可疑的人。将其扣押之后,此人对自己的来历多次改口。 就算不问也知道,这是科普派来的间谍。马什非常紧张,他很担心这片地区的丰富骨床被其他人盯上。
1878年4月, 《拉勒米每日哨兵报(Laramie Daily Sentinel)》 上登出了有关马什在科莫崖出高价收集恐龙化石的消息。马什从威利斯顿处得知,消息是从卡林那里走漏的。卡林和里德都和一个化名为“海恩斯(Haines)”的人有过接触,此人的真实身份是科普的助手。科普早就盯上了马什在科莫崖的化石采集场,甚至一度派人去盗窃马什的化石。马什提供的微薄薪金和拖欠工资的行为,引爆了卡林之前积累下的对马什的不满——他在私底下和科普达成了协议。
一般人都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科普才是真正的天才,与之相比马什像是个迟钝的土豪。在化石发现方面,科普在1872年沿着海登调查过的路线进行勘探,却仍然收获颇丰。马什到访过科莫崖,却收获寥寥。
科莫崖位于 怀俄明州罗克河(Rock River) 和 麦迪鲍镇(Medicine Bow) 之间,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长山脊。这条山脊是背斜形成的,包含三个地层: 圣丹斯地层(the Sundance Formations) 、 莫里逊组(the Morrison Formations) 、 克洛夫利组(the Cloverly Formation) 。沿着整座山脊分布着22个取得过重大化石发现的地区。曾有古生物学家形容这里“恐龙骨头简直像木头那样满地都是”。
也就是在这片恐龙化石乐园中,化石战争迎来了最高峰。从1877年开始,科普、马什和其他一些在这里活动的古生物学家保持着夏天进行开发,用骡车或火车把化石运往东部,再在冬天公布科学发现的工作节奏。在1877到1892年的15年间,成千上万的化石从这里流向了东部发达地区。
在科莫崖保存化石这件事是非常危险的,保管者要面对严寒天气的干扰,以及其他开采队伍的盗窃和破坏。双方的斗争策略包括且不限于:
交通封锁。里德曾被卡林锁在科莫火车站外,不得不冒着严寒把化石从发掘地拖到发往东部的火车站台前。
情报窃取。投奔了科普的卡林,在科莫崖上建立了新的采石场。马什派出手下最熟悉卡林的人里德去监视卡林的采石场。马什曾出钱试图贿赂科普的手下,科普也派人到马什的队伍里当卧底。
摧毁化石。里德的4号采石场资源被挖尽之后,马什命令里德清除残留的骨头碎片。在报告中,里德称自己已经销毁了所有残留物。这一销毁行动很有可能用了炸药,一直以来科普和马什都是这么做的,他们在放弃一处采石场后往往会选择破坏较小或受损的化石,以防止它们落入竞争对手的手中,或用泥土和岩石填充他们的挖掘。
武装冲突。科普和马什的团队在一次意外遭遇的情况下互相掷石块,甚至有人手持铁铲冲进敌方采石场中展开白刃战。有人使用了枪支,还有人将炸药伪装成化石箱子以对付敌方盗窃者。
能让两支科学考察队变成荒漠暴力团,科莫崖丰富的化石储藏是万恶之源。1878年初,马什的一个手下发现了侏罗纪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一发现引导着马什找到了有历史意义的9号采石场,这里发掘出了250个标本,很多都是哺乳动物。这一化石遗迹是早期哺乳动物化石的重要来源,为学术界研究侏罗纪哺乳动物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877年是马什的吉利年,至少有三头明星恐龙在这一年与他结缘。在莫里逊组北部,马什的手下发现了剑龙的化石。这批化石就是 “装甲剑龙”(Stegosaurus armatus) 的模式标本,学术名“Stegosaurus”意为“有屋顶的蜥蜴”——马什以为剑龙背部的板状构造,是像甲龙一样平铺在背上的甲板。丹佛市附近送来了一个带着一对额角的头颅骨的化石。这是马什遇到的另一个明星恐龙三角龙。马什判断化石所处地层为上新世,将这个化石命名为Bison alticornis,即“北美长角野牛”。1888年,他才意识到这个头骨属于一种恐龙。运来的化石太多了,让马什目不暇接。年末,他还公布了新发现,蜥脚类恐龙 埃阿斯迷惑龙(Apatosaurus ajax) 。
科普也没闲着,他买了 《美国博物学家(American Naturalist)》 杂志一半的版权,并以很高的速度发表论文。他还去了欧洲旅行,回国之后着手研究卢卡斯找到的化石。
19世纪70年代最后一年,科莫崖的天空更加波诡云谲。马什派出莱克斯前往科莫崖协助里德,6月干脆自己前往视察。2个月后,科普也来到科莫崖。如果科普知道此时此刻马什团队爆发的管理危机,想必会非常欣喜。
问题的中心在里德身上。马什的采石场运行平稳,不断有新化石被发现。可这无法阻止他和莱克斯关系的恶化。两人在8月递交了辞呈。马什试图让两人调配到不同工作地点,让他们眼不见心不烦。但于事无补,莱克斯还是在1880年选择了离开马什团队重返讲台。
第二个跟里德发生冲突的是一个叫肯尼迪的铁路工人。肯尼迪认为自己不必向里德汇报工作情况,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斗。马什试图像解决莱克斯问题一样解决这个问题,和稀泥然后把两人调到不同岗位。结果非常糟糕,马什团队变的士气低落。感到疲惫不已的威利斯顿选择离开马什团队,和从科普那里离职的卡林合作,另起炉灶办起了自己的化石公司。
科普的状况也不乐观。卡林离职之后,他找来的助手接连辞职。双方的团队都发生了管理危机,马什却还保持着更多数量的采石场和化石。有一年,马什在耶鲁大学的工作室从莫里逊组收到了230大箱化石,卡农城方面寄来270盒化石,科莫崖提供的化石更多达480箱。科普不仅化石数量上望尘莫及,而且他的房间容量已经快用完了。
父亲逝世之后,科普的第一个大动作是1878年应 英国科学促进会都柏林会议的邀请(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s Dublin meeting) 去欧洲旅行。在这次会议上,他得到了英法学术界的欢迎。除了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 ,根据奥斯本的说法,赫胥黎“总是冷淡的对待科普(alone treated [Cope] with coolness)”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谁让他在进化论研究上和马什有很深的合作呢。
都柏林会议后,科普在 法国科学促进会(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d for Science) 呆了两天。10月12日,他到伦敦拜访了解剖学家 理查德·欧文(Richard Owen) 、鱼类学家 阿尔伯特·金特(Albert Günther) 和古生物学家 H·G·塞利(H. G. Seeley) 。在欧洲期间,科普还从阿根廷买了不少化石。这批化石许多直到科普去世都躺在储藏室里吃灰,因为它们的主人太忙了。
马什曾经发现了一批古代马的化石,这批化石记录对达尔文进化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持。1876年,赫胥黎就拜访过马什。在进化论的看法上,经过马什对化石的展示以及介绍自己的结论,赫胥黎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看法,还以此作为自己在纽约著名的马讲座的理论基础。
马什对进化论的贡献不仅限于此。1880年,马什新书 《齿形石:关于北美灭绝鸟类的专著》(《Odontornithes : a Monograph on Extinct Birds of North America》) ,书中谈到的对古代有齿鸟类始祖鸟的发现,弥补了恐龙和鸟类之间的鸿沟。马什由此提出了树栖起源说,他认为早期鸟类在树间生活,拥有着披羽毛的发育不全的前肢。长期树栖生活的自然选择和淘汰,让鸟类不断进化的更加适应树间滑翔,前肢也逐渐进化为有飞行能力的翅膀。马什提出的这一理论,尤其是鸟类羽翼进化的许多中间环节,现在已由中国发现的大量披羽恐龙与中生代鸟类化石所填补。
马什的这一发现为当时还处于襁褓中的达尔文进化论提供了有力支持,他被称为“一位杰出的古生物学家——十九世纪美国达尔文主义的最伟大支持者。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摘选了从他给马什的信:“你对北美化石中的鸟类研究在过去二十年里为进化论提供了最好的支持。("Your work on these old birds on the many fossil animals of N. America has afforded the best support to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which has appeared within the last 20 years."
1879年,美国国会决议对政府调查队进行整合,组成美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克拉伦斯·金(Clarence King)是马什的大学好友,任命后者为调查局首席古生物学家。这一情况对科普十分不利,地质调查局有联邦政府背书,实力雄厚。这样的平台为马什提供了极大的活动空间的权限自由,这对他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70年代最后的一年,科普是在赶论文中度过的。欧洲之旅结束后,忙于研究卢卡斯送来的化石和指挥科莫崖之战占据了不少科普的写作时间。他在这一年里,忙于将自己几年来在新墨西哥州和科罗拉多州的发现,以及他的手下在德克萨斯州、堪萨斯州、俄勒冈州、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和犹他州的发现转化为有效的学术文章。他在这一年写了76篇论文,有过学术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个数字如果是真实的一定是掺水严重。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批报告和初步观察结果中有许多学名被取消或撤销。
资源丰富的马什则保持着有条不紊的写作节奏,作品质量也更高,这让他的声誉得到了稳步提升。马什的资源优势实在是太大,科普可能也是急了眼了。
1877年是马什的幸运年,在那一年他发现了剑龙和三角龙。在上文已经提到过,马什对这两种动物的判断都不够准确。剑龙的外形认知还算无伤大雅,三角龙的分类问题也后来得到了纠正。 约翰·贝尔·海彻尔(John Bell Hatcher) 在1888年,于怀俄明州兰斯组发现了第三个三角龙头骨化石,马什经过研究之后将其正式命名为 三角龙(Triceratops) ,之前发现的“长角北美野牛”也终于得以证明真身。
三角龙的头骨非常坚硬,足以扛过漫长的地质演变时间。如果雷龙,或称迷惑龙的化石也拥有三角龙头骨一样的硬度,马什就不至于犯下在雷龙身上出现的错误了。1877年,马什公布了埃阿斯迷惑龙(Apatosaurus ajax)这个物种,作为迷惑龙类的模式种。迷惑龙的属名来自希腊语中的“ἀπάτη”(意为“骗人、欺骗”)和“σαῦρος”(意为“蜥蜴”),即“骗人的蜥蜴”。因为迷惑龙的人字形骨和海生恐龙沧龙相似,却和蜥脚类恐龙有别,让人难以分辨它到底是海生生物还是陆生生物。“ajax”取自希腊神话中的大英雄埃阿斯,埃阿斯是阿喀琉斯的堂兄弟,在阿喀琉斯战死后将遗体搬回希腊军营地。因为联军将阿喀琉斯的遗物赠与了奥德修斯而非自己,愤而自杀。
迷惑龙这种恐龙人气并不高,马什也没有放在心上。1879年,怀俄明州科莫崖提供的一批化石——由6个部位的骨骸,其中包含一份头骨,被马什拿来大做文章, 秀丽雷龙(Brontosaurus excelsus) 就这么诞生了,属名由“brontē/βροντη”(在古希腊文里意为“雷声”)和“sauros/σαυρος”(意为“蜥蜴”)组成。“发出雷声的巨龙”,“秀丽”之名来自于比其他恐龙要多的多的脊椎骨。马什称这种恐龙走起路来会发出震天的巨响,当它们集群行动时,就像是雷电风暴来临一样。这样的设定确实赚足了眼球,马什也大出风头。
“我们惊奇地发现了这种巨大的恐龙,它身体笨重,四肢发达,有长长的脖子和尾巴。”
马什的“雷霆蜥蜴”在舆论场引发讨论的同时,雷龙头骨化石的缺失还是个问题。马什拿了个腕龙头骨装了上去。进行深入研究后,更麻烦的事情出现了,雷龙的身体骨骼和迷惑龙非常相似。对马什来说最糟糕的可能性是:他拿一个腕龙头骨装在了迷惑龙身体上,然后将其命名为一种新恐龙大肆宣扬。科普的薄板龙是错误让他出丑,可如果迷惑龙就是雷龙这一猜想坐实,马什就成大骗子了。
炒作和宣传让马什变的骑虎难下。自从雷龙面世之后,它就一直收获着人们的视线。一开始被人们视为“最重的恐龙”,后来又成为了一家石油公司的广告代言龙。留给马什的选择只有隐瞒一途了。马什的隐瞒很成功,直到他去世,雷龙和迷惑龙都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这具编号AMNH 460的雷龙化石之后还被装架,在耶鲁大学的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展出。这是第一具装架展示的蜥脚类恐龙化石,早于家喻户晓的卡内基梁龙。
1903年,古生物学家 埃尔默·里格斯(Elmer S. Riggs) 第一个指出了雷龙和迷惑龙的相似,认为两者是同种生物。“秀丽雷龙”(Brontosaurus excelsus)由此更名为秀丽迷惑龙(A. excelsus)。20世纪70年代中期,秀丽迷惑龙的头骨被发现,这种恐龙有着狭长扁宽的头骨和棒状的牙齿。秀丽迷惑龙寻回了脑袋,雷龙的名称在1974年正式遭到废除。至此,迷惑龙属内已经有了四个有效种,分别是:模式种埃阿斯迷惑龙(A. ajax)、秀丽迷惑龙(A. excelsus)、 路氏迷惑龙(A. louisae) 及小迷惑龙(A. parvus)。
到这里,似乎马什的骗局已经被拆穿了。雷龙就是迷惑龙,迷惑龙就是雷龙。20世纪90年代,著名古生物学家 罗伯特·巴克(Robert T. Bakker) 在系统研究北美洲侏罗纪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后,发现雷龙和迷惑龙在颈部与头部骨骼差异颇大。提出雷龙和迷惑龙不是同属恐龙的可能性,但并未得到广泛支持。
要给百年前的这一定论翻案,罗伯特·巴克的底气来自1975年在莫里森组第2到第6地层带发现的一具雷龙骨骼化石。这具骨骼中含有雷龙一直以来缺失的头部,研究者发现雷龙头骨和梁龙相似,较为低长,侧面看上呈三角形,吻端很低,只有一个鼻孔,且位于头的顶端;口中的牙齿较少,生在颌骨的前部,牙齿呈棒状,恰似铅笔头。而迷惑龙的牙齿为钉状,头骨低矮,巴克还认为迷惑龙有着驼鹿一样的厚嘴唇。这批证据没有改变学界定义,但重新激起了迷惑龙和雷龙分类的研究,为雷龙的存在赋予了一丝可能性。
2015年,雷龙之谜终于水落石出。葡萄牙里斯本新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伊曼纽尔·肖普(Emanuel Tschopp)带领的研究团队在4月7日的《Peer J》杂志上发布了长达298页,名为 《梁龙科的物种级系统发育分析与分类学修正》(A specimen-level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taxonomic revision of Diplodocidae(Dinosauria, Sauropoda)) 的论文。团队花费了5年时间,走访各大博物馆的库房对上百具恐龙化石进行分析后,认定雷龙和迷惑龙是两个独立的物种。有两点非常关键,第一在体型上,两种恐龙长相非常相似,但雷龙脖子更粗,躯干更高,四肢没有迷惑龙长。第二点是存在时间,雷龙主要出现于 启莫里阶(Kimmeridgian) ,迷惑龙出现于更晚的 提通阶(Tithonian) 。
雷龙的存在独立于迷惑龙之后,归属于梁龙科梁龙亚科。原本的秀丽迷惑龙和小迷惑龙改名为秀丽雷龙和小雷龙(B. parvus),并和胸饰雷龙(B.yahnahpin)组成雷龙属下的三个种。迷惑龙则拥有两个种:埃阿斯迷惑龙(A. ajax)和路氏迷惑龙(A. louisae)。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雷龙一役最终还是马什赢了。
1884年,里德离开了马什团队,回去当了牧羊人。这对马什不算什么,地质调查局首席古生物学家的身份让他有资源在10年内组织一支54人的团队。耶鲁大学的教职可以让他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刊发文章。雷龙、剑龙、三角龙这些恐龙明星让马什赚足了公众的眼球,优势非常之大。
马什曾经找到费迪南德··海登,试图说服对方封锁科普的刊发渠道。海登和科普也有些积怨,他把科普从调查队种除名,让科普失去了政府财政支持。没有体制背书的科普手里不缺钱,但要支持考古事业就显得捉襟见肘。他拿这笔钱去投资采矿业,绝大多数投向了新墨西哥州的银矿。80年代的前几年他着实赚了不少,有一个矿脉为科普产出了价值300万美元的氯化银。科普每年夏天都去那里视察,但是矿山在1886年左右矿脉枯竭,他不得不抛售手里的股票。
矿业投资失败,科普赔的很惨。 史密森学会(the Smithsonian) 和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都拒绝了他的简历。科普靠当教师和写杂志文章赚些小钱,每年还要游说国会拨款来完成自己的作品《科普之书(Cope's Bible)》——一部关于第三纪脊椎动物的研究文献。
看到科普陷入财政泥潭,马什决定补刀。他游说地质局领导约翰·卫斯理·鲍威尔,让后者出面要求科普归还他在政府工作期间发掘的化石和标本。这真是骑在科普的头上欺负人,科普虽然在体制内有过位置,但化石和标本都是他自己垫的钱。现在逼着科普交化石,不仅是抢夺私人财产,更是对人格的侮辱。
暴脾气的科普怎么会忍受这种欺侮,地质局都是马什的人,回收化石的人已经在堵门的路上。他必须要谨慎行动,收敛自己的暴脾气,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寻找自己反击的机会。
评论区
共 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