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作品和社会新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内容:一对夫妻本来十分相爱,并且孕育出爱情结晶,但天有不测风云,孩子出生不久便夭折或是在童年之时不幸离世,随后,夫妻两人的亲密关系也随之产生裂痕,甚至走向分离。
很多人也许都有这样的疑问,在夫妻两人生理都没问题的情况下,失去一个孩子后再孕育一个就好了,为什么会让原本相爱的人走向分裂呢?电影《女人的碎片》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答案。
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一对选择在家中分娩的夫妻因为助产士的无心之失导致孩子夭折,面对突然的失去,女主本人以及她身边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改变。其实,就算是知道了这部电影的内容也并不妨碍欣赏它,因为它要给我们讲述的并不是一个母亲失去孩子的故事,而是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女性如何在失去了挚爱之后,与“失去”同行的过程。
或许我们都有过这种突然失去的体验,有可能是爱情、有可能是友情、也有可能是某些对我们自己来说很重要的物件。当这些东西从我们的世界中突然消失的时候,那种内心里突然缺了一块的感觉只有我们自己能够体会的到,对于这块空缺,任何外部的力量都无法去弥合,只能靠着我们自己慢慢去消化、去缝合,而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是谁也无法掌控的,也许一个月,也许一年。
但这个过程对于我们身边的人来说,却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他们或是出于关心或是出于不在乎,会一遍遍地过来跟我们说“你要坚强,你要加油,你要挺过去”,但你内心中的伤痛,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真正去了解,而来自身边人的这些关心有时候却会一遍又一遍勾起我们的回忆,去不断拉扯我们正要愈合的伤口。
这部电影中就把这种伤痛后的二次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跟女主玛莎一样。她的丈夫、母亲、姐妹甚至是母亲的朋友在这起悲剧事件发生之后都很难过,但他们的难过都是一瞬间的,之后就迅速地“向前看”了。这确实是一种面对生活该有的冷静态度,但那毕竟是玛莎身上掉下来的肉,那种母亲失去孩子最钻心的痛他们不愿意去了解,只希望玛莎能够尽快走出悲伤,回归正常的生活。
现在想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也都充当过这种冷静者,当我们身边的亲友们遭遇悲剧的时候,我们会很清醒地去安慰,告诉他们要冷静,要向前看。但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冷酷的自私,当我们“要求”对方尽快走出心中的阴霾的时候,最本质的动机其实是想让对方回到跟我们自己正常生活的轨迹上来,不想让我们已经形成规律的社会生活因为对方遭遇的悲痛而被打乱。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我们之所以安慰别人,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心态,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不被打乱,而不是真正的关心。
影片中希亚·拉博夫饰演的丈夫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痛失爱女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悲痛,但对他来说,这种悲痛很快就愈合了,或者说是很快就被他冷静的选择性忽略掉了,女儿的夭折甚至让他有了自甘堕落的理由和借口。他这种表现是懦弱的,但可恶的是,他想把这种懦弱的行为也强加到玛莎的身上。
在那场从沙发到床上的激情戏中,这种来自“他者”的自私行为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着急上床的是他,摔门而去的也是他,一切的根源其实都是来自于毫不在乎悲剧感受者的“他者”的暴力行为。而这也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只不过在电影中,这种行为有了一个极端化的表现。
也许对有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十分的沉闷和无趣,但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其实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电影。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用镜头把这种女性在遭受了极大痛苦之后的悲伤以及其被不断拉扯后慢慢愈合的过程表现的非常完美。他特别喜欢通过一些细节去体现这种与失去同行过程中的煎熬和折磨,那些对于角色手部和颈部的特写镜头,那些沉默的景物,都在细腻的传达着一位母亲在失去自己的孩子后,那种无人能够体会的撕心裂肺却又沉默无语的伤痛。
这部电影中我觉得最巧妙的点就在于日期和桥的出现。如果电影的剧情正常播放,可能给人的感受还不会那么强烈,但当日期一次次的出现时,却起到了非常好的情绪上的传达,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感到一种煎熬,那种对于伤口无法愈合的煎熬。
而随着日期一次次的出现,画面中大桥的两端却在一点点的接近,直到最后,大桥合龙。这似乎在暗示着,女主内心的伤口也已经愈合。但是她的丈夫在片中提到过的全美第三的塔科马大桥在上世纪40年代曾经坍塌过这句话却让我有了另外一种感受,那就是塔科马大桥曾经完全坍塌过,如今它已经被重建,看起来十分坚固,也没有多少人记得它曾经坍塌过。
在看完整部电影后我感觉玛莎就像塔科马大桥,在影片结尾处她看起来跟任何人都没有差别,但没人会知道也没人会关心,她的内心曾经坍塌过,破碎过,这些碎片被永远的埋在了她内心的最深处,埋在了那已经愈合的伤口之下。
评论区
共 8 条评论热门最新